用于在用户的肩部上承载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2289发布日期:2021-12-01 10: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用户的肩部上承载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用于在用户的肩部上承载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
1.本技术是申请日:2020/3/12,申请号:2020202999285,发明创造名称:儿童承载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其由用户将儿童承载在用户的肩部上。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与长度

可调节的腰带连接的具有折叠支撑框架的承载体,其能够将相当一部分的需要承载的儿童的体重转移和释放到用户的臀部或腰部,并且所述承载装置设计为适应用户的不同躯干长度。


背景技术:

3.儿童承载装置已经开发出来,其中使用框架将儿童放置在用户的肩部上,所述框架为类似绑到用户背部的结构,但是这些现有的承载装置经常具有缺陷并且不能达到最佳效果。申请人在此意识到需要通过优选的儿童承载装置得到下述方面的改进:
4.(1)由于让儿童坐在用户肩部的上面会承受大量的重量,并且对用户的肩部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承载装置能够将部分承载的儿童的体重分配和转移到用户的臀部或腰部,则是非常有益的。
5.(2)不同的用户可能会具有不同的身高和躯干长度,至关重要的是这样的承载装置设计为能够适应不同的身高和躯干长度。
6.(3)用户可能会频繁的停下、承载和放下儿童,这样的承载装置理想下应易于携带和易于储存。
7.(4)用户可能会想要承载额外的重量,而最佳的承载装置应该配置为轻松适应额外负载。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其用于将儿童承载在用户的肩部上。更具体地,本发明尝试解决上述提及的现有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缺陷。
9.一方面,承载儿童的承载装置包括折叠支撑框架,适于提供支撑整个承载装置的方式,儿童座椅支撑用于牢固地托住儿童,带有负载提升机构的用户背部背带,用于舒适地将承载装置绑在用户的肩部和躯干上,以及围绕在用户的臀部或腰部固定的用户臀部带,并能够用于提供可选择的相邻位置,所述支撑框架搁置或连接在用户臀部带的下端,从而将承载的重量的相当一部分接收和转移至用户的臀部或腰部。
10.一方面,所述折叠支撑框架包括通过折叠机构连接的上部和下部,而所述折叠机构允许支撑框架的上部从下部延伸离开成为承载装置的展开状态,并允许上部朝向后侧折叠,以满足下部呈承载装置的折叠状态。这允许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当承载装置在不使用时,使得承载装置便于携带、轻松存储和节省空间。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的下部的长度可以延伸,以进一步适应不同躯干长度的用户。例如,延伸
部可以连接或拧到支撑框架的端部,从而延长支撑框架的长度,因此适应躯干长度较长的用户。
11.一方面,儿童座椅支撑包括用于支撑儿童背部的儿童背部衬垫,用于使儿童就坐的儿童座椅衬垫,以及用于将儿童固定到儿童座椅支撑中的长度可调节的儿童安全带。儿童背部衬垫能够通过可拆卸地封闭支撑框架的上部连接到支撑框架的上部,从而允许将部分儿童体重转移到支撑框架上。儿童座椅衬垫可贴在儿童背部衬垫上,并且儿童座椅衬垫的左侧和右侧延伸部可配置为在一对用户肩带的顶部搁置并连接到其上。这种空间布置能够允许儿童安全地坐在用户的肩部上,并将孩子的一部分体重转移到用户的肩部和支持框架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儿童座椅支撑可包括额外的安全带,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儿童座椅支撑包括便携的和可折叠的遮阳伞,其可拆卸地与儿童背部衬垫连接,并适合延伸过儿童头部。
12.一方面,用户背部背带包括用户背部衬垫,其贴在一对用户肩带上,用于将承载装置绑在用户的肩部和躯干上,一对儿童束腿,用户胸带,以及负载提升机构,适于可拆卸地将用户背部背带紧固在儿童座椅支撑下方的支撑框架的下部。用户背部衬垫和所述一对用户肩带可以用透气材料或织物填充,以在使用承载装置时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舒适性和通风性。所述一对用户肩带可以包括一对儿童束腿,其适于安全地将儿童的双腿约束到用户的肩部前面,并安全地将儿童固定在儿童座椅支撑上。用户胸带可以与一对用户肩带连接,并适于以可调节的长度延伸越过用户的胸部,从而限制所述一对用户肩带向侧向移动。
13.一方面,儿童座椅衬垫被配置为搁置在用户背部背带的顶部上,以及儿童座椅支撑的左侧和右侧延伸部能够被配置为搁置在所述一对用户肩带的顶部并与一对用户肩带连接。在儿童座椅支撑和用户背部背带之间的这种空间布置限制并约束儿童的双腿到用户肩部的前面,当儿童固定在座椅中时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14.一方面,提供一种牢固地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负载提升机构,用于将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承载装置的支撑框架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提升机构包括左构件和右构件,这些构件被牢固地贴在支撑框架上。当用户使用装置承载儿童时,儿童会对承载装置施加向下的重力,其中一部分直接转移到承载装置的肩部上,并且另一部分施加到支撑框架上。施加在支撑框架上的向下重力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力分量。一个力分量沿支撑框架向下移动,通过用户腰带将力施加在支撑框架上进行平衡。另一个力分量指向背部,并通过负载提升机构将拉力施加在用户背部背带进行平衡。负载提升机构进一步包含锁定机构,以便在锁定状态期间,用户背部背带是牢固地、安全地固定或钩在负载提升机构上,例如条带,并在其解锁状态期间,用户背部背带能够从负载提升机构拆卸下来。负载提升机构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其可以用作连接点,通过连接机构,例如自锁钩,将附加重量连接到支撑框架上。
15.一方面,提供用户腰带,用于接收和转移从支撑框架到用户臀部或腰部的承载重量的很大一部分。腰带可包括贴在腰带后侧的连接机构,用于提供相邻位置,使支撑框架的下端可以搁置在其上,以及贴在腰带上的安全带,用于以可调节的长度收紧围绕用户臀部或腰部的腰带。尤其是,连接机构可能包含多个插槽、开口狭缝,或其他类似连接方式,其在腰带上垂直间隔,以便用户有选择地选择相邻位置,以适应不同躯干长度的用户。
附图说明
16.本发明通过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更全面地进行理解。附图预期披露本发明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而因此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7.图1a阐明用于在用户肩部上承载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示例的主视图。
18.图1b阐明图1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示例的后视图。
19.图2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示例的主视图。
20.图2b阐明图2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示例的侧视图。
21.图3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折叠机构的示例。
22.图4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儿童座椅支撑的示例的主视图。
23.图4b阐明图4a的儿童座椅支撑的示例的后视图。
24.图5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的示例的主视图。
25.图5b阐明图5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的示例的后视图。
26.图6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腰带的示例的主视图。
27.图6b阐明图6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腰带的示例的后视图。
28.图7阐明承载儿童的用户正在使用所述儿童承载装置。
29.图8a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30.图8b阐明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的示例的侧视图。
31.图8c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后视图。
32.图8d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33.图9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34.图10a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后视图。
35.图10b阐明能够与儿童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36.图11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37.图12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38.图1a阐明用于在用户肩部上承载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示例的主视图。图1b阐明图 1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示例的后视图。图2至6阐明示例的儿童承载装置的不同部件。更具体地,图2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示例的主视图。图 2b阐明图2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示例的侧视图。图3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折叠支撑框架的折叠机构的示例。图4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儿童座椅支撑的示例的主视图。图4b阐明图4a的儿童座椅支撑的
示例的后视图。图5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的示例的主视图。图5b阐明图5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的示例的后视图。图6a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阐明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腰带的示例的主视图。图6b阐明图6a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腰带的示例的后视图。
39.图7至12阐明示例的儿童承载装置的不同状态,其具有或不具有承载的儿童,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更具体地,图7阐明当承载儿童的用户正在使用时,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图8a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图8b阐明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的侧视图。图8c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后视图。图8d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图9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图10a 阐明承载装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后视图。图10b阐明能够与儿童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图11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不具有任何连接的额外负载。图12阐明承载装置在折叠状态下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40.儿童承载装置100的示例可以包括折叠支撑框架102,儿童座椅支撑104,用户背部背带106,和用户腰带108。
41.折叠支撑框架
42.图2示出示例的折叠支撑框架200,其能够被用作图1的折叠支撑框架102。所述支撑框架 200包括通过折叠机构连接的上部202和下部204。
43.所述上部202形成具有两端的u

形结构208,第一端214和第二端2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例如带u

形外边缘的实心板或衬垫。
44.下部204包括两个细长管状结构,第一细长管状结构210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212,而所述第一细长管状结构210包括第三端218和第四端220,并且第二细长管状结构212包括第五端222和第六端224。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的长度可以被配置为可调整的,以便适应不同身高和特别是不同躯干长度的用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可以包括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长度

可调节杆,以延长或缩短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的长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可在第四端和第六端包括可连接的延伸部,以延长第一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的长度。
45.折叠机构206连接所述支撑框架200的上部202和下部204,并允许所述上部202从所述下部204延伸和折叠。特别地,所述折叠机构206包括第一构件226和第二构件228,其分别将上部202的第一端214连接到所述第一细长管状结构210的第三端218,并且将上部202的第二端216连接到所述第二细长管状结构228的第五端222。
46.图3示出折叠机构构件300的示例,其可以被用作图2的折叠机构206的第一构件226 和第二构件228。所述折叠机构构件300包括1)较窄

直径部分306,位于所述支撑框架200 的上部202的第一端214或第二端216;2)中空凹陷308置于细长管状结构304的端部314,而细长管状结构304可以是图2的第一细长管状结构210或第二细长管状结构212,并且端部314可以分别是图2的第一细长管状结构210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212的第三端218或第五端222;和3)拉出单元弹簧310,其一端固定连接到中空凹陷308的内表面并且其另一端固
定连接到较窄

直径部分306。
47.在所述承载装置的展开期间(如图8a所示),所述折叠机构300在其释放状态,将拉出单元弹簧310和较窄

直径部分306保持在细长管状结构304的中空凹陷308内,允许支撑框架的上部从支撑框架的下部延伸离开。
48.在所述承载装置的折叠期间(如图8d所示),折叠机构300在其拉出状态,将其枢轴点316和较窄

直径部分306延伸和暴露于中空凹陷308的外部,允许支撑框架的上部向支撑框架的后侧枢转以与支撑框架的下部交汇。
49.儿童座椅支撑
50.更好地在图4中示出,用于托住儿童的儿童承载装置的儿童座椅支撑400(例如图1的儿童座椅支撑104),包括用于支撑儿童背部的儿童背部衬垫402,用于使儿童就坐的儿童座椅衬垫404,和儿童安全带406,其是长度可调节的用于将儿童固定到儿童座椅支撑400。
51.儿童背部衬垫402还包括上边缘408,下边缘410,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儿童背部衬垫402用于将儿童的背部在儿童座椅支撑400上支撑并且转移部分的儿童体重到支撑框架4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儿童背部衬垫402可以可拆卸地将支撑框架的上部以紧密的方式包围并且通过儿童背部衬垫402的上边缘408安全地将部分儿童的体重转移到支撑框架43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儿童背部衬垫402可以贴到支撑框架432的上部(未示出)在其外边缘上(包括上边缘408,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并且通过儿童背部衬垫402的上边缘 408,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将部分儿童的体重转移到支撑框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儿童背部衬垫402可以由透气织物制成,当在儿童座椅支撑400就坐时,其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提供背部支撑和足够的柔性以为儿童提供舒适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儿童座椅支撑400可以包括在儿童安全带406下方的与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连接的一对附加安全带(未示出),用于儿童安全带406环绕并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儿童座椅支撑400可以包括便携的和可折叠的遮阳伞(未示出),其可拆卸地与儿童背部衬垫402连接,并适合延伸过儿童头部以便在太阳暴晒时提供遮挡和阴凉。
52.儿童座椅衬垫404,包括上边缘422和下边缘424,其用于使儿童就坐并且将部分儿童的体重转移到儿童背部衬垫402和用户的肩部。
53.儿童座椅衬垫404的上边缘422固定连接到儿童背部衬垫402的下边缘410,允许部分儿童体重放置到儿童座椅衬垫404上转移到儿童背部衬垫40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儿童背部衬垫402和儿童座椅衬垫404可以是一块一体的材料或织物。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儿童背部衬垫402和儿童座椅衬垫404可以是两个单独片的织物或材料贴合或缝合在一起。
54.儿童座椅衬垫404的下边缘424还可以包括左侧延伸部416和右侧延伸部418,在左侧延伸部416和右侧延伸部418之间形成开放空间420,适于为用户颈部提供可移动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放空间420分别在左侧和右侧延伸部,416和418之间形成,其可以是半圆形以适合围绕用户的颈部。如下进一步所述,儿童座椅衬垫404的左侧延伸部416和右侧延伸部418可以搁置在长度可调节的用户背部背带(图5的500)的一对用户肩带(图5 的504)上并与其可拆卸地连接。儿童座椅支撑400与用户背部背带500的这种空间关系限制了儿童的双腿被放置在用户的肩部前面,从而为就座儿童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
55.儿童安全带406,包括第一带426和第二带428,能够可释放地互相啮合,适于以可调节的长度将儿童安全地绑在儿童座椅支撑400上。在一个实施方案,每个第一带426和第
二带428分别从一端与儿童背部衬垫402的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连接并且从其延伸,并且可释放地以可调节的长度在另一端互相连接。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带426和第二带 428每个可以具有搭扣构件430,其中搭扣构件430能够可释放地互相啮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附加安全带434可以与儿童背部衬垫的左边缘412和右边缘414连接,适于儿童安全带 406的所述第一带426和第二带428环绕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56.用户背部背带
57.如图5中更好地示出,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背部背带500(例如图1的用户背部背带106),是适于将儿童承载装置舒适地绑在用户身上并且可以贴在儿童座椅支撑下方的支撑框架上。用户背部背带500包括用户背部衬垫502,一对用户肩带504,和负载提升机构506,其用于可拆卸地将用户背部背带固定到支撑框架上。
58.用户背部衬垫502形成用户背部背带的后部并且固定地和可拆卸地紧固到或钩在负载提升机构506上,例如织物带,并且所述负载提升机构506被固定贴到支撑框架(未示出) 的下部(未示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背部衬垫502用透气材料或织物填充以当使用承载装置时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舒适感和通风性。
59.所述一对用户肩带504形成用户背部背带500的前部并且与用户背部衬垫502在其下边缘(未示出)贴附,适于将承载装置套在用户肩部和躯干上。所述一对用户肩带504还包括一对儿童束腿512和用户胸带516。所述一对儿童束腿512可以适于可移动地将儿童的双腿部固定到一对用户肩带504上,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一对儿童束腿512可以可释放的绑定贴到所述一对用户肩带504在其下端(未示出)。用户胸带516可以以合适的长度适于延伸越过用户的胸部并且限制所述一对用户肩带504从侧面滑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胸带516包括左胸部构件518和右胸部构件520,每个在一端与其各自的肩带连接,并且可释放地在另一端相互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一对用户肩带504用透气材料或织物填充以当使用承载装置时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舒适感和通风性。
60.负载提升机构506包括左构件508和右构件510,其分别牢固地贴到第一细长管状结构(未示出)和第二细长管状结构(未示出),而用户背部背带500可以通过例如织物带牢固地和可拆卸地紧固到负载提升机构的左构件508和右构件510。
61.如图7更好地示出,当用户使用承载装置承载儿童时,儿童向承载装置施加向下的重力,重力的部分直接转移到承载装置的肩部上,并且另一部分施加到支撑框架。施加到支撑框架的部分的向下的重力可以被分为两个力分量。一个力分量沿支撑框架向下移动,由用户腰带将力施加在支撑框架上进行平衡。另一个力分量指向背部,并通过负载提升机构将拉力施加在用户背部背带进行平衡。负载提升机构进一步包含锁定机构,以便在锁定状态期间,用户背部背带是牢固地、安全地固定或钩在负载提升机构上,例如条带,并在其解锁状态期间,用户背部背带能够从负载提升机构拆卸下来。
62.负载提升机构包括锁定机构,从而在其锁定状态,用户背部背带500被牢固地和安全地紧固或钩在负载提升机构506上,并且锁定机构被构造为防止用户背部背带500无意地从支撑框架(未示出)脱落。在其锁定状态,用户背部背带500可以从负载提升机构506拆卸并且因此从支撑框架移走。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可以是水平放置的“j”型结构,“j”型的尖端的内部空间非常小以致于用户背部背带的织物带一旦钩住在不是用户有意地将所述带从锁定机构拆卸下来就不能移走。在另一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可以是环形自锁钩,而所
述开口面向拉力的相反方向,因此用户背部背带的带一旦钩住并且钩住进入所述负载提升机构,在不是用户有意地将所述带从锁定机构拆卸下来就不能移走。负载提升机构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其可以被用作连接点,通过连接机构,例如自锁钩,用于将附加重量连接到支撑框架上。
63.用户背部背带被固定到儿童座椅支撑下方的支撑框架。儿童座椅衬垫搁置在一对用户肩带的顶部。儿童座椅衬垫的左侧和右侧延伸部位于各自的肩带顶部并且与其可拆卸地连接。在儿童座椅支撑和用户背部背带之间的空间关系限制并约束儿童的双腿到用户肩部的前面,当儿童在承载装置就坐时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64.用户腰带
65.如图6中更好地示出,示例的儿童承载装置的用户腰带600(例如,图1的用户腰带106)以可调节的长度固定围绕在用户的臀部或腰部用于提供相邻位置614,在该位置支撑框架的下端搁置在其上或连接到其上,并且用于从支撑框架将相当一部分的承载重量接收和转移到用户的臀部或腰部。用户腰带600包括带602用于以可调节的长度用于固定围绕在用户的臀部或腰部,连接机构604用于提供相邻位置,在该位置支撑框架的下端搁置在其上或连接到其上,并且安全带606用于收紧和调节用户臀部周围的带的长度。
66.连接机构604包括贴在所述带后侧的左构件608和右构件610并且适于提供相邻位置 614,在该位置支撑框架的下端搁置在其上或连接到其上。支撑框架的下端搁置在其上或连接到其上的相邻位置可以选择性地调整以适应不同躯干长度的用户。
67.在一个实施方案,连接机构的左和右构件每个包括垂直对齐的和贴到所述带后侧的多个插槽或开口狭缝,并且用户承载者的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将支撑框架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多个插槽或开口狭缝中的任何一个以调整支撑框架相对于用户躯干长度的距离或长度。例如,连接机构的左构件和右构件可以每个包括垂直对齐的和贴到所述带的三个或多个插槽或开口狭缝,一个插槽或开口狭缝贴到所述带的上端,一个插槽或开口狭缝垂直对齐和贴到所述带的下端,并且另一插槽或开口狭缝垂直对齐和贴到其之间;用户承载者的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将支撑框架的下端插入到上插槽或开口狭缝中以产生与用户躯干长度适应的支撑框架较短的距离或长度,以适应用户相对较短的躯干长度;可选择地承载装置的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将支撑框架的下端插入到下插槽或开口狭缝中以产生与用户躯干长度适应的支撑框架较长的距离或长度,以适应用户相对较长的躯干长度。
6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连接机构的左构件和右构件可以每个包括位置

调节插槽或开口狭缝,其中支撑框架的下端插入以致搁置或连接到其上,具有精确的插入点和相邻位置可调节。例如,连接机构的左构件和右构件可以包括贴在所述带的具有拉链锁定机构的垂直的开口狭缝,并且用户可以调节具有拉链锁定机构的开口的程度以便调节相邻位置,在该位置支撑框架的下端插入以致搁置或连接到其上。定制所述相邻位置使其在所述带的上部可以相应于用户的躯干长度产生支撑框架的更短的距离或长度以适应用户更短的躯干长度,可选择地,定制所述相邻位置使其在所述带的下部可以相应于用户的躯干长度产生支撑框架的更长的距离或长度以适应用户更长的躯干长度。
6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机构的左构件和右构件可以包括长度

可调节延伸螺丝,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可以拧到并且连接到腰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框架可以被构造为以长度延伸,如上讨论。所述延伸部可以延长所述支撑框架其可以构造为进一步适
应具有更长躯干长度的用户。
70.安全带606以可调节的长度贴在带前侧的末端部分,适于延伸越过用户的腹部并且在用户的臀部或腰部周围拉紧所述带,使得提供的拉力围绕用户的臀部或腰部以可调节的长度固定和拉紧所述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安全带可以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每个在一端贴在所述带的各自的侧面并且在另一端可释放地彼此相互啮合。
71.图7示出承载儿童的用户正在使用所述儿童承载装置的示例。儿童座椅支撑104托住承载的儿童并且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支撑框架102的顶部。承载背部背带106将所述装置绑到所述承载者的肩部或躯干,并且所述承载腰带108围绕承载者的臀部或腰部固定,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连接并且搁置到其上。当所述装置有就坐的儿童在使用时,儿童坐回儿童座椅支撑并且向支撑框架倾斜,施加对角的向下力。现有的承载装置被构造为将承载儿童的体重转移到承载者的肩部、躯干,和臀部或腰部,如下述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所讨论。
72.图8示出在展开状态下和折叠状态下的儿童承载装置,具有连接到所述装置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在装置的展开状态下,上部202从支撑框架的下部204延伸离开。在装置的折叠状态下,上部202在折叠机构处枢转并且朝向支撑框架的下部204折叠。
73.图9进一步示出儿童承载装置100的一个实施方案,其是图1的装置的在展开状态下具有连接到所述装置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图10a示出图1的儿童承载装置100在装置的展开状态下的示例的后视图。图10b示出能够与图1的儿童承载装置100连接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图11示出图1的儿童承载装置100在装置的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其不具有任何额外的负载连接。图12示出图1的儿童承载装置100在装置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其具有连接到承载装置的以背包形式的额外负载。
74.在此说明中,方向介词上部、下部、上边缘、下边缘、左侧、右侧、左边缘、右边缘、前部、后部、前侧、后侧、向下、对角的向下和其他类似的术语指从用户使用所述承载装置的角度的承载装置的方向。介词仅为使用方便并没有意欲限制或暗示所述承载装置必须使用或定位在任何特殊的方向。
75.在本发明的内容(特别是下述权利要求的内容)中描述的术语“一”和“一个”和“所述”和“至少一个”以及类似指代被解释为包括单数和复数,除非此处另有说明或通过内容发现矛盾。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容纳”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例如,表示“包括,但是不限于”),除非另有说明。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均不得解释为表明任何非要求保护的要素对于本发明的实践是必要的。
76.值得注意和预期的是,尽管公开的儿童承载装置以其最简单形式示出,在形成此处的发明时,承载装置的各种部件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或稍作修饰。这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感谢本次公开列出的说明和描述,或仅仅为了在意图的总体范围和意图范围内描绘首选实施例的示例,并且不被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
77.虽然描述了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是可行的。应理解上述描述的各种示例的儿童承载装置并不是意欲限制,并且可采用示例的任何数量的修改、组合,和变化。
78.本文中描述的示例仅是说明性的,因为许多其他实施例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此外,虽然本发明的某些功能只能在上述某些示例或构造的情况下描述,但这些功能可以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从各种实施例或构造之间交换、增加和删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