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8562发布日期:2021-11-03 18: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


背景技术:

2.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体验,智能人机交互,远程控制等,针对人工智能建筑,如酒店,医院,体育馆,居住区,写字楼,学校等,在安装有人工智能系统后可智能控制建筑内部的灯光、空调、门禁等,达到节能环保,智能管理的作用。
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家庭智能交互终端装置:
4.(1)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放置的原因,现有的交互终端装置又没有保护机构,长时间的放置,容易导致进入灰尘,影响使用的效果,降低了对人工智能的控制性,容易造成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
5.(2)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通常都是固定的原因,现有的交互终端装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导致出现使用受限的场景,满足不了全部人群的使用,实用性降低,而且与家具不能很好的融入,不符合当今智能家居的使用要求。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8.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建筑交互终端,存在没有保护机构,长时间的放置,容易导致进入灰尘,影响使用的效果,降低了对人工智能的控制性,容易造成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和现有的交互终端装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导致出现使用受限的场景,满足不了全部人群的使用,实用性降低,而且与家具不能很好的融入,不符合当今智能家居的使用要求的问题。
9.(二)技术方案
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
12.所述柜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柜体的正面顶部,所述柜体正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抽屉,两个所述抽屉的正面均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抽屉的正面中部,所述柜体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正面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三凹槽背面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四个所述限位槽呈对称设置,所述柜体的上表面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三凹槽之间相连通;
13.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三凹槽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杆分别位于第三凹槽内底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端与第三凹槽的内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表面均固定有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杆远离第三凹槽内底壁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之间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固定块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显示终端。
14.优选的,所述抽屉的外表面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抽屉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与第三凹槽右侧内壁的底端中部固定。
15.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板位于升降板的底端中部,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升降板的下表面齐平,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旋转杆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升降板与第二旋转杆之间留有间隙。
16.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位置与主动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从动轮的直径与主动轮的直径相等,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从动轮与第三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端外表面固定有螺纹,所述螺纹位于从动轮与限位板之间,所述活动板位于从动轮与限位板之间,且活动板与第二旋转杆螺纹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固定块的四角处,所述连接柱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柱上。
19.进一步的,所述挡尘板的长度与第一通孔的长度相等,所述挡尘板的宽度与第一通孔的宽度相等,所述挡尘板的高度与第一通孔的深度相等,所述挡尘板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接触。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
22.(1)在柜体内设置有升降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旋转杆、主动轮、从动轮、第二旋转杆、活动板、升降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升降板、支撑板、固定块、显示终端和挡尘板
的上下移动,因此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显示终端收缩进柜体内进行放置,再通过防尘板的设置,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避免灰尘对显示终端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使用寿命。
23.(2)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抽屉的配合,既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又很巧妙的将智能交互终端与柜体相结合,能够节省空间,而且很好的融入到家居场景中,提高了便利性与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支撑柱、固定块、第二通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显示终端进行角度的调节,调节范围可360 度进行调节,增加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智能交互终端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的挡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柜体;2、升降装置;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抽屉; 6、把手;7、第三凹槽;8、限位槽;9、第一通孔;10、第一电机;11、第一旋转杆;12、主动轮;13、第二旋转杆;14、从动轮;15、限位板;16、活动板;17、升降板;18、支撑板;19、第二电机;20、支撑柱;21、固定块;22、第二通孔;23、挡尘板;24、连接柱;25、显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

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包括柜体1、升降装置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抽屉5、把手6、第三凹槽7、限位槽8、第一通孔9、第一电机10、第一旋转杆11、主动轮12、第二旋转杆13、从动轮14、限位板15、活动板16、升降板17、支撑板18、第二电机19、支撑柱20、固定块21、第二通孔22、挡尘板23、连接柱24、显示终端25,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2;
34.柜体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位于柜体1的正面顶部,柜体1正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4,两个第二凹槽4内均设置有抽屉5,两个抽屉5的正面均固定有把手6,把手6位于抽屉5的正面中部,柜体1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7,第三凹槽7正面内壁的左右两侧和第三凹槽7背面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四个限位槽8呈对称设置,柜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 9与第三凹槽7之间相连通;
35.升降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旋转杆 11,第一旋转杆11远离第一电机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三凹槽7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旋转杆11
的外表面固定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 设置有两个,两个主动轮12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杆1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第一旋转杆11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旋转杆13,第二旋转杆1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旋转杆13分别位于第三凹槽7内底壁的左右两侧,第二旋转杆13的底端与第三凹槽7的内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旋转杆13的外表面均固定有从动轮14,两个第二旋转杆13远离第三凹槽7内底壁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板15,两个第二旋转杆13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活动板16,两个活动板16 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升降板17,两个升降板17之间固定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22,支撑柱20的上方设置有挡尘板23,挡尘板23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连接柱24,固定块21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显示终端25;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抽屉5的外表面与第二凹槽4的内壁接触,抽屉5与第二凹槽4滑动连接,这样可以使抽屉5与第二凹槽4 相适配,保证抽屉5滑动拉出时的稳定性,第一电机10位于第三凹槽7内,第一电机10的右侧与第三凹槽7右侧内壁的底端中部固定;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升降板17的外表面与限位槽8的内壁接触,通过限位槽8对升降板17进行限位,可以避免在活动板16与第二旋转杆13进行螺纹传动时,带动升降板17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升降板 17更加平稳的升降,活动板16位于升降板17的底端中部,活动板16的下表面与升降板17的下表面齐平,活动板16的下表面与第一旋转杆11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将活动板16与第一旋转杆11之间留有间隙,可以使活动板16不与第一旋转杆11进行接触,避免影响第一旋转杆11的旋转,从而影响升降板17的升降,升降板17与第二旋转杆13之间留有间隙;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从动轮14的位置与主动轮12的位置相对应,从动轮14的直径与主动轮12的直径相等,从动轮14与主动轮 12相啮合,从动轮14与第三凹槽7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能够使主动轮12旋转的时候带动从动轮14进行旋转;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旋转杆13的顶端外表面固定有螺纹,螺纹位于从动轮14与限位板15之间,活动板16位于从动轮14与限位板15之间,且活动板16与第二旋转杆13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带动活动板16在第二旋转杆13上进行上下移动;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通孔22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通孔22分别位于固定块21的四角处,连接柱24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柱20 上,通过设置四个第二通孔22,可以使显示终端25与固定块21更加稳定的固定在一起;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挡尘板23的长度与第一通孔9的长度相等,挡尘板23的宽度与第一通孔9的宽度相等,挡尘板23的高度与第一通孔9的深度相等,挡尘板23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9的内壁接触。
4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人工智能建筑交互终端时,如图2 和图4

7所示,该装置整体由柜体1和升降装置2组成,可以通过第一电机 10、第一旋转杆11、主动轮12、从动轮14、第二旋转杆13、活动板16、升降板17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升降板17、支撑板18、固定块21、显示终端 25和挡尘板23的上下移动,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在不使用时,将显示终端 25收缩进柜体1内,避免灰尘对显示终端25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显示终端 25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二电机19、支撑柱20、固定块21、第二通孔22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显示终端25进
行角度的调节,增加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智能交互终端的使用体验;
43.如图1

5和图6

7所示,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柜体1放置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0,带动第一旋转杆11的转动,第一旋转杆11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主动轮12的旋转,由于主动轮12与从动轮14相啮合,因此会带动从动轮14和第二旋转杆13的旋转,由于活动板16与第二旋转杆13 螺纹连接,因此在第二旋转杆13转动时会带动活动板16和升降板17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8、第二电机19、支撑柱20、固定块21、显示终端 25和挡尘板23在第一通孔9内进行上下移动,当显示终端25完全位于柜体 1的上方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第二电机19,带动支撑柱20、固定块21、显示终端25和挡尘板23进行左右的旋转,旋转合适的角度后,打开显示终端25进行使用即可,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可与外界的控制器电连接,且控制器可与外界的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控制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4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