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1854发布日期:2021-12-28 21:0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2.吸尘器是吸入清扫目标区域的灰尘或杂质或者对其进行擦拭,由此进行清扫的机器。
3.这种吸尘器可以划分为:用户直接移动吸尘器的同时进行清扫的手动吸尘器;自行行驶的同时进行清扫的自动吸尘器。
4.另外,根据吸尘器的形状,手动吸尘器可以划分为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以及杆式吸尘器等。
5.现有文献:美国公开专利公报us 2018/0132685a1
6.在现有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用于在灰尘桶内压缩灰尘的灰尘压缩部的压缩机构。
7.所述清扫机构可以包括:灰尘桶,其具有开口;过滤器,在灰尘桶内净化空气;护罩,其围绕过滤器;灰尘压缩部,其配置成围绕所述护罩;手柄,用户操作所述手柄,以移动所述灰尘压缩部;以及联接件,其连接于手柄。
8.所述手柄的操作力通过所述联接件传递到灰尘压缩部,由此使所述灰尘压缩部下降,从而所述灰尘压缩部对所述灰尘桶内的灰尘进行压缩。
9.但是,根据现有文献,所述灰尘压缩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待机位置上位于比所述开口更高的位置,由此所述灰尘压缩部以未能引导空气的流动的状态容纳于所述灰尘桶内。
10.因此,所述灰尘桶的内部空间减少了与所述灰尘压缩部的厚度相应的量,其结果,存在用于分离灰尘的空间将会减少的缺点。
11.另外,所述灰尘压缩部的底面将会对存储于所述灰尘桶的灰尘进行压缩,但是,若所述灰尘压缩部位于比所述开口更高的位置,则为了压缩灰尘而用于使所述灰尘压缩部上下及进行移动的空间将会减少,从而灰尘的压缩性能降低。
12.另外,所述灰尘压缩部在与所述灰尘桶的内周面相接触的状态进行移动,因此,虽然能够对所述灰尘桶的内周面进行清洁,但是存在有灰尘被夹持在所述灰尘压缩部和所述灰尘桶的内周面之间的隐患,在此情况下,存在有所述灰尘压缩部的上下移动变得不顺畅的缺点。
13.尤其,当所述灰尘压缩部在空气和灰尘经由开口被吸入的过程中下降之后进行上升时,存在有灰尘堆积于所述灰尘压缩部的上侧的问题。
14.当堆积在所述灰尘压缩部的上侧的灰尘量较大时,有可能产生所述灰尘压缩部的上下移动变得不顺畅,而且所述灰尘压缩部无法移动到待机位置且堵塞所述开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5.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即使在吸尘器的工作过程中朝向下方操作可动部,经由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也能下落到灰尘桶的吸尘器。
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即使在可动部朝向下侧移动之后上升了的状态下灰尘存在于可动部的上侧,位于所述可动部的上侧的灰尘也可以被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容易地下落到灰尘桶侧的吸尘器。
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穿过了吸入开口的空气在可动部的待机位置上直接向空气流路移动的吸尘器。
1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20.根据一个方面的吸尘器,其可以包括:壳体,其具备吸入开口、从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的旋流部、以及用于存储在所述旋流部中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以及可动部,其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21.所述可动部可以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旋流部的旋流流动的轴。所述框架可以包括用于使空气进行流动的空气流路,以在所述框架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或者在所述框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复位的过程中,堆积在所述框架的灰尘从所述可动部下落。
22.作为一例,所述框架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其在所述第一位置上与所述吸入开口相对,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以及第二主体,其从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形成用于使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流入的空气进行流动的所述空气流路。
23.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限定所述空气流路的下侧部分。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可以越靠向圆周方向越变低。所述空气流路的灰尘可以沿着圆周方向进行流动的同时流向下方。
24.所述空气流路的高度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越增加,因此能够确保用于使灰尘进行流动的宽度,从而能够使灰尘容易地在空气流路中进行流动。
25.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延伸壁,所述延伸壁从第二主体的外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并限定所述空气流路。通过所述延伸壁,空气在所述空气流路中进行螺旋流动。
26.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从所述第二主体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三角度。
27.所述第一主体可以从下侧越趋向于上侧越朝向外侧向上倾斜,所述第三主体可以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而越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从而灰尘能够沿着所述第三主体朝向下方进行移动。
28.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第四主体,所述第四主体从所述第三主体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四角度,所述第四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三角度。
29.以所述框架的中心为基准,第四主体的外侧端部的半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侧端部的半径。
30.所述第四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所述空气流路上的灰尘能够经由所述第四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而下落到下方。
31.或者,所述框架可以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从所述第二主体延伸,使得在所述空气流路上进行流动的空气或灰尘下落到下侧。
32.所述第三主体的一位置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
33.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第四主体,所述第四主体从所述第三主体延伸,所述第四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四主体的一位置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所述第三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
34.所述吸尘器还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空气引导件,所述框架可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空气引导件。
35.所述空气引导件可以包括配置成围绕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引导壁,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引导壁接触,所述第二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引导壁隔开间隔,从而所述空气流路可以配置于所述引导壁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空间。
36.所述第一主体可以配置成面向所述吸入开口,从而能够防止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流入的空气直接流向所述空气流路。
37.所述吸尘器还可以包括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从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流入的空气中过滤掉灰尘。
38.所述可动部还可以包括清扫部,所述清扫部结合在所述框架,并且在所述可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时对所述过滤部进行清扫。
39.为了使所述空气流路上的空气和灰尘顺畅地下落到下方,所述框架主体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主体延伸的第三主体和从所述第三主体延伸的第四主体,使得在所述空气流路进行流动的空气或灰尘下落到下侧。
40.所述第四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所述第三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
41.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三角度,所述第四主体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大于所述第三角度的第四角度。
42.另一方面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壳体,其具备吸入开口;过滤部,其从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流入的空气中过滤出灰尘,并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隔开间隔;空气引导件,其用于将穿过了所述过滤部的空气引导至用于产生吸力的吸入马达;以及可动部,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43.所述空气引导件可以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隔开间隔的第一引导壁,所述可动部可以包括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第一引导壁的至少一部分的框架。
44.所述框架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其与所述第一引导壁接触,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以及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
45.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隔开间隔,从而可以在述第一引导壁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空气流路。
46.所述空气流路的高度随着远离所述第一主体而逐渐增加。
47.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隔开间隔。
48.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从所述第二主体沿着圆周方向延
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三角度。
49.所述第一主体可以随着从下侧接近上侧而逐渐朝向外侧向上倾斜,所述第三主体可以随着从上侧接近下侧而逐渐朝向外侧向下倾斜。
50.所述第二主体的倾斜角度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可发生变化。所述第三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位置上的倾斜角度。
51.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第四主体,所述第四主体从所述第三主体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四角度。所述第四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三角度。
52.所述可动部还可以包括结合在所述框架的清扫部。
53.又一方面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壳体,其具备吸入开口、用于分离灰尘的旋流部、以及用于存储在所述旋流部中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以及框架,其可以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并且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面向所述吸入开口,所述框架可以包括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旋流部的旋流流动的轴的框架主体,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用于使空气沿着所述框架主体进行流动的上部流路,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使空气沿着所述旋流部的内周面进行流动的下部流路。所述第二位置可以是比所述第一位置更低的位置。
54.所述吸尘器还可以包括连通流路,所述连通流路位于所述框架主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使所述上部流路和所述下部流路连接。
55.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流路主体,所述流路主体形成所述上部流路,并且所述流路主体的倾斜度可以沿着所述框架主体的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56.所述流路主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以及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
57.在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上部流路的高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上部流路的高度。
58.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引导主体,所述引导主体从所述流路主体延伸,并且用于将所述上部流路的空气或灰尘引导至所述下部流路。
59.所述流路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朝向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越接近于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所述引导主体可以朝向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越远离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
60.所述引导主体的一部分和所述旋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所述流路主体和所述旋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
61.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从所述流路主体延伸,并且用于将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下部流路。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所述流路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62.又一方面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壳体,其具备吸入开口、用于分离灰尘的旋流部、以及用于存储在所述旋流部中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以及框架,其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进行移动,并且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面向所述吸入开口,所述框架可以包括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旋流部的旋流流动的轴的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可以包括:内侧延伸壁,其以所述旋流部的旋流流动的轴为中心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外侧延伸壁,其配置成与所述内侧延伸壁沿着半径方向隔开间隔;以
及流路主体,其用于使所述内侧延伸壁和所述外侧延伸壁连接。
63.所述内侧延伸壁、所述外侧延伸壁以及所述流路主体可以形成用于使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进行流动的空气流路。
64.所述第二位置是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位置。
65.所述流路主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以及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端部更低的位置。
66.所述流路主体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水平面平行。作为一例,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67.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外侧延伸壁的高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外侧延伸壁的高度。
68.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外侧延伸壁的高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内侧延伸壁的高度。
69.还可以包括附加主体,其以所述第二部分为基准从所述流路主体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延伸。
70.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朝向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越接近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所述附加主体可以朝向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越远离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
71.以所述框架主体的中心为基准,所述附加主体的一部分的半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半径。
72.还可以包括附加主体,其以所述第一部分为基准从所述流路主体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延伸。所述附加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73.所述流路主体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附加主体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
74.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空气流路的高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空气流路的高度。
75.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附加主体,所述附加主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上面向所述吸入开口,所述附加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流路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76.又一方面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壳体,其具备吸入开口、用于分离灰尘的旋流部、以及用于存储在所述旋流部中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以及框架,其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进行移动,并且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面向所述吸入开口,所述框架可以包括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上围绕所述旋流部的旋流流动的轴的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倾斜度可发生变化,由此形成用于使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进行流动的空气流路。
77.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上侧形成有所述空气流路,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可以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下侧进行流动。所述第二位置是比所述第一位置低的位置。
78.所述框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度,可以沿着圆周方向越远离所
述吸入开口越减小。
79.所述框架主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部分更远离所述吸入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可以形成所述空气流路。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空气流路的高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空气流路的高度。
80.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81.所述框架主体可以包括:外侧延伸壁,其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并且起到作为所述空气流路的外侧壁的作用;以及内侧延伸壁,其向所述外侧延伸壁的内侧隔开间隔而配置,并且起到作为所述空气流路的内侧壁的作用。
82.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外侧延伸壁的高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外侧延伸壁的高度。
83.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所述第二部分为基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反侧。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朝向随着从上侧接近下侧而逐渐接近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部分可以朝向随着从上侧接近下侧而逐渐远离所述旋流流动的轴的方向倾斜。
84.以所述框架主体的中心为基准,所述第三部分的一部分的半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半径。
85.所述框架主体还可以包括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以所述第一部分为基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反侧。所述第四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86.发明的效果
87.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即使在吸尘器的工作过程中朝向下方操作可动部,经由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也能通过可动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隔来顺畅地下落到灰尘桶。
88.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可动部朝向下侧移动之后再上升的状态下灰尘存在于可动部的上侧,位于所述可动部的上侧的灰尘也能被经由所述吸入开口而吸入的空气容易地下落到灰尘桶侧。
89.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防止穿过了吸入开口的空气在可动部的待机位置上直接流向用于使堆积于上侧的灰尘下落的空气流路。
附图说明
9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91.图2是示出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分离出手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92.图3是示出从图2分离出引导框架的状态的图。
93.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分解立体图。
94.图5是沿着图1的5

5线剖开的剖视图。
95.图6和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机构的立体图。
96.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
97.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98.图10是沿着图8的10

10线剖开的剖视图。
99.图11是从a方向观察图9的框架时的框架的立体图。
100.图12是从b方向观察图9的框架时的框架的侧视图。
101.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框架的俯视图。
102.图14是沿着图13的14

14线剖开的剖视图。
103.图15是沿着图13的15

15线剖开的剖视图。
104.图16是沿着图13的16

16线剖开的剖视图。
105.图17是沿着图13的17

17线剖开的剖视图。
106.图18是沿着图13的18

18线剖开的剖视图。
107.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
108.图20是图19的空气引导件的侧视图。
109.图21是示出可动部位于待机位置时的可动部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
110.图22是从c方向观察图21的空气引导件和可动部时的立体图。
111.图23是从d方向观察图21的空气引导件和可动部时的立体图。
112.图24是示出框架主体中与空气引导件接触的接触区域的图。
113.图25是示出在图5中可动部移动到灰尘压缩位置的状态下空气和灰尘进行流动的状态的图。
114.图26是沿着图5的26

26线剖开的剖视图。
115.图27是沿着图5的27

27线剖开的剖视图,图28是沿着图27的28

28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6.以下,通过示例性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而言,即便其示出于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为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描述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构成妨碍时,将省去对其的详细描述。
117.另外,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要素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是为了将该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加以区别,而并非利用该术语来限定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序列或顺序等。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触”于另一构成要素时,该构成要素可以直接连接或接通该另一构成要素,但是应理解为也可以有又一构成要素可以“连接”、“结合”或“接触”于各个构成要素之间。
118.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分离出手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从图2分离出引导框架的状态的图,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1的5

5线剖开的剖视图。
119.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尘器1可以包括本体2。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用于吸入含有灰尘的空气的吸入部5。所述吸入部5可以将含有灰尘的空气引导至所述本体2。
120.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结合于所述本体2的手柄部3。作为一例,所述手柄部3可以在所述本体2中位于所述吸入部5的相反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入部5和所述手柄部3
的位置不限于此。
121.所述本体2可以分离经由所述吸入部5而吸入到内部的灰尘,并且可以存储分离出的灰尘。
122.作为一例,所述本体2可以包括灰尘分离部。所述灰尘分离部可以包括能够通过旋流(cyclone)流动来分离出灰尘的第一旋流部110。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可以与所述吸入部5连通。
123.经由所述吸入部5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进行螺旋流动。
124.所述灰尘分离部还可以包括第二旋流部140,其用于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排出的空气中再次分离出灰尘。所述第二旋流部140可以包括以并排方式配置的复数个旋流器主体142。空气可以分开并通过复数个所述旋流器主体142。
125.作为另一例,所述灰尘分离部也可以仅具有单个旋流部。
126.作为一例,所述本体2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所述本体2的外形可以由复数个壳体形成。
127.作为一例,所述本体2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其实质上形成为圆筒形状;以及第二壳体12,其结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侧,并实质上形成为圆筒形状。
128.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侧部可以限定所述第一旋流部110,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下侧部可以限定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112。所述灰尘桶112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分离出的灰尘的第一灰尘存储部120。
129.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下侧(即、灰尘桶112的下侧)可以由通过铰链来进行旋转动作的壳体盖114开闭。
130.为了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结合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边界部位进行密封,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密封构件16和用于支撑所述密封构件16的支撑主体14。
131.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各自的上侧和下侧形成开口。即,所述壳体10、12分别可以包括上侧开口和下侧开口。
132.所述支撑主体14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此时,所述支撑主体14的外径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径相同或更小,使得所述支撑主体14可以经由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侧开口而插入到所述第一壳体10。
133.所述支撑主体14的外径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径相同或更小,使得所述支撑主体14可以经由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侧开口而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12。
134.所述支撑主体14可以包括用于使空气穿过的连通开口15。所述连通开口15可以与所述吸入部5连通。
135.所述密封构件16可以以围绕所述支撑主体14的外周面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支撑主体14。作为一例,所述密封构件16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所述支撑主体14形成为一体。或者,所述密封构件16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于所述支撑主体14的外周面。
136.所述本体2可以包括吸入开口12a,通过所述吸入部5被引导的空气流入所述吸入开口12a。
137.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包括所述吸入开口12a,或
者所述第一壳体10可以形成所述吸入开口12a的一部分,而所述第二壳体12形成所述吸入开口12a的另一部分。
138.以下,以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所述吸入开口12a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139.当所述第二壳体12结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0时,所述第二壳体12的吸入开口12a和所述支撑主体14的连通开口15对齐。
140.所述吸入开口12a和所述吸入部5对齐。因此,灰尘和空气可以经过所述吸入部5的内部、所述吸入开口12a以及所述连通开口15并流入到所述第一旋流部110。
14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所述支撑主体14。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可以直接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接触。另外,灰尘和空气经过所述吸入部5的内部之后,可以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流入所述第一旋流部110。
142.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吸入部5引导至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构成可被称为所述本体2的吸入通路。
143.综上所述,所述吸入通路可以只包括所述吸入开口12a,或者可以包括所述吸入开口12a和所述连通开口15。
144.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配置成围绕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的过滤部130。
145.作为一例,所述过滤部13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将与灰尘分离了的空气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引导至所述第二旋流部140。所述过滤部130在空气穿过的过程中过滤掉灰尘。
146.为此,所述过滤部130可以包括具有复数个孔的网筛部(mesh portion)132。所述网筛部132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147.所述网筛部132对空气进行过滤,因此灰尘可能会堆积在所述网筛部132,从而需要对所述网筛部132进行清扫。
148.在本发明中,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能够对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进行压缩的所述压缩机构70。
149.由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容积是有限的,因此在反复清扫的过程中,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中的灰尘的量将会增加,由此可以使用所述吸尘器1的使用时间或次数可能会受到限制。
150.如果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的量增加,则用户需要使所述壳体盖114打开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并清空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
151.在本实施例中,当利用所述压缩机构70来对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进行压缩时,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的密度将会增加,从而体积将会减小。
152.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用于清空灰尘桶112的次数将会减少,从而具有清空灰尘之前为止的可使用时间增加的优点。
153.所述压缩机构70在移动过程中,还可以清扫所述网筛部132。
154.所述压缩机构70可以包括:可动部750,其能够在所述本体2内进行移动;操作部710,用户操作所述操作部710,以移动所述可动部750;以及传递单元720、730,其用于将所述操作部710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可动部750。
155.作为一例,所述可动部750形成为环形状,并且能够防止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结构物发生干扰。所述操作部710可以具有能够被用户按压的结构。
156.所述操作部710可以配置在所述本体2的外侧。作为一例,所述操作部71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
157.所述操作部7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壳体10更高的位置。另外,所述操作部7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所述可动部750更高的位置。
158.所述操作部710可以包括按压部714。所述按压部714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可动部750更高的位置。
159.所述操作部710可以包括所述操作部主体712。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形成为其上下长度比左右宽度更长。所述按压部714可以从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上侧部凸出。
160.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沿着竖直方向配置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714可以从所述操作部主体712朝向水平方向凸出。
161.作为一例,所述按压部714可以位于比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下端更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按压部714可以在从与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上端朝向下方隔开间隔的位置上凸出。
162.所述按压部714可以包括:第一部分714a,其从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凸出;以及第二部分714b,其从所述第一部分714a进一步凸出。所述第二部分714b可以在从与所述第一部分714a的上端714c朝向下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凸出。
163.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第二部分714b的顶面714d来使所述操作部710朝向下侧进行移动。因此,所述第二部分714b的顶面714d起到按压面的作用。
164.所述操作部710还可以包括结合凸出部(参照图6的716),结合凸出部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位于所述按压部714的相反侧。
165.所述手柄部3可以包括:手柄主体30,其用于使用户握持;以及电池壳体60,其配置在所述手柄主体30的下侧,并且能够容纳电池600。
166.所述手柄主体30和所述电池壳体60可以沿着上下方向配置,所述手柄主体30可以位于所述电池壳体60的上侧。
167.所述手柄部3可以覆盖所述操作部710的一部分,同时引导所述操作部710的移动。
168.作为一例,所述手柄部3还可以包括操作部盖62。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位于所述手柄主体30和所述电池壳体60的侧方。
169.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与所述手柄主体30和所述电池壳体60形成为一体,或者可以分开形成。
170.在所述操作部盖62与所述手柄主体30和所述电池壳体60分开形成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结合在所述本体2。
171.在用户用右手握持所述手柄主体30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710可以位于所述手柄主体30的左侧。当然,在用于用左手握持所述手柄主体30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710也可以位于所述手柄主体30的右侧。
172.因此,可以用未握持所述手柄主体30的手容易对所述操作部710进行操作。
173.所述操作部710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a1平行的方向上进行移动。作为一例,在所述灰尘桶112放置于地板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a1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因此,所述操作部710也可以在所述灰尘桶112放置于地板上的状态下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174.为了使所述操作部710进行移动,在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形成有插槽63。所述操作部710的按压部714可以贯通所述插槽63。
175.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上下长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插槽63的长度。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左右宽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插槽63的左右宽度。
176.所述按压部714的左右宽度可以与所述插槽63的左右宽度相同或更小。所述按压部714的上下长度可以小于所述插槽63的上下长度。所述按压部714的凸出长度可以大于所述操作部盖62的前后宽度。因此,所述按压部714可以贯通所述插槽63,并且可以在贯通所述插槽63的状态下朝向所述操作部盖62的外侧凸出。
177.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左右宽度可以小于所述操作部盖62的左右宽度。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上下长度可以小于所述操作部盖62的上下长度。
178.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前后宽度可以小于所述操作部盖62的前后宽度。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形成用于配置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空间。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盖62内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179.在所述操作部盖62内,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移动到最上侧时的位置,而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移动到最下侧时的位置。
180.在未向所述操作部710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覆盖所述插槽63。
181.作为一例,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在所述操作部盖62的内侧覆盖整个所述插槽63。因此,在所述操作部主体7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主体712可以露出于所述插槽63的外部,并且能够防止所述操作部盖62的内侧的空间露出于外部。
182.所述插槽63也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183.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为图中的上下方向,因此以下说明的“上下方向”可以理解为是指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
184.由于所述可动部750位于所述本体2内,而所述操作部710位于所述本体2的外部,因此为了使所述可动部750和所述操作部710连接,所述传递单元720、73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本体2的外侧,而另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本体2的内部。
185.所述传递单元720、730的一部分可以贯通所述本体2。所述传递单元720、730中的位于所述本体2外侧的部分可以被所述手柄部3覆盖。
186.所述传递单元720、730可以包括第一传递部720。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可以与所述操作部710结合。作为一例,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可以包括结合凸起722。所述结合凸起722可以结合在形成于所述操作部主体712的凸起结合部(未图示)。
187.所述结合凸起722形成为其上下长度大于其左右宽度。所述结合凸起722可以限制所述操作部710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相对旋转。
188.所述传递单元720、73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可动部750结合的第二传递部730。
189.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本体2的内部,而其另一部分可以位于
所述本体2的外部。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直接与所述第一传递部720连接,或者可以通过额外的传递部相连接。
190.作为一例,图3示出了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和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直接连接的情形。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结合的结合部724。
191.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沿着与旋流流动的轴a1平行的方向延伸。
192.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可动部750的中心可以位于旋流流动的轴a1线上,或者经过所述可动部750的中心的垂直线可以与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平行,但不限于此。
19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710配置在与所述可动部750的中心形成偏心的位置。因此,在所述可动部750通过所述操作部710的操作来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需要防止所述可动部750发生偏心。
194.如果所述可动部750以偏心了的状态上下移动,则所述可动部750无法实现水平状态,从而所述可动部750不仅无法顺畅地移动,而且所述可动部750无法准确地移动到待机位置。
195.当用于将所述操作部710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可动部750的传递单元包括一个传递部时,在操作所述操作部710的过程中,所述可动部750发生偏心的可能性较高。
196.例如,在所述操作部710直接连接于所述可动部750或通过单个传递部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710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可动部750的路径较短。
197.在所述操作部710以垂直线为基准形成偏心的状态下被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部710的偏心的影响直接作用于所述可动部750,从而所述可动部750也以偏心状态移动的可能性较高。
198.但是,如本发明,当所述传递单元包括复数个传递部并将操作部的操作力向所述可动部750传递时,即使在所述操作部710的操作过程中,所述操作部710以垂直线为基准发生偏心,也可以由复数个传递部降低偏心的影响,使得所述可动部750的偏心量最小化。
199.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的凸出主体180。作为一例,所述凸出主体180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外侧以凸出的形状形成。
200.所述凸出主体180可以朝向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201.所述凸出主体180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在所述凸出主体180内进行移动。
202.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用于弹性支撑所述压缩机构70的支撑构件780。
203.所述支撑构件780可以包括用于向所述压缩机构70提供弹性力的弹性构件781。
204.所述弹性构件781可以向所述操作部710或传递单元720、730提供弹性力。以下,以所述弹性构件781支撑所述操作部710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205.所述弹性构件78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传递部730隔开间隔而配置。
206.作为一例,所述弹性构件781可以是螺旋弹簧(coil spring),并且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伸缩和拉伸。
207.此时,在所述操作部710的第一位置(在用户按压操作部710之前的操作部710的位置),所述弹性构件781的长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的长度。
208.若使所述弹性构件78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的长度,则可以利用弹性系
数较低的所述弹性构件781来支撑所述操作部710。
209.在此情况下,在按压所述操作部710时,能够减小所需的力。另外,当所述操作部710通过所述弹性构件781恢复原状时,可以降低因所述按压部714中的所述第一部分714a的上端714c和形成所述操作部盖62的插槽63的面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210.所述支撑构件78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弹性构件781的支撑杆790,以在所述操作部710的上下移动过程中限制所述弹性构件781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211.作为一例,所述支撑杆790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所述支撑杆790的上下长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弹性构件781的上下长度。
212.所述弹性构件781可以配置成围绕所述支撑杆790。即,所述支撑杆790可以位于线圈形状的弹性构件781的内侧区域。所述支撑杆790的外径可以与所述弹性构件781的内径相同或更小。
213.所述支撑杆790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所述本体2或后述的传递单元盖。所述支撑杆790的另一端可以与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结合。
214.此时,所述支撑杆790可以在贯通所述结合凸出部716(参照图6)之后与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结合。所述结合凸出部716(参照图6)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结合。
215.所述结合凸出部716(参照图6)的下侧可以与所述弹性构件781的上端接触。
216.所述支撑杆790的另一端可以是上端。所述支撑杆790的上端可以贯通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并结合。
217.所述第一传递部720可以沿着所述支撑杆790进行上下移动。因此,所述支撑杆790可以对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可以将所述支撑杆790称为引导杆。
218.所述吸尘器1还可以包括用于覆盖所述传递单元720、730的传递单元盖64。
219.所述传递单元盖64可以在覆盖所述传递单元720、730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本体2。所述操作部盖62可以覆盖所述传递单元盖64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所述传递单元盖64,并且可以使所述操作部盖62发挥传递单元盖64的作用。
220.所述传递单元盖64还可以覆盖所述支撑构件780。
221.所述传递单元盖64的第一部分641可以在所述凸出主体180的侧方覆盖所述第一传递部720、所述支撑杆790以及所述弹性构件781。
222.所述传递单元盖64的第二部分644可以位于所述凸出主体180的上侧,并且可以覆盖所述第二传递部730。
223.所述传递单元盖64可以包括插槽(slot)642,所述第一传递部720的结合凸起722位于所述插槽642。所述插槽642可以沿着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
224.所述传递单元盖64可以具备用于与所述支撑杆790结合的杆结合部645。
225.另一方面,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用于产生吸力的吸入马达220。由所述吸入马达220所产生的吸力可以作用在所述吸入部5。
226.作为一例,所述吸入马达220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
227.所述吸入马达220可以以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所述灰尘桶112和所述电池600的上方。
228.所述本体2还可以包括空气引导件170,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将穿过了所述过滤部130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220。作为一例,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可以将从所述第二旋流部
140排出的空气引向所述吸入马达220。
229.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下侧可以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结合。所述过滤部130可以在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结合的状态下围绕所述第二旋流部140。因此,所述过滤部130也可以位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下侧。所述可动部750可以配置于在待机位置上围绕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位置。
230.所述可动部750可以包括用于清扫所述过滤部130的清扫部770。
23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操作部710未被操作的状态(操作部710的初始位置)下的所述可动部750的位置称为待机位置(或第一位置)。即,可以将所述操作部7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所述可动部750的位置称为待机位置。可以将所述操作部74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可动部750的位置称为灰尘压缩位置(或第二位置)。
232.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清扫部770整体可以配置成在空气穿过所述过滤部130的方向上不与所述过滤部130重叠。
233.例如,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清扫部770整体可以位于比所述过滤部130更高的位置。因此,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能够防止所述清扫部770在空气穿过所述过滤部130的过程中成为流动阻力。
234.在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的下侧可以设置有灰尘引导件160。所述灰尘引导件160的上侧可以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的下侧结合。另外,所述过滤部130的下侧可以安置于所述灰尘引导件160。
235.所述灰尘引导件160的下侧可以安置于所述壳体盖114。所述灰尘引导件160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周面隔开间隔,并且将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灰尘存储部120和第二灰尘存储部122,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分离出的灰尘,而所述第二灰尘存储部122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分离出的灰尘。
236.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周面和所述灰尘引导件160的外周面可以限定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而所述灰尘引导件160的内周面可以限定所述第二灰尘存储部122。
237.下面,对所述压缩机构70进一步详细说明。
238.图6和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着图8的10

10线剖开的剖视图。
239.参照图6至图10,所述可动部750可以包括框架760。
240.所述框架760可以配置成围绕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所述框架760可以形成为以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为中心的环形状。
241.所述框架760可以对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进行压缩。因此,所述框架760可以具有刚性,以防止在施压过程中变形,同时在压缩灰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压缩灰尘。作为一例,所述框架760可以由塑料注塑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
242.所述框架760的最大直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直径。因此,所述框架760可以以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隔开间隔的状态进行上下移动。
243.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所述可动部750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即使所述可动部750以发生偏心的状态进行移动,也能防止所述可动部750和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周面(作为一例,第一旋流部110和/或灰尘桶112)之间发生摩擦。
244.另外,如果所述框架760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隔开间隔,则吸入到所述第一旋流部110内部的空气和灰尘,所述可动部750在清扫过程中向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和所述框架760朝向下方流动。
245.所述框架760可以支撑所述清扫部770。所述清扫部770可以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作为一例,所述清扫部770可以由橡胶材料形成。
246.所述清扫部770可以形成为环形状,从而所述清扫部770能够清扫圆筒形状的过滤部130的整个外周。作为另一例,所述清扫部770也可以由硅(silicone)或纤维材料形成。
247.若所述清扫部77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则能够在所述清扫部770和所述过滤部130发生摩擦的过程中,防止所述过滤部130受损。
248.所述可动部750可以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到灰尘压缩位置。
249.在所述待机位置上,所述清扫部770可以在从所述过滤部130偏离的位置待机,而在灰尘压缩过程中,所述所述清扫部770向所述灰尘压缩位置进行移动并擦拭所述过滤部130的外表面。
250.所述清扫部770可以包括清扫端部771a。所述清扫端部771a可以在清扫过程中与所述过滤部130的外表面相接触。
25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清扫部770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因此在所述清扫部770下降且所述清扫端部771a与所述过滤部130接触的过程中,所述清扫部770向所述过滤部13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下,所述清扫端部771a可以与所述过滤部130接触。
252.因此,如果在所述清扫端部771a与所述过滤部130的圆周周缘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清扫部770下降,则所述清扫端部771a可以去除附着在所述过滤部130的外表面的灰尘。
253.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清扫端部771a以与所述过滤部130接触的状态进行移动,因此,在所述可动部75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清扫部770能够减少所述可动部750发生偏心的现象。
254.作为一例,在所述可动部750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倾斜的状态下,所述清扫端部771a的一部分和所述过滤部130之间的接触力增加而使所述清扫端部771a发生变形,由此可以使所述可动部750的倾斜度减小。
255.所述清扫部77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771和第二部分772,所述第二部分772从所述第一部分771朝向上侧延伸。
256.所述第二部分772的厚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部分771的厚度。所述第二部分772可以结合在所述框架760的下侧。
257.作为一例,所述清扫部77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结合在所述框架760。
258.所述清扫部770还可以包括从上端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773。从所述框架760延伸的下侧延伸部761a可以位于所述凹陷部773。位于所述凹陷部773的所述下侧延伸部761a可以与所述吸入开口12a对齐。
259.所述框架760可以包括用支撑所述清扫部770的框架主体761。
260.在所述待机位置上,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一部分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围绕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外表面。
261.所述框架76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框架主体761朝向下侧延伸的下侧延伸壁766。所述下侧延伸壁766可以沿着所述框架760的圆周方向以具有弧形的方式形成。
262.在所述可动部750下降的过程中,所述下侧延伸壁766起到对存储于所述灰尘桶112的灰尘朝向下侧进行施压的作用。
263.所述框架76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下侧延伸壁766朝向外侧延伸的结合部767。
264.所述结合部767可以从所述下侧延伸壁766朝向水平方向凸出。作为一例,所述结合部767可以从所述下侧延伸壁766的下端部766a侧朝向水平方向延伸。因此,施加有来自于所述传递单元传递的操作力的部分首先作用在与所述框架主体761隔开间隔的位置、即所述下侧延伸壁766,从而能够减少所述框架主体761发生偏心的现象。
26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767位于所述下侧延伸壁766的下端部766a侧,因此不仅能够防止所述吸尘器1的高度增加,而且还能增加所述可动部750的上下移动行程。即,随着所述结合部767和所述操作部710的按压部714之间的距离增加,由此能够增加所述可动部750的上下移动行程。若所述可动部750的上下移动行程增加,则能够提高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的压缩性能。
266.在所述结合部767可以连接有所述第二传递部730。
267.在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结合有缓冲部734。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贯通结合于所述缓冲部734。在所述缓冲部734和所述第二传递部730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734可以安置于所述结合部767的顶面。
268.所述第二传递部730可以贯通所述凸出主体180的上侧壁。
269.所述缓冲部734可以吸收所述可动部750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凸出主体180的上侧壁发生接触而产生的冲击,从而能够减少噪音的产生。
270.所述框架76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框架主体761朝向下方延伸的框架引导件765。作为一例,所述框架引导件765可以从后述的第一主体762a的外周面朝向下方延伸。
271.所述框架引导件765可以包括形成为平面的引导面765a。所述引导面765a在空气经由所述吸入部5流入的过程中可以引导空气的螺旋流动(参照图26)。所述引导面765a实质上可以与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延伸线平行。
272.所述框架引导件765的下端765b可以位于比所述清扫部770的接触端部771a更低的位置。所述下侧延伸壁766的下端部766a可以位于比所述框架引导件765的下端765b更低的位置。
273.下面,对所述框架760进行更详细说明。
274.图11是从a方向观察图9的框架时的框架的立体图,图12是从b方向观察图9的框架时的框架的侧视图。
275.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框架的俯视图。
276.图14是沿着图13的14

14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5是沿着图13的15

15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6是沿着图13的16

16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3的17

17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8是沿着图13的18

18线剖开的剖视图。
277.参照图11至图18,所述框架主体761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外表面的第一主体762a。
278.在所述框架主体761中,以半径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侧端部762a1
(或上端部)可以位于最高位置上。所述半径方向可以是与所述旋流流动的轴a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
279.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与后述的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外表面相接触。
280.参照图14,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θ1。当所述第一主体762a倾斜所述第一角度θ1时,不仅可以将经由所述吸入部5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引向下侧,而且在所述可动部750移动到了灰尘压缩位置的状态下,可以增加所述第一主体762a与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之间的接触面积。
281.若所述第一主体762a与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则灰尘的压缩面积增加,从而整体上能够对存储于所述第一灰尘存储部120的灰尘进行压缩,进而能够提高所述可动部750的灰尘压缩性能。
282.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从下侧越趋向于上侧越朝向外侧倾斜。经由所述吸入部5而吸入的空气可以朝向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表面进行流动,因此,若所述第一主体762a从下侧越趋向于上侧越朝向外侧倾斜,则能够使吸入的灰尘的下侧流动变得顺畅。
283.在所述框架主体761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恒定。所述第一主体762a中的倾斜角度为恒定的部分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接触。
284.另外,经由所述吸入部5而吸入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第一主体762a中的倾斜角度为恒定的部分在圆周方向上顺畅地进行流动。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侧端部762a1的半径r1在圆周方向上可以是恒定的。参照图13,作为一例,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以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中心o为基准在a角度区间上延伸。
285.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主体762a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主体762b。所述第二主体762b可以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比第一角度θ1小的角度倾斜。如上所述,通过所述第二主体762b以第二角度θ2倾斜,在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和所述第二主体762b之间可以形成空间(参照图23)。所述空间可以起到作为空气流路p的作用。
286.作为一例,所述第二主体762b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减小。
287.以半径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外侧端部的高度可以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减小。因此,所述第二主体762b不仅能够提供用于使空气和灰尘进行流动的流路,而且还能引导所述空气和灰尘沿着下侧螺旋方向流动。
288.参照图15,作为一例,所述第二主体762b中的与所述第一主体762a隔开第一距离的第一部分762b1,可以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二角度θ2。所述第二角度θ2小于所述第一角度θ1。
289.所述第一部分762b1的外侧端部762b11(或上侧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侧端部762a1(或上侧端部)更低的位置。
290.若所述第一部分762b1的外侧端部762b11位于比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侧端部762a1(或上侧端部)更低的位置,则可以增加所述第二主体762b和所述空气引导件170之间的上下间隔。
291.若所述第一部分762b1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倾斜角度,则所述第一部分762b1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隔开间隔。
292.参照图16,在所述第二主体762b中,与所述第一主体762a隔开第二距离的第二部分762b2实质上可以与所述水平面平行。即,所述第二部分762b2的倾斜角度可以为0或者大于0。即,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一部分可以与水平面平行。此时,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293.所述第二部分762b2的外侧端部762b21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部分762b1的外侧端部762b11更低的位置。
294.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外侧端部的半径,实质上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上端762a1的半径r1相同。
295.作为一例,参照图13,所述第二主体762b可以以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中心o为基准在b角度区间上延伸。所述b角度大于所述a角度。因此,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
296.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主体762b延伸的第三主体762c。
297.参照图17,在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一位置上,所述第三主体762c可以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三角度θ3。
298.所述第三主体762c可以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而越朝向外侧倾斜。作为一例,所述第三主体762c以半径方向为基准包括内侧端部762c2和外侧端部762c1,所述外侧端部762c1位于比所述内侧端部762c2更低的位置。因此,可以将内侧端部762c2称为上端部,可以将外侧端部762c1称为下端部。
299.作为一例,参照图13,所述第三主体762c可以以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中心o为基准在c角度区间上延伸。所述c角度小于所述b角度。
300.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外侧端部762c1(或下侧端部)的半径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上端762a1的半径r1实质上相同。
301.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外侧端部762c1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外侧端部更低的位置。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内侧端部762c2(或上侧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第一部分762b1的外侧端部762b11更低的位置。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内侧端部762c2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第二部分762b2的外侧端部762b21更高的位置。即,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内侧端部762c2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一位置更高的位置,并且可以位于比另一位置更低的位置。
302.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内侧端部762c2朝着中心向下倾斜的第一接触主体762c3。
303.所述第一接触主体762c3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接触。
304.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三主体762c延伸的第四主体762d。
305.参照图18,在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一位置上,所述第四主体762d可以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第四角度θ4。所述第四角度θ4大于所述第三角度θ3。
306.所述第四主体762d可以从上侧越趋向于下侧而越朝向外侧倾斜。作为一例,所述第四主体762d包括内侧端部762d2和外侧端部762d1,所述外侧端部762d1位于比所述内侧端部762d2更低的位置。
307.所述第四主体762d可以以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中心o为基准,在d角度区间上延伸。所述d角度小于所述c角度。
308.参照图13,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外侧端部762d1的半径r2小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上端762a1的半径r1。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外侧端部762d1的半径r2小于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外侧端部762c1的半径r1。
309.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外侧端部762d1的半径r2可以越远离所述第三主体762c越减小。
310.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内侧端部762d2朝着中心向下倾斜的第二接触主体762d3。所述第二接触主体762d3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接触。
311.下面,对由上述的所述框架主体761的形状所产生的框架主体761的作用进行说明。
312.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与所述吸入开口12a相对。
313.由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接触,因此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流入的空气可以在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表面762a2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
314.由于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倾斜角度,因此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隔开间隔。
315.因此,在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外表面762a2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以在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和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因此,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起到引导面的作用。
316.由于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倾斜角度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逐渐减小,因此,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和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之间的空间的高度可以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逐渐增加。
317.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第一延伸壁763(或外侧延伸壁),以在空气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进行流动的过程中限制空气流向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半径方向的外侧。
318.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可以从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外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因此,可以限制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进行流动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延伸壁763而流向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半径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可以限定后述的空气流路p。即,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可以起到所述空气流路p的外侧壁的作用。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可以引导所述空气流路p的空气进行螺旋流动。
319.所述框架主体761还可以包括第二延伸壁764(或内侧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764可以以所述旋流流动的轴为中心沿着圆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可以与所述第二延伸壁764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隔开间隔。
320.所述第二延伸壁764可以从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侧端部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主体762b可以使所述第一延伸壁763和所述第二延伸壁764连接。所述第二延伸壁764可以起到所述空气流路p的内侧壁的作用。
321.在所述第一部分762b1中,所述第二延伸壁764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壁763的高度。
322.所述第三主体762c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内表面762b12进行流动的空气朝向下方下落。所述第四主体762d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得未从所述第三主体762c朝向下方下落的空气最终朝向下方下落。
323.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引导件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空气引导件的侧视图。
324.参照图19和图20,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可以包括第一引导壁171。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位置在所述本体2内被固定。
325.所述第一引导壁171的内周面可以形成对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排出的空气进行引导的流路。
326.作为一例,所述第一引导壁171可以形成为环形状,并且其直径可以从下侧越趋向于上侧越增加。因此,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排出的空气可以顺畅地上升。
327.所述第一引导壁171可以包括用于使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一部分安置的第一安置部171a。通过使所述第一引导壁171的外周面朝向中心凹陷,可以形成所述第一安置部171a。所述框架主体761的第一主体762a可以安置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71a。
328.所述第一引导壁171还可以包括第二安置部171b。通过使所述引导壁171的外周面朝向中心凹陷,可以形成所述第二安置部171b。所述框架主体761的第一接触主体762c3和第二接触主体762d3可以安置并接触于所述第二安置部171b。
329.通过所述第二安置部171b,在所述第一引导壁171形成台阶面172。所述台阶面172可以与所述第二延伸壁764接触。
330.所述第一引导壁171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第一角度θ1相同,从而所述第一引导壁171和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接触。
331.另外,所述第一接触主体762c3和第二接触主体762d3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因此,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与所述第一安置部171a接触。
332.另外,所述第一接触主体762c3和第二接触主体762d3可以与所述第二安置部171b接触。
333.所述空气引导件17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朝向下侧延伸的第二引导壁173。所述第二引导壁173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或者可以形成为其直径越靠向下侧越减小的圆锥台形状。
334.所述空气引导件17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引导壁173朝向下侧延伸的结合主体174。在所述结合主体174可以结合有所述第二旋流部140。
335.在所述结合主体174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结合凸起175。所述结合凸起175可以容纳于所述第二旋流部140的凸起槽(未图示)。
336.所述空气引导件170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的内周面朝向上方延伸的紧固凸台178。通过所述紧固凸台178,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可以与所述本体2内的一构成要素紧固。
337.图21是示出可动部位于待机位置时的可动部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图22是从c方向观察图21的空气引导件和可动部时的立体图,图23是从d方向观察图21的空气引导件和可动部时的立体图,图24是示出框架主体中与空气引导件接触的接触区域ca的
图。
338.参照图21,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以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接触。
339.参照图22和图23,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第二主体762b可以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隔开间隔。因此,将会在所述第二主体762b和所述第一引导壁171之间形成空气流路p。
340.如上所述,所述第二主体762b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逐渐减小,因此所述空气流路p的高度可以逐渐增加。
341.所述第一延伸壁763的上端763a的高度可以越远离所述第一主体762a越逐渐降低。因此,所述第一延伸壁763的上端763a和所述第一引导壁171之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342.图24示出了所述框架760中的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接触的接触区域ca,并且接触区域ca之外的区域可以在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关系中形成空气流路。
343.图25是示出在图5中可动部移动到灰尘压缩位置的状态下空气和灰尘进行流动的状态的图,图26是沿着图5的26

26线剖开的剖视图,图27是沿着图5的27

27线剖开的剖视图,图28是沿着图27的28

28线剖开的剖视图。
344.参照图25至图28,所述吸入部5可以包括用于对空气和灰尘的流动进行引导的流动引导件52,所述框架引导件765可以沿着与所述流动引导件52的延伸方向相同或平行的方向延伸。
345.作为一例,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0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延伸线a4可以与所述框架引导件765的延伸线a3平行。
346.因此,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流入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空气,其流动方向可以通过所述框架引导件765发生变化,并且可以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进行流动。
347.在所述待机位置上,所述第二主体762b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隔开间隔,所述第一延伸壁763的上端763a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隔开间隔,因此,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进行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以流入所述空气流路p。
348.即,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以沿着所述空气流路p进行流动,而另一部分可以沿着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进行螺旋流动的同时与灰尘分离。
349.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上方的空气流路p称为上部流路,可以将位于所述框架主体761的下方的流路称为下部流路。
350.另外,可以将所述框架主体761和所述壳体的内周面(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空间称为使所述上部流路和下部流路相连接的连通流路。所述上部流路中的空气和灰尘可以穿过所述连通流路移动到所述下部流路。
351.所述第一主体761a可以配置成与所述吸入开口12a相对。因此,能够防止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直接流入到所述空气流路p。
352.流入到所述空气流路p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进行流动。通过所述第一引导肋763能够防止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进行流动的空气朝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半径方向流动。
353.由于所述第二延伸壁764可以与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的台阶面172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空气在所述第二主体762b和所述台阶面172之间流动。
354.参照图27,在所述可动部750的待机位置上,所述框架主体761可以与所述壳体10、12的内表面隔开间隔,作为一例,可以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隔开间隔。
355.因此,在所述可动部750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所述可动部750和所述壳体10、12的内表面之间发生摩擦,并且空气或灰尘可以通过所述可动部750和所述壳体10、12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朝向下方下落。
356.由于所述可动部750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部710的操作来进行工作,因此用户可以在所述吸尘器1的工作期间(吸入马达220的工作期间)对所述操作部710进行操作。
357.参照图25,在所述吸尘器1的工作期间,通过对所述操作部710进行操作来可以使所述可动部750朝向下侧进行移动。
358.作为一例,以所述可动部750移动到比所述吸入开口12a的下端更低的位置时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359.在所述可动部750移动到下侧的位置上,所述可动部750与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隔开间隔,因此,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吸入的空气和灰尘可以经过所述可动部750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空间并顺畅地朝向下方移动。
360.在所述可动部750移动到下侧的位置上,灰尘d堆积在所述可动部750所形成的所述空气流路p。
361.在灰尘d堆积于所述可动部750的空气流路p的状态下,所述可动部750可以上升。如果,所述可动部750在灰尘d堆积于所述可动部750的空气流路p的状态下进行上升,则所述可动部750不会位于原位置,从而所述可动部750可能会对在所述吸入开口12a进行流动的空气起到流动阻力的作用。
362.例如,若体积较大的灰尘d位于所述可动部750的空气流路p,并且保持着未从空气流路p去除灰尘d的状态,则灰尘d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接触,从而所述第一主体762a可能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隔开间隔。
363.在此情况下,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吸入的空气可以流向所述第一主体762a和所述第一引导壁171之间。
364.如果,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吸入的空气流向所述第一主体762a和所述第一引导壁171之间,则空气朝向下方按压所述第一主体762a。
365.在此情况下,即使用户不对所述操作部710进行操作,所述可动部750也试图朝向下方进行移动,由此,灰尘分离性能可能会因空气流动阻力而降低。
366.另外,如果所述第一主体762a不与所述第一引导壁171接触,则所述可动部750整体上处于倾斜的状态而不会保持水平,使得用户在对所述操作部710进行操作时,所述可动部750的下方移动不顺畅。
367.但是,根据本发明,即使所述可动部750以灰尘d堆积于所述可动部750的空气流路p的状态进行上升,经由所述吸入开口12a而吸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也能在所述空气流路p进行流动。
368.若空气在所述空气流路p进行流动,则灰尘d可以通过空气在所述空气流路p内进行移动。
369.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空气流路p的上下宽度逐渐增加,因此灰尘d可以在所述空气流路p内与空气一起容易地移动。
370.另外,参照图27和图28,通过增加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倾斜角度,可以使沿着所述第二主体762b流动的灰尘d沿着所述第三主体762c朝向下侧下落。即使灰尘不会沿着所述第三主体762c朝向下侧下落,灰尘也可以在所述第四主体762d侧顺畅地朝向下方下落。
371.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外侧端部762d1的半径在所述框架主体761上最小,因此所述第四主体762d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间隔形成为最大。
372.另外,由于所述第四主体762d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倾斜角度,因此灰尘可以沿着所述第四主体762d容易下落到下方。
373.因此,根据实施例,在清扫过程中,即使所述可动部750以灰尘落到可动部750的上侧的状态进行上升,沿着所述可动部750的空气流路流动的空气也可以使灰尘进行,并且移动的灰尘可以顺畅地下落到下方,因此,所述可动部750可以稳定地位于原位置。
374.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所述框架主体761包括第一主体762a、第二主体762b、第三主体762c以及第四主体762d,但是与此不同地,所述框架主体761也可以包括第一主体762a、第二主体762b以及第三主体762c。
375.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半径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主体762a的半径,所述空气流路p上的灰尘d可以经过所述第三主体762c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空间朝向下方下落。
376.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所述框架主体761中形成所述空气流路p的第二主体762b称为流路主体。所述流路主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角度;以及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
377.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与所述第二主体762b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地,可以将所述第三主体762c称为第三部分,将第一主体762a称为第四部分。
378.由于所述第三主体762c或所述第三主体762c和第四主体762d引导空气流路p的灰尘朝向下方下落,因此可以称为引导主体。
379.在所述框架主体只包括第三主体762c的情况下,第三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以沿着圆周方向减小。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三主体762c的一位置和所述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二主体762b和第一旋流部110的内周面110a之间的间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