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2121发布日期:2021-06-15 21:4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仪器,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美容仪器是利用物理、电子技术,光学技术等方法给人美容的一种仪器,美容仪器为电子仪器,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超声波类美容仪器、e光类美容仪器、化蝶水氧仪器、透析仪器以及电波拉皮仪,美容仪器内部构造较为精密,对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需要注意防潮防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美容仪器储存装置内部处事采用放置干燥剂的方式进行除湿,干燥剂本身的除湿效果有限,饱和后无法继续达到干燥的效果,使用时容易因为忘记更换干燥剂而使美容仪器受潮,影响其正常功能;

2、美容仪器内部为紧密电子仪器,仪器受到灰尘覆盖容易导致短路或者美容效果下降,现有的防护措施大多为用布覆盖仪器达到防尘的效果,但用布覆盖无法做到完全防尘,大多灰尘以依旧可以通过缝隙进入至仪器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内循环干燥功能,解决干燥剂除湿不稳定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用布覆盖仪器防尘效果不佳的问题,以达到循环气流吹动清除灰尘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包括柜体和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活动安装于柜体的前表面右侧,所述柜体的内部外边缘设置有内循环干燥装置,所述柜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仪器支撑装置。

所述内循环干燥装置包括有循环装置、顺流装置和导流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固定安装于柜体的内部边缘左右两侧,所述顺流装置活动安装于循环装置的上方,所述导流装置设置于柜体的内部边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有外保护柜体,所述外保护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储存柜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外保护柜体配合内保护柜体完成设备安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有热风循环装置和冷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部左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部右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包括有冷风机架,所述冷风机架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部右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冷风机架内部活动安装有冷风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冷风机配合冷风机架使得整个空间中的温度不会因加热除湿而超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有热风机架,所述热风机架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部左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热风机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架的上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加热支柱,所述加热支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热风机配合加热板对空间中的气流进行加热除湿以及循环流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顺流装置包括有顺流转轴,所述顺流转轴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表面左右两侧,所述顺流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顺流板,所述顺流板的表面会开设有顺流槽,所述顺流槽之间且在顺流板表面开设有除湿孔,所述除湿孔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顺流板配合顺流槽对循环气流起导向作用,降低流速减弱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有内导流板、干燥滤板、过流孔、外导流板和内腔支柱,所述内导流板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外导流板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干燥滤板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过流孔开设于内储存柜体的左右两侧表面,所述内腔支柱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的下表面四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内导流板、干燥滤板、过流孔配合外导流板对气流进行导向作用,同时使得气流通过过流孔进行除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仪器支撑装置包括有底座旋转套筒,所述底座旋转套筒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内部下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底座旋转套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转轴配合支撑盘使得仪器可全方位转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活动安装于外保护柜体的前端右侧,所述密封门的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罩,所述密封门的内侧表面右端上方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下方输出轴活动连接有遮光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马达配合遮光装置对柜体进行遮光,同时方便内部情况的观察。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包括有遮光带,所述遮光带活动安装鱼于马达的下端输出轴外围,所述遮光带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粘粘带,所述粘粘带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除湿袋,所述遮光带一般透明一半遮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遮光带对设备进行遮光,同时由除湿袋对遮光带进行辅助除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该发明增加循环装置,仪器放置于内储存柜体后用密封门进行密封,使得整个空间内部空间属于一个密闭空间,之后热风机和冷风机同时启动,产生的高速气流会在外保护柜体与内储存柜体之间的夹层中循环流动,同时带动空间中原有的空气一起流动,流动的气流需要通过热风机上方的加热板,加热板可将气流中的湿气通过加热去除,而整个空间不会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外部潮湿气流不会进入至柜体内,始终保持柜体内部的干燥,同时气流进过冷风机被冷却,保证整个密闭空间的整体温度不会超标,以此完成整个柜体内部的持续干燥。

2、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该发明增加导流装置以及仪器支撑装置,导流装置的导流板使得空气顺着外保护柜体以及内储存柜体之间的夹层高速单向流动,流动过程中气流会通过过流孔进入至内储存柜体中,左右两侧的过流孔中产生对向气流,对中间放置的仪器进行不间断气流除尘,同时支撑盘带动整个仪器旋转,使得气流可对仪器进行全方位除尘,增加除尘效率,强化除尘效果。

3、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该发明增加遮光装置,仪器在储存时需要实时关注内部情况,马达可通过外部控制带动遮光带转动,需要观察内部情况时,遮光带转动至一半遮光一半透明状态,即可通过透明玻璃罩进行观察,储存时,遮光带完全转动至遮光一侧,避免外界光直接照射仪器,造成仪器老化而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遮光带上的除湿袋可进行辅助除湿,保持遮光带本身的干燥。

4、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该发明增加顺流装置,循环装置产生的气流通过顺流板,使得顺流板表面受力不均,发生转动,转动至与气流方向平行时,顺流板保持平衡,此时,气流在顺流板上的顺流槽中通过,由顺流板为气流提供导向作用,防止气流紊乱而影响气流整体的循环,同时顺流板的导向作用降低气流在循环方向上的流速减弱效果,使其始终保持高速循环,有利于内部空间的干燥,同时保证除尘对流的速度,增强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循环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风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风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顺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仪器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外保护柜体;12、内储存柜体;

2、密封装置;21、密封门;22、透明玻璃罩;23、马达;24、遮光装置;241、遮光带;242、粘粘带;243、除湿袋;

3、内循环干燥装置;31、循环装置;32、顺流装置;33、导流装置;311、热风循环装置;312、冷风循环装置;3111、热风机架;3112、热风机;3113、加热板;3114、加热支柱;3121、冷风机架;3122、冷风机;321、顺流转轴;322、顺流板;323、顺流槽;324、除湿孔;331、内导流板;332、干燥滤板;333、过流孔;334、外导流板;335、内腔支柱;

4、仪器支撑装置;41、底座旋转套筒;42、支撑转轴;43、支撑盘;44、防滑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包括柜体1和密封装置2,密封装置2活动安装于柜体1的前表面右侧,柜体1的内部外边缘设置有内循环干燥装置3,柜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仪器支撑装置4。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装置2用于柜体1的密封以及遮光作用,内循环干燥装置3用于内部空间的循环干燥,仪器支撑装置4用于仪器的支撑以及旋转除尘。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柜体1包括有外保护柜体11,外保护柜体11的内部设置有内储存柜体12,密封装置2包括有密封门21,密封门21活动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前端右侧,密封门21的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罩22,密封门21的内侧表面右端上方固定安装有马达23,马达23的下方输出轴活动连接有遮光装置24,遮光装置24包括有遮光带241,遮光带241活动安装鱼于马达23的下端输出轴外围,遮光带241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粘粘带242,粘粘带242的上表面固定粘贴有除湿袋243,遮光带241一般透明一半遮光,仪器在储存时需要实时关注内部情况,马达23可通过外部控制带动遮光带241转动,需要观察内部情况时,遮光带241转动至一半遮光一半透明状态,即可通过透明玻璃罩22进行观察,储存时,遮光带241完全转动至遮光一侧,避免外界光直接照射仪器,造成仪器老化而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遮光带241上的除湿袋243可进行辅助除湿,保持遮光带241本身的干燥。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内循环干燥装置3包括有循环装置31,顺流装置32和导流装置33,循环装置31固定安装于柜体1的内部边缘左右两侧,循环装置31包括有热风循环装置311和冷风循环装置312,热风循环装置311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部左侧表面中间位置,冷风循环装置312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部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冷风循环装置312包括有冷风机架3121,冷风机架3121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部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冷风机架3121内部活动安装有冷风机3122,热风循环装置311包括有热风机架3111,热风机架3111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部左侧表面中间位置,热风机架31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热风机3112,热风机架311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加热支柱3114,加热支柱31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板3113。

在本实施例中,仪器放置于内储存柜体12后用密封门21进行密封,热风机3112和冷风机3122同时启动,产生的高速气流会在外保护柜体11与内储存柜体12之间的夹层中循环流动,同时带动空间中原有的空气一起流动,流动的气流需要通过热风机3112上方的加热板3113,加热板3113可将气流中的湿气通过加热去除,而整个空间不会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外部潮湿气流不会进入至柜体1内,始终保持柜体1内部的干燥,同时气流经过冷风机3122被冷却,保证整个密闭空间的整体温度不会超标,以此完成整个柜体1内部的持续干燥。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顺流装置32活动安装于循环装置31的上方,顺流装置32包括有顺流转轴321,顺流转轴321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表面左右两侧,顺流转轴32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顺流板322,顺流板322的表面会开设有顺流槽323,顺流槽323之间且在顺流板322表面开设有除湿孔324,除湿孔324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装置31产生的气流通过顺流板322,使得顺流板322表面受力不均,发生转动,转动至与气流方向平行时,顺流板322保持平衡,此时,气流在顺流板322上的顺流槽323中通过,由顺流板322为气流提供导向作用,防止气流紊乱而影响气流整体的循环,同时顺流板322的导向作用降低气流在循环方向上的流速减弱效果,使其始终保持高速循环,同时除湿孔324中的干燥剂可对整个装置起到辅助除湿的作用。

实施例4

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导流装置33设置于柜体1的内部边缘,导流装置33包括有内导流板331、干燥滤板332、过流孔333、外导流板334和内腔支柱335,内导流板331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1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外导流板334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1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干燥滤板332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1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过流孔333开设于内储存柜体12的左右两侧表面,内腔支柱335固定安装于内储存柜体12的下表面四角,仪器支撑装置4包括有底座旋转套筒41,底座旋转套筒41固定安装于外保护柜体1的内部下表面中心位置,底座旋转套筒4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撑转轴42,支撑转轴4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盘43,支撑盘4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钉44。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3的导流板使得空气顺着外保护柜体11以及内储存柜体12之间的夹层高速单向流动,流动过程中气流会通过过流孔333进入至内储存柜体12中,左右两侧的过流孔333中产生对向气流,对中间放置的仪器进行不间断气流除尘,同时由支撑转轴42在底座旋转套筒41中的转动带动支撑盘43转动,以此带动仪器进行全方位转动,使得气流可对仪器进行全方位除尘,增加除尘效率。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美容仪器放置储存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8所示,仪器放置于内储存柜体12后用密封门21进行密封,热风机3112和冷风机3122同时启动,产生的高速气流会在外保护柜体11与内储存柜体12之间的夹层中循环流动,同时带动空间中原有的空气一起流动,流动的气流需要通过热风机3112上方的加热板3113,加热板3113可将气流中的湿气通过加热去除,而整个空间不会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外部潮湿气流不会进入至柜体1内,始终保持柜体1内部的干燥,同时气流经过冷风机3122被冷却,保证整个密闭空间的整体温度不会超标,以此完成整个柜体1内部的持续干燥,气流会通过过流孔333进入至内储存柜体12中,左右两侧的过流孔333中产生对向气流,对中间放置的仪器进行不间断气流除尘,同时由支撑转轴42在底座旋转套筒41中的转动带动支撑盘43转动,以此带动仪器进行全方位转动,使得气流可对仪器进行全方位除尘。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