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球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9481发布日期:2021-05-18 22:4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树脂球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寝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脂球床垫。


背景技术:

2.床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寝具,是为了保证人体获得更为健康、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铺设在床体上的物品。
3.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床垫是由整块棉体材料平铺一体构成,由于人体是具有生理曲线的,使用者躺至其上面后,有些身体部位处于悬空状态,无支撑感而容易肌肉疲劳,而有些身体部位处于受压状态,易导致过分受压而血液循环不畅,这就导致人体在睡眠过程中的不舒适,在整个睡眠过程中,需要人体多次进行姿势调整以缓解不舒适感,不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
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使得人体的舒适度差、不利于睡眠质量提高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球床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使得人体的舒适度差、不利于睡眠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树脂球床垫,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一基体连接的3d纤维垫,所述缓冲层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以及第五区,所述缓冲层的第二区和所述缓冲层的第四区均设有所述3d纤维垫,所述第一基体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所述3d纤维垫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一基体的硬度。
8.优选地,还包括接触层,所述接触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接触层包括第二基体和树脂球垫,所述第二基体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基体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所述第二基体的肩区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基体的臀区的上表面均连接有所述树脂球垫,所述树脂球垫包括多个树脂球。
9.优选地,所述第二基体的头区、所述第二基体的腰区以及所述第二基体的腿区的上表面均为波纹状。
10.优选地,还包括支撑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三基体和弹簧垫,所述第三基体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三基体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所述弹簧垫位于所述第三基体的腰区中,所述弹簧垫包括多个弹簧。
11.优选地,所述支撑层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围在所述第三基体的边缘周围,且所
述边框的硬度高于所述第三基体的硬度。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以及所述第三基体均为聚氨酯泡沫海绵材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以及所述第三基体均为软质无感棉材质。
14.优选地,所述接触层的厚度为5

7cm,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6.5

8.5cm,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9

11cm。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基体的肩区和所述第二基体的臀区之间相距20

30cm,所述第二基体的肩区的长度为20

30cm,所述第二基体的臀区的长度为30

40cm。
16.优选地,所述3d纤维垫为盘绕堆叠的pe材质丝状体。
1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树脂球床垫包括缓冲层,缓冲层包括第一基体、与第一基体连接的3d纤维垫,缓冲层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以及第五区,缓冲层的第二区和缓冲层的第四区均设有3d纤维垫,第一基体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3d纤维垫的硬度低于第一基体的硬度。当人体按照头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分别与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相对应地躺至树脂球床垫上后,第一基体和3d纤维垫因受力产生弹性形变,而3d纤维垫的硬度由于低于第一基体,即3d纤维垫软度更强,更易产生形变,故树脂球床垫的承压部位,即缓冲层的第二区和第四区处凹陷形变程度高,给人体的肩部和臀部更多缓压,同时相对地,缓冲层的第三区更易接触到人体的腰部,能够给人体腰部更多的支撑,舒适度高,无论平躺还是侧卧,人体都能与树脂球床垫较好地贴合,呈现自然的生理曲线,从而处于一种舒适的睡眠状态。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使得人体的舒适度差、不利于睡眠质量提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树脂球床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树脂球床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1

图2中:
22.1、缓冲层;2、接触层;3、支撑层;11、第一基体;12、3d纤维垫;21、第二基体;22、树脂球垫;31、第三基体;32、弹簧垫;33、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2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球床垫,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使得人体的舒适度差、不利于睡眠质量提高的问题。
25.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
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6.请参考图1

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脂球床垫,包括缓冲层1,缓冲层1具体包括第一基体11、与第一基体11连接的3d纤维垫12,缓冲层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以及第五区,缓冲层1的第二区和缓冲层1的第四区均设有3d纤维垫12,第一基体1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3d纤维垫12亦为疏松多孔结构,3d纤维垫12的硬度低于第一基体11的硬度,即3d纤维垫12更易产生弹性形变。
27.如此设置,当人体按照头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分别与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相对应地躺至树脂球床垫上后,第一基体11和3d纤维垫12因受力产生弹性形变,而3d纤维垫12的硬度由于低于第一基体11,即3d纤维垫12软度更强,更易产生形变,故树脂球床垫的承压部位,即缓冲层1的第二区和第四区处凹陷形变程度高,给人体的肩部和臀部更多缓压,同时相对地,缓冲层1的第三区更易接触到人体的腰部,能够给人体腰部更多的支撑,舒适度高,无论平躺还是侧卧,人体都能与树脂球床垫较好地贴合,呈现自然的生理曲线,从而处于一种舒适的睡眠状态。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使得人体的舒适度差、不利于睡眠质量提高的问题。
2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体11具有厚度,可选择设置3d纤维垫12嵌入第一基体11中,即位于第一基体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
29.另外,3d纤维垫12为盘绕堆叠的pe材质丝状体。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请参考图1

图2,树脂球床垫还包括与缓冲层1平行的接触层2,接触层2设置在缓冲层1上,接触层2包括第二基体21和树脂球垫22,第二基体2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第二基体2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第二基体21的肩区的上表面和第二基体21的臀区的上表面均连接有树脂球垫22,树脂球垫22包括垫体和多个树脂球,多个树脂球均匀排布固接在垫体上,垫体与第二基体21为相同材质。如此设置,人体的肩部和臀部在凹陷下去的同时,能够获得树脂球垫22的柔软支撑,进一步加强体感舒适度。
31.进一步地,第二基体21的头区、第二基体21的腰区以及第二基体21的腿区的上表面均为波纹状,即上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起伏状,如此设置,靠近人体的接触层2与人体之间具有气流流动的空间,干燥舒适。
32.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树脂球床垫还包括与缓冲层1平行的支撑层3,缓冲层1位于支撑层3上,支撑层3包括第三基体31和弹簧垫32,第三基体3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第三基体3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弹簧垫32嵌接并位于第三基体31的腰区中,弹簧垫32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弹簧,如此设置,弹簧垫32给树脂球床垫增加浮力和支撑力。
33.进一步地,支撑层3还包括边框33,边框33包围在第三基体31的边缘周围且与第三基体31等高,边框33的边缘与缓冲层1的边缘相平齐,且边框33的硬度高于第三基体31的硬度,可选择设置边框33与第三基体31相同材质,且边框33的密度大于第三基体31的密度。如此设置,边框33提供了边缘支撑,使用者在下床时安全轻松。
34.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设置第一基体11、第二基体21以及第三基体31均为聚氨酯泡沫海绵材质,优选设置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即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记忆海绵。可
设置边框33为密度较大的聚氨酯泡沫海绵。
3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设置第一基体11、第二基体21以及第三基体31均为软质无感棉材质,其具有的微小细孔使得该树脂球床垫的透气性和弹性更佳。
36.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接触层2的厚度为5

7cm,优选设置为6cm,缓冲层1的厚度为6.5

8.5cm,优选设置为7.5cm,支撑层3的厚度为9

11cm,优选设置为10cm。
37.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第二基体21的肩区和第二基体21的臀区之间相距20

30cm,优选设置为25cm,即第二基体21的腰区的长度为25cm,第二基体21的肩区的长度为20

30cm,优选设置为25cm,第二基体21的臀区的长度为30

40cm,优选设置为35cm,其中,长度具体指本部位沿该树脂球床垫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与人体躺下后的身高方向相对应。此外,第二基体21的头区的长度为40cm,第二基体21的腿区的长度为75cm,边框33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5cm,沿宽度方向的尺寸为10cm。
38.另外,第二基体21的肩区处的树脂球垫22的垫体的尺寸为25cm*90cm,树脂球设有两排,每排八个,第二基体21的臀区处的树脂球垫22的垫体的尺寸为35cm*90cm,树脂球设有三排,每排八个。
39.下面内容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树脂球床垫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树脂球床垫包括接触层2、缓冲层1以及支撑层3,三层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外部包裹布罩实现相对位置固定,其中,接触层2设置在缓冲层1上,接触层2包括第二基体21和树脂球垫22,第二基体2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第二基体2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第二基体21的肩区的上表面和第二基体21的臀区的上表面均连接有树脂球垫22,树脂球垫22包括垫体和多个树脂球,多个树脂球均匀排布固接在垫体上,垫体与第二基体21为相同材质;缓冲层1具体包括第一基体11、与第一基体11连接的3d纤维垫12,缓冲层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以及第五区,缓冲层1的第二区和缓冲层1的第四区均设有3d纤维垫12,第一基体1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3d纤维垫12亦为疏松多孔结构,3d纤维垫12的硬度低于第一基体11的硬度,即3d纤维垫12更易产生弹性形变;支撑层3位于缓冲层1下,支撑层3包括第三基体31、弹簧垫32和边框33,第三基体31为多孔结构且受力能产生弹性形变,第三基体31分为与人体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和腿部分别对应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以及腿区,弹簧垫32嵌接并位于第三基体31的腰区中,弹簧垫32包括多个均匀排布的弹簧,边框33包围在第三基体31的边缘周围且与第三基体31等高,边框33的边缘与缓冲层1的边缘相平齐,且边框33的硬度高于第三基体31的硬度;第一基体11、第二基体21以及第三基体31均为软质无感棉材质,3d纤维垫12为盘绕堆叠的pe材质丝状体。需要说明的是,接触层2、支撑层3的头区、肩区、腰区、臀区、腿区与缓冲层1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一一对应。
4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