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4511发布日期:2021-12-01 00:5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器地刷的制作方法

1.一种吸尘器地刷,用于清洁地面,属于吸尘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吸尘器主要利用负压在地面上吸取垃圾和灰尘,吸尘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产生负压的吸尘装置,一部分是与地面接触的吸嘴(也就是地刷),吸尘装置与吸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用时,通过吸嘴(地刷)上的吸尘口靠近地面,使得地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在负压作用下一次经过吸嘴(地刷)和管道进入到吸尘装置内;现有的吸尘器的吸嘴上在吸尘口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均设有密封条,且三条密封条依次首尾连接,从而使得在吸尘时,空气能够从吸尘口的前侧处底面与吸嘴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到吸尘口,这样能够保证吸尘口的真空度,从而提高清洁效果;但是,我们的地面并不是一整块的水平面,比如说,家庭中的地面会有地板砖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广场或者公共场所的地面会有较浅的排水沟,因此,当利用吸尘器清洁时,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吸嘴(地刷)横跨在缝隙或排水沟上的情况(如图1所示),这样会影响吸尘口处的真空度,导致清洁效果降低;而我们也不能仅依靠提高吸尘器中抽风机的功率来提高真空度,原因如公告号为:cn 104138238 b,名称为:清扫机器人和地面处理装置的发明专利中所说:清扫机器人一般由可充电电池供电,如果单方面依靠提高吸尘功率来提高吸尘真空度,将导致吸尘器的工作时间缩短,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种能够不依靠提高吸尘功率来提高吸尘真空度的清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壳体外底壁上设置由若干密封单元组成的c型密封装置配合c型槽的方式,设计了的吸尘器地刷,解决了吸尘器横跨在地板之间连接的缝隙或者吸尘器横跨在地面上较浅的排水沟上时保证吸尘器的真空度的问题。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底壁设有吸尘口的壳体、设于壳体的顶壁的连接管、位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吸尘口配合对的滚刷,所述壳体的外底壁上设有包围所述吸尘口的c型密封装置,所述壳体的外底壁上设有包围所述吸尘口的c型槽,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侧壁与所述c型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c型密封装置由若干密封单元组成,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之间滑动密封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外底壁。
6.在本发明中,使用时,用连接管将壳体与吸尘器连接起来,然后将壳体的吸尘口处对准地面,然后打开吸尘器(图中未画出),使得吸尘器内的负压系统产生负压,同时,开启控制滚刷转动的开关,滚刷转动使位于c型密封装置所围绕的地面的区域内的灰尘和垃圾,同时气流从c型密封装置的c型开口处进入到c型密封装置内,然后经过吸尘口将c型密封装置包围的地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吸入到吸尘器内,当遇到地面的沟壑(也就是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缝隙或排水沟)时,由于c型密封装置是由若干个密封单元组成,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密
封单元之间是滑动密封连接,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外底壁,也就是说,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位于沟壑处的密封单元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下滑到沟壑内,从而阻挡由于沟壑的产生,导致c型密封装置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即沟壑),从而影响吸尘器的真空度;而在平坦的地面上时,由于壳体以及壳体内零部件的重力作用,使得密封单元的一部分伸入到c型槽,此时,所有密封单元的下表面均与地面接触,从而阻止了气流从密封单元的下表面均与地面之间进入到c型密封装置内,而当地面上有沟壑内的区域清洁结束后,使用者只需往上提一下壳体,使伸入下段沟壑内的密封单元离开沟壑,然后再继续清洁即可,本发明采用在壳体外底壁上设置由若干密封单元组成的c型密封装置配合c型槽的方式,设计了的吸尘器地刷,解决了吸尘器横跨在地板之间连接的缝隙或者吸尘器横跨在地面上较浅的排水沟上时保证吸尘器的真空度的问题。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c型开口处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左右两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滑动连接,所述挡片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挡片的转动轴传动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减速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密封单元的顶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c型槽的底壁固定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壳体的上设有轮子,使用时,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到被清洁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密封单元的高度与所述c型槽的深度之和。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壳体上设有轮子电动制动装置,位于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开口方向两侧的密封单元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相邻所述密封单元之间的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轮子电动制动装置。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密封单元上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底壁的凹槽和凸起,两个相邻的密封单元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的配合而连接。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有一层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的下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薄膜的上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采用在壳体外底壁上设置由若干密封单元组成的c型密封装置配合c型槽的方式,设计了的吸尘器地刷,解决了吸尘器横跨在地板之间连接的缝隙或者吸尘器横跨在地面上较浅的排水沟上时保证吸尘器的真空度的问题。
15.(2)本发明通过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调整挡片转动的角度(相对于壳体底面的角度)的大小,从而调整c型密封装置的c型开口的大小对真空度进行调节。
16.(3)本发明为了使得在壳体位于沟壑的上方时,密封单元能够伸入到沟壑内,保证c型密封装置内的真空度,所述密封单元的顶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c型槽的底壁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吸尘器在遇到地面上的缝隙或排水沟是的使用状态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安装弹性薄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在垂直于滚刷的中轴线的平面上开c型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中拆除c型密封装置后展示c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两个相邻的密封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展示挡片的控制方式的示意图;
25.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10为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地面上的缝隙或排水沟时的效果图。
27.其中,1、吸尘口;2、壳体;3、连接管;4、滚刷;5、c型密封装置;5

1、密封单元;6、挡片;7、减速电机;8、c型槽;9、弹性件;10、轮子;11、轮子电动制动装置;12、压力传感器;13、凹槽;14、凸起;15、弹性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

10所示,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底壁设有吸尘口1的壳体2、设于壳体2的顶壁的连接管3、位于所述壳体2内与所述吸尘口1配合对的滚刷4,所述壳体2的外底壁上设有包围所述吸尘口1的c型密封装置5,所述壳体2的外底壁上设有包围所述吸尘口1的c型槽8,所述c型密封装置5的侧壁与所述c型槽8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c型密封装置5由若干密封单元5

1组成,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2的外底壁。
29.在本发明中,使用时,用连接管3将壳体2与吸尘器连接起来,然后将壳体2的吸尘口1处对准地面,然后打开吸尘器(图中未画出),使得吸尘器内的负压系统产生负压,同时,开启控制滚刷4转动的开关,滚刷4转动使位于c型密封装置5所围绕的地面的区域内的灰尘和垃圾,同时气流从c型密封装置5的c型开口处进入到c型密封装置5内,然后经过吸尘口将c型密封装置5包围的地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吸入到吸尘器内,当遇到地面的沟壑(也就是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缝隙或排水沟)时,由于c型密封装置5是由若干个密封单元5

1组成,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是滑动密封连接,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2的外底壁,也就是说,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因此,位于沟壑处的密封单元5

1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下滑到沟壑内,从而阻挡由于沟壑的产生,导致c型密封装置5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即沟壑),从而影响吸尘器的真空度;而在平坦的地面上时,由于壳体2以及壳体2内零部件的重力作用,使得密封单元5

1的上段部分伸入到c型槽8内,此时,所有密封单元5

1的下表面均与地面接触,从而阻止了气流从密封单元5

1的下表面均与地面之间进入到c型密封装置5内,而当地面上有沟壑内的区域清洁结束后,使用者只需往上提一下壳体2,使伸入下段沟壑内的密封单元5

1离开沟壑,然后再继续清洁即可,本发明采用在壳体2外底壁上设置由若干密封单元5

1组成的c型密封装置5配合c型槽的方式,设计了的吸尘器地刷,解决了吸尘器横跨在地板之间连接的缝隙或者吸尘器横跨在地面上较浅的排水沟上时保证吸尘器的真空度的问题。
30.为了适应地面上不同的垃圾需要保证壳体内不同的真空度的问题,例如说地面上有纸屑,头发时,需要气流大一些,c型密封装置5的c型开口大一些;而当地面上仅仅只有灰尘时,可以将c型密封装置5的c型开口调节小一些,这样提高吸尘的速度,优选为:在所述c
型密封装置5的c型开口处设有挡片6,如图6、图8、图9、图2、图3、图4所示,所述挡片6的左右两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5滑动连接,所述挡片6的上端与所述壳体2的外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挡片6的转动轴传动连接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所述减速电机7固定设于所述壳体2上,如此设计之后,通过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的转动,调整挡片6转动的角度(相对于壳体2的底面的角度)的大小,从而调整c型密封装置5的c型开口的大小对真空度进行调节。
31.如图5、图6所示,为了使得在壳体位于沟壑的上方时,密封单元5

1能够伸入到沟壑内,保证c型密封装置5内的真空度,所述密封单元5

1的顶端通过弹性件9与所述c型槽8的底壁固定连接。
32.所述壳体2的上设有轮子10,使用时,所述壳体2的下表面到被清洁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密封单元5

1的高度与所述c型槽8的深度之和。
33.如图5、图10所示,在密封单元5

1伸入到沟壑内时,使用者如果还用力推动壳体2向前移动,则密封单元5

1会由于沟壑(也就是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缝隙或排水沟)的侧壁的阻挡,导致损坏密封单元5

1,因此,所述壳体2上设有轮子电动制动装置11,电动制动装置11可以采用普通的抱刹装置,抱刹装置为现有技术,此处就不详细讨论,可以借鉴与汽车或叉车上的抱刹装置,位于所述c型密封装置5的开口方向两侧的密封单元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设于相邻所述密封单元5

1之间的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2电性连接所述轮子电动制动装置11,这样设计之后,当密封单元5

1伸入沟壑时,使用者只要还推动壳体2向前移动,则沟壑的侧壁与位于沟壑内的密封单元5

1相互挤压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便将信号传递给轮子电动制动装置11,从而使得轮子10被抱刹住,以此提醒使用者需要抬一下壳体再继续推动壳体2向前移动而继续清洁地面。
34.为了使密封单元5

1之间不会发生空间内除上下移动之外的移动,如图7所示,所述密封单元5

1上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壳体2的底壁的凹槽13和凸起14,两个相邻的密封单元5

1通过所述凹槽13和所述凸起14的配合而连接。
35.为了避免气流从两个相邻的密封单元5

1之间流进c型密封装置5内而影响c型密封装置5内部的真空度,在所述c型密封装置5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层弹性薄膜15,所述弹性薄膜15的下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薄膜15的上端与所述c型密封装置5的上端固定连接。
36.其中,图9中,挡片6的根部为一转轴,转轴上套设有皮带轮,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上也设有皮带轮,皮带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皮带轮上,从而使得减速电机7的转动带动了挡片6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