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5278发布日期:2022-02-09 05:4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休闲椅,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


背景技术:

2.休闲椅的外观相较于餐椅和办公椅的外观,要更加美观,且更加舒适,但是现有的休闲椅大多是固定连接,占用的空间较大。
3.专利公开号为cn207767913u,公开了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包括椅子主体,所述椅子主体由椅背、椅面以及底座组成,所述椅背与椅面转动连接,所述椅背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侧侧壁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靠枕,所述椅面为中空结构,且椅面的一侧侧壁上横向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一侧侧壁通过弹簧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椅背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远离弹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卡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休闲椅可以进行折叠操作,进而减小对空间的占用,便于对休闲椅进行放置或者储存。但是该发明在折叠完毕后,无法继续使用,等到下次使用时,需再次将该发明展开,如此,则降低了该发明的实用性。
4.因此,需研发一种折叠后还可使用的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后还可使用的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以克服现有的休闲椅在折叠后就无法使用的缺点。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包括有支撑盘、第一支撑柱、第一固定柱、螺杆、第二支撑柱、第一座板、第二固定柱、折叠机构和倚靠机构,第一支撑柱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用于避免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打滑的支撑盘,第一支撑柱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柱,两个第一固定柱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调节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高度的第二支撑柱,两个第一固定柱上部外侧均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螺杆,两个第二支撑柱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柱,两个第二支撑柱上部与第二固定柱后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座板,两个第二支撑柱后侧之间连接有便于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进行折叠的折叠机构,折叠机构部件上设有用于人们靠背的倚靠机构。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折叠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杆、第一固定杆、转动块和限位杆,两个第二支撑柱后上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后侧均连接有限位杆,两个第一固定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块,限位杆用于对转动块进行限位,两个转动块内部均开有滑槽,两个转动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倚靠机构包括有靠枕、第一滑杆、第一直线弹簧、第二座板、第二直线弹簧和固定板,第三支撑杆上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第一滑杆,四个第一滑杆前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人们背部的靠枕,四个第一滑杆
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座板,四个第一滑杆前侧均套有第一直线弹簧,四个第一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靠枕和固定板连接,四个第一滑杆的后侧均套有第二直线弹簧,四个第二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座板和固定板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支撑人们手部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柱、第一托板、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拉绳和第三直线弹簧,第二固定柱后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第一托板,第三固定柱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们手部的第一伸缩杆,两个第一伸缩杆后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后侧均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两个第二伸缩杆前侧均与同侧的第一伸缩杆内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支撑腘窝的脚撑机构,脚撑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杆、扭簧、第三固定杆、第二托板、第二拉绳和绕线轮,两个第二支撑柱上部前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外侧均与同侧的第三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扭簧,两个第三固定杆前侧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腘窝的第二托板,两个转动块外侧均连接有绕线轮,两个绕线轮上均绕接有第二拉绳,两个第二拉绳的一端均与同侧的第三固定杆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对腘窝进行按摩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缓冲垫、按摩珠、第二滑杆和第四直线弹簧,第二托板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第二滑杆,四个第二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顶部均匀转动式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对腘窝进行按摩的按摩珠,四个第二滑杆上均套有第四直线弹簧,四个第四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托板和缓冲垫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用于放置水瓶的储物机构,储物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柱、第三滑杆、第五直线弹簧和托盘,第二固定柱中部左右对称连接有第四固定柱,两个第四固定柱底部外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三滑杆,相近的两个第三滑杆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放置水瓶的托盘,四个第三滑杆上部均套有第五直线弹簧,四个第五直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第四固定柱和同侧的托盘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二支撑柱下侧均开有两个调节孔。
14.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二座板,当本设备折叠起来后,人们还可坐在第二座板上休息,如此,可提高本设备的实用性。
15.2、本发明通过固定板带动第一拉绳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拉绳带动第二伸缩杆和第一伸缩杆转动,随后人们手部可以放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如此,可对人们的手部进行支撑,避免出现人们的手部无处安放的情况。
16.3、本发明通过绕线轮对第二拉绳进行收卷和放松,在扭簧的配合下,使得第三固定杆带动第二托板转动,如此,第二托板可对人们的腘窝进行支撑,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避免腘窝悬空。
17.4、本发明通过人们将腘窝放在缓冲垫上,使得按摩珠对腘窝进行按摩,如此,可以促进人们腘窝处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人们的舒适度。
18.5、本发明通过人们将水瓶放置在托盘顶部,随后可将瓶口卡在第四固定柱上,如此,人们便无需将水瓶放在地上,人们还可将袋子悬挂在第四固定柱上,方便人们拿取物品。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折叠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折叠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倚靠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脚撑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的脚撑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的储物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的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其中:1-支撑盘,2-第一支撑柱,3-第一固定柱,4-螺杆,5-第二支撑柱,6-第一座板,7-第二固定柱,8-折叠机构,81-第三支撑杆,82-第一固定杆,83-转动块,84-限位杆,9-倚靠机构,91-靠枕,92-第一滑杆,93-第一直线弹簧,94-第二座板,95-第二直线弹簧,96-固定板,10-支撑机构,101-第三固定柱,102-第一托板,103-第一伸缩杆,104-第二伸缩杆,105-第一拉绳,106-第三直线弹簧,11-脚撑机构,111-第二固定杆,112-扭簧,113-第三固定杆,114-第二托板,115-第二拉绳,116-绕线轮,12-缓冲机构,121-缓冲垫,122-按摩珠,123-第二滑杆,124-第四直线弹簧,13-储物机构,131-第四固定柱,132-第三滑杆,133-第五直线弹簧,13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36.实施例1
3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包括有支撑盘1、第一支撑柱2、第一固定柱3、螺杆4、第二支撑柱5、第一座板6、第二固定柱7、折叠机构8和倚靠机构9,第一支撑柱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支撑盘1,支撑盘1用于避免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打滑,第一支撑柱2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第一固定柱3,两个第一固定柱3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5用于调节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高度,两个第二支撑柱5下侧均开有两个调节孔,两个第一固定柱3上部外侧均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螺杆4,两个螺杆4内侧均穿过同侧的第二支撑柱5上的调节孔,两个第二支撑柱5上部之间焊接有第二固定柱7,两个第二支撑柱5上部与第二固定柱7后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座板6,两个第二支撑柱5后侧之间连接有折叠机构8,折叠机构8便于本折叠带靠枕的休闲椅进行折叠,折叠机构8部件上设有倚靠机构9,倚靠机构9用于人们靠背。
38.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折叠机构8包括有第三支撑杆81、第一固定杆82、转动块83
和限位杆84,两个第二支撑柱5后上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2,两个第一固定杆82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块83,两个第一固定杆82后侧均焊接有用于对转动块83进行限位的限位杆84,两个转动块83内部均开有滑槽,两个限位杆84均位于同侧的滑槽内部,两个转动块83顶部之间焊接有第三支撑杆81。
39.请参阅图1和图6,倚靠机构9包括有靠枕91、第一滑杆92、第一直线弹簧93、第二座板94、第二直线弹簧95和固定板96,第三支撑杆81上部焊接有固定板96,固定板96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第一滑杆92,四个第一滑杆92前侧之间设有靠枕91,靠枕91用于支撑人们背部,四个第一滑杆92后侧之间焊接有第二座板94,四个第一滑杆92前侧均套有第一直线弹簧93,四个第一直线弹簧93的两端分别与靠枕91和固定板96连接,四个第一滑杆92的后侧均套有第二直线弹簧95,四个第二直线弹簧9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座板94和固定板96连接。
40.当人们需要使用休闲椅时,可以使用本设备,初始时,本设备为折叠状态,人们可根据自身腿的长度进行调节第二支撑柱5的高低,将螺杆4拧下,使得螺杆4与第二支撑柱5上的调节孔和第一固定柱3分离,随后上下移动第二支撑柱5,移动到合适的高度后,人们将螺杆4复位,使得螺杆4对第二支撑柱5进行限位,如此,人们在使用本设备时,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随后人们将第三支撑杆81往上掰动,第三支撑杆81带动转动块83转动,在限位杆84的作用下,转动块83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就无法继续移动,同时限位杆84可对转动块83进行限位,第三支撑杆81往上转动带动靠枕91、第一滑杆92、第二座板94和固定板96往上转动,随后人们坐在第一座板6上即可,背靠靠枕91,靠枕91往后移动,此时第一直线弹簧93被压缩,进而带动第一滑杆92和第二座板94往后移动,第二直线弹簧95被拉伸,如此,可起缓冲作用,避免人们往后靠的力太大,被靠枕91的反作用力影响舒适度,人们离开靠枕91时,此时第一直线弹簧93和第二直线弹簧95复位,带动靠枕91、第一滑杆92和第二座板94复位,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三支撑杆81反转复位,第三支撑杆81带动转动块83、靠枕91、第一滑杆92、第二座板94和固定板96往下转动复位,如此,即可将本设备折叠起来,可以减小对空间的占用,人们还可坐在第二座板94上休息,如此,可提高本设备的实用性。
41.实施例2
4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请参阅图1、图7和图8,还包括有支撑机构10,支撑机构10用于支撑人们手部,支撑机构10包括有第三固定柱101、第一托板102、第一伸缩杆103、第二伸缩杆104、第一拉绳105和第三直线弹簧106,第二固定柱7后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01,第三固定柱101前侧左右对称焊接有第一托板102,第三固定柱10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一伸缩杆103,第一伸缩杆103用于支撑人们手部,两个第一伸缩杆103后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4,两个第二伸缩杆104前侧均与同侧的第一伸缩杆103内前壁之间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106,两个第二伸缩杆104后侧均与固定板96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105。
43.当固定板96往上移动时,带动第一拉绳105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拉绳105带动第二伸缩杆104和第一伸缩杆103转动,使得第一伸缩杆103与第一托板102分离,当第一伸缩杆103无法继续转动时,第一拉绳105带动第二伸缩杆104往后移动,此时第三直线弹簧106被拉伸,随后人们坐在第一座板6上时,手部可以放在第一伸缩杆103和第二伸缩杆104上,如此,可对人们的手部进行支撑,避免出现人们的手部无处安放的情况,当固定板96往下移动复位时,此时第三直线弹簧106复位,带动第二伸缩杆104和第一拉绳105复位,随后第一伸缩杆103和第二伸缩杆104自行往下转动复位,使得第一伸缩杆103与第一托板102重新接
触。
44.请参阅图1、图9、图10和图11,还包括有脚撑机构11,脚撑机构11用于支撑腘窝,脚撑机构11包括有第二固定杆111、扭簧112、第三固定杆113、第二托板114、第二拉绳115和绕线轮116,两个第二支撑柱5上部前侧均焊接有第二固定杆111,两个第二固定杆111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13,两个第二固定杆111外侧均与同侧的第三固定杆113之间连接有扭簧112,两个第三固定杆113前侧之间焊接有第二托板114,第二托板114用于支撑腘窝,两个转动块83外侧均焊接有绕线轮116,两个绕线轮116上均绕接有第二拉绳115,两个第二拉绳115的一端均与同侧的第三固定杆113连接。
45.当转动块83转动时,带动绕线轮116转动,使得绕线轮116对第二拉绳115进行收卷,进而带动第三固定杆113转动,此时扭簧112形变,第三固定杆113带动第二托板114转动,使得第二托板114可以对人们的腘窝进行支撑,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当转动块83反转复位时,带动绕线轮116反转复位,此时扭簧112复位,带动第三固定杆113和第二托板114反转复位,使得第三固定杆113对第二拉绳115进行收卷,如此,便可将第二托板114收起。
46.请参阅图1、图12和图13,还包括有缓冲机构12,缓冲机构12用于对腘窝进行按摩,缓冲机构12包括有缓冲垫121、按摩珠122、第二滑杆123和第四直线弹簧124,第二托板114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第二滑杆123,四个第二滑杆123顶部之间焊接有缓冲垫121,缓冲垫121顶部均匀转动式连接有至少两个按摩珠122,按摩珠122用于对腘窝进行按摩,四个第二滑杆123上均套有第四直线弹簧124,四个第四直线弹簧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托板114和缓冲垫121连接。
47.当第二托板114转动时,带动缓冲垫121、按摩珠122和第二滑杆123转动,当人们坐在第一座板6上时,人们的腘窝可以放在缓冲垫121上,第四直线弹簧124在此起缓冲作用,按摩珠122可对人们的腘窝进行按摩,可以促进人们腘窝处的血液循环,进而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当人们离开第一座板6后,第二托板114反转复位时,带动缓冲垫121、按摩珠122和第二滑杆123反转复位,如此,即可将缓冲垫121、按摩珠122和第二滑杆123收起。
48.请参阅图1、图14和图15,还包括有储物机构13,储物机构13用于放置水瓶,储物机构13包括有第四固定柱131、第三滑杆132、第五直线弹簧133和托盘134,第二固定柱7中部左右对称焊接有第四固定柱131,两个第四固定柱131底部外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三滑杆132,相近的两个第三滑杆132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托盘134,托盘134用于放置水瓶,四个第三滑杆132上部均套有第五直线弹簧133,四个第五直线弹簧13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第四固定柱131和同侧的托盘134连接。
49.人们在户外使用本设备时,可将水瓶放置在托盘134顶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托盘134往下移动,此时第五直线弹簧133被拉伸,随后人们可将瓶口卡在第四固定柱131上,如此,人们便无需将水瓶放在地上,人们还可将袋子悬挂在第四固定柱131上,方便人们拿取物品,当人们将水瓶拿走时,此时第五直线弹簧133复位,带动托盘134往上移动复位。
5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