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6514发布日期:2022-04-30 09:3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警示护栏门,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工地上,为了避免外人进入建筑工地内,在建筑工地上都会设有警示护栏门,由于在将大门进行打开和关闭时,大部分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推动,导致比较耗费体力。
3.专利申请cn107780820a,公开日为20180309,申请了一种智能工地门包括底板,底板二端分设二个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连接一个立柱,立柱上设有门螺栓,门板通过门螺栓连接在立柱上,二个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立柱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前端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门板轴上的齿轮啮合,控制器与驱动电机连接;连接梁上设有电磁线圈信号发送器、电子标签读写器,电子标签读写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信号发送器包括一端开口的长方形盒体,在所述长方形盒体内设电磁线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智能开启或关闭大门。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解决不再需要人工手动将大门进行打开和关闭,但是还是需要花费额外的人工对大门进行值守,比较耗费人力。
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不需要人们手动推开的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人们在使用现有的智能工地门时,需要额外让人进行值守,比较耗费人力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人们手动推开的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包括有支撑架、控制箱、第一转轴、活动门、第一减速电机、第一传动组件、指纹识别锁、固定机构、警示机构和防护机构,支撑架的数量为二,左侧的支撑架左部下侧中部设有控制箱,支撑架内侧后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均设有活动门,支撑架内部上侧均设有第一减速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同侧的第一转轴上侧之间均设有第一传动组件,左侧的活动门前侧右部设有指纹识别锁,支撑架内侧上部之间设有用于将活动门锁住的固定机构,支撑架顶部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警告牌的警示机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机构。
7.作为优选,固定机构包括有挡板、第一支撑板、第二减速电机、凸轮、距离传感器、第一活动板和第一弹簧,支撑架内侧上部之间设有挡板,挡板内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左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挡板内顶部中间设有距离传感器,挡板内顶部左右两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卡住活动门,凸轮与第一活动板接触,第一活动板顶部左右两侧与挡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
8.作为优选,警示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第一过滤网、电磁铁、led灯、第二弹簧和光电传感器,支撑架顶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前侧间隔设有四个第一过滤网,第二支撑板前侧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电磁铁,第二支撑板内部设有led灯,电磁铁外侧
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二弹簧,第二支撑板内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
9.作为优选,防护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活动杆、支撑块、第二转轴、第二活动杆、第一扭簧、第三转轴、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扭簧,支撑架外侧下部后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支撑架外侧上部后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均与同侧的第一支撑柱滑动式连接,支撑架内部上侧后部均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侧均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底部与同侧的支撑块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支撑块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均设有第二活动板,第二转轴卡住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前后两侧与同侧的支撑块之间均设有第二扭簧。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清扫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板、第二过滤网、第三减速电机、丝杆、全齿轮、第二传动组件、毛刷和粉尘传感器,第二支撑板顶部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支撑板顶部左侧设有第三减速电机,第三减速电机位于第三支撑板的内部,第二支撑板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丝杆,左侧的丝杆上侧与第三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一个全齿轮,全齿轮相互啮合,丝杆上侧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丝杆上侧之间螺纹式设有毛刷,毛刷位于第二传动组件的下侧,第三支撑板内部前侧下部设有粉尘传感器。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有支撑杆、第四转轴、第三扭簧和活动块,挡板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均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与支撑杆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三扭簧。
12.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发出响声的敲打机构,敲打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柱、收线轮、拉绳、第四扭簧和第三活动杆,活动门顶部外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挡板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收线轮,收线轮上均绕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柱连接,收线轮下侧与挡板之间均设有第四扭簧,收线轮上侧均设有第三活动杆。
13.作为优选,控制箱内包括有蓄电池、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蓄电池为整个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供电,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指纹识别锁、距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磁铁、led灯、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和第三减速电机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其显著进步在于:1、本发明在指纹识别锁开启后,人们可以使用指纹通过指纹识别锁从而进入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进而节省人力对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进行值守。
15.2、本发明在指纹识别锁通过后,在第一减速电机开启时,能够自动带动活动门进行转动打开和关闭,节省人们的体力。
16.3、本发明在第三减速电机开启时,能够带动丝杆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毛刷发生上下往复移动,使毛刷对第一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扫,从而方便人们对第一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17.4、本发明在活动门在转动打开时,能够使第三活动杆撞击活动块,从而发出响声,使人们可以通过响声从而知晓活动门已经打开。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的警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的警示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的防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的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的防护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的清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5为本发明的清理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6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7为本发明的d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8为本发明的敲打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9为本发明的e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0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38.图2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39.图中标记为:1-支撑架,2-控制箱,3-第一转轴,4-活动门,5-第一减速电机,6-第一传动组件,7-指纹识别锁,8-固定机构,81-挡板,82-第一支撑板,83-第二减速电机,84-凸轮,85-距离传感器,86-第一活动板,87-第一弹簧,9-警示机构,91-第二支撑板,92-第一过滤网,93-电磁铁,94-led灯,95-第二弹簧,96-光电传感器,10-防护机构,101-第一支撑柱,102-第一活动杆,103-支撑块,104-第二转轴,105-第二活动杆,106-第一扭簧,107-第三转轴,108-第二活动板,109-第二扭簧,11-清理机构,111-第三支撑板,112-第二过滤网,113-第三减速电机,114-丝杆,115-全齿轮,116-第二传动组件,117-毛刷,118-粉尘传感器,12-阻挡机构,121-支撑杆,122-第四转轴,123-第三扭簧,124-活动块,13-敲打机构,131-第二支撑柱,132-收线轮,133-拉绳,134-第四扭簧,135-第三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41.实施例1一种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控制箱2、第一转轴3、活动门4、第一减速电机5、第一传动组件6、指纹识别锁7、固定机构8、警示机构9和防护机构10,支撑架1的数量为二,左
侧的支撑架1左部下侧中部设有控制箱2,支撑架1内侧后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上均设有活动门4,支撑架1内部上侧均栓接有第一减速电机5,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与同侧的第一转轴3上侧之间均设有第一传动组件6,第一传动组件6均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与第一转轴3上侧均设有一个皮带轮,同侧的皮带轮之间均设有皮带,左侧的活动门4前侧右部设有指纹识别锁7,支撑架1内侧上部之间设有固定机构8,支撑架1顶部之间设有警示机构9,支撑架1上设有防护机构10。
42.固定机构8包括有挡板81、第一支撑板82、第二减速电机83、凸轮84、距离传感器85、第一活动板86和第一弹簧87,支撑架1内侧上部之间焊接有挡板81,挡板81内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板82,第一支撑板82左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83,第二减速电机83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84,挡板81内顶部中间设有距离传感器85,挡板81内顶部左右两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86,第一活动板86在向下移动至与活动门4接触时,能够将活动门4锁住,第一活动板86卡住活动门4,凸轮84与第一活动板86接触,第一活动板86顶部左右两侧与挡板81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87。
43.警示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板91、第一过滤网92、电磁铁93、led灯94、第二弹簧95和光电传感器96,支撑架1顶部之间焊接有第二支撑板91,人们可以将警告牌放置在第二支撑板91上,从而对人们进行警告,第二支撑板91前侧间隔设有四个第一过滤网92,第二支撑板9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电磁铁93,第二支撑板91内部设有led灯94,led灯94在开启后,能够将警告牌照亮,方便人们看清警告牌上的内容,电磁铁93外侧与第二支撑板91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二弹簧95,第二支撑板91内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96。
44.防护机构10包括有第一支撑柱101、第一活动杆102、支撑块103、第二转轴104、第二活动杆105、第一扭簧106、第三转轴107、第二活动板108和第二扭簧109,支撑架1外侧下部后侧均焊接有第一支撑柱101,支撑架1外侧上部后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102,第一活动杆102在向上移动后,能够对人们进行阻拦,第一活动杆102均与同侧的第一支撑柱101滑动式连接,支撑架1内部上侧后部均设有支撑块103,支撑块103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04,第二转轴104上侧均设有第二活动杆105,第二活动杆105底部与同侧的支撑块103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106,支撑块103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107,第三转轴107上均设有第二活动板108,第二转轴104卡住第二活动板108,第二活动板108前后两侧与同侧的支撑块103之间均设有第二扭簧109。
45.初始状态下,第二扭簧109为形变状态,第一弹簧87为拉伸状态,当人们需要使用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时,首先拉动第二活动杆105转动,第一扭簧106发生形变,第二活动杆105带动第二转轴104转动,当第二转轴104下部与第二活动板108分离时,第二扭簧109恢复原状,第二扭簧109带动第二活动板108转动,然后拉动第一活动杆102向上移动,再将第二活动杆105松开,第一扭簧106恢复原状,第一扭簧106带动第二活动杆105和第二转轴104反转复位,当第二转轴104下部与第二活动板108接触时,第二转轴104下部挤压第二活动板108反转,第二扭簧109发生形变,使第二活动板108卡住第一活动杆102,然后将警告牌放在第二支撑板91内,当警告牌与电磁铁93接触时,警告牌会挤压电磁铁93向外侧移动,第二弹簧95压缩,在第二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使电磁铁93夹住警告牌,再按动电源总开关,使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通电,指纹识别锁7、距离传感器85和光电传感器96开始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led灯94开启,使led灯94发出亮光将警告牌照亮,当光电传感
器96感应到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值时,光电传感器96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磁铁93通电,使电磁铁93吸住警告牌,当人们需要通过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时,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锁7上,当指纹识别锁7通过时,指纹识别锁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二减速电机83开始工作,使第二减速电机83的输出轴带动凸轮84转动,当凸轮84与第一活动板86分离时,第一弹簧87恢复原状,第一弹簧87带动第一活动板86向上移动,使第一活动板86松开活动门4,当距离传感器85感应到与第一活动板86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预设值时,距离传感器8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二减速电机83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减速电机5开始工作,使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正转10秒,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6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活动门4转动打开,然后人们即可通过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10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反转10秒,第一减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组件6带动第一转轴3反转,从而带动活动门4反转关闭,10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减速电机5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减速电机83开始工作,使第二减速电机83的输出轴带动凸轮84反转,当凸轮84与第一活动板86接触时,凸轮84挤压第一活动板86向下移动复位,第一弹簧87拉伸,使第一活动板86重新卡住活动门4,当距离传感器85感应到与第一活动板86之间的距离大于最大预设值时,距离传感器8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二减速电机83停止工作,当人们不再需要使用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时,再次按动电源总开关,使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断电,指纹识别锁7、距离传感器85和光电传感器96停止工作,同时电磁铁93断电,使电磁铁93不再吸住警告牌,同时led灯94关闭,然后将警告牌从第二支撑板91内取出,当警告牌与电磁铁93分离时,第二弹簧95恢复原状,第二弹簧95带动电磁铁93向内侧移动复位,再拉动第二活动杆105转动,第一扭簧106发生形变,第二活动杆105带动第二转轴104转动,当第二转轴104与第二活动板108分离时,第二扭簧109恢复原状,第二扭簧109带动第二活动板108转动,使第二活动板108松开第一活动杆102,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活动杆102向下移动复位,然后松开第二活动杆105,第一扭簧106恢复原状,第一扭簧106带动第二活动杆105和第二转轴104反转复位,当第二转轴104下部与第二活动板108接触时,第二转轴104下部挤压第二活动板108反转,第二扭簧109发生形变即可。
4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还包括有清理机构11,清理机构11包括有第三支撑板111、第二过滤网112、第三减速电机113、丝杆114、全齿轮115、第二传动组件116、毛刷117和粉尘传感器118,第二支撑板91顶部设有第三支撑板111,第三支撑板111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过滤网112,第二支撑板91顶部左侧栓接有第三减速电机113,第三减速电机113位于第三支撑板111的内部,第二支撑板91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丝杆114,左侧的丝杆114上侧与第三减速电机11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一个全齿轮115,全齿轮115相互啮合,丝杆114上侧之间设有第二传动组件116,第二传动组件116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丝杆114上侧均设有一个皮带轮,皮带轮之间绕有皮带,丝杆114上侧之间螺纹式设有毛刷117,毛刷117在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时,能够对第一过滤网92上的灰尘进行清扫,毛刷117位于第二传动组件116的下侧,第三支撑板111内部前侧下部设有粉尘传感器118。
47.当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通电时,粉尘传感器118开始工作,当粉尘传感器
118感应到周围有大量的灰尘时,粉尘传感器11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三减速电机113开始工作,使第三减速电机113的输出轴正转5秒后反转5秒,如此循环,从而通过全齿轮115带动左侧的丝杆114正反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组件116带动右侧的丝杆114正反转动,使毛刷117发生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毛刷117对第一过滤网92上的灰尘进行清扫,当粉尘传感器118感应不到周围有灰尘时,粉尘传感器11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三减速电机113停止工作,当该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断电时,粉尘传感器118停止工作,从而方便人们对第一过滤网92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48.还包括有阻挡机构12,阻挡机构12包括有支撑杆121、第四转轴122、第三扭簧123和活动块124,挡板81下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21,支撑杆121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122,第四转轴122上均设有活动块124,活动块124与支撑杆121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三扭簧123。
49.还包括有敲打机构13,敲打机构13包括有第二支撑柱131、收线轮132、拉绳133、第四扭簧134和第三活动杆135,活动门4顶部外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31,挡板81下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收线轮132,收线轮132上均绕有拉绳133,拉绳133的另一端均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柱131连接,收线轮132下侧与挡板81之间均设有第四扭簧134,收线轮132上侧均设有第三活动杆135,第三活动杆135在与活动块124接触时,能够对活动块124进行撞击从而发出响声。
50.当活动门4在转动打开时,活动门4带动第二支撑柱131转动,使第二支撑柱131通过拉绳133带动收线轮132转动,第四扭簧134发生形变,从而带动第三活动杆135转动,当第三活动杆135与活动块124接触时,第三活动杆135会撞击活动块124发出响声,人们可以通过响声从而知晓活动门4已经打开,同时第三活动杆135挤压活动块124转动,第三扭簧123发生形变,当活动门4在反转关闭时,活动门4带动第二支撑柱131反转,此时第四扭簧134恢复原状,第四扭簧134带动收线轮132和第三活动杆135反转复位,当第三活动杆135与活动块124分离时,第三扭簧123恢复原状,第三扭簧123带动活动块124反转复位。
51.如图20和图21所示,控制箱2内包括有蓄电池、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蓄电池为整个建筑工地防护用警示护栏门供电,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指纹识别锁7、距离传感器85、光电传感器96和粉尘传感器118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磁铁93、led灯94、第一减速电机5、第二减速电机83和第三减速电机11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52.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