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3433发布日期:2022-03-23 02:4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


背景技术:

2.传统鞋柜就是家居最为常用的鞋柜,主要用途是陈列闲置的鞋,同时在款式上的不断变化和创新,使其能够和不同的家居环境相配合鞋柜,如此鞋柜起到储藏鞋子和装饰的双向作用,智能鞋柜是指一种在传统的普通鞋柜基础上,增加了诸多功能,是一种集新颖,科技,健康,智能为一体的全新鞋柜。
3.在现有的技术中,仍然需要将脱下的鞋子放置到鞋柜中,然后鞋子放在鞋柜中进行消毒,然后需要从鞋柜去取出拖鞋进行更换,尤其是放置在鞋柜最下方的鞋子,在取放鞋子时需要弯腰,对于工作劳累的人们来说体验效果不佳,智能特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且在对鞋子进行消毒时,不能针对刚脱下来的鞋子进行消毒。
4.因此,亟待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放置在鞋柜最下方的鞋子,在取放鞋子时需要弯腰,对于工作劳累的人们来说体验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
6.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包括有外壳、出风管、滑动门、控制面板、固定块、第一固定杆、方形转动板、第一扭簧、脱鞋机构、传送机构、放置机构和储放机构,外壳的左侧面嵌有出风管,外壳前侧面左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外壳的前侧面右部固接有控制面板,外壳的前侧面下部开设有方形通孔,外壳的前侧面的方形通孔左右两部均固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方形转动板,第一固定杆左右两部分别套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固定块和方形转动板,脱鞋机构设于外壳的方形通孔内,传送机构设于脱鞋机构的下侧,放置机构设于外壳的内部,放置机构与脱鞋机构配合,共设有若干个储放机构,若干个储放机构整齐排列于外壳的内部后侧,储放机构与传送机构配合。
7.进一步地,外壳的前部滑动设有滑动门。
8.进一步地,脱鞋机构包括有第一底板、第一侧支板、第一电动滑轨、盖板、后支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二电动滑轨、支撑杆、花键滑动杆、弧形固定板、第一弹簧、转轴、弧形转动板、第二扭簧、橡胶轮、红外监测模块、夹持组件和稳定组件,第一底板滑动连接于外壳的方形通孔内,第一底板与外壳内侧面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底板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一侧支板,外壳的方形通孔内左右两部分别设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固接于外壳内侧面下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有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侧支板的外侧面,
两个第一侧支板前侧面上部之间固接有盖板,两个第一侧支板内侧面后部固接有后支板,两个第一侧支板内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侧支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侧支板内侧面上部,第二支撑板后部开设有n形通孔,第二支撑板的上侧面嵌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二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上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花键滑动杆,花键滑动杆的后端固接有弧形固定板,第一弹簧环套于花键滑动杆的外侧面,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杆和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的左右两部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转动板,第二扭簧环套于转轴的外侧面,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弧形固定板和弧形转动板,弧形转动板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橡胶轮,第二支撑板上侧面设有两个红外监测模块,红外监测模块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夹持组件设于第二支撑板的前部,稳定组件设于第二支撑板的后部,通过弧形固定板和弧形转动板配合,使弧形固定板和弧形转动板对鞋子后部起到固定作用。
9.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有支撑架、第一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板、第一连接杆、转动架和第一电动轮,第一支撑板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相邻的第二支撑板下侧面,螺纹杆上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板,螺纹板的左右两部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的外端分别铰接有转动架,第二支撑板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方形通孔,转动架转动连接于相邻的方形通孔内,转动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轮,第一电动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通过第一电动轮与鞋子后脚跟部配合,避免在脱鞋时发生打滑。
10.进一步地,稳定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固定杆、第三支撑板、固定架和弹性橡胶片,第一支撑板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三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上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三支撑板固接于第一支撑板上侧面中部,第二固定杆与第三支撑板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杆的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后端之间固接有弹性橡胶片,通过带动弹性橡胶片贴合到鞋子的上侧面前部,避免鞋子因打滑脱离束缚。
11.进一步地,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方形壳、转动杆、第二电动轮、同步带、限位块、第一导向板、滑动块、第三伺服电机、第三固定杆、第一塑料挡板、第二弹簧和第二连接杆,第一底板上侧面中部左右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方形壳,第一方形壳内侧面前后两部分别固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轮,第二电动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对应的两个第二电动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外侧面前后两部分别固接有限位块,第一方形壳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上开设有滑槽,第一导向板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下端与限位块配合,滑动块上固接有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的外端与相邻的第一侧支板内侧面滑动连接,第三固定杆上固接有第一塑料挡板,第一塑料挡板的下侧面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同侧的第二弹簧下端之间固接有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三伺服电机、第一塑料挡板、第二弹簧和第二连接杆配合,第二连接杆推动鞋子,避免鞋子不能向后部滑动。
12.进一步地,放置机构包括有第四电动滑轨、第二方形壳、第一方形板、电动推杆、方形滑动板、第五电动滑轨、第六电动滑轨、第二侧支板、第二底板、第三电动轮、滑槽板、第四电动轮、第三连接杆和摆动板,第四电动滑轨安装于外壳内侧面下部,第四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四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下侧面固接于三个第二方形壳,相邻的第二方形壳固接,第二方形壳为两个空腔设置,每个第二方形壳的空腔内分别放置有一只拖鞋,第一方形板固接于外壳内下部后侧,第一方形板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前端固接有方形滑动板,第五电动滑轨固接于外壳内上部,第五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五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五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下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六电动滑轨,第六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六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两个第六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内侧面分别固接有第二侧支板,两个第二侧支板的内侧面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三电动轮,第三电动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滑槽板固接于第二底板上侧面中部,滑槽板的左右两侧和两个第二侧支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上下两部分别设有第四电动轮,第四电动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左右相邻的第四电动轮之间固接有第三连接杆,上下相邻的第三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板,设置摆动板,避免鞋子与第三电动轮发生打滑,导致鞋子不能向后滑动。
13.进一步地,储放机构包括有连接架、方形固定板、第三方形壳、第七电动滑轨、滑动架、第二塑料挡板、第二导向板、第五电动轮和视觉模块,第三方形壳共设有四列,每列共设有五个,相邻两列的第三方形壳之间固接有方形固定板,最外侧的两列第三方形壳外侧面分别固接有连接架,两个连接架分别固接于外壳的内侧面左右两部,第三方形壳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七电动滑轨,第七电动滑轨后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七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七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下端固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下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二塑料挡板,第二导向板固接于第三方形壳内侧面下部,第三方形壳的前侧面下部设有两个第五电动轮,两个第五电动轮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方形壳左右两部,第五电动轮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三方形壳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视觉模块。
14.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消毒除臭组件,第三方形壳内均设置有消毒除臭组件,消毒除臭组件包括有紫外灯、第八电动滑轨、第一固定座、第四连接杆、第二固定座、除臭消毒喷头、第九电动滑轨和第二方形板,第三方形壳的内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紫外灯,紫外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三方形壳的内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第八电动滑轨,第八电动滑轨的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电动滑块,第八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第八电动滑轨的两个电动滑块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杆,相邻的第四连接杆之间铰接有第二固定座,相邻的第二固定座之间固接有除臭消毒喷头,同列的第三方形壳前后两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九电动滑轨,第九电动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九电动滑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左右相邻的第七电动滑轨的电动滑块之间固接有第二方形板,第二方形板与第三方形壳配合,除臭消毒喷雾喷头对鞋子进行除臭消毒,避免鞋子产生异味,使影响下次穿鞋。
15.进一步地,除臭消毒喷头为向后弯曲设置。
16.本发明通过设置脱鞋机构,避免去弯腰脱鞋,通过设置夹持组件,此时两个转动架
带动两个第一电动轮相靠近,如此使两个第一电动轮夹紧左脚鞋子的后部左右两侧,将鞋子固定,避免在脱鞋时发生打滑,通过设置稳定组件,此时第二固定杆带动固定架和弹性橡胶片向下移动,此时弹性橡胶片将包裹在左脚鞋子的上侧面,如此避免了在脱鞋时,鞋子发生打滑使鞋子脱离第二支撑板的上侧面,造成不便,通过设置传送机构,第三固定杆带动第一塑料挡板逆时转动,此时第一塑料挡板的下端使带动拖鞋继续向前滑动,随后第二弹簧复位带动第二连接杆向前摆动,使拖鞋完全掉落到地面,避免拖鞋在向前滑动时,不能使拖鞋完全放置到地面上,通过设置摆动板,避免鞋子与第三电动轮发生打滑,导致鞋子不能向后滑动,通过安装出风管,使外壳内的空气流通,使外壳内的鞋子进行干燥,避免长时间穿鞋,脚出汗使鞋内潮湿,导致再穿鞋时不舒服,通过设置除臭消毒组件,第八电动滑轨的两个电动滑块分别带动第一固定座相靠近,此时两根第四连接杆的内端向下移动,带动除臭消毒喷头向下移动进入到鞋内,除臭消毒喷头设为弯曲更好的为鞋内除臭消毒,然后进行喷出除臭消毒喷雾,避免鞋子产生异味,使影响下次穿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脱鞋机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脱鞋机构局部侧视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脱鞋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传送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放置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放置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放置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的放置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储放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一消毒除臭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发明的第二储放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二消毒除臭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号名称:1-外壳,101-出风管,2-滑动门,3-控制面板,4-固定块,5-第一固定杆,6-方形转动板,7-第一扭簧,801-第一底板,802-第一侧支板,803-第一电动滑轨,804-盖板,805-后支板,806-第一支撑板,807-第二支撑板,808-n形通孔,809-第二电动滑轨,810-支撑杆,811-花键滑动杆,812-弧形固定板,813-第一弹簧,814-转轴,815-弧形转动板,816-第二扭簧,817-橡胶轮,818-红外监测模块,819-方形通孔,820-支撑架,821-第一伺服电机,822-螺纹杆,823-螺纹板,824-第一连接杆,825-转动架,826-第一电动轮,827-第三电动滑轨,828-第二伺服电机,829-第二固定杆,830-第三支撑板,831-固定架,832-弹性橡胶片,901-第一方形壳,902-转动杆,903-第二电动轮,904-同步带,905-限位块,906-第一导向板,907-滑动块,908-第三伺服电机,909-第三固定杆,910-第一塑料挡
板,911-第二弹簧,912-第二连接杆,1001-第四电动滑轨,1002-第二方形壳,1003-第一方形板,1004-电动推杆,1005-方形滑动板,1006-第五电动滑轨,1007-第六电动滑轨,1008-第二侧支板,1009-第二底板,1010-第三电动轮,1011-滑槽板,1012-导向槽,1013-第四电动轮,1014-第三连接杆,1015-摆动板,1301-连接架,1302-方形固定板,1303-第三方形壳,1304-第七电动滑轨,1305-滑动架,1306-第二塑料挡板,1307-第二导向板,1308-第五电动轮,1309-视觉模块,1310-紫外灯,1311-第八电动滑轨,1312-第一固定座,1313-第四连接杆,1314-第二固定座,1315-除臭消毒喷头,1316-第九电动滑轨,1317-第二方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具有消毒功能的智能鞋柜,如图1-15所示,包括有外壳1、出风管101、滑动门2、控制面板3、固定块4、第一固定杆5、方形转动板6、第一扭簧7、脱鞋机构、传送机构、放置机构和储放机构,外壳1的左侧面嵌有出风管101,外壳1的前侧面左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门2,外壳1的前侧面右部固接有控制面板3,外壳1的前侧面下部开设有方形通孔,外壳1前侧面的方形通孔左右两部均固接有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杆5,第一固定杆5上转动连接有方形转动板6,第一固定杆5左右两部分别套设有第一扭簧7,第一扭簧7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固定块4和方形转动板6,用于鞋子脱取的脱鞋机构设于外壳1的方形通孔内,对鞋子拖运送的传送机构设于脱鞋机构的下侧,用于运送鞋子的放置机构设于外壳1的内部,放置机构与脱鞋机构配合,共设有若干个储放机构,若干个储放机构整齐排列于外壳1的内部后侧,储放机构与传送机构配合。
36.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出风管101通过软管与空气净化装置连通,用户通过向控制面板3分别存储用户和家人的指纹信息,当用户回家后,通过将手指放置于控制面板3上的指纹识别区进行识别,当控制面板3识别用户后,控制面板3将启动脱鞋机构,脱鞋机构从外壳1的方形通孔滑出,脱鞋机构滑出时,将挤压方形转动板6,方形转动板6沿第一固定杆5向前摆动,第一扭簧7旋紧,当脱鞋机构复位时,方形转动板6在第一扭簧7的扭力作用下复位,随后用户将左脚放置于脱鞋机构的上侧,通过脱鞋机构夹紧用户的鞋子,随后用户将脚从鞋子内拔出后,控制面板3将启动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将用户本人的拖鞋运送到传送机构,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将用户左脚的拖鞋弹出,随后用户把左脚的拖鞋穿好后,重复上述操作将右脚鞋子脱掉并穿好拖鞋,通过脱鞋机构检测到用户将鞋子全部脱掉后,随后脱鞋机构复位,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脱鞋机构将鞋子运输到放置机构,随后控制面板3使脱鞋机构复位并关闭,然后控制面板3将控制储放机构和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将用户脱下的鞋子运输到没有装鞋子的储放机构内,通过储放机构和放置机构配合将用户脱掉的鞋子放置于没有装有鞋子的储放机构内,当用户出门准备穿鞋子时,控制面板3上的液晶触摸屏上将显示储放机构内放置鞋子的情况,用户从控制面板3上的液晶触摸屏挑选鞋子后,控制面板3启动放置用户挑选好鞋子的储放机构,通过储放机构将挑选好鞋子运输
到放置机构中,通过放置机构将用户挑选好鞋子传输到脱鞋机构,控制面板3启动脱鞋机构将用户挑选好鞋子运输到外壳1外部,随后用户将鞋子穿好,将拖鞋放置于传送机构,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脱鞋机构复位,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传送机构,将拖鞋传输到放置机构中,然后控制面板3控制脱鞋机构、传送机构、放置机构和储放机构复位并关闭,方便下次使用,当用户家停电时,用户将滑动门2打开,方便用户拿放鞋子。
37.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15所示,脱鞋机构包括有第一底板801、第一侧支板802、第一电动滑轨803、盖板804、后支板805、第一支撑板806、第二支撑板807、第二电动滑轨809、支撑杆810、花键滑动杆811、弧形固定板812、第一弹簧813、转轴814、弧形转动板815、第二扭簧816、橡胶轮817、红外监测模块818、支撑架820、第一伺服电机821、螺纹杆822、螺纹板823、第一连接杆824、转动架825、第一电动轮826、第三电动滑轨827、第二伺服电机828、第二固定杆829、第三支撑板830、固定架831和弹性橡胶片832,第一底板801滑动连接于外壳1的方形通孔内,第一底板801与外壳1内侧面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底板801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一侧支板802,外壳1的方形通孔内左右两部分别设有第一电动滑轨803,第一电动滑轨803固接于外壳1内侧面下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803上分别滑动设有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轨803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滑轨803的电动滑块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侧支板802的外侧面,两个第一侧支板802前侧面上部之间固接有盖板804,两个第一侧支板802内侧面后部固接有后支板805,两个第一侧支板802内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板806,两个第一侧支板802之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板807,两个第二支撑板807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一侧支板802内侧面上部,第二支撑板807后部开设有n形通孔808,第二支撑板807的上侧面嵌有第二电动滑轨809,第二电动滑轨809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轨809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二电动滑轨809的电动滑块上固接有支撑杆810,支撑杆810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花键滑动杆811,花键滑动杆811的后端固接有弧形固定板812,第一弹簧813环套于花键滑动杆811的外侧面,第一弹簧81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支撑杆810和弧形固定板812,弧形固定板812的左右两部分别通过转轴814转动连接有弧形转动板815,第二扭簧816环套于转轴814的外侧面,第二扭簧816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弧形固定板812和弧形转动板815,弧形转动板815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橡胶轮817,橡胶轮817用于弧形转动板815的导向作用,第二支撑板807上侧面设有两个红外监测模块818,红外监测模块818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一支撑板806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支撑架820,支撑架820上部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821,第一伺服电机821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一伺服电机8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螺纹杆822,螺纹杆822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相邻的第二支撑板807下侧面,螺纹杆822上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板823,螺纹板823的左右两部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24,两根第一连接杆824的外端分别铰接有转动架825,第二支撑板807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方形通孔819,转动架825转动连接于相邻的方形通孔819内,转动架82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轮826,第一电动轮826用于将鞋子固定,避免在脱鞋时发生打滑,第一电动轮826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一支撑板806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827,第三电动滑轨827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轨827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三电动滑轨827的电动滑块上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28,第二伺服电机828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二伺服电机828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杆829,第三支撑板830固接于第一支撑板806上侧面中部,
第二固定杆829与第三支撑板830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杆829的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固定架831,两个固定架831的后端之间固接有弹性橡胶片832,此时弹性橡胶片832将包裹在左脚鞋子的上侧面,如此避免了在脱鞋时,因打滑鞋子脱离束缚。
38.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一方形壳901、转动杆902、第二电动轮903、同步带904、限位块905、第一导向板906、滑动块907、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固定杆909、第一塑料挡板910、第二弹簧911和第二连接杆912,第一底板801上侧面中部左右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方形壳901,第一方形壳901内侧面前后两部分别固接有转动杆902,转动杆90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轮903,第二电动轮903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对应的两个第二电动轮903之间绕设有同步带904,同步带904的外侧面前后两部分别固接有限位块905,第一方形壳901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一导向板906,第一导向板906上开设有滑槽,第一导向板906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907,滑动块907的下端与限位块905配合,滑动块907上固接有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固定杆909,第三固定杆909的外端与相邻的第一侧支板802内侧面滑动连接,第三固定杆909上固接有第一塑料挡板910,第一塑料挡板910的下侧面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911,同侧的第二弹簧911下端之间固接有第二连接杆912,通过第三伺服电机908带动第一塑料挡板910、第二弹簧911和第二连接杆912配合,避免拖鞋在向前滑动时,不能使拖鞋完全放置到地面上。
39.放置机构包括有第四电动滑轨1001、第二方形壳1002、第一方形板1003、电动推杆1004、方形滑动板1005、第五电动滑轨1006、第六电动滑轨1007、第二侧支板1008、第二底板1009、第三电动轮1010、滑槽板1011、第四电动轮1013、第三连接杆1014和摆动板1015,第四电动滑轨1001安装于外壳1的内侧面下部,第四电动滑轨1001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轨1001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四电动滑轨1001的电动滑块下侧面固接于三个第二方形壳1002,相邻的第二方形壳1002固接,第二方形壳1002为两个空腔设置,每个第二方形壳1002的空腔内分别放置有一只拖鞋,第一方形板1003固接于外壳1内下部后侧,第一方形板1003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电动推杆1004,电动推杆1004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电动推杆1004的伸缩杆前端固接有方形滑动板1005,第五电动滑轨1006固接于外壳1内上部,第五电动滑轨1006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五电动滑轨1006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五电动滑轨1006的电动滑块下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六电动滑轨1007,第六电动滑轨1007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六电动滑轨1007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两个第六电动滑轨1007的电动滑块内侧面分别固接有第二侧支板1008,两个第二侧支板1008的内侧面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二底板1009,第二底板1009的上侧面左右两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三电动轮1010,第三电动轮1010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滑槽板1011固接于第二底板1009上侧面中部,滑槽板1011的左右两侧和两个第二侧支板1008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导向槽1012,导向槽1012内上下两部分别设有第四电动轮1013,第四电动轮1013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左右相邻的第四电动轮1013之间固接有第三连接杆1014,上下相邻的第三连接杆1014之间转动连接有摆动板1015,摆动板1015用于推送鞋子,避免鞋子与第三电动轮1010发生打滑,导致鞋子不能滑动。
40.储放机构包括有连接架1301、方形固定板1302、第三方形壳1303、第七电动滑轨1304、滑动架1305、第二塑料挡板1306、第二导向板1307、第五电动轮1308和视觉模块1309,第三方形壳1303共设有四列,每列共设有五个,相邻两列的第三方形壳1303之间固接有方
形固定板1302,最外侧的两列第三方形壳1303外侧面分别固接有连接架1301,两个连接架1301分别固接于外壳1的内侧面左右两部,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七电动滑轨1304,第七电动滑轨1304后部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七电动滑轨1304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七电动滑轨1304的电动滑块下端固接有滑动架1305,滑动架1305下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二塑料挡板1306,第二导向板1307固接于第三方形壳1303内侧面下部,第三方形壳1303的前侧面下部设有两个第五电动轮1308,两个第五电动轮1308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三方形壳1303左右两部,第五电动轮1308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侧面上部固接有视觉模块1309。
41.当用户准备换鞋时,控制面板3通过指纹信息识别用户,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电动滑轨803,第一电动滑轨803带动其上的电动滑块向前运动,第一电动滑轨803的电动滑块带动脱鞋机构和传送机构向前移动,此时盖板804远离外壳1的外侧面,此时用户将脚左脚放置于左部的第二支撑板807上侧面,随后用户将左脚沿第二支撑板807向后滑动,当鞋子的脚后跟接触到橡胶轮817时,鞋子的脚后跟向外侧挤压两个橡胶轮817,随后橡胶轮817带动相邻的弧形转动板815沿转轴814向外侧摆动,此时第二扭簧816旋紧,当鞋子接触到弧形固定板812时,弧形固定板812带动花键滑动杆811向前侧滑动,第一弹簧813压缩,第一弹簧813挤压支撑杆810向前滑动,支撑杆810带动第二电动滑轨809的电动滑块向前滑动,此时的第二电动滑轨809未通电,当支撑杆810滑动到第二电动滑轨809的前端时,通过红外监测模块818监测到用户将左脚鞋子放置到指定位置,在用户将左脚从鞋子内取出时,弧形固定板812和弧形转动板815将对鞋子的脚后跟起到固定作用。
42.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21,第一伺服电机821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822顺时针转动,螺纹杆822带动螺纹板823向下移动,螺纹板823向下移动通过两侧的第一连接杆824推动两侧的转动架825向外侧延伸,使两个转动架825的上部相靠近,此时两个转动架825带动两个第一电动轮826相靠近,如此使两个第一电动轮826夹紧左脚鞋子的后部左右两侧,将鞋子固定,避免在用户脱鞋时发生打滑,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28,第二伺服电机828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固定杆829顺时针转动,第二固定杆829带动固定架831顺时针转动,固定架831带动弹性橡胶片832沿第二固定杆829顺时针转动,此时固定架831和弹性橡胶片832穿过n形通孔808移动至第二支撑板807的上方,此时弹性橡胶片832位于左脚鞋子的上方,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电动滑轨827,第三电动滑轨827使其上的电动滑块带动第二伺服电机828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固定杆829带动固定架831和弹性橡胶片832向下移动,此时弹性橡胶片832将包裹在左脚鞋子的上侧面,如此避免了在脱鞋时,鞋子发生打滑使鞋子脱离第二支撑板807的上侧面,对脱鞋造成不便,当用户在将左脚的脚后跟抬起从鞋子里取出时,当鞋子底部左右两侧与第一电动轮826发生打滑时,第一电动轮826监测打滑,此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电动轮826,使鞋子两侧的第一电动轮826向内侧转动,使鞋子始终贴合在第二支撑板807的上侧面,避免在脱鞋使发生打滑使用户跌倒。
43.当用户准备脱鞋时将手指放置到控制面板3的指纹识别区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滑轨1001,第四电动滑轨1001通过其上的电动滑块带动三个第二方形壳1002右滑动,控制面板3根据用户的信息将装有用户拖鞋的第二方形壳1002与外壳1开设的方形通孔对齐,此时控制面板3同时启动两根电动推杆1004,两根电动推杆1004的伸缩杆带动方形滑动板1005向前滑动,此时通过方形滑动板1005推动用户的拖鞋向前滑动,此时控制面板3启动
左部的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带动第三固定杆909、第一塑料挡板910、第二弹簧911和第二连接杆912顺时针转动,随后用户的拖鞋滑动到第一底板801上侧面,此时两只拖鞋分别位于第一底板801的左右两部,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左部的第三伺服电机908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此时第一塑料挡板910与第一底板801垂直,在第二连接杆912与第一底板801接触时,第二弹簧911弯曲变形,然后在用户将左脚鞋子脱掉后,此时控制面板3启动左部的第二电动轮903,第二电动轮903带动同步带904逆时针转动,此时后部的限位块905接触到滑动块907后侧面下部,滑动块907带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固定杆909、第一塑料挡板910、第二弹簧911和第二连接杆912沿第一导向板906向前侧移动,通过第一塑料挡板910带动左侧的拖鞋向前滑动,当第一塑料挡板910运动到第一导向板906最前端时,控制面板3关闭第二电动轮903,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带动第三固定杆909和第一塑料挡板910向前侧摆动,此时第一塑料挡板910的下端带动拖鞋继续向前滑动,随后第二弹簧911复位带动第二连接杆912向前摆动,使拖鞋完全掉落到地面,避免拖鞋在向前滑动时,不能使拖鞋完全放置到地面上,随后控制面板3依次启动左部的第二电动轮903和左部的第三伺服电机908,左部的第二电动轮903和左部的第三伺服电机908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随后重复上述操作,用户将右脚的鞋脱掉后并换上自己的拖鞋。
44.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电动滑轨803,第一电动滑轨803上的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此时用户的鞋子进入到外壳1的内部,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28和第三电动滑轨827,第二伺服电机828和第三电动滑轨827带动弹性橡胶片832远离用户鞋子的上侧面后复位,然后控制面板3关闭第二伺服电机828和第三电动滑轨827,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21,第一伺服电机821带动第一电动轮826复位,此时第一电动轮826远离用户的鞋子,然后控制面板3关闭第一伺服电机821,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轮1013,第四电动轮1013逆时针转动,第四电动轮1013沿导向槽1012时针转动,当摆动板1015转动到第二侧支板1008上部时,此时摆动板1015与第二底板1009平行,随后控制面板3关闭第四电动轮1013并启动第三电动轮1010,第三电动轮1010逆时针转动,然后控制面板3同时启动左右两部的第二电动滑轨809,两个第二电动滑轨809通过其上的电动滑块分别带动相邻的支撑杆810向后侧滑动,此时支撑杆810带动其上的部件向后侧滑动,此时两侧的弧形固定板812推动用户的两只鞋子同时向后侧滑动。
45.在用户的鞋子接触到第三电动轮1010时,通过第三电动轮1010和弧形固定板812带动鞋子向后滑动,当用户的鞋子向第二底板1009上侧移动时,然后控制面板3依次启动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上滑动连接的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移动,此时通过视觉模块1309将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部信息传输到控制面板3,通过控制面板3控制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上的电动滑块移动,通过控制面板3使第二底板1009带动用户鞋子移动到没有鞋子的第三方形壳1303前侧,此时第二底板1009与第三方形壳1303前侧面下部平行,此时控制面板3关闭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当用户鞋子完全运送到第二底板1009上侧后,随后控制面板3关闭第三电动轮1010。
46.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轮1013,第四电动轮1013顺时针转动使摆动板1015顺时针转动,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电动轮1010,使第三电动轮1010逆时针转动,此时摆
动板1015的下端带动用户的鞋子向后侧滑动,同时通过第三电动轮1010也会带动用户的鞋子向后滑动,当摆动板1015与第二底板1009垂直时,摆动板1015继续向后移动,通过设置摆动板1015,避免用户的鞋子与第三电动轮1010发生打滑,导致用户的鞋子不能向后滑动,当摆动板1015移动至第二底板1009后部时,摆动板1015的下端沿导向槽1012顺时针摆动,将用户的鞋子向第三方形壳1303内部推送。
47.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五电动轮1308,第五电动轮1308逆时针转动,此时通过第五电动轮1308、第三电动轮1010和摆动板1015将用户的鞋子推送到第三方形壳1303内部,随后控制面板3依次关闭第三电动轮1010、第四电动轮1013和第五电动轮1308,控制面板3启动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使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上的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后关闭,如此使用户的鞋子放置于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部,通过设定空气净化装置定时启动,使外壳1内的空气流通,使外壳1内的鞋子进行干燥,避免用户长时间穿鞋,脚出汗使鞋内潮湿,导致用户再穿鞋时不舒服。
48.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用户准备穿鞋出门时,随后用户在控制面板3的触摸屏上选取自己想穿的鞋子,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通过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配合,带动第二底板1009和其上的部件与装有鞋子的第三方形壳1303配合,随后重复上述操作使摆动板1015运动到第二侧支板1008的上部且与第二底板1009平行,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七电动滑轨1304,第七电动滑轨1304的电动滑块带动滑动架1305和第二塑料挡板1306向前滑动,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五电动轮1308,第五电动轮1308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塑料挡板1306和第五电动轮1308将鞋子从第三方形壳1303取出,当鞋子接触到第二底板1009时,此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电动轮1010,通过第二塑料挡板1306、第五电动轮1308和第三电动轮1010将鞋子运送到第二底板1009上侧面,随后使第七电动滑轨1304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然后依次关闭第七电动滑轨1304、第五电动轮1308和第三电动轮1010,随后控制面板3使第五电动滑轨1006和第六电动滑轨1007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轮1013和第三电动轮1010,此时摆动板1015向后移动,此时摆动板1015的后部向下摆动,通过摆动板1015和第三电动轮1010配合将鞋子推动到第二支撑板807上,随后控制面板3使摆动板1015复位并关闭第四电动轮1013和第三电动轮1010,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电动滑轨803,第一电动滑轨803的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向前滑动,此时用户的鞋子被运送到外壳1的外部,同时控制面板3启动第二电动轮903,通过第二电动轮903逆时针转动带动其上的部件向前移动,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带动其上的部件向前转动,此时第一塑料挡板910与第一底板801平行,随后用户穿好鞋子将脱下来的拖鞋放置于第一底板801上侧面左右两部,随后用户点击控制面板3上的完成按钮,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一电动滑轨803,第一电动滑轨803的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然后控制面板3监测没有装拖鞋的第二方形壳1002,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滑轨1001,第四电动滑轨1001的电动滑块带动没有装拖鞋的第二方形壳1002移动到外壳1的方形通孔后侧,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二电动轮903,第二电动轮903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并关闭,此时第一塑料挡板910推动用户换下的拖鞋进入到第二方形壳1002内,在第一塑料挡板910运动到第一导向板906后部时,随后控制面板3启
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的输出轴带动其上的部件向后转动,此时通过第一塑料挡板910下部的第二弹簧911和第二连接杆912带动用户的拖鞋完全进入到第二方形壳1002内,避免拖鞋没有完全被收回,导致本装置不能正常使用,随后空控制面板3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08,第三伺服电机908输出轴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随后关闭第三伺服电机908,然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四电动滑轨1001,第四电动滑轨1001的电动滑块电动其上的部件复位,随后并关闭第四电动滑轨1001。
49.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5-16所示,还包括有消毒除臭组件,第三方形壳1303内均设置有消毒除臭组件,消毒除臭组件包括有紫外灯1310、第八电动滑轨1311、第一固定座1312、第四连接杆1313、第二固定座1314、除臭消毒喷头1315、第九电动滑轨1316和第二方形板1317,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紫外灯1310,紫外灯1310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三方形壳1303的内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第八电动滑轨1311,第八电动滑轨1311的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电动滑块,第八电动滑轨1311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第八电动滑轨1311的两个电动滑块下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座1312,第一固定座1312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杆1313,相邻的第四连接杆1313之间铰接有第二固定座1314,相邻的第二固定座1314之间固接有除臭消毒喷头1315,除臭消毒喷头1315为向后弯曲设置,同列的第三方形壳1303前后两侧面左右两部分别固接有第九电动滑轨1316,第九电动滑轨131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第九电动滑轨1316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左右相邻的第七电动滑轨1304的电动滑块之间固接有第二方形板1317,第二方形板1317与第三方形壳1303配合。
50.用户脱下的鞋子进入到第三方形壳1303后,首先控制面板3启动第九电动滑轨1316,第九电动滑轨1316的电动滑块带动第二方形板1317移动到装有用户刚换下鞋子的第三方形壳1303前后两侧,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紫外灯1310,紫外灯1310对用户的鞋子进行杀菌消毒,随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八电动滑轨1311,第八电动滑轨1311的两个电动滑块分别带动第一固定座1312相靠近,此时两根第四连接杆1313的内端向下移动,带动除臭消毒喷头1315向下移动进入到用户的鞋内,除臭消毒喷头1315设为弯曲更好的为鞋内除臭消毒,然后进行喷出除臭消毒喷雾,避免用户的鞋子产生异味,使影响用户下次穿鞋,当除臭消毒完毕后,控制面板3启动第八电动滑轨1311,第八电动滑轨1311的两个电动滑块带动其上的部件复位并关闭,经过设定的时间后,控制面板3关闭紫外灯1310,随后启动第九电动滑轨1316使第二方形板1317复位,随后关闭第九电动滑轨1316。
51.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