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3825发布日期:2021-09-04 10:4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垫,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


背景技术:

2.冬天越来越冷,夜间保暖越来越重要,在南方没有暖气,如何舒服的睡眠是很棘手的问题,传统的电加热床垫热效率低,且加热面积不平均,在运输中不能折叠,导致运输困难。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热效率高具有加热功能的软床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床垫整体加热效果好,且易折叠方便运输。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面料表层、弹性层、发热层、安装层及防滑底层,所述床垫本体的四周立壁设置有反热围边层;所述弹性层、发热层、安装层及防滑底层均相对所述床垫本体的宽度方向二等分,且二等分的所述发热层、安装层及防滑底层对应的一端端部相抵接;所述弹性层或安装层对应的二等分结合部设有连接带;
6.二等分的所述发热层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数显温控器,所述数显温控器分别控制二等分的所述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一端端部设有线槽且所述电连接线预埋在所述线槽内。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发热层使得床垫本体发热,抵抗寒冷的空气,且弹性层、发热层、安装层及防滑底层均相对所述床垫本体二等分,所述弹性层或安装层对应的二等分结合部设有连接带,使得床垫本体可以相对折叠起来,缩小床垫本体在运输时的面积,便于运输,设置数显温控器可分别控制二等分的发热层,实现二等分的发热层分控效果。
8.优选的,所述安装层上端面具有安装槽,所述发热层对应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发热层为发热线或者电热膜。
9.优选的,所述发热层还包括顶层散热板,所述发热线或电热膜均匀布置在所述顶层散热板的底端面,所述顶层散热板下端抵接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的底端抵接有防潮背板,所述防潮背板抵接所述安装层。
10.优选的,所述顶层散热板为镀铝锌钢板或铝板;所述保温隔热层为聚氨酯材料。
11.优选的,所述发热线或电热膜与保温隔热层之间设有铝箔固定反热层。
12.优选的,所述发热线包括发热丝及原生硅胶绝缘保护层,所述原生硅胶绝缘保护层均匀包裹在所述发热丝外围。
13.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3d纤维材料、海绵、弹簧的任一种,所述安装层为纳米纤维材料或者硬质纤维棉。
14.优选的,二等分的所述发热层内均布置温度传感器及信号线,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信号线通过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信号线的一端通过信号线端子电连接温感信号接收模块,且所述温感信号接收模块位于所述发热层外部。
15.优选的,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设有供电插座,且所述电连接线外套设有绝缘套;所述发热层的端部均电连接过热保护器。
16.优选的,当所述弹性层对应二等分的结合部设有所述连接带时,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侧的所述弹性层且其位于所述面料表层与弹性层之间;当所述安装层对应二等分的结合部设有所述连接带时,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侧的所述安装层且其位于所述安装层与防滑底层之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a

a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b

b截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发热线布置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发热层为发热线时截面图。
22.1床垫本体、2面料表层、3弹性层、4发热层、401顶层散热板、402发热线、403保温隔热层、404防潮背板、5安装层、6防滑底层、7电连接线、8信号线、9温度传感器、10过热保护器、11连接带、12温感信号接收模块、13线槽、14反热围边层、15铝箔固定反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阅本实用新型附图1至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折叠的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软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面料表层2、弹性层3、发热层4、安装层5及防滑底层6,床垫本体1的四周立壁设置有反热围边层14;弹性层3、发热层4、安装层5及防滑底层6均相对床垫本体1的宽度方向二等分,且二等分的发热层4、安装层5及防滑底层6对应的一端端部相抵接;弹性层或安装层对应的二等分结合部设有连接带11;
25.二等分的发热层4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线7;电连接线7的一端电连接数显温控器,数显温控器分别控制二等分的发热层;发热层的一端端部设有线槽13且电连接线7预埋在线槽13内。
26.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层5上端面具有安装槽,发热层4对应位于安装槽内;发
热层为发热线或者电热膜402。
2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层4还包括顶层散热板401,发热线或电热膜402均匀布置在顶层散热板401的底端面,顶层散热板401下端抵接有保温隔热层403,保温隔热层403的底端抵接有防潮背板404,防潮背板404抵接安装层5。
28.具体的,顶层散热板401为镀铝锌钢板或铝板;保温隔热层403为聚氨酯材料。
29.更具体的,发热线或电热膜402与保温隔热层401之间设有铝箔固定反热层15,在翻折床垫时固定发热线或者电热膜,也能提高床垫的反热效果。
30.进一步的,发热线502包括发热丝及原生硅胶绝缘保护层,原生硅胶绝缘保护层均匀包裹在发热丝外围。
3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层3为3d纤维材料、海绵、弹簧的任一种,安装层5为纳米纤维材料或者硬质纤维棉。
32.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二等分的发热层内均布置温度传感器9及信号线8,温度传感器9与信号线8通过接线端子电连接,信号线的一端通过信号线端子电连接温感信号接收模块12,且温感信号接收模块12位于发热层外部。
33.具体的,电连接线9的一端设有供电插座,且电连接线外套设有绝缘套。
34.更具体的,发热线或发热膜502的端部均电连接过热保护器12,增加使用安全性。
35.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弹性层3对应二等分的结合部设有连接带11时,连接带1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侧的弹性层3且其位于面料表层2与弹性层3之间;当安装层5对应二等分的结合部设有连接带11时,连接带11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侧的安装层5且其位于安装层5与防滑底层6之间。
36.进一步的,发热线以远红外线的方式向外辐射能量,其热能转换率可达到99%以上,使用寿命长,无功率衰减之忧,耐温等级达到200
°
。过热保护器设置65
°
保护值,超过温度自动断电,增强使用安全性。
37.更进一步的,顶层散热板采用加厚板,具有高导热率的同时达到均匀散热的效果。
38.更进一步的,面料选用经编布、竹炭布、5d布等,透气防螨,富有弹性,其结构稳定防脱散,防滑底层具有防滑效果。
39.另外,设置数显温控器分别控制二等分的发热层,可以适应两人的不同睡眠温度,也可以使用一侧关闭另一侧,节能省电。
40.具体的定制过程:
41.根据客户需要确定床垫本体的尺寸、厚度有6公分厚至40公分厚不等。
42.确定厚度尺寸,确定客户需要的软硬度要求、选择需要的面料种类、设置出线位置,然后组装,计算价格,付款交货。
43.具体的,10公分厚的床垫本体尺寸有1.8米
×
2米、1.5米
×
2米、1.3米
×
2米三种规格。
44.具体的,10公分厚的床垫本体尺寸有1.8米
×
2米、1.5米
×
2米、1.3米
×
2米三种规格。
45.本实用新型所有双人床垫规格的尺寸均可定制使用,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几种。
46.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使用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4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