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3079发布日期:2022-01-12 01:2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密封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的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及门窗。


背景技术:

2.现今门窗一般采用单等压腔原理实现密封和排水,最外侧的框扇密封胶条的密封效果决定了整窗密封的好坏,由于该处胶条暴露在室外侧,与扇的下滴水线距离较小,在外部不确定的风压作用下,雨水很容易进入等压腔,如果风压大,进入等压腔体的水就多,水可能就因为排水孔排水不及时溢到等压胶条顶部,常规等压胶条为软密封,水极易破坏密封进入到扇的内侧,从而引起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为了解决门窗排水孔排水不及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包括双等压腔、集水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双等压腔体固定于需要配合的窗框内壁,所述集水单元和所述排水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双等压腔内,所述双等压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窗框内壁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处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窗框内壁连通处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窗框侧边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5.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条是雨水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所述第一密封条漏水时,通过第二密封条使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等压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大气连通,形成等压,基于等压原理,第一体内的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收集,再通过所述排水单元排出,当雨水较大导致第二密封条破损时,在窗扇密封条的作用下,仍能维持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气压与室外气压一致,大部分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收集,再通过所述排水单元排出,同时第二腔体增大了所述雨水与所述第三密封条的距离,能有效防止第三密封胶被雨水损坏,只有小部分飘入第二腔体内,飘入第二腔体内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二腔体下的排水单元排出;本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室外侧的雨水进入室内的可能性大幅减小,使外门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能有了充分的改进提高。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均为三元乙丙发泡胶条。
7.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导水板和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导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集水腔的连通处。
8.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板为凹凸式中空立筋板。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单元包括第一排水槽和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槽与所述
集水腔通过第二排水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水槽和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槽通过第四排水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排水孔与所述第四排水孔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门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2.一种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连接,所述窗扇包括横向外侧型材、横向内侧型材、竖向外侧型材和竖向内侧型材,在横向外侧型材与横向内侧型材之间和竖向外侧型材与竖向内侧型材之间安装有玻璃,还包括所述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水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横向外侧型材和所述竖向外侧型材的内壁。
1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水结构通过螺丝分别与所述横向外侧型材和所述竖向外侧型材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14.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的通气孔的位置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的导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第三密封条;6、导水板;7、集水腔;8、第一排水槽;9、第一排水孔;10、第二排水孔;11、第二排水槽;12、第三排水孔;13、第四排水孔;14、窗框;15、窗扇;16、导水结构;1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4.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带有双等压腔的导水结构,所述双等压导水模块包括双等压腔、集水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双等压腔体固定于需要配合的窗框内壁,所述集水单元和所述排水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双等压腔内,所述双等压腔包括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与所述窗框14内壁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密封条3,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连通处设有第二密封条4,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1和第二密封条2的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腔体2与所述窗框14内壁连通处设有第三密封条5,所述窗框侧边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17,所述通气孔17与所述第一腔体1连通。
25.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条3是雨水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所述第一密封条3漏水时,通过第二密封条4使所述第一腔体1内形成等压腔,通过所述通气孔17与大气连通,形成等压第一体内的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收集,再通过所述排水单元排出,当雨水较大导致第二密封条4破损时,在窗扇15密封条的作用下,仍能维持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内的气压与室外气压一致,大部分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收集,再通过所述排水单元排出,同时第二腔体2增大了所述雨水与所述第三密封条5的距离,能有效防止第三密封胶被雨水损坏,只有小部分飘入第二腔体2内,飘入第二腔体2内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二腔体2下的排水单元排出;本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室外侧的雨水进入室内的可能性大幅减小,使外门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能有了充分的改进提高。
26.由于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的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腔体1增大了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之间的距离,雨水从第一密封条处进入时不会轻易落到所述第二密封条上,对第二密封条进行保护。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第二密封条4和第三密封条5均为三元乙丙发泡胶条。具有良好的耐天候抗老化功能,具有耐臭氧、耐化学腐蚀的特性,具有良好的耐寒耐热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导水板6和集水腔7,所述集水腔7与所述第一腔体1连通,所述导水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集水腔7的连通处。当第一腔体1内的气压与室外气压一致时,大部分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导水板6收集,随后流入集水腔7。
29.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板6为凹凸式中空立筋结构,能够快速导出雨水,大大减少乃至消除防水层的静水压,通过这种主动导水原理能够达到主动防水的效果。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元包括第一排水槽8和第一排水孔9,所述第一排水槽8与所述集水腔7通过第二排水孔10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9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槽8与外界连通的一端。集水腔7内的水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孔10流入第一排水槽8,再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孔9流出。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孔9与所述第二排水孔10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雨水倒灌时,能防止雨水直接冲入集水腔7。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水槽11和第三排水孔12,所述第二排水槽11通过第四排水孔13与所述第二腔体2连通,所述第三排水孔12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槽11与外界连通的一端。第二腔体2内的水通过所述第四排水孔13流入所述第二排水槽11,再从所述第三排水孔12流出。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排水孔12与所述第四排水孔13的中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雨水倒灌时,能防止雨水直接冲入第二腔体2。
3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门窗,包括窗框14和窗扇15,所述窗扇15与所述窗框14连接,所述窗扇15包括横向外侧型材、横向内侧型材、竖向外侧型材和竖向内侧型材,在横向外侧型材与横向内侧型材之间和竖向外侧型材与竖向内侧型材之间安装有玻璃,还包括所述的导水结构16,所述导水结构1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水结构16分别固定于所述横向外侧型材和所述竖向外侧型材的内壁。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水结构16通过螺丝分别与所述横向外侧型材和所述竖向外侧型材固定连接。
3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