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矫正器

文档序号:30160489发布日期:2022-05-26 08:4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姿矫正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坐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2.临床研究发现,长时间的不良坐姿会导致人体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减慢,加重心脏的负荷,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此外也容易引发颈椎、胸椎、腰椎等脊柱结构发生生理性形变以及出现近视、斜视等健康问题。青少年身体正在发育阶段,每天学习需要久坐,却又生性好动,容易出现身体左右倾斜等不良的坐姿习惯,使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也容易导致视疲劳,长时间下去诱发近视的发生。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甚至超过50%。良好的坐姿有助于减缓视觉疲劳,降低近视,同时能帮助青少年形成挺拔的身躯,提高自信心等。因此对于学生纠正不良坐姿形成良好科学的坐姿习惯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3.坐姿矫正器用来解决阅读、书写时的坐姿不良问题,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现有的坐姿矫正器多是采用升降横杆结构来实现。使用时,将坐姿矫正器安装在书桌前,通过横杆用来防止使用者前趴或将使用者眼睛限定在一定高度,由此矫正坐姿,但是,现有的坐姿矫正器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臀部后移的现象,一旦使用者臀部后移,横杆将无法防止使用者前趴,而不能达到坐姿矫正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臀部后移,提高坐姿矫正效果,有助于养成正确科学坐姿习惯的坐姿矫正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臀托、调节装置和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用于安装在椅背上,所述的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的支撑架的前侧,所述的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架上,所述的臀托位于所述的调节装置的前侧,所述的臀托安装在所述的调节装置上,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的臀托的前后位置,所述的臀托的前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的臀托的前端面用于与使用者臀部接触。
6.所述的臀托的前端面上通过胶水粘接有硅胶垫。
7.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伸缩杆、第一旋钮和第一抓手,所述的伸缩杆的前端固定在所述的臀托上,所述的第一抓手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架上,所述的第一抓手位于所述的伸缩杆的后侧,所述的伸缩杆的后部插入所述的第一抓手内,所述的第一旋钮套设在所述的伸缩杆和所述的第一抓手上,转动所述的第一旋钮能够使所述的第一抓手将所述的伸缩杆锁定或者解除所述的第一抓手对所述的伸缩杆的锁定。
8.所述的第一旋钮内部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一旋转腔,且所述的第一旋转腔的尺寸从前到后逐渐变大,所述的第一抓手的前部从所述的第一旋钮的后端进入所述的第一旋转腔中,所述的伸缩杆的后部从所述的第一旋钮的前端进入所述的第一旋转腔中后插入所述的第一抓手内,当转动所述的第一旋钮使其向后移动时,此时所述的第一抓手能够被所述的
第一旋钮压紧将所述的伸缩杆锁定,如果再次转动所述的第一旋钮使其向前移动时,此时所述的第一抓手不能被所述的第一旋钮压紧,所述的第一抓手对所述的伸缩杆的锁定解除,所述的伸缩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的第一抓手前后移动。
9.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连接块、用于夹持在椅背右侧的右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在椅背左侧的左夹持组件,所述的右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右侧,所述的左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的连接块的左侧,所述的左夹持组件和所述的右夹持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块上,且所述的左夹持组件和所述的右夹持组件呈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的调节装置的第一抓手的后端也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块上;所述的右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杆、第二旋钮、第二抓手、连接杆、调节杆、第三旋钮、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的第二抓手位于所述的固定杆的右侧,所述的固定杆插入所述的第二抓手内,所述的第二旋钮套设在所述的固定杆和所述的第二抓手上,转动所述的第二旋钮能够使所述的第二抓手将所述的固定杆锁定或者解除所述的第二抓手对所述的固定杆的锁定,所述的连接杆位于所述的第二抓手的右侧,第二抓手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杆上,所述的调节杆位于所述的连接杆的前侧,所述的调节杆位于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的调节杆与所述的连接杆之间呈90度夹角,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的第二旋钮分别安装在所述的调节杆上,所述的第一夹持板位于所述的第二夹持板的前侧,所述第三旋钮套设在所述的调节杆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二夹持板的后侧,旋转所述的第三旋钮,所述的第三旋钮能够推动所述的第二夹持板沿所述的调节杆向前移动靠拢所述的第一夹持板。
10.所述的第二旋钮内部具有左右贯穿的第二旋转腔,且该第二旋转腔的尺寸从左到右逐渐变大,所述的第二抓手从所述的第二旋钮的右端进入所述的第二旋转腔中,所述的固定杆从所述的第二旋钮的左端伸入所述的第二旋转腔中后进入所述的第二抓手内,当转动所述的第二旋钮使其向右移动时,此时所述的第二抓手能够被所述的第二旋钮压紧将所述的固定杆锁定,如果再次转动所述的第二旋钮使其向左移动时,此时所述的第二抓手不能被所述的第二旋钮压紧,所述的第二抓手对所述的固定杆的锁定解除,所述的固定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的第二抓手左右移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臀托、调节装置和支撑架构成坐姿矫正器,支撑架用于安装在椅背上,调节装置位于支撑架的前侧,调节装置安装在支撑架上,臀托位于调节装置的前侧,臀托安装在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臀托的前后位置,臀托的前端面为弧形面,臀托的前端面用于与使用者臀部接触,在使用时,将支撑架安装在椅背上,通过调节装置调整臀托的前后位置,使臀托与使用者臀部接触,由此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时,通过臀托进行限制,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臀部后移,提高坐姿矫正效果,有助于养成正确科学坐姿习惯。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姿矫正器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姿矫正器的局部分解图一;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姿矫正器的调节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姿矫正器的右夹持组件的分解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姿矫正器的右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臀托1、调节装置和支撑架,支撑架用于安装在椅背上,调节装置位于支撑架的前侧,调节装置安装在支撑架上,臀托1位于调节装置的前侧,臀托1安装在调节装置上,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臀托1的前后位置,臀托1的前端面为弧形面,臀托1的前端面用于与使用者臀部接触。
19.本实施例中,臀托1的前端面上通过胶水粘接有硅胶垫。
20.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包括伸缩杆2、第一旋钮3和第一抓手4,伸缩杆2的前端固定在臀托1上,第一抓手4的后端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一抓手4位于伸缩杆2的后侧,伸缩杆2的后部插入第一抓手4内,第一旋钮3套设在伸缩杆2和第一抓手4上,转动第一旋钮3能够使第一抓手4将伸缩杆2锁定或者解除第一抓手4对伸缩杆2的锁定。
21.本实施例中,第一旋钮3内部具有前后贯穿的第一旋转腔,且第一旋转腔的尺寸从前到后逐渐变大,第一抓手4的前部从第一旋钮3的后端进入第一旋转腔中,伸缩杆2的后部从第一旋钮3的前端进入第一旋转腔中后插入第一抓手4内,当转动第一旋钮3使其向后移动时,此时第一抓手4能够被第一旋钮3压紧将伸缩杆2锁定,如果再次转动第一旋钮3使其向前移动时,此时第一抓手4不能被第一旋钮3压紧,第一抓手4对伸缩杆2的锁定解除,伸缩杆2能够相对于第一抓手4前后移动。
22.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连接块5、用于夹持在椅背右侧的右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在椅背左侧的左夹持组件,右夹持组件位于连接块5的右侧,左夹持组件位于连接块5的左侧,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分别安装在连接块5上,且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呈左右对称结构,调节装置的第一抓手4的后端也安装在连接块5上,且连接块5的后端设置有装饰螺钉6避免伸缩杆2在连接块5处露出;右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杆7、第二旋钮8、第二抓手9、连接杆10、调节杆11、第三旋钮12、第一夹持板13和第二夹持板14,第二抓手9位于固定杆7的右侧,固定杆7插入第二抓手9内,第二旋钮8套设在固定杆7和第二抓手9上,转动第二旋钮8能够使第二抓手9将固定杆7锁定或者解除第二抓手9对固定杆7的锁定,连接杆10位于第二抓手9的右侧,第二抓手9固定在连接杆10上,调节杆11位于连接杆10的前侧,调节杆11位于连接杆10固定连接,且调节杆11与连接杆10之间呈90度夹角,第一夹持板13和第二旋钮8分别安装在调节杆11上,第一夹持板13位于第二夹持板14的前侧,所述第三旋钮12套设在调节杆11上,且位于第二夹持板14的后侧,旋转第三旋钮12,第三旋钮12能够推动第二夹持板14沿调节杆11向前移动靠拢第一夹持板13。
23.本实施例中,第二旋钮8内部具有左右贯穿的第二旋转腔,且该第二旋转腔的尺寸从左到右逐渐变大,第二抓手9从第二旋钮8的右端进入第二旋转腔中,固定杆7从第二旋钮8的左端伸入第二旋转腔中后进入第二抓手9内,当转动第二旋钮8使其向右移动时,此时第二抓手9能够被第二旋钮8压紧将固定杆7锁定,如果再次转动第二旋钮8使其向左移动时,此时第二抓手9不能被第二旋钮8压紧,第二抓手9对固定杆7的锁定解除,固定杆7能够相对于第二抓手9左右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