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6443发布日期:2022-01-05 10: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子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


背景技术:

2.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镜片,镜子由三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位于最外侧,为玻璃化学氧化物(na2o
·
cao
·
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具有较强的透光性。第二层为银或铝材料,具有较强的反光性,起到反光和镜像的作用。第三层为保护层,放置银或铝被氧化或刮擦。
3.传统的镜子和控制开关通常是相互独立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科技水平提升,人们对日常用品的科技感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目前的镜子上尚未存在将远程控制开关与镜子相结合的结构,从而实现无触式感应控制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能够将控制开关与镜子相结合,从而实现远程无触式启闭控制开关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包括背面去除部分金属涂层和保护涂层的镜子,所述镜子背面去除部分金属涂层和保护涂层的位置相重叠且形成具有透光性的信号发射区,所述镜子背面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有雷达感应电路板,所述雷达感应电路的感应端与所述信号发射区内正对。
7.进一步得,所述主控板连接有灯珠,所述镜子的信号发射区插接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镜子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灯珠插入的沉槽。
8.进一步得,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镜子平面平行的端面通过雕刻形成所述指示标识。
9.进一步得,所述信号发射区的内底面为所述镜子的二氧化硅涂层,所述二氧化硅涂层与所述信号发射区正对的位置通过镭射雕刻形成所述指示标识。
10.进一步得,所述信号发射区内设置有指示标识,所述指示标识包括与所述信号发射区内底面粘接的导光贴片,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导光贴片抵接。
11.进一步得,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位于所述主控板远离所述镜子的一侧,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连接有雷达感应板,所述主控板贯通有与所述信号发射区正对的通槽,所述雷达感应板与所述通槽插接。
12.进一步得,所述主控板远离所述镜子的端面连接有锡球,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的边沿设置有焊接口,所述焊接口与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的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焊接口与所述锡球碰焊连接。
13.进一步得,镜子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均位于所述盖板的盖口内,所述盖板的盖口边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粘接有双面胶,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镜子粘接,所述盖板的内底面与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抵接,所述盖板
通过所述雷达感应电路板和主控板与所述导光板抵接。
14.进一步得,所述盖板的内侧面贯通有通线槽,所述通线槽与所述盖板的盖口边沿相连通,所述通线槽供所述主控板的连接线路穿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结构,通过在镜子背面设置主控板和雷达感应电路板,利用雷达感应电路板的远距离感应作用,发射出微波,并且透过信号发射区内底面的镜子二氧化硅涂层,从而穿透至镜子的正面,用以感应镜子前物体的移动,从而触发感应雷达感应电路板,进而触发主控板以启动与主控板相连接的电子元器件。特别的,由于镜子中第二层的金属涂层(银或铝层)具有屏蔽微波的弊端,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在镜子背面相应的安装位置,依次去除第三层保护层和第二层金属层,从而形成对应的信号发射区,致使信号发射区的内底面仅为镜子的二氧化硅层,该层具有较强的透光性,且雷达感应电路板产生的微波也能透过第一层的二氧化硅图层传递至镜子的正面,由此实现雷达感应电路板通过感应物体的移动,触发主控板以控制相应元器件的功能。由此,本实用新型将镜子雷达感应电路板形结合,利用雷达远距离感应触发主控板电路的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无触式触发主控板控制相应元器件的功能,进而体现镜子产品的科技感和进步性。
17.2.通过在信号发射区的内底面设置具有透光性的指示标识,利用主控板上的灯珠发光照射在信号发射区内底面的指示标识上,从而达到显示指示标识中文字说明的作用,一方面在镜子前能够显现出对应的灯光及指示标识,而不是透过镜子的二氧化硅层直接观察到电路板和雷达感应电路板,因此具有美化镜子整体外观,从而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有益作用;另一方面,灯珠发光容易使使用者在镜子前注意到信号发射区上指示标识的内容,从而为使用者如何使用该信号发射区中雷达感应电路板和主控板,以及其相应作用提供指示,从而达到改善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剖视图。
23.图中:1、镜子;11、信号发射区;12、指示标识;2、导光板;21、沉槽;3、主控板;31、灯珠;32、通槽;33、锡球;34、连接线路;4、雷达感应电路板;41、雷达感应板;42、焊接口;5、盖板;51、安装槽;52、通线槽;53、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实施例1
26.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无触式感应的镜子1结构,包括背面刮除部分金属涂层(银或铝层)和保护涂层的镜子1,镜子1背面通过刮除工艺或者腐蚀工艺去除部分金属图层和保护涂层的位置相互重叠,且形成具有透光性的信号发射区11,信号发射区11呈条形槽状设置,镜子1的背面安装有主控板3,主控板3连接有雷达感应电路板4,雷达感应电路的感应端与信号发射区11内正对。
27.值得说明的是,雷达感应是根据多普勒效应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平面天线,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智能节能的功能。当墙壁厚度小于十厘米时,雷达感应可隔墙进行感应,同时在感应区域内,遮挡物能够对雷达感应造成屏蔽,例如金属板、金属涂层等金属物体。
28.具体的,通过在镜子1背面设置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利用雷达感应电路板4的远程感应作用,发射出微波,并且透过信号发射区11内底面的镜子1二氧化硅涂层,从而穿透至镜子1的正面,用以感应镜子1前的物体的移动,从而触发感应雷达感应电路板4,进而触发主控板3以启动与主控板3相连接的电子元器件。特别的,由于镜子1中第二层的金属涂层(银或铝层)具有屏蔽微波的弊端,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在镜子1背面相应的安装位置,依次刮除第三层保护层和第二层金属层,从而形成对应的信号发射区11,致使信号发射区11的内底面仅为镜子1的二氧化硅层,该层具有较强的透光性,且雷达感应电路板4产生的微波也能透过第一层的二氧化硅图层传递至镜子1的正面,由此实现雷达感应电路板4通过感应障碍物,触发主控板3以控制相应元器件的功能。由此,本实用新型将镜子1雷达感应电路板4形结合,利用雷达远程感应触发主控板3电路的功能,从而实现远程无触式触发主控板3控制相应元器件的功能,进而体现镜子1产品的科技感和进步性。
29.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主控板3朝向镜子1的端面连接有灯珠31,本实施例中灯珠31的数量为两个,镜子1的信号发射区11插接有导光板2,导光板2覆盖指示标识12设置,导光板2远离镜子1的端面开设有供灯珠31插入的沉槽21。因此,利用导光板2的均光作用,从而使灯珠31产生的灯光均匀的分布在导光板2上,有利于减少灯珠31产生的灯光局部聚集而造成刺眼的情况。
30.导光板2与镜子1平面平行且靠近镜子1的端面通过雕刻形成指示标识12,指示标识12可以是带有文字的图案标识,也可以是对应的文字标识,用以辅助指示该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的使用功能辅助说明,从而便于使用者使用,同时在灯珠31的照射作用下,从而使导光板2上雕刻形成的指示标识12透过镜子1信号发射区11的内底面,以便于使用者观察。
31.具体的,通过设置具有透光性的指示标识12,在导光板2的均光作用下,从而使致使标识透过信号发射区11的二氧化硅层,显示在镜子1的正面,一方面在镜子1前能够显现出对应的灯光及指示标识12,而不是透过镜子1的二氧化硅层直接观察到电路板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因此具有美化镜子1整体外观,从而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有益作用;另一方面,灯珠31发光容易使使用者在镜子1前注意到信号发射区11上指示标识12的内容,从而为使用者如何使用该信号发射区11中雷达感应电路板4和主控板3,以及其相应作用提供指示,从而达到改善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有益效果。
32.参照图1至图5所示,雷达感应电路板4位于主控板3远离镜子1的一侧,且雷达电路板平面、主控板3平面、镜子1平面三者相互平行设置。雷达感应电路板4连接有雷达感应板
41,雷达感应板41是雷达感应传感器,主控板3贯通有与信号发射区11正对的通槽32,雷达感应板41与通槽32插接。当主控板3安装在镜子1上时,通道位于信号发射区11的中心位置,雷达感应板41与导光板2抵接。由此,通过在主控板3设置同雷达感应板41插接的通槽32,以便于降低主控板3的上电子元件的遮挡作用,同时降低电子元件中金属物质的屏蔽效果。与此同时,利用雷达感应板41与通槽32插接,能够有效的定位安装雷达感应电路板4,从而使安装位置准确。
33.为了实现雷达感应电路板4与主控板3相互连接的功能,同时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主控板3远离镜子1的端面连接有锡球33,本实施例中锡球33的数量为四个,雷达感应电路板4的边沿设置有焊接口42,焊接口42的数量与锡球33的数量一致且相互对应设置,焊接口42与雷达感应电路板4的控制芯片连接,焊接口42与锡球33碰焊连接。
34.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子1结构还包括呈类长方体状的盖板5,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均位于盖板5的盖口内,盖板5的盖口相对的两个边沿开设有安装槽51,安装槽51粘接有双面胶53,盖板5通过双面胶53与镜子1粘接。盖板5的内底面与雷达感应电路板4抵接,盖板5通过雷达感应电路板4和主控板3与导光板2抵接。通过设置盖板5,使得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均能够良好的密封安装在盖板5内,从而减少外部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盖板5内影响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工作的情况。
35.主控板3由于用电及连接其他元器件,因此主控板3通常会连接线路34至外部,以起到连接的作用。盖板5的内侧面贯通有通线槽52,通线槽52与盖板5的盖口边沿相连通,通线槽52供主控板3的连接线路34穿接。
36.实施例2
3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38.信号发射区11的内底面为镜子1的二氧化硅涂层,二氧化硅涂层与信号发射区11正对的位置通过镭射雕刻形成指示标识12,指示标识12可以是带有文字的图案标识,也可以是对应的文字标识,用以辅助指示该主控板3和雷达感应电路板4的使用功能辅助说明,从而便于使用者使用。
39.实施例3
40.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1.指示标识12包括通过透明胶水与信号发射区11内底面粘接的导光贴片(图中未示出),导光贴片可以是塑料贴片,也可以是玻璃贴片,导光贴片的形状为具有指示说明作用的文字或图样形状,导光板2与导光贴片抵接。
4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