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室内老人躺椅

文档序号:29659074发布日期:2022-04-14 20:2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室内老人躺椅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椅,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室内老人躺椅。


背景技术:

2.躺椅指可供躺卧的椅子,由于躺椅较传统的椅子更能让人放松,能让处于半睡的人得到全身的放松和休息,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医院陪护椅、午休椅、户外休闲椅等。
3.而老人由于身体虚弱,若是在躺椅上入睡,老人长时间未运动身体,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进而导致老人手脚冰凉、四肢无力及头晕眼花,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室内老人躺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椅背件,椅背件用于给腰部的提供依靠,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流动空间,椅背件内部设置有膨胀空间且膨胀空间延伸至与流动空间相通,流动空间内设置有水囊,水囊具有延伸至膨胀空间的固定端且固定端固定于椅背件内部,椅背件内设置有弹性件且弹性件与水囊相对,流动空间内设置有挤压流动空间中水囊的挤压装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躺椅处于放置状态时,水囊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流动空间中,当老人坐至底座上,并靠在椅背件上,此时,启动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将挤压流动空间中的水囊,使得水囊中的水流向膨胀空间,处于膨胀空间中水囊会变大,对弹性件造成压力,使得弹性件收缩,椅背件发生微小的移动,挤压装置放开对水囊的挤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囊中的水流回流动空间,弹性件恢复原来的状态,在不断的挤压与放开流动空间中的水囊,使得椅背件不断的在移动,起到对老人腰部的按摩作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流动空间内,驱动电机驱动设置有第一凸轮转动,流动空间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具有与第一凸轮相抵的移动一端及与水囊相抵的移动二端,移动二端与水囊之间设置有挤压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转动,当移动一端与第一凸轮相抵处由凹处转为突出处,导致移动杆向远离第一凸轮的方向移动,继而移动二端向水囊所在处移动,带动挤压板向水囊移动,最终挤压板对水囊造成挤压,当移动一端与第一凸轮相抵处由突出处转为凹处,使得移动杆向靠近第一凸轮的方向移动,最终挤压板远离水囊,水囊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第一凸轮不断的转动中,水囊不断的被挤压与放开,最终对椅背件不断的发生微小的移动,起到对老人腰部的按摩,防止老人在长时间的躺在躺椅上后,由于未活动身体导致手脚冰凉、四肢无力及头晕眼花。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内部上设置有供挤压板滑移的滑移轨道,滑移轨道一端处于第一凸轮处,滑移轨道的另一端处于水囊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轨道块与滑移轨道,控制移动杆的滑移轨道,使得移
动杆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下侧四周设置有滑轮凹槽,滑轮凹槽内固定设置调整电机,调整电机驱动设置第二凸轮,滑轮凹槽内设置有沿竖向的滑轮轨道,滑轮轨道上设置有调整块,滑轮凹槽与调整块之间设置有驱动调整块沿滑轮轨道移动的压缩弹簧,滑落凹槽内设置有与调整块同步移动的调整杆,调整杆的一端与第二凸轮相抵,调整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老人的力量较小,难以将躺椅移动,故设置可调节滑轮,当需要移动躺椅时,驱动调整电机,调整电机驱动第二凸轮移动,在第二凸轮由凹处转为突出处时,调整杆在第二凸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使得滑轮从滑轮凹槽中伸出,且滑轮在底座四周都有设置故老人可通过滑轮推动躺椅移动,移动完毕后,再驱动调整电机,第二凸轮由突出处转为凹处,由于调整杆与调整块同步移动,故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调整杆与第二凸轮相抵,故调整杆上移,使得滑轮收回至滑轮凹槽内,设置可伸出与回缩的滑轮,使得在老人处于躺椅上时,躺椅不会随意的移动,也可方便老人推动躺椅。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放大图a;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局部放大图b。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室内老人躺椅,包括底座1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椅背件2,椅背件2用于给腰部的提供依靠,底座1内设置有流动空间3,椅背件2内部设置有膨胀空间4且膨胀空间4延伸至与流动空间3相通,流动空间3内设置有水囊5,水囊5具有延伸至膨胀空间4的固定端51且固定端51固定于椅背件2内部,椅背件2内设置有弹性件21且弹性件21与水囊5相对,流动空间3内设置有挤压流动空间3中水囊5的挤压装置6,当躺椅处于放置状态时,水囊5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流动空间3中,当老人坐至底座1上,并靠在椅背件2上,此时,启动挤压装置6,挤压装置6将挤压流动空间3中的水囊5,使得水囊5中的水流向膨胀空间4,处于膨胀空间4中水囊5会变大,对弹性件21造成压力,使得弹性件21收缩,椅背件2发生微小的移动,挤压装置6放开对水囊5的挤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囊5中的水流回流动空间3,弹性件21恢复原来的状态,在不断的挤压与放开流动
空间3中的水囊5,使得椅背件2不断的在移动,起到对老人腰部的按摩作用。
[0019]
挤压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设置于流动空间3内,驱动电机61驱动设置有第一凸轮62转动,流动空间3内设置有移动杆63,移动杆63具有与第一凸轮62相抵的移动一端631及与水囊5相抵的移动二端632,移动二端632与水囊5之间设置有挤压板64,启动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带动第一凸轮62转动,当移动一端631与第一凸轮62相抵处由凹处转为突出处,导致移动杆63向远离第一凸轮62的方向移动,继而移动二端632向水囊5所在处移动,带动挤压板64向水囊5移动,最终挤压板64对水囊5造成挤压,当移动一端631与第一凸轮62相抵处由突出处转为凹处,使得移动杆63向靠近第一凸轮62的方向移动,最终挤压板64远离水囊5,水囊5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第一凸轮62不断的转动中,水囊5不断的被挤压与放开,最终对椅背件2不断的发生微小的移动,起到对老人腰部的按摩,防止老人在长时间的躺在躺椅上后,由于未活动身体导致手脚冰凉、四肢无力及头晕眼花。
[0020]
底座1内部上设置有供挤压板64滑移的滑移轨道65,滑移轨道65一端处于第一凸轮62处,滑移轨道65的另一端处于水囊5处,设置轨道块与滑移轨道65,控制移动杆63的滑移轨道,使得移动杆63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0021]
底座1下侧四周设置有滑轮凹槽71,滑轮凹槽71内固定设置调整电机78,调整电机78驱动设置第二凸轮72,滑轮凹槽71内设置有沿竖向的滑轮轨道73,滑轮轨道73上设置有调整块74,滑轮凹槽71与调整块74之间设置有驱动调整块74沿滑轮轨道73移动的压缩弹簧75,滑落凹槽内设置有与调整块74同步移动的调整杆76,调整杆76的一端与第二凸轮72相抵,调整杆76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77,由于老人的力量较小,难以将躺椅移动,故设置可调节滑轮77,当需要移动躺椅时,驱动调整电机78,调整电机78驱动第二凸轮72移动,在第二凸轮72由凹处转为突出处时,调整杆76在第二凸轮72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使得滑轮77从滑轮77凹槽71中伸出,且滑轮77在底座1四周都有设置故老人可通过滑轮77推动躺椅移动,移动完毕后,再驱动调整电机78,第二凸轮72由突出处转为凹处,由于调整杆76与调整块74同步移动,故在压缩弹簧75的作用下,调整杆76与第二凸轮72相抵,故调整杆76上移,使得滑轮77收回至滑轮77凹槽71内,设置可伸出与回缩的滑轮77,使得在老人处于躺椅上时,躺椅不会随意的移动,也可方便老人推动躺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