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6623发布日期:2021-11-10 10:0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床。


背景技术:

2.目前,双层床由于具有占用体积小的优势,在灾区帐篷、集装箱式的活动厢房内得到了广泛使用。现有这些双层床的安装和拆卸全都采用螺栓式和插销式连接,其安装和拆卸非常消耗时间。此外,拆卸后不能快速折叠,且折叠后的体积也较大,既浪费时间又增加运输成本。为此,专利号为zl201620087304.0(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5893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双层折叠床》对上述缺陷进行了改进,该双层折叠床包括左侧支撑面和右侧支撑面,左侧支撑面和右侧支撑面之间设置有上铺和下铺,左侧支撑面和右侧支撑面对称设置,左侧支撑面包括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上床头挡板和下床头挡板,立柱由上立柱和下立柱组成,上立柱与下立柱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第一铰链一侧的上立柱和下立柱表面设置有扣手,扣手与第一铰链沿水平面方向呈90度设置,上立柱与上铺之间以及下立柱与下铺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虽然,该双层折叠床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但上下床体不宜独立使用,并且,收纳时上铺和下铺均无法对折后进行折叠,导致收纳体积较大,收纳后需占用较大的叠放空间,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拆卸方便且上、下床体能够独立使用的折叠床。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上下床能够独立折叠、折叠体积小的折叠床。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折叠床,包括上床体和下床体,所述上床体包括上床架和安装在上床架上的上床板,所述下床体包括下床架和安装在下床架上的下床板,所述上床架包括设于上床体四个角落的上立杆,所述下床架包括设于下床体四个角落的下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杆与对应的下立杆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并且,所述上立杆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立杆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6.锁紧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套环、转动片和扳手,所述上立杆的下端和对应连接杆的上端以及下立杆的上端与对应连接杆的下端均插入所述套环内,所述套环周向断开而形成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在所述固定端安装有第一销轴,所述转动片的内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销轴上,在所述自由端安装有第二销轴,所述扳手的内侧安装在第二销轴上,在所述转动片的外侧安装有第三销轴,所述扳手的外侧安装在所述第三销轴上,扳手的外侧远离套环而使套环处于松开状态,扳手的外侧靠近套环而使套环处于锁紧状态。这样,该锁紧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打开和锁紧操作也非常方便。
7.为了避免板手转动时与套环产生干涉,所述自由端的上下边沿均成型有用来避让
扳手的避让缺口。
8.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第三销轴均沿着套环的轴向平行设置。
9.为了便于上床铺的人进行上下床,在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脚踏板组件。
10.脚踏板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有安装轴和脚踏板,所述安装轴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轴上,脚踏板的内侧开有与所述连接杆外壁相配合的缺口,脚踏板能向上翻转至竖直位置而靠近连接杆外壁,脚踏板能向下翻转至水平位置而使所述缺口的边沿与连接杆外壁相抵。
11.为了上下床更为安全,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成型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结构。
12.为了使折叠床安放更为平稳,所述下立杆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支撑脚。
13.为了使上床体和下床体能够通用,所述上床体和下床体结构相同而能上下床互换。
1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床体和下床体能独立折叠,所述上床架和下床架均为可折叠床架,所述上床板包括能相互对折的第一上床板和第二上床板,所述下床板包括能相对折的第一下床板和第二下床板,在上床体折叠状态下,所述上床架折叠后隐藏在对折后的第一上床板与第二上床板之间,在下床体折叠状态下,所述下床架折叠后隐藏在对折后的第一下床板与第二下床板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折叠床上床体的上床架与下床体的下床架通过连接杆和锁紧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并且,上床体和下床体相互拆卸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上下互换使用,提高了通用性,另外,上床体和下床体还能够独立折叠,且折叠结构非常简洁,折叠体积较小,便于叠放和运输,减小了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脚踏板展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脚踏板折叠);
18.图3为图2中去掉上床板和下床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床体或下床体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在锁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在松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床包括上床体1和下床体2,上床体1包括上床架11和安装在上床架11上的上床板12,下床体2包括下床架21和安装在下床架21上的下床板22。上床体1和下床体2结构相同而能上下床互换。上床体1和下床体2能独立折叠,上床架11
和下床架21均为可折叠床架,上床板12包括能相互对折的第一上床板121和第二上床板122,下床板22包括能相对折的第一下床板221和第二下床板222。如图4所示,在上床体1折叠状态下,上床架11折叠后隐藏在对折后的第一上床板121与第二上床板122之间。同样地,在下床体2折叠状态下,下床架21折叠后隐藏在对折后的第一下床板221与第二下床板222之间。通过上床体1和下床体2的折叠,可以减小收纳体积,便于叠放和运输。
28.上床架11具有四根上立杆111,分别设于上床体1的四个角落,下床架21具有四根下立杆211,分别设于下床体2的四个角落,下立杆211与上立杆111一一对应,上立杆111与对应的下立杆211通过连接杆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立杆111与连接杆3以及下立杆211与连接杆3均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上立杆111的下端与连接杆3的上端通过锁紧件4可拆卸连接,下立杆211的上端与连接杆3的下端也通过锁紧件4可拆卸连接。另外,下立杆211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支撑脚6,该支撑脚6为现有常规结构,在此不再展开说明。上床体1和下床体2相互拆卸后,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床铺使用,此时,在拆卸下来的上床体1的上立杆111底部安装支撑脚6,上床体1便成为独立的床铺。
29.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件4包括套环41、转动片42、扳手43第一销轴44、第二销轴45和第三销轴46。其中,上立杆111的下端和对应连接杆3的上端以及下立杆211的上端与对应连接杆3的下端均插入套环41内。套环41周向断开而形成有固定端411和自由端412。第一销轴44、第二销轴45和第三销轴46均沿着套环41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销轴44安装在固定端411,转动片42的内侧转动连接在第一销轴44上,第二销轴45安装在自由端412,扳手43的内侧安装在第二销轴45上,第三销轴46安装在转动片42的外侧,扳手43的外侧安装在第三销轴46上。此外,为了避免扳手转动时与套筒41自由端412的上沿产生干涉,在自由端412的上下边沿均成型有用来避让扳手43的避让缺口413。
30.如图8所示,扳手43转动至扳手外侧靠近套环41的位置,此时,套环41的自由端412在扳手43的带动下向固定端411移动,即套环41开始收口,从而使套环41处于锁紧状态,即套环41可以锁紧连接杆3和下立杆211,以及锁紧连接杆3和上立杆111。
31.如图9所示,扳手43反向转动至扳手外侧远离套环41的位置,此时,套环41的自由端412在扳手43的带动下向远离固定端411的方向移动,即套环41开始松开,从而使套环41处于松开状态,此时,连接杆3、上立杆111和下立杆211可以从套筒41中取出。
32.为了便于上床人员上下床铺更为方便,在连接杆3上安装有脚踏板组件5。其中,脚踏板组件5包括有安装轴51和脚踏板52,安装轴51横向穿过连接杆3,脚踏板52转动连接在安装轴51上,脚踏板52的内侧开有与连接杆3外壁相配合的缺口521。如图2和图3所示,脚踏板52能向上翻转至竖直位置而靠近连接杆3外壁,如图1和图10所示,脚踏板52能向下翻转至水平位置而使缺口521的边沿与连接杆3外壁相抵。此外,为了起到防滑效果,脚踏板52的上表面成型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结构。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