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6163发布日期:2021-12-04 11:2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锅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锅盖。


背景技术:

2.锅盖是用于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且锅盖一般为圆形并向上凸起,并在锅盖中间有提纽,因而不能在锅盖上端叠放其他物品。
3.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一款可立的锅盖,比如专利号为201920380213x,且专利名称为折叠式可立锅盖及烹饪器具的使用新型,虽然该专利便于锅盖在折叠位置与可立位置间切换,但是由于提纽和支撑脚的存在,因而不能在锅盖上端叠放其他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锅盖,通过在锅盖主体上端成型平面,并将把手和支撑件的上端面与平面平齐,从而将锅盖的上表面设计成一个水平面,因而可将其他物品比如平底锅放置于平面上,故解决了不能在锅盖上端叠放其他物品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新型锅盖,包括
7.锅盖主体,其上端成型有平面,并向下凹陷成型有凹槽;
8.把手,其放置于凹槽内并用于便于使用者拿持锅盖主体,且把手上端面与平面平齐;
9.支撑件,其转动设置于把手上,且支撑件上端面与平面平齐,并通过向外转动支撑件从而将锅盖主体立放。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11.优选地,所述把手和支撑件之间设置有限位件和转动件,且限位件和转动件之间为相互咬合转动;
12.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把手上,且转动件卡接于支撑件上,通过限位件和转动件之间的转动从而使支撑件转动设置于把手上。
13.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和转动件均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件两侧;
14.两个转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将错位分离的转动件和限位件复位至闭合咬合。
15.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一,且凸起一之间设置有卡槽一;
16.所述转动件与限位件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二,且凸起二之间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凸起一卡接于卡槽二内,且凸起二卡接于卡槽一内。
17.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与支撑件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一,且凸块一之间为连接槽;
18.所述支撑件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且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内部设置有
若干个凸块二,所述凸块二卡接于连接槽内,且凸块一卡接于相邻两个凸块二之间。
19.优选地,所述把手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之间为放置口;
20.所述支撑件转动设置于放置口内,且连接板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件一侧设置有凸板,且凸板卡接于安装槽内。
21.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且转动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穿过安装孔并露出,且弹簧套设于连接杆外侧。
22.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表面向下凹陷成型有放置槽,且支撑件一端放置于放置槽内,并在支撑件与放置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的空间;
23.或/和,所述支撑件放置于放置槽内的这端前侧向内凹陷成型有圆弧槽,从而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
24.优选地,所述把手两侧向内凹陷成型有手持槽,并通过紧固件将把手固设于凹槽内,且手持槽用于使用者将手放置于手持槽内从而拿持锅盖主体。
2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盖主体上端成型平面,并将把手和支撑件的上端面与平面平齐,从而将锅盖的上表面设计成一个水平面,因而可将其他物品比如平底锅放置于平面上,进而减少占地空间。
27.同时通过支撑件的设置可将锅盖主体立放,并且转动设置从而可实现锅盖的立放和平常使用状态的来回替换。
28.2、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咬合转动即凸起和卡槽的配合,从而实现任意位置的转动和停止,进而可调节锅盖主体立放的角度。
29.3、本实用新型通过空间或/和圆弧槽的设置,从而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31.图2是支撑件向外转动的结构简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简;
33.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的结构简;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的结构简图;
35.图6是把手的结构简图;
36.图7是限位件的结构简图;
37.图8是转动件的结构简图;
38.图9是支撑件的结构简图;
3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简图。
40.图中:1

锅盖主体;11

平面;12

凹槽;2

把手;21

连接板;
41.22

放置口;23

安装槽;24

放置槽;25

空间;26

手持槽;
[0042]3‑
支撑件;31

连接部;32

连接孔;33

凸块二;34

圆弧槽;
[0043]4‑
限位件;41

凸起一;42

卡槽一;43

凸板;44

连接杆;
[0044]5‑
转动件;51

凸起二;52

卡槽二;53

凸块一;54

连接槽;
[0045]
55

安装孔;6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7]
如图1

图9所示,一种新型锅盖,包括锅盖主体1、把手2和支撑件3,其中锅盖主体1上端成型有平面11,并向下凹陷成型有凹槽12,而且把手2放置于凹槽12内并用于便于使用者拿持锅盖主体1,并且把手2上端面与平面11平齐。
[0048]
同时支撑件3转动设置于把手2上,且支撑件3上端面与平面11平齐,并如图2所示,可通过向外转动支撑件3从而将锅盖主体1立放,即可实现锅盖的立放和平常使用状态的来回替换。
[0049]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10所示,可通过在锅盖主体1上端成型平面11,并将把手2和支撑件3的上端面与平面11平齐,从而将锅盖的上表面设计成一个水平面,因而可将其他物品比如平底锅放置于平面上,进而减少占地空间。
[0050]
如图3

图9所示,支撑件3和把手2之间的转动结构为:首先把手2和支撑件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4和转动件5,且限位件4和转动件5之间为相互咬合转动。
[0051]
同时限位件4固设于把手2上,且转动件5卡接于支撑件3上,通过限位件4和转动件5之间的转动从而使支撑件3转动设置于把手2上。
[0052]
其中相互咬合转动的结构为:首先限位件4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一41,且凸起一41之间设置有卡槽一42。同时转动件5与限位件4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二51,且凸起二51之间设置有卡槽二52。
[0053]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凸起一41卡接于卡槽二52内,且凸起二51卡接于卡槽一42内,从而限制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转动。而且凸起的高度不高,因而施力带动支撑件3转动的时候,可使凸起与卡槽错位分离进而解除限位并相互转动。
[0054]
而且由于是相互咬合转动即凸起和卡槽的配合,从而实现任意位置的转动和停止,进而可调节锅盖主体1立放的角度。
[0055]
如图8和图9所示,转动件5的卡接结构:首先转动件5与支撑件3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一53,且凸块一53之间为连接槽54。而且支撑件3一端设置有连接部31,且连接部31开设有连接孔32,并在连接孔32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二33。
[0056]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凸块二33卡接于连接槽54内,且凸块一53卡接于相邻两个凸块二33之间,从而实现转动件5卡接于支撑件3上。
[0057]
如图6和图7所示,限位件4的固设结构:首先把手2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板21,且两个连接板21之间为放置口22。同时支撑件3转动设置于放置口22内,且连接板21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3,并在限位件4一侧设置有凸板43,
[0058]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且凸板43卡接于安装槽23内,从而实现限位件4固设于把手2上,即通过凸板43和安装槽23的配合限制限位件4的转动,并且为了使连接更为稳定,可通过螺钉等进行紧固。
[0059]
如图3

图5所示,限位件4和转动件5均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件3两侧。同时两个转动件5之间设置有弹簧6。
[0060]
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弹簧6将错位分离的转动件5和限位件4复位至闭合咬合。即当施力带动支撑件3转动并使凸起与卡槽错位分离进而解除限位的时候,此时支撑件3与限位件4可相互转动且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并转动至合适的位置,由于没有外界的施
力,会由于弹簧6的弹性而使支撑件3与限位件4闭合咬合。
[0061]
其中弹簧6的安装结构:首先限位件4一侧设置有连接杆44,且转动件5开设有安装孔55。因而在安装时,连接杆44穿过安装孔55并露出,且弹簧6套设于连接杆44外侧。
[0062]
如图1、图5、图6和图9所示,首先把手2上表面向下凹陷成型有放置槽24,且支撑件3一端放置于放置槽24内。同时为了便于拿取支撑件3,因而可在支撑件3与放置槽24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3的空间25。
[0063]
或者通过在支撑件3放置于放置槽24内的这端前侧向内凹陷成型有圆弧槽34,从而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3。
[0064]
亦或者两个结构结合使用,从而更加便于使用者拿取支撑件3。
[0065]
如图5和图6所示,把手2两侧向内凹陷成型有手持槽26,并通过紧固件将把手2固设于凹槽12内,且手持槽26用于使用者将手放置于手持槽26内从而拿持锅盖主体1。其中紧固件优选为螺钉,通过从锅盖主体1底部穿过锅盖主体1进而穿设于把手2底部,从而将将把手2固设于凹槽12内。
[0066]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