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及内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2104发布日期:2021-12-15 11:3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及内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及内平开窗。


背景技术:

2.随着民生对衣食住行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变革及更新,随着相应的规范及要求的完善,对于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建筑的门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门窗行业随着建筑行业的脚步在不断的自我更新,调整,使其更能适应现代建筑的要求,对于门窗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门窗的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3.目前对于建筑门窗的要求越来越高,门窗洞口也日趋呈多元化,于是出现了较小窗口。如图1所示,当内平开窗扇宽度过小时,窗扇的a点、b点在绕这铰接点o开闭的过程中,与连接在窗框上的胶条的c点发生干涉,无法正常开启,无法满足内平开窗扇尺寸多样化的需求。
4.因此,设计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实现内平开窗扇在设计时不受窗扇宽度的制约,内平开窗扇均能够顺畅开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内平开窗扇宽度较小时,在开闭过程中窗扇与窗框互相干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实现在开闭过程窗扇与窗框顺畅连接,无干涉现象的发生。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密封结构,其用于在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闭合状态下,所述窗扇第一端与所述窗框第一端的密封,所述窗扇第二端与所述窗框第二端铰接,所述窗扇第一端包括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相对所述第一型材远离所述铰接点,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型材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窗框上;其中,在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型材靠近所述窗框的侧边为第一侧边,所述第一连接部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上。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距离所述第一型材较近的一端;所述第一侧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的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卡接部和密封部;所述卡接部,其第一端与所述窗框卡接;在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闭合状态下,所述密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密封部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第一端上开设第一子卡接部和第二子卡接部;所述窗框第一端包括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述第四型材相对所述第三型材远离所述铰接点;所述第三型材靠近所述第一型材的侧边为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子卡接部;所述第四型材靠近所述第二型材的侧边为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子卡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子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子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二子卡接部与所述第四子卡接部卡接。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卡接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子卡接部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子卡接部为第三凸台;所述第四子卡接部为第四凸台。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为j型密封件。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上开设有若干孔。
16.一种内平开窗,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平开窗扇与窗框密封结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在小宽度窗扇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将内平开窗扇与窗框密封结构设置在远离窗扇与窗框铰接点的位置,避免窗扇与窗框在闭合过程中发生干涉的现象。将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窗扇的第二型材上,第二型材相对第一型材距离铰接点远,将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窗框上,第二连接部抵靠在第一连接部上时,接触点远离铰接点,从而实现防止窗扇在相对窗框闭合的过程中,有干涉情况的发生。
18.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现有技术中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及内平开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及内平开窗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00,窗扇;110,第一型材;120,第二型材;121,第一侧边;122,第二凸台;200,窗框;210,第三型材;211,第二侧边;212,第三凸台;220,第四型材;221,第三侧边;222,第四凸台;300,连接部;310,第一凸台;311,圆弧面;321,卡接部;322,密封部;323,第一凹槽;324,第二凹槽;325,第一通孔;32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所示,小尺寸内平开窗扇在闭合过程中,窗扇的a点、b点在绕这铰接点o开闭的过程中,与连接在窗框上的胶条的c点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针对此问题,如图2所示,设计了一种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在窗扇100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避免窗扇100与窗框200之间发生干涉。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窗扇100的第二端与窗框200的第二端铰接,交接点为o点。窗扇100的第二端绕铰接点o旋转,从而实现窗扇100的第一端与窗框200的第一端的开闭。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窗扇100的第一端包括第一型材110和第二型材120。第二型材120相对第一型材110远离铰接点o。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即为连接部300,连接部300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窗扇100与窗框200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二连接部抵靠在第一连接部上,实现窗扇100与窗框200的密封。
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窗扇100与窗框200的闭合过程中出现干涉的情况,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闭合状态下的接触点设计在远离铰接点o的位置。将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二型材120临近窗框200的第一侧边121上。
32.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凸台310,第一凸台310设置在第一侧边121上。第一凸台310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形式。为便于型材成型,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免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将手指划伤,将第一凸台310与第二连接部接触的部分设计为圆弧面311。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保证较好的排水性能,在第一侧边121远离第一型材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122,第二凸台122用于将水排出。而为了避免水进入窗扇内侧,将第一凸台310设置在第一侧边121上远离第二凸台122的一侧。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材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性价比高,耐腐蚀性能强,同时可以适用于范围较大的温度环境,适合作为窗扇与窗框密封材料。
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窗框200上,窗框200包括第三型材210和第四型材220,第三型材210靠近第一型材110的侧边为第二侧边211,第四型材220靠近第二型材120的侧边为第三侧边221。
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包括卡接部321和密封部322。卡接部321的第二端与密封部322的第一端连接,密封部322的第二端抵靠在第一凸台310上。为了使得卡接部321与窗框200连接稳定,避免出现第二连接部倒伏的现象,卡接部321和窗框200之间设置两个卡接点,并且要保证两个卡接点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37.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卡接部321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子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
一子卡接部为第一凹槽323,第二子卡接部为第二凹槽324,第一凹槽323开设在卡接部321第一端的一侧,第二凹槽324开设在卡接部321第一端的另一侧,从而保证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与第一凹槽323、第二凹槽324相对应的,在窗框200上设置有第三子卡接部和第四子卡接部,第三子卡接部的位置与第一子卡接部的位置相匹配,第四子卡接部的位置与第二子卡接部相匹配,第三子卡接部的结构形状与第一子卡接部的结构形状相匹配,第四子卡接部的结构形状与第二子卡接部相匹配。
39.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三子卡接部设置在第三型材210上,第四子卡接部设置在第四型材220上,第三子卡接部需包含与第一凹槽323相匹配用以进行卡接的凸台,第四子卡接部需包含与第二凹槽324相匹配用以进行卡接的凸台。将第三子卡接部设计为第三凸台212,将第四子卡接部设计为第四凸台222。
40.具体的,如图3所示,从便于加工制造的角度,将第一凹槽323的截面形状设计为矩形,第二凹槽324的截面形状也设计为矩形。从连接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将第三凸台212的截面形状设计为l型或t行,将第四凸台222的截面形状也设计为l型或t型,l型或t型的一端与矩形连接。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密封部322直接与第一连接部相接触实现密封的作用。在窗扇100与窗框200处于闭合状态下,密封部322抵靠在第一连接部上,这样就要求密封部322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有具有较高的位置保持性。所以在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同时,将密封部322设计为j型,使其兼具弹性和位置保持性的特点,从而在保证密封部322与第一连接件的密封连接的同时,不会因为外力等因素造成二者的分离。
4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第二连接部的成本以及其重量,在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孔,用于减重。
43.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卡接部3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25和第二通孔326。
44.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内平开窗,内平开窗包含上文所述的内平开窗扇与窗框连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