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效地对待烹饪食物降温保鲜的烹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7274发布日期:2022-01-19 15:1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机内具备冷藏保鲜装置的烹饪机;尤其是一种在机内设有由冷藏室、压缩机制冷系统组成的冷藏保鲜装置,且在机内设有多套电热烹饪器,这样的烹饪机。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2011200661646公开了一种预约煮食机,该中国专利用一套电制冷器分别作用于本机内多套电热烹饪器,可将预先放在烹饪容器内的待烹饪食物原料降温保鲜,按使用者计划的时间启动烹饪食物或菜肴,达到长时间预约烹饪多种食物或菜肴的目的;该专利就是一种在机内具备冷藏保鲜装置的烹饪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全部所述烹饪机指的是与前述在机内具备冷藏保鲜装置的同一类型的烹饪机。
3.现有技术的在机内具备冷藏保鲜装置的烹饪机按常用设置方式,把蒸发器设在冷藏室侧壁,在对冷藏室中锅体内待烹饪食物进行冷藏保鲜时,通过冷藏室内的空气吸收烹饪容器待烹饪食物的热量;并且由于蒸发器设在冷藏室壁部与外部空气具有很大温差,更易于散失冷量,一般需要设置更厚的保温层进行保温;所述烹饪机有必要对待烹饪食物的制冷保鲜装置作出优化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其使用者使用本机进行预约烹饪饭菜时,对冷藏室中锅体内待烹饪食物进行冷藏保鲜时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可更快地降低待烹饪食物温度,这样的烹饪机。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具备相对更小的外部体积,更少占用本机所放置的居室空间,这样的烹饪机。
7.【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高效地对待烹饪食物降温保鲜的烹饪机,包括微电脑控制器、两套至六套至少由锅体及用于对所述锅体加热的电加热器组成的电热烹饪器、压缩机制冷系统、盖体、冷藏室;
9.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两套至六套电热烹饪器其电加热器、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其压缩机电连接;
10.所述两套至六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其蒸发器设在所述冷藏室内;
11.所述两套至六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上部设有自锅体壁部向外延伸的锅外沿;
12.所述压缩机制冷系统其蒸发器设为扁平状,并且侧放设置于所述两套至六套电热烹饪器其中的某一锅体与相邻锅体之间的内侧间隙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烹饪器设为四套时,四套所述电热烹饪器其锅体按在水平面
作矩形排列设在冷藏室内,全部所述蒸发器在水平面形成“十”字状结构。
14.进一步地,全部所述蒸发器其冷媒管道可设为首尾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锅外沿自锅体壁部向外延伸的宽度可设为0.5-1.5cm。
16.可选地,所述蒸发器可设在所述锅体其锅外沿下面。
17.所述锅体包括但不限于:1.与电饭煲同一类型的用于容纳食物进行烹饪的内锅;2.具有上开口特征、用于容纳食物进行烹饪的烹饪容器,所述锅体内可加设有电动翻拌装置等辅助结构。
18.所述的电加热器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的电加热器件。
19.【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在其使用者使用本机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冷藏保鲜时,其扁平状蒸发器侧放设置在相邻锅体之间的内侧间隙,可更高效地、更快地降低锅体内待烹饪食物的温度;
21.本实用新型可减轻蒸发器向本机外部散失冷量,长期来说具有节电降耗作用;
2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可具备相对更小的外部体积,可更少地占用所放置的居室空间。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烹饪机开盖状态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烹饪机开盖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机身主体;11.第一电热烹饪器,111.第一锅体,1111.第一锅外沿,112.第一电热盘;12.第二电热烹饪器,121.第二锅体;13.第三电热烹饪器,131.第三锅体;14.第四电热烹饪器,141.第四锅体;
28.2.盖体;
29.3.压缩机制冷系统,311.第一蒸发器,312.第二蒸发器,313.第三蒸发器,314.第四蒸发器,32.压缩机,33.冷凝器,34.毛细管;
30.4.冷藏室,41.保温层;
31.5.微电脑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部分内容把本实施例分为:现有技术部分内容,技术特征部分内容。
33.现有技术部分内容
34.如图1-2的本实施例的更高效地对待烹饪食物降温保鲜的烹饪机,包括微电脑控制器5、四套由至少锅体及用于对所述锅体加热的电加热器组成的电热烹饪器(第一电热烹饪器11、第二电热烹饪器12、第三电热烹饪器13、第四电热烹饪器14)、压缩机制冷系统3、盖体2、冷藏室4;
35.微电脑控制器5分别与四套电热烹饪器(11、12、13、14)其电加热器、压缩机制冷系统3其压缩机32电连接;
36.四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第一锅体111、第二锅体121、第三锅体131、第四锅体
141)、压缩机制冷系统3其蒸发器(311第一蒸发器、312第二蒸发器、313第三蒸发器、314第四蒸发器)设在冷藏室4内;
37.四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第一锅体111、第二锅体121、第三锅体131、第四锅体141)上部设有自锅体壁部向外延伸的锅外沿(例如:第一锅外沿1111);所述锅外沿自锅体壁部向外延伸的宽度为1cm,锅外沿一般用于贴合盖体密封圈以作密封。
3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一中的机身分为盖体2与机身主体1两个主要部分,其四套电热烹饪器(11、12、13、14)、冷藏室4、压缩机制冷系统3设在机身主体1内,微电脑控制器5设在盖体2顶部。盖体2具体设为可上下开合、一体化的盖,用于盖在冷藏室4的上开口,并封闭冷藏室4的上开口、全部锅体(111、121、131、141)的上开口。
39.进一步地,四套电热烹饪器(11、12、13、14)中单独的电热烹饪器由作为烹饪容器的锅体及作为电加热器的电热盘组成;其中,第一电热烹饪器(11)其第一电热盘(112)设在第一锅体(111)下,第一电热盘(112)可对第一锅体(111)高效加热;其它的电热烹饪器(12、13、14)也像第一电热烹饪器(11)方式一致地设置锅体与电热盘;全部锅体(111、121、131、141)开口向上,使用者在打开盖体2时可无障碍地在锅体取放饭菜。
40.进一步地,冷藏室4由四周及底部的保温层41构成,冷藏室4设在机身主体1上部并在机身主体1顶部开口,形成水池状结构;压缩机制冷系统3包括压缩机32、蒸发器31、冷凝器33、毛细管34,本实施例一其冷藏室4、压缩机制冷系统3、盖体2构成一套与家用冰箱一致的冷藏箱装置,本实施例中按常用家用冰箱的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常规设置方式即可。
41.进一步地,本烹饪机在使用时,与微电脑控制器5电连接的四套电热烹饪器(11、12、13、14)其电加热器或压缩机32的电源通断或电功率大小受控于微电脑控制器5。
42.使用者在使用本机烹饪食物时,可预先把待烹饪食物放在烹饪容器内的降温保鲜,按使用者计划的时间启动烹饪食物或菜肴,达到长时间预约烹饪多种食物或菜肴的目的。
43.本实施例其技术特征部分内容。
44.如图1中,压缩机制冷系统3其蒸发器(311、312、313、314)设为扁平状,并且侧放设置于四套电热烹饪器(11、12、13、14)其中的某一锅体与相邻锅体之间的内侧间隙中。例如:图1中,扁平状的第一蒸发器311侧放设置于第一锅体111与第二锅体121的内侧间隙中。
45.进一步地,四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111、121、131、141)按在水平面作矩形排列设在冷藏室4内,全部蒸发器(311、312、313、314)在水平面形成“十”字状结构;
46.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的矩形虚线框,各个锅体作矩形排列的方式为四套电热烹饪器其锅体(11、12、13、14)的中心各自处于同一个矩形(图1中的矩形虚线框)的直角处;第一锅体111与相邻的第二锅体121之间的内侧间隙设有第一蒸发器311,第二锅体121与相邻的第三锅体131之间的内侧间隙设有第二蒸发器312,第三锅体131与相邻的第四锅体141之间的内侧间隙设有第三蒸发器313,第四锅体141与相邻的第一锅体111之间的内侧间隙设有第四蒸发器314,全部蒸发器(311、312、313、314)在水平面形成“十”字状结构。
47.全部蒸发器(311、312、313、314)其冷媒管道设为首尾相连,与本压缩机制冷系统3的其它冷媒管道形成循环管道系统。
48.实施例一中,蒸发器(311、312、313、314)设在锅体其锅外沿(第一锅外沿1111及其它锅体其锅外沿)下面,例如:第一蒸发器311设在第一锅外沿1111和第二锅体121的锅外沿
下面,本机其它蒸发器和锅体的锅外沿也设为一致的设置方式;因此某一锅体与相邻锅体之间的内侧必定具有合理的间隙,用以安置扁平状、侧放的蒸发器,不额外增加本机水平面的长度或宽度。
49.本实施例在其使用者在启动压缩机制冷系统对冷藏室制冷,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冷藏保鲜,本实用新型以上的设置,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50.1.本机的扁平状蒸发器侧放设置在某一锅体与相邻锅体之间的内侧间隙中,比起通常的蒸发器设在冷藏室侧壁的方式,蒸发器和待烹饪食物距离更接近,可以更直接、更快地吸收烹饪器两边锅体内待烹饪食物的热量;蒸发器其温度通常低于摄氏-10度,与锅体内的待烹饪食物材料温差更大,蒸发器对待烹饪食物吸热过程更快速,冷却效率更高,可更快地降低锅体内待烹饪食物的温度。
[0051] 2.由于本机蒸发器不贴近冷藏室侧壁,蒸发器与本机冷藏室外部气温的温差相对较少,可减轻蒸发器向本机外部散失冷量,长期来说具有节电降耗作用。
[0052]
另外,现有技术的蒸发器设在冷藏室侧壁的方式,因蒸发器与外部气温的温差较大,通常也需要设置更厚的与现有技术一致的保温层,将会造成本机机身至少往外大了1厘米,使本机外机身变大从而使本机外部体积更大;
[0053]
本机的扁平状蒸发器侧放设置在某一锅体与相邻锅体之间合理的内侧间隙中,与蒸发器设在冷藏室侧壁的设计相比,且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冷藏室侧壁保温层可以在具体产品设计时,使冷藏室的与现有技术一致的保温层的厚度减少至少1厘米,进而使本机机身水平方向的长度或宽度减少至少2厘米;一般来说,本机相比现有技术且其它条件相同,可具备相对更小的外部体积,本机更少地占用所放置的居室空间;
[0054]
而且冷藏室侧壁的保温层可设置得更薄,还可以节省冷藏室保温层的制造成本。
[0055]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述具有参数变化或所列结构或部件的内容在其范围之内,同样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所声称的一致技术效果。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所作的任何变化、替换和变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