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6050发布日期:2021-12-01 11:3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智能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建材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防盗门。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cn20192164241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盗门,包括门板、锁具、信息输入装置和电池盒,门板包括彼此邻接的端面、外表面和顶面。锁具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机及可移动地安装于壳体的锁舌结构,壳体嵌设于门板内,电机用于带动锁舌结构伸出或者缩进,锁舌结构自端面暴露出。信息输入装置安装于门板的外表面,并与锁具电连接。电池盒嵌设于门板内且自顶面暴露出,并通过电源线与锁具电连接,电源线位于门板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防盗门的电池盒嵌设于门板内且自顶面暴露出,电池盒的安装位置隐蔽,降低了电池受外力损坏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智能防盗门的适用范围。
3.但是,目前智能防盗门不具备自动开门和间歇关门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本专利通过采用智能防盗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防盗门,用以解决智能防盗门不具备自动开门和间歇关门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智能防盗门,包括门体、门框、控制组件、识别组件和感应组件,所述门体与门框铰接,所述控制组件连接门体与门框的顶部,所述识别组件置于门体的中部,所述感应组件置于门体的侧边,所述感应组件与门框内壁一侧抵靠接触。
7.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机、控制推杆、滑轨和滑块,所述控制电机嵌入安装在门体顶部,所述控制推杆一端与控制电机的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门框顶部,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底部与控制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自动感应器、把手、指纹识别块和钥匙孔,所述自动感应器、把手和钥匙孔均置于门体的前端,所述指纹识别块置于把手上。
9.进一步,所述门体包括多个合页和感应槽,多个所述合页置于门体的侧边,所述门体与门框通过多个合页铰接,所述感应槽置于门体的侧边。
10.进一步,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块、固定片、备用电池和过线器,所述固定片置于感应块的侧边,所述感应块、备用电池503和过线器504均置于门体内部,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门体的侧边。
11.进一步,所述门体还包括多个锁块,所述门框包括多个锁槽,多个所述锁块置于门体的侧边,多个所述锁槽置于门框的内壁,多个所述锁块分别与多个锁槽活动卡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门框、控制组件、识别组件和感应组件,门体和门框铰接,完成该防盗门的闭合,识别组件感应到有人靠近该防盗门时,自动启动识别装置,可采用人脸
识别、手机控制、指纹识别或卡贴感应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指纹识别对靠近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门锁打开,控制组件控制门体开启,感应组件感应到门体开启,启动计时功能,在间歇几秒钟后,控制组件控制门体关闭,完成人员进入操作。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电机正转带动控制推杆转动,控制推杆推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推动门体打开,在间歇几秒后,控制电机反转,带动控制推杆拉回滑块,门体关闭。自动感应器采用红外光线和热感应的方式对该防盗门前是否有人进行感应,感应到有人后,开启指纹识别块对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控制门体打开。感应组件在门体关闭时,与门框的一侧抵靠接触,在门体开启后,感应组件离开门框一侧,以达到感应的目的。多个锁块和多个锁槽的活动卡接控制门体和门框的锁死和开启,实现了该防盗门的安全性。
14.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智能防盗门不具备自动开门和间歇关门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门的结构俯视图;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9.门体1;合页101;感应槽102;锁块103;门框2;锁槽201;控制组件3;控制电机301;控制推杆302;滑轨303;滑块304;识别组件4;自动感应器401;把手402;指纹识别块403;钥匙孔404;感应组件5;感应块501;固定片502;备用电池503;过线器50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

3所示,智能防盗门,包括门体1、门框2、控制组件3、识别组件4和感应组件 5,门体1与门框2铰接,控制组件3连接门体1与门框2的顶部,识别组件4置于门体1的中部,感应组件5置于门体1的侧边,感应组件5与门框2内壁一侧抵靠接触。
23.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框2、控制组件3、识别组件4和感应组件5,门体1和门框 2铰接,完成该防盗门的闭合,识别组件4感应到有人靠近该防盗门时,自动启动识别装置,可采用人脸识别、手机控制、指纹识别或卡贴感应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指纹识别对靠近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门锁打开,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1开启,感应组件5感应到门体1开启,启动计时功能,在间歇几秒钟后,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1关闭,完成人员进入操作。
24.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电机301、控制推杆302、滑轨303和滑块304,控制电机301嵌入安装在门体1顶部,控制推杆302一端与控制电机301的出端转动连接,滑轨303固定安装在门框2顶部,滑块304与滑轨303滑动连接,滑块304底部与控制推杆302的顶部转动连接。
25.控制组件3通过控制电机301正转带动控制推杆302转动,控制推杆302推动滑块304 在滑轨303上滑动,推动门体1打开,在间歇几秒后,控制电机301反转,带动控制推杆302 拉回滑块304,门体1关闭。
26.实施例二:
27.如图1

3所示,智能防盗门,包括门体1、门框2、控制组件3、识别组件4和感应组件 5,门体1与门框2铰接,控制组件3连接门体1与门框2的顶部,识别组件4置于门体1的中部,感应组件5置于门体1的侧边,感应组件5与门框2内壁一侧抵靠接触。
28.本实用新型包括门体1、门框2、控制组件3、识别组件4和感应组件5,门体1和门框 2铰接,完成该防盗门的闭合,识别组件4感应到有人靠近该防盗门时,自动启动识别装置,可采用人脸识别、手机控制、指纹识别或卡贴感应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指纹识别对靠近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门锁打开,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1开启,感应组件5感应到门体1开启,启动计时功能,在间歇几秒钟后,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1关闭,完成人员进入操作。
29.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电机301、控制推杆302、滑轨303和滑块304,控制电机301嵌入安装在门体1顶部,控制推杆302一端与控制电机301的出端转动连接,滑轨303固定安装在门框2顶部,滑块304与滑轨303滑动连接,滑块304底部与控制推杆302的顶部转动连接。
30.控制组件3通过控制电机301正转带动控制推杆302转动,控制推杆302推动滑块304 在滑轨303上滑动,推动门体1打开,在间歇几秒后,控制电机301反转,带动控制推杆302 拉回滑块304,门体1关闭。
31.识别组件4包括自动感应器401、把手402、指纹识别块403和钥匙孔404,自动感应器 401、把手402和钥匙孔404均置于门体1的前端,指纹识别块403置于把手402上。
32.自动感应器401采用红外光线和热感应的方式对该防盗门前是否有人进行感应,感应到有人后,开启指纹识别块对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控制门体1打开。
33.门体1包括多个合页101和感应槽102,多个合页101置于门体1的侧边,门体1与门框2通过多个合页101铰接,感应槽102置于门体1的侧边。感应组件5包括感应块501、固定片502、备用电池503和过线器504,固定片502置于感应块501的侧边,感应块501备用电池503和过线器504均置于门体1内部,固定片502通过螺栓固定在门体1的侧边。
34.感应组件5在门体1关闭时,与门框2的一侧抵靠接触,在门体1开启后,感应组件5 离开门框2一侧,以达到感应的目的,备用电池503和过线器504与控制电机301线路连通。
35.门体1还包括多个锁块103,门框2包括多个锁槽201,多个锁块103置于门体1的侧边,多个锁槽201置于门框2的内壁,多个锁块103分别与多个锁槽201活动卡接。
36.多个锁块103和多个锁槽201的活动卡接控制门体1和门框2的锁死和开启,实现了该防盗门的安全性。
37.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
38.提高了该防盗门的安装牢固性和工作稳定性,提高了该防盗门的自动化和识别精度,延长了该防盗门的使用寿命。
39.该防盗门的使用方法为:
40.门体1和门框2铰接,完成该防盗门的闭合,识别组件4感应到有人靠近该防盗门时,自动启动识别装置,可采用人脸识别、手机控制、指纹识别或卡贴感应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指纹识别对靠近人员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门锁打开,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1开启,感应组件5感应到门体1开启,启动计时功能,在间歇几秒钟后,控制组件3控制门体 1关闭,完成人员进入操作。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端”、“后端”、“水平”、“上”、“下”、

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