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1389发布日期:2022-01-15 10:1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用托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2.座椅用托盘是一种安装于转椅座垫和气杆之间,是用于实现转椅升降、座与背摆动等功能的部件,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座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座椅的五花八门使得各种高档多功能转椅托盘层出不穷。由于此类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提高该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竞争力是企业重点研究的发展方向。
3.目前公知的转椅托盘由上托盘、下托粱、支轴及弹簧装置零部件组成。申请号为cn201721778285.7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托盘的调节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安装伸缩件的定盘、转动连接于定盘的动盘、用于驱动动盘转动使动盘和定盘之间的角度恢复到初始角度的扭簧,所述动盘侧壁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沿动盘的转动轨迹开设有若干个,所述定盘上沿锁定孔轴向滑动连接有锁定件,所述定盘上设置有用于限位锁定件滑动方向的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和定盘呈沿导向轨轴向固定,所述锁定件朝外一端设有用于驱动锁定件离开和插入锁定孔的驱动机构。但是该装置无法调节定盘即座椅相对于椅轮的位置,在人体后仰的情况下,座椅容易失衡造成倾翻。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通过托盘单元、固定轴单元、把手单元、扭簧单元的设置,实现了托盘单元在固定轴单元上调节距离的目的,使座椅安全性更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人性化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包括托盘单元、设置在所述托盘单元上的固定轴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上并通过与所述托盘单元连接的方式使所述托盘单元在所述固定轴单元上滑动的把手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上并套接在所述把手单元上的限位调节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上并与所述把手单元连接的扭簧单元。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把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调节单元上的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端部的把手、设置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把手的端部上并用于与所述限位调节单元连接的卡合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扭簧单元连接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并与所述固定轴单元连接的滑动螺钉。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上并与所述主体套接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并用于限位所述卡合块的卡合孔、设置在所述框体端部并与所述固定轴单元卡合的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并使所述主体穿过的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轴单元包括套接于所述框体外的固定
盒、设置在所述固定盒端部的固定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盒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滑动螺钉的限位轨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扭簧单元包括套接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托盘单元卡合的连接框、设置在所述连接框两端的两个安装块、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安装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套上的扭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托盘单元包括套接在所述固定盒外的移动盒、设置在所述移动盒上的托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盒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固定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并与所述固定盒连接的固定螺钉。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通孔内壁上并用于限位所述主体的夹紧块。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调节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固定盒的凸出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轴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盒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螺钉的固定螺孔。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装置通过调节把手单元即可完成对座椅的位置调节,调节更为方便,使得人能在短时间内调节到适合自身的位置,让人更为舒适,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并且托盘在使用过程中抗倾翻能力强、牢度高、耐久性强、易拆卸、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20.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把手单元、限位调节单元以及扭簧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把手单元、限位调节单元与固定轴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扭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说明:托盘单元1、移动盒101、托架102、固定孔103、固定轴单元2、固定盒201、固定环202、限位轨道203、把手单元3、主体301、把手302、卡合块303、安装孔304、轨道305、滑动螺钉306、限位调节单元4、框体401、卡合孔402、连接块403、通孔404、固定螺钉405、夹紧块406、凸出块407、扭簧单元5、连接框501、安装块502、连接杆503、安装套504、扭簧505。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滑动托盘结构,如附图1、2所示,包括托盘单元1、设置在所述托盘单元1上的固定轴单元2、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并通过与所述托盘单元1连
接的方式使所述托盘单元1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滑动的把手单元3、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并套接在所述把手单元3上的限位调节单元4、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并与所述把手单元3连接的扭簧单元5。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单元2与底座上的支轴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单元1套接于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并沿所述固定轴单元方向2移动,所述把手单元3用于控制托盘单元1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移动以调节椅座的距离,所述调节单元4用于锁定/解锁所述把手单元3从而进一步调节/锁定所述托盘单元1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的位置,所述扭簧单元5的设置具有维持无外力作用下所述把手单元3的状态,以及在外力撤出后使所述把手单元3回复初始状态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外力作用于所述把手单元3使所述调节单元4对所述把手单元3解锁,然后对所述把手单元3施加拉力带动所述托盘单元1沿所述固定轴单元2移动到目标位置,然后撤出外力,扭簧单元5使所述把手单元3回复初始状态,所述调节单元4对把手单元3重新锁定,所述托盘单元1位置完成固定。
28.如附图3所示,所述把手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调节单元4上的主体301、设置在所述主体301端部的把手302、设置在所述主体301远离所述把手302的端部上并用于与所述限位调节单元4连接的卡合块303、设置在所述主体301上并与所述扭簧单元5连接的安装孔304、设置在所述主体301上的轨道305、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305上并与所述固定轴单元2连接的滑动螺钉306。
29.如附图4所示,所述限位调节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单元2上并与所述主体301套接的框体401、设置在所述框体401上并用于限位所述卡合块303的卡合孔402、设置在所述框体401端部并与所述固定轴单元2卡合的连接块403、设置在所述连接块403上并使所述主体301穿过的通孔404。
30.如附图6所示,所述固定轴单元2包括套接于所述框体401外的固定盒201、设置在所述固定盒201端部的固定环20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盒2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滑动螺钉306的限位轨道203。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301套接于所述框体401内,所述把手302位于所述框体401外,并且所述主体301的厚度小于所述框体401的厚度使得所述主体301在把手302的按压下可以在所述框体401内翘起使得所述卡合块303脱离所述卡合孔402,所述卡合孔402在框体401上设置有多个,从而使得本装置具有多个调节档位,所述轨道305用于安装所述滑动螺钉306,所述滑动螺钉306穿过所述框体401并凸出于所述固定盒201表面与所述限位轨道203卡合使得所述滑动螺钉306能够在把手302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主体301沿所述限位轨道203滑动,同时将所述框体401固定在所述主体301与所述固定盒201之间。
32.所述限位调节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401上并与所述固定盒201连接的固定螺钉405、设置在通孔404内壁上并用于限位所述主体301的夹紧块406、设置在所述连接块403上并用于卡合所述固定盒201的凸出块407。所述固定轴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盒2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螺钉405的固定螺孔204。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钉405用于将所述框体401固定于所述固定盒201上,所述夹紧块406用于限位所述主体301避免所述主体301在所述框体40内晃动,所述凸出块407与所述固定盒201卡合,使得所述框体401的开口固定于所述固定盒201的开口上,避免减小所述主体301的滑动距离。
34.如附图7所示,所述扭簧单元5包括套接在所述主体301上并与所述托盘单元1卡合的连接框501、设置在所述连接框501两端的两个安装块502、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块502之间的连接杆503、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03上的安装套504、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套504上的扭簧505。如附图2所示,所述托盘单元1包括套接在所述固定盒201外的移动盒101、设置在所述移动盒101上的托架102、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盒101端部并与所述连接杆503的两端连接的两个固定孔103。
3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框501用于卡合固定在所述移动盒101的开口处,所述两个安装块502插入所述主体301内,且所述连接杆503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块502、安装孔304、固定孔103并固定在所述移动盒101上,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框501、主体301以及移动盒101固定连接从而同步移动,所述扭簧505与所述主体301连接从而使得所述主体301可在按压下弹起,在外力撤出下回复初始状态从而完成对所述移动盒101的解锁与锁定,所述托架102用于固定椅座。
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