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2791发布日期:2022-01-05 10:3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烹饪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是人们日常饮食的理想。传统的烹饪方法则是人工烹饪,而烹饪人员的烹饪习惯、技能等决定了烹饪出的食物是否美味可口,由于烹饪人员在每次烹饪时对火候等的把控难以一致,往往烹饪的同一道菜口味也不尽相同。
3.为了烹饪出一致的菜肴,人们研制了烹饪机器人。烹饪机器人是将烹饪工艺的灶上动作进行标准化并转化为机器可解读语言,再利用机械装置和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模拟实现厨师的工艺操作过程,做到目前市面上一些烹饪设备完成的炒、烤、炸、煮、蒸、熘、爆、煸等烹饪方法。烹饪机器人尤其适合如学校、部队、企业、医院等就餐人员多的单位。
4.现有的烹饪机器人主要包括炒锅、为炒锅添加菜料的输菜机构以及佐料添加机构等。目前的烹饪机器人主要存在结构较复杂,易出故障,并且有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烹饪出的菜肴口味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该烹饪机器人结构较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烹饪出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上部设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的下方设至少一个能够旋转和翻转的炒锅,在机架的下部分别设能够向炒锅添加佐料的佐料加料机构,在机架上设有触摸屏的控制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炒锅、佐料加料机构均由机架上的带触摸屏的控制器控制。
7.所述转塔式材料输送装置包括菜料架,菜料架呈圆柱形并在菜料架电机的作用下能够转动,在菜料架上均匀设多个菜料斗,每个菜料斗上设菜料斗电机,菜料斗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轴伸入在菜料斗内,在转轴上位于菜料斗下料口端设菜料斗绞龙,在菜料斗下料口处设由气动阀或电磁阀控制开合的挡料板。
8.在所述每个菜料斗的周身上还绕设有制冷管。
9.所述佐料加料机构包括颗粒粉料佐料加料机构和液体佐料加料机构,颗粒粉料佐料加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一起的多个佐料盒,在每个佐料盒的出料口处设输送筒,输送筒的一端连设双压风机,在佐料盒内设由电机驱动并穿过输送筒的佐料盒绞龙,佐料盒绞龙上设拨齿,在远离双压风机的输送筒端连设颗粒或粉状物料输料软管,佐料盒绞龙由绞龙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绞龙电机由控制器控制;液体佐料加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一起的多个液体佐料盒,每个液体佐料盒均通过对应的蠕动泵与对应的液体输料软管连接,每个蠕动泵由控制器控制;每根颗粒或粉状物料输料软管和每根液体输料软管均与呈花洒状的带有多
个佐料出料口的加料头连接,每根软管与对应的佐料出料口连接。
10.所述炒锅通过其两侧的横向转轴设置在炒锅支架上,炒锅支架设置在机架上,炒锅翻转电机与横向转轴传动连接;在炒锅的底部设竖向转轴,竖向转轴与炒锅旋转电机传动连接;在炒锅的外周身上绕设电磁线圈;炒锅翻转电机、炒锅旋转电机和电磁线圈由机架上的控制器控制。
11.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每个炒锅的后方分别设带开关的水管,在机架上位于炒锅的下后方设与排污管连接的刷锅水水槽,在刷锅水水槽上设饭菜渣滤网,水管的开闭由控制器控制。
12.在机架上位于炒锅的上方设由控制器控制的等离子油烟净化器。
13.在所述机架的前方设液晶广告显示屏。
14.还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预装app系统,app系统与控制器通过物联网连接。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在机架的上部设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的下方设至少一个炒锅,在机架的下部分别设能够向炒锅添加佐料的佐料加料机构,在机架上设有触摸屏的控制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能够根据所要烹饪的菜肴自动定时定量向炒锅输料,佐料加料机构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定时定量向炒锅输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受人为影响能够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口感一致性强,适于现代家庭或单位食堂的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表示图2中菜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单个颗粒或粉状佐料的输料结构示意图;
20.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加料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

菜料架,2

菜料斗,3

机架,4

控制器,5

炒锅,6

炒锅支架,7

液体佐料加料机构,8

刷锅水水槽,9

颗粒粉料佐料加料机构,10

液晶广告显示屏,11

中心转轴,12

菜料架电机,13

菜料斗电机,14

制冷管,15

转轴,16

菜料斗绞龙,17

气动阀或电磁阀,18

挡料板,19

固体佐料盒,20

拨齿,21

固体佐料盒绞龙,22

双压风机,23

直角电机,24

输送筒,25

输料软管,26

加料头,27

加料端,28

佐料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作具体说明。
23.本实用新型转塔式自动烹饪机器人,参见图1,包括机架3,在机架3的上部设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用于向炒锅内定量输送某一(某些)已洗净、切好的原料菜。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的下方设至少一个炒锅5,图中所示为两个炒锅。每个炒锅5通过两侧的横向转轴设置在炒锅支架6上,炒锅支架6设置在机架3上,炒锅翻转电机(图中未示)驱动横向转轴转动使炒锅5能够前后翻转,便于倒出炒锅5内已烹饪的菜肴或倒出炒锅5内的刷锅水。炒锅5的底部设竖向转轴,竖向转轴与炒锅旋转电机(图中未示)连接,炒锅旋转电机驱动竖向转轴使炒锅5旋转,确保烹饪时不糊锅。炒锅5外周身上绕设有电磁线圈,
通过电磁线圈实现对炒锅5的均衡加热。在机架3的下部分别设能够向炒锅5添加佐料的佐料加料机构,佐料加料机构用于向炒锅5内添加烹饪时所需要的佐料。在机架3上设有触摸屏的控制器4,控制器4采用plc控制器,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炒锅电机和电磁线圈、佐料加料机构均由机架3上的带触摸屏的控制器4控制。
24.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转塔式菜料输送装置,包括菜料架1,菜料架1呈圆柱形,菜料架1的中心设有中心转轴11,在菜料架1上方设菜料架电机12,菜料架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中心转轴11传动连接,转动的菜料架电机12驱动中心转轴11转动从而使菜料架1在机架3上转动。在菜料架1上设多个菜料斗2,多个菜料斗2均匀分布在菜料架1的圆周处,每个菜料斗2的下料口端呈倒锥形结构。每个菜料斗2上通过相应的支架设菜料斗电机13,菜料斗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转轴15,转轴15伸入在菜料斗2的内部,在位于菜料斗2下料口端的转轴15上设菜料斗绞龙16,菜料斗绞龙16为锥形绞龙。在菜料斗2的下料口处设挡料板18,挡料板18与设置在菜料斗2上的气动阀或电磁阀17连接,气动阀或电磁阀17控制挡料板18的开合。为了不影响烹饪机器人的烹饪,在菜料斗2内应尽量多装入事先洗净、切好的菜原料,为了保障菜料斗2内的菜原料新鲜,本实用新型在每个菜料斗2的周身上还绕设有制冷管14。制冷管14是通过输入有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转换产生冷空气对菜料斗2内的菜原料进行制冷保鲜。控制器4控制菜料架电机12、菜料斗电机13、气动阀或电磁阀17和制冷管14。
2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佐料加料机构包括位于机架3下前部的液体佐料加料机构7和机架3下后部的颗粒粉料佐料加料机构9。参见图4,颗粒粉料佐料加料机构9包括设置在一起的多个固体佐料盒19,在每个固体佐料盒19的出料口处设输送筒24,输送筒24的一端连设双压风机22,输送筒24的另一端与固体佐料盒19的下料嘴连接。在固体佐料盒19内设由直角电机23通过减速机驱动并穿过固体佐料盒19的固体佐料盒绞龙21,通过固体佐料盒绞龙21的旋转能够把固体佐料盒19内的料输送到输送筒24内,固体佐料盒绞龙21不转动时则不会下料,在固体佐料盒19内的固体佐料盒绞龙21上设拨齿20,拨齿20拨动颗粒料使其通过下料嘴吹进与输送筒24连接的固体料输料软管内,直角电机23带动固体佐料盒绞龙21转动,利用直角电机23的转速和时长来控制颗粒料的下料量。双压风机22和直角电机23由控制器4控制。参见图5,液体佐料加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一起的多个液体佐料盒,每个液体佐料盒均通过对应的佐料蠕动泵与对应的液体料输料软管连接,每个佐料蠕动泵由控制器4控制,控制器4控制佐料蠕动泵的工作时间来完成加液体佐料的量。本实用新型所有的输料软管25(包括固体料输料软管和液体料输料软管)汇集在一起均与加料头26上对应的佐料出料口28连接,加料头26呈加料端27呈花洒形状。
26.本实用新型在机架3上位于炒锅5的后方分别设带开关的水管(图中未示),水管用于向炒锅5内注水,在机架3上位于炒锅5的下后方设与排污管连接的刷锅水水槽8,在刷锅水水槽8上设饭菜渣滤网,水管的开闭由控制器4控制。在机架3上位于炒锅5的上方设由控制器4控制的等离子油烟净化器,以确保烹饪时没有油烟散发到室内。在机架3的前方设液晶广告显示屏10,用于广告宣传。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预装相应的app系统,app系统与控制器4通过物联网连接,通过app系统可远程控制、监控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