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5568发布日期:2021-12-18 10:1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


背景技术:

2.茶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明珠,几千年来国人就有饮茶习惯。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
3.cn201520084303.6的专利《一种防烫茶碗及使用该茶碗的盖碗》,公开日为2015.07.08,公开了一种防烫茶碗及使用该茶碗的盖碗,该防烫茶碗包括底壁、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底壁的下表面设置有环状的底座,侧壁和底壁共同围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腔,侧壁的外部设置有位于开口周缘并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镂空部。通过在防烫茶碗边缘设置通槽、孔等镂空结构,减小茶碗边缘的延伸部与侧壁之间的热传导介质的面积,同时,增大了散热面积,使茶碗边缘的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防烫手以及防止跌落的目的;此外,镂空结构还能起到限定茶水水位的目的,防止茶水倾倒过盈,减少烫伤的概率。
4.然而,在使用该防烫茶碗时,由于仍需手持进行滤茶,使用不方便,并且在手持茶碗倒茶时,滤出的茶水容易不慎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杯仍需手持进行滤茶,使用不方便,并且在手持茶碗倒茶时,滤出的茶水容易不慎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滤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杆、茶滤架;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茶滤架连接;
7.所述茶滤架用于放置茶滤,所述茶滤架的外周或所述茶滤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茶杯,使所述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内的茶水流出。
8.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为弹性结构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弹性部和抵靠部,所述弹性部和所述抵靠部相连接,所述抵靠部靠近所述茶杯的一面为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茶杯的形状相适配。
9.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对称设于所述茶滤上,所述抵靠部沿所述茶杯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
10.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机构抵靠于所述茶杯,所述支撑机构为弹性不锈钢。
11.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茶滤架设于所述支杆上部的末端;所述支杆朝向所述茶滤架延伸以使所述茶滤架位于放置于所述底座的茶水容器上方。
12.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上设有用于放置泡茶工具的挂圈,所述挂圈背
离于所述茶滤架设置。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杯、茶滤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杆、茶滤架;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茶滤架连接;
14.所述茶杯的杯口尺寸大于所述茶滤的滤口尺寸且所述茶滤设有一凹腔以使所述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所述茶杯内的茶水流出。
15.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茶杯包括茶碗和碗盖,所述茶碗抵靠于所述茶滤形成两个支撑点,所述碗盖的柄头抵靠于所述茶滤形成一个支撑点。
16.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茶滤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包或凹槽用于所述茶碗抵靠时定位。
17.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茶碗设有撇口。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滤和支架,茶滤架的外周或茶滤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茶杯使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内的茶水流出,或包括包括茶杯、茶滤和支架,支架用于放置茶滤和茶水容器,茶杯的杯口尺寸大于茶滤的滤口尺寸且所述茶滤设有一凹腔以使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内的茶水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杯仍需手持进行滤茶,使用不方便,并且在手持茶杯倒茶时,滤出的茶水容易不慎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从而在茶杯倒茶时无需手持,实现节省人力,并减少烫伤的可能,更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另一种支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4关键部分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5关键部分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茶杯
ꢀꢀꢀꢀꢀꢀꢀꢀꢀꢀꢀꢀꢀꢀ
11、茶碗
ꢀꢀꢀꢀꢀꢀꢀꢀꢀꢀꢀꢀꢀꢀ
12、碗盖
28.20、茶滤
ꢀꢀꢀꢀꢀꢀꢀꢀꢀꢀꢀꢀꢀꢀ
21、支撑机构
ꢀꢀꢀꢀꢀꢀꢀꢀꢀꢀ
22、凸包
29.23、凹槽
ꢀꢀꢀꢀꢀꢀꢀꢀꢀꢀꢀꢀꢀꢀ
24、凹腔
ꢀꢀꢀꢀꢀꢀꢀꢀꢀꢀꢀꢀꢀꢀ
25、握柄
30.30、支架
ꢀꢀꢀꢀꢀꢀꢀꢀꢀꢀꢀꢀꢀꢀ
31、底座
ꢀꢀꢀꢀꢀꢀꢀꢀꢀꢀꢀꢀꢀꢀ
32、支杆
31.33、茶滤架
ꢀꢀꢀꢀꢀꢀꢀꢀꢀꢀꢀꢀ
40、茶水容器
ꢀꢀꢀꢀꢀꢀꢀꢀꢀꢀ
111、撇口
32.121、滤孔
ꢀꢀꢀꢀꢀꢀꢀꢀꢀꢀꢀꢀꢀ
211、弹性部
ꢀꢀꢀꢀꢀꢀꢀꢀꢀꢀꢀ
212、抵靠部
33.213、承托件
ꢀꢀꢀꢀꢀꢀꢀꢀꢀꢀꢀ
321、挂圈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为使茶杯10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10内的茶水流出,具体的,茶杯10倾斜抵靠于茶滤20或支架30上并形成若干支撑点用于防止茶杯10跌落,各实施例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应当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支撑点,并不仅仅指代点接触,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是线接触或面接触;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茶杯10为带滤孔121的茶杯10以实现泡茶功能,茶杯10倾斜是指茶杯10倾斜便于滤孔121滤出茶水的方式,具体的,茶杯10包括茶碗11和碗盖12,碗盖12盖设于茶碗11上,碗盖12或茶碗11上设有若干滤孔121,当茶杯10倾斜时,茶水从滤孔121倒出并防止茶叶流出。
37.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滤20和支架30,所述支架30包括底座31、支杆32、茶滤架33;所述支杆32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1和所述茶滤架33连接;所述茶滤架33用于放置茶滤20,所述茶滤架33的外周或所述茶滤20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21,所述支撑机构21用于支撑茶杯10,使茶杯10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10内的茶水流出。
39.具体实施时,茶杯10用于泡茶,具体的,茶杯10包括茶碗11和碗盖12,茶碗11用于放置茶叶并冲泡茶水;碗盖12盖设于茶碗11上,保持茶叶的香气不外流,并助于手持茶杯10倒茶,防止烫伤,碗盖12上设有若干滤孔121,滤孔121,用于倒出茶水并防止茶叶流出;
40.茶滤架33的外周或茶滤20上端设置有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21,所述支撑机构21用于支撑茶杯10,使茶杯10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10内的茶水流出,抵靠后无需手持或工具夹持进行滤茶,使用方便,防止烫伤;茶滤20用于进一步过滤茶渣,防止茶叶流入茶水容器40;茶水容器40用于暂存茶水,以求茶汤浓度均匀。其中,茶滤架33的外周设有支撑机构21,因设有避让以防止茶滤20不能平稳放置。
41.支架30用于提高茶滤20的高度,从而使茶杯10的茶水从高处下落时散热,降低茶水温度,便于饮用,具体的,支架30包括底座31、支杆32和茶滤架33,茶滤20抵靠于茶滤架33上,茶杯10倾斜抵靠于支撑机构21上倒出茶水至底座31上的茶水容器40。
42.使用过程,将茶滤20放置于茶滤架33上,茶水容器40放置于底座31上,然后放置茶叶于茶碗11并冲泡,碗盖12盖设于茶碗11上,一段时间后泡好茶水,将茶杯10倾斜抵靠于茶滤架33的外周或茶滤20上端的支撑机构21上,茶水从滤孔121流出经茶滤20过滤后流入茶
水容器40中。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滤和支架,茶滤架的外周或茶滤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茶杯使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内的茶水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杯仍需手持进行滤茶,使用不方便,并且在手持茶杯倒茶时,滤出的茶水容易不慎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从而在茶杯倒茶时无需手持,实现节省人力,并减少烫伤的可能,更安全的目的。
44.较佳的,茶碗11设有撇口111,具体的,撇口111由碗口周缘并向外延伸形成,在拿起茶碗11时,抓取于撇口111能够防止烫伤;茶碗11的撇口111的与碗盖12的碗柄配合使用便于倾倒茶杯10;并且由于撇口111的设置,倾斜倒茶时,碗盖12卡置于茶碗11腔内,密封效果更好,防止茶水从茶碗11和碗盖12的交界处流出,以便使用安全,滤茶效果好。
45.较佳的,茶水容器40为但不限于茶海、茶壶中的一种,使用时,茶海、茶壶可盛放泡好的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并实现沉淀茶渣的效果,并且,茶海、茶壶均设有敞口或壶嘴以便对茶水进行导向,防止茶水顺着茶水容器40的容器边缘落于容器外,造成浪费。
46.较佳的,茶滤20设有握柄25,用于方便取放茶滤20,较好的,茶滤20嵌设于茶滤架33,稳定固定。较好的,茶滤20设有凹腔24,凹腔24为倒圆台,倒圆台的底部设有滤网,凹腔24为倒圆台的茶滤20更便于嵌设于茶滤架33,防止脱落。
47.较佳的,参考图1、图2,支杆32两端分别与底座31和茶滤架33连接,支杆32朝向茶滤架33延伸以使茶滤架33位于放置于底座31的茶水容器40上方。支杆32朝向茶滤架33延伸的方式可以是一个横段、也可以是多个曲段的方式。
48.较佳的,支杆32上设有用于放置泡茶工具的挂圈321,挂圈321背离于茶滤架33设置。挂圈321至少设置一个,较好的,设置两个,保证放置;挂圈321用于放置包括但不限于茶挟、茶针、茶匙。
49.较佳的,底座31为方形,方形四周设有圆弧倒角,防止磕碰损坏,底座31也可以是圆形、花形。
50.具体的,茶滤20凸出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21,支撑机构21抵靠于茶碗11或碗盖12形成支撑点。
51.实施时,茶滤架33的外周或茶滤20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21,较好的,茶滤20凸出设有至少有两个支撑机构21分别抵靠于茶碗11和碗盖12形成支撑点,防止茶杯10跌落。
52.较佳的,支撑机构21为弹性结构件,支撑机构21包括弹性部211和抵靠部212,弹性部211和抵靠部212相连接,抵靠部212靠近茶杯10的一面为弧面,弧面与茶杯10形状相适配,具体的,抵靠部212靠近茶碗11或碗盖12的一面为弧面,弧面与碗盖12的碗柄形状或茶碗11形状相适配。
53.弹性结构件为但不限于弹簧、橡胶中的一种,在使用时,支撑机构21为弹性结构件,由于受到茶杯10重力的作用,弹性结构件被压缩,弹性结构件复位方向的力使碗盖12朝向茶碗11或茶碗11朝向碗盖12靠近,进一步防止碗盖12与茶碗11分离,保证使用效果;茶滤20凸出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机构21的方式,对茶杯10尺寸大小无要求,方便使用。
54.实施时,弹性部211用于实现弹性功能,抵靠部212与碗盖12或茶碗11相抵靠形成
支撑点;弹性部211和抵靠部212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胶水粘连、焊接、一体成型、螺纹连接,方便使用时固定,弹性部211和抵靠部212可以由同种材质或不同的材质制成。抵靠部212靠近碗盖12与茶碗11的一面为弧面,弧面与碗盖12的碗柄形状或茶碗11形状相适配,增加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
55.较佳的,支撑机构21为柱状,方便加工。
56.实施例1,参考图1:较佳的,支撑机构21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21对称设于茶滤20上,抵靠部212沿茶杯10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213,具体的,抵靠部212沿碗盖12的碗柄或茶碗11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213。抵靠部212沿碗盖12的碗柄或茶碗11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213进一步增加抵靠部212与碗盖12的碗柄或茶碗11的接触面积,在使用两个支撑机构21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设置多个支撑机构21,且抵靠部212沿碗盖12的碗柄或茶碗11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213,使茶杯10稳定倒出茶水实现滤茶的效果。
57.实施例2,参考图3:较佳的,支撑机构21设有三个,三个支撑机构21抵靠于茶杯10的不同位置,三个支撑机构21分别抵靠于碗盖12或茶碗11,支撑机构21为弹性不锈钢。三个支撑机构21分别抵靠于碗盖12或茶碗11,较好的,其中一个支撑机构21可以抵靠于碗盖12的碗柄处,稳定性更好;支撑机构21为弹性不锈钢,方便加工,价格便宜。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设置多个弹性不锈钢的支撑机构21,分别抵靠于碗盖12或茶碗11,进一步增加稳定性。较好的,抵靠部212沿茶杯10周向延伸形成承托件213,更加稳固。
5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杯10、茶滤20和支架30,所述支架30包括底座31、支杆32、茶滤架33;所述支杆32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1和所述茶滤架33连接;所述茶杯10的杯口尺寸大于所述茶滤20的滤口尺寸且所述茶滤20设有一凹腔24以使所述茶杯10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所述茶杯10内的茶水流出。
59.具体的,茶杯10包括茶碗11和碗盖12,茶碗11抵靠于茶滤20形成两个支撑点,碗盖12的柄头抵靠于茶滤20形成一个支撑点以使茶杯10倾斜并稳定放置。
60.实施时,茶杯10的杯口尺寸大于茶滤20的滤口尺寸以使茶杯10能直接抵靠于茶滤20上,具体的,茶杯10的杯口尺寸指的是茶碗11的碗口尺寸,茶滤20背离于茶杯10设有一凹腔24用于给茶杯10让位使茶杯10在直接倾斜抵靠于茶滤20上时,茶杯10部分沉入于茶滤20的凹腔24来实现固定。应当了解的是,茶滤20背离于茶杯10设有一凹腔24为使用状态时的表述。
61.实施例3,参考图4:使用时,茶碗11抵靠于茶滤20形成两个支撑点,碗盖12的柄头抵靠于茶滤20形成一个支撑点以实现稳定倒茶;
62.实施例4,参考图5:较佳的,茶滤20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包22用于茶碗11抵靠时定位,使用时,茶碗11朝向凸包22的一面抵靠于茶滤20的两个凸包22上,实现稳定;茶滤20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包22使定位快捷,方便使用,并且茶碗11朝向凸包22的一面抵靠于凸包22上,防止滑动,增加稳定性。较好的,茶碗11设有撇口111,撇口111朝向凸包22的一面抵靠于凸包22上,稳定效果更好。
63.实施例5,参考图6:较佳的,茶滤20上对称设有两个凹槽23用于茶碗11抵靠时定位,使用时,茶碗11抵靠于茶滤20的两个凹槽23上,实现稳定;茶滤20上对称设有两个凹槽23使定位快捷,方便使用,并且茶碗11抵靠于茶滤20的两个凹槽23上,防止滑动,增加稳定
性;再而,凹槽23使整个茶杯10的重心更低,沉入于茶滤20的凹腔24的部分更大,稳定性更好。较好的,茶碗11设有撇口111,撇口111抵靠于茶滤20的两个凹槽23上,稳定效果更好。
64.较佳的,茶碗11设有撇口111,具体的,撇口111由碗口周缘并向外延伸形成,在拿起茶碗11时,抓取于撇口111能够防止烫伤;茶碗11的撇口111的与碗盖12的碗柄配合使用便于倾倒茶杯10;并且由于撇口111的设置,倾斜倒茶时,碗盖12卡置于茶碗11腔内,密封效果更好,防止茶水从茶碗11和碗盖12的交界处流出,以便使用安全,滤茶效果好。
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防烫茶具,包括茶杯、茶滤和支架,支架用于放置茶滤和茶水容器,茶杯的杯口尺寸大于茶滤的滤口尺寸且所述茶滤设有一凹腔以使茶杯倾斜并稳定放置以便茶杯内的茶水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杯仍需手持进行滤茶,使用不方便,并且在手持茶杯倒茶时,滤出的茶水容易不慎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从而在茶杯倒茶时无需手持,实现节省人力,并减少烫伤的可能,更安全的目的。
66.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茶杯、茶碗、茶滤、碗盖、茶水容器、支架、底座、茶滤架、支杆、滤孔、支撑点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