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底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5402发布日期:2021-12-18 10:1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底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底锅。


背景技术:

2.平底锅是一种用来煎煮食物的器具,约20至30厘米直径大,低锅边并且向外倾斜的铁制平底煮食物用器具。平底锅适合作为烘焙、蒸、烤或炒海鲜、肉类和家禽类佳肴,煮蔬菜或便于用手指取食的健康小吃。容易使用,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烹调出各式各样的佳肴;
3.经过使用后发现,现有的平底锅还存在几点问题:
4.第一,现有的平底锅的锅底材料多采用平底结构,不仅受热面积小、结构强度低容易变形不耐用,而且传统的锅底导热不够均匀,容易造成食物部分焦糊部分夹生;
5.第二,现有的带有锅盖的平底锅的锅盖耐非常容易被油污遮蔽,不利于观察锅内食物的情况,而且沾附的油污难以擦拭清洁,非常不便;
6.第三,烹饪时的火候是影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现有的平底锅技术中有些带有温度显示的功能,但仅仅是对锅内的温度或者是锅底火焰的温度进行测定,还没有发现能够对锅内锅外环境温度进行检测的平底锅。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固设在所述锅体一侧的腰部上的把手和与所述锅体开口相适配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锅底夹层中设置有抗压导热板;所述锅盖的盖体采用防爆防粘油的玻璃盖;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锅内温度和锅底火焰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固设在所述锅体一侧的腰部上的把手和与所述锅体开口相适配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锅底夹层中设置有抗压导热板,所述抗压导热板的板面上均匀间隔的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两侧面呈八字形的斜面;所述条形槽的底部长条平面上压有直条纹,条形槽上固设有均匀相间的外翻边的通孔,相邻两列的所述通孔相互错开半个孔距设置。
9.优选为:所述锅盖的盖体采用防爆防粘油的玻璃盖,所述玻璃盖包括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下表面喷涂有抗油污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喷涂有抗压层。
10.优选为:所述抗油污层底部表面依次喷涂有防粘层、油污溶解层、二氧化硅粒子和氟膜层,所述二氧化硅粒子在所述油污溶解层表面形成向外阵列的若干个凸起。
11.优选为: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锅内温度和锅底火焰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耐热管、第二耐热管、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耐热管的一端固设在把手上,另一端沿所述锅体外壁延伸至锅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耐热管延伸端的管道内,所述第二耐热管的一
端固设在把手上,另一端沿所述锅体外壁延伸至锅体底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耐热管延伸端的管道内。
12.优选为: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固设在所述把手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锅底底部的夹层中设置有抗压导热板,抗压导热板采用波状曲面结构,比单面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导热效率加快食物变熟;波状曲面结构比平板结构强度高、刚性好,使锅具不易变形更加耐用;此外,条形槽上固设有均匀相间的外翻边的通孔,相邻两列的所述通孔相互错开半个孔距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热均匀性,防止食物局部焦糊局部夹生。
15.2、锅盖主体采用钢化玻璃,便于观察锅内烹煮情况且钢化玻璃具有高强度的特点,安全性能高;防粘层能够防止水气油污沾附,油污溶解层能够对污渍进行分解,二氧化硅粒子凸起设置可以有效分散油污中的油脂和水分等,最后,氟膜层的设置使得锅盖底部的油污水气等很容易被抹布擦拭干净,通过该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烹饪时锅盖保持整洁透明,便于使用。
16.3、第一耐热管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锅内部的温度,第二耐热管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锅体外侧的温度,即可反映火焰温度及大小,二者结合起来即可定量揭示烹饪时火焰大小和锅内温度两个关键指标,克服了以往对火候把握要靠经验和观察,使烹饪者便于掌握火候,做出可口的菜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抗压导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化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油污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a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示例为:1

锅体、2

把手、3

锅盖、31

钢化玻璃层、32

抗压层、33

抗油污层、34

氟膜层、35

二氧化硅粒子、36

油污溶解层、37

防粘层、4

抗压导热板、41

直条纹、42

条形槽、43

通孔、5

第一耐热管、6

第二耐热管、7

第一温度传感器、8

第二温度传感器、9

温度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1、固设在所述锅体1一侧的腰部上的把手2和与所述锅体1开口相适配的锅盖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1的锅底夹层中设置有抗压导热板4,所述抗压导热板4的板面上均匀间隔的设有条形槽42,所述条形槽42的两侧面呈八字形的斜面;所述条形槽42的底部长条平面上压有直条纹41,条形槽42上固设有均匀相间的外翻边的通孔43,相邻两列的所述通孔43相互错开半个孔距设置。
27.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3的盖体采用防爆防粘油的玻璃盖,所述玻璃盖包括钢化玻璃层31,所述钢化玻璃层31的下表面喷涂有抗油污层33,所述钢化玻璃层31的上表面喷涂有抗压层32。
28.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油污层33底部表面依次喷涂有防粘层37、油污溶解层36、二氧化硅粒子35和氟膜层34,所述二氧化硅粒子35在所述油污溶解层36表面形成向外阵列的若干个凸起。
29.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检测锅内温度和锅底火焰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耐热管5、第二耐热管6、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所述第一耐热管5的一端固设在把手2上,另一端沿所述锅体1外壁延伸至锅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所述第一耐热管5延伸端的管道内,所述第二耐热管6的一端固设在把手2上,另一端沿所述锅体1外壁延伸至锅体1底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安装在所述第一耐热管5延伸端的管道内。
3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显示器9,所述温度显示器9固设在所述把手2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电性连接。
3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2.1、本实用新型锅底底部的夹层中设置有抗压导热板4,抗压导热板4采用波状曲面结构,比单面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导热效率加快食物变熟;波状曲面结构比平板结构强度高、刚性好,使锅具不易变形更加耐用;此外,条形槽42上固设有均匀相间的外翻边的通孔43,相邻两列的所述通孔43相互错开半个孔距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热均匀性,防止食物部分焦糊部分夹生。
33.2、锅盖3主体采用钢化玻璃,便于观察锅内烹煮情况且钢化玻璃具有高强度的特点,安全性能高;防粘层37能够防止水气油污沾附,油污溶解层36能够对污渍进行分解,二氧化硅粒子35凸起设置可以有效分散油污中的油脂和水分等,最后,氟膜层34的设置使得锅盖3底部的油污水气等很容易被抹布擦拭干净,通过该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烹饪时锅盖3保持整洁透明,便于使用。
34.3、第一耐热管5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用于测定锅内部的温度,第二耐热管6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用于测定锅体1外侧的温度,即可反映火焰温度及大小,二者结合起来即可定量揭示烹饪时火焰大小和锅内温度两个关键指标,克服了以往对火候把握要靠经验和观察,使烹饪者便于掌握火候,做出可口的菜肴。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