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地机的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898发布日期:2022-03-16 14:4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地机的基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擦地机的基站。


背景技术:

2.基站是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清洁或为清洁机器人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
3.公开号为cn10952811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站,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站,包括基站底座及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和基站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洗槽上设有进液结构、排液结构、及凸起部,凸起部用于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刮擦去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清洗槽和基站底座可拆卸连接,清洗槽上设有进液结构、排液结构及凸起部,拖擦件的垃圾被凸起部从拖擦件刮擦去除,并落入清洗槽上,通过将清洗槽和基站底座拆离,可以对清洗槽和基站底座进行清理,基站清洁方便且清洁难度小,提高了用户体验。
4.上述技术中的基站,仍存在净污分离效果不明朗,污水影响清洁机器人表面,适用清洁机器人范围小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清洗且可插入擦地机的一体式基站。
6.为了实现创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和底座,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清水腔和可将清水腔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清洗机构用于直接清洗擦地机,同时清水泵用于将清水腔中的清水输送至清洗机构中参与清洗工作。
7.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污水腔。污水腔用于收集完成清洗工作后的污水。
8.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污水箱和可将污水腔中的污水抽至污水箱的污水泵。也可以设置污水泵和污水箱,避免清理繁琐的污水腔。
9.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底座上设有过滤机构。
10.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过滤机构位于污水泵和清水腔体之间。
11.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污水腔中设有污水泵,所述的清水腔上方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的污水泵可将污水腔内的污水泵送至过滤机构。区别在于污水泵用于将污水从污水腔中抽回清水腔。
12.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过滤机构设置于清洁机构和清水腔之间。直接滴落回清水腔的污水需要过滤机构的过滤。
13.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清水泵包含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
清水腔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至清洁机构。
14.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清洁机构包括托盘,所述的托盘上还设有刮刀和出水孔,所述的清水泵与出水孔连接。
15.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托盘上还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排水口。
16.在上述的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排水口两侧形成高度差,使得托盘内用于清洁的流体沿从高到低方向流动时可跨过排水口保持流体不由排水口流出,当托盘内的流体沿从低到高方向流动时,流体可经排水口流出。当擦地机放入基座后,擦地机正转,带动流体从高到低流动跨越排水口,实现对擦地机的清理并且流体不由排水口排出,清理完毕后擦地机翻转,流体从低往高方向流动,从排水口排出。
17.在上述的一种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平衡清水泵、污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压力。
18.在上述的一种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基座上设有充电座。充电座用于给擦地机充电。
19.在上述的一种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充电座上还设有信号传输接口。
20.在上述的一种擦地机的基站中,所述的充电座上还设有限位凸起。限位突起固定擦地机,使其充电稳定。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分离的清水腔和污水箱,采用直观的清水腔和污水箱,采用清水泵连接清水腔和托盘出水口,采用污水泵泵连接污水箱和污水腔,净污分离简洁明了,工作效率高;设置过滤机构,取消单独的污水腔或污水箱,过滤污水后继续参与清理工作,节约用水还优化了工作步骤;设有清理机构,可以适用于大部分拖把和擦地机,实用范围广;设有充电座还可以给实用的擦地机充电。
附图说明
22.图1-4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总体爆炸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与擦地机配合的示意图;
27.图5-8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总体爆炸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左侧剖视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右侧剖视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32.图9-11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总体爆炸示意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左侧镂空示意图图;
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右侧剖视示意图;
36.图12-13为实施例4的示意图;
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总体爆炸示意图;
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视图。
39.图中,1、基座;2、底座;3、清洁机构;31、托盘;32、刮刀;33、出水孔;34、排水口;4、清水腔;5、清水泵;6、污水腔;7、污水箱;8、污水泵;9、过滤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1.如图1-13所示,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1和底座2,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3,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清水腔4和可将清水腔4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5。清洗机构用于直接清洗擦地机,同时清水泵5用于将清水腔4中的清水输送至清洗机构中参与清洗工作。
42.清洗区工作过程为:清水泵5包含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清水腔4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至清洁机构3。清洁机构3包括托盘31,所述的托盘31上还设有刮刀32和出水孔33,所述的清水泵5与出水孔33连接。所述的托盘31上还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排水口34。所述的排水口34两侧形成高度差,使得托盘31内用于清洁的流体沿从高到低方向流动时可跨过排水口34保持流体不由排水口34流出,当托盘31内的流体沿从低到高方向流动时,流体可经排水口34流出。当擦地机放入基座后,擦地机正转,带动流体从高到低流动跨越排水口,实现对擦地机的清理并且流体不由排水口排出,清理完毕后擦地机翻转,流体从低往高方向流动,从排水口排出。基座1上还设有与擦地机对接用的充电口和信号传输口。
43.具体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如图1-4所示:一种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1和底座2,基座1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3,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清水腔4和可将清水腔4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5。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污水腔6。在位于第二层的清水腔4中注入清水后,盖上托盘31,放上擦地机,清洁开启,清水经由清水泵5输送至清洗区上的托盘31中,清理完毕后从托盘31上的排水口34中排出,直接滴落至最下层的污水腔6中,最后人工将底座2拿去倒掉污水腔6中的污水即可。
44.具体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如图5-8所示:一种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1和底座2,基座1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3,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清水腔4和可将清水腔4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5。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污水腔6。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污水箱7和可将污水腔6中的污水抽至污水箱7的污水泵8。在本实施例中,清水腔4和污水箱7为安装在底座2上的两个独立水箱,便于注水和倒水,工作过程中,清水箱中的清水由清水泵5输送至清洗区中用于与擦地机的清理,清理完毕后经托盘31上的排水口34滴落至托盘31下方的污水腔6中,再由污水泵8将污水腔6中的污水抽入污水箱7中,无需分解整个基站,直接拿出污水箱7倒掉污水即可。
45.具体实施例3的工作过程如图9-11所示:一种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1和底座2,基座1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3,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清水腔4和可将清水腔4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5。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污水腔6。底座2上还设有过滤机构9,过滤机构9位于污水泵8和清水腔4之间,所述的污水腔6中设有污水泵8,所述的清水腔4上方设有过滤机构9,所述的污水泵8可将污水腔8内的污水泵
送至过滤机构9,污水最终经过滤机构9过滤完后回到清水腔中。区别于实施例3中清水腔4和污水箱7为安装在底座2上的两个独立水箱,本实施例4不设置单独的污水箱7,只设置清水腔4,清水腔4中的清水经由清水泵5输送至清洗区后,参与擦地机的清理工作,清理完毕后从托盘31的排水口34中排出滴落至污水腔6中,再由污水泵8抽回清水腔4中,在污水泵8抽回清水腔4的途中还设有过滤机构9,对完成擦地机清理后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回到清水腔4中。
46.具体实施例4的工作过程如图12-13所示:一种擦地机的基站,包括基座1和底座2,所述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清洗擦地机的清洗区,所述的清洗区内设有清洁机构3,所述的底座2上还设有清水腔4和可将清水腔4内的清水输送至清洗区的清水泵5。底座2上设有过滤机构9,过滤机构9设置于清洁机构3和清水腔4之间。区别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4不设置污水腔6,清水箱中的清水由清水泵5输送至清理区后参与清理擦地机的工作,工作完成后又排水口34滴落至过滤机构9中,过滤完成后在滴落回清水腔4中。
47.上述四个实施例,区别在于不同的泵体结构和腔体机构,对于清洗区中对擦地机的清理过程都是一致的,清洗结构中与擦地机的接触也一致。
4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