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3147发布日期:2022-03-05 09:4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炸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炸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现有的空气炸篮中,其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公布号 cn211212726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空气炸锅炸篮”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中包括筐体、以及设置在筐体中间的突起台,筐体和突起台上均开设过孔,该结构的炸篮其热风主要通过筐体的过孔从外往内流入筐体内穿过食物后,再通过突起台的过孔向下回流,该方式能够使循环风道流动更加畅顺,可以分散食物位置,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烹饪效率更高等有益效果。
3.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食物自然会依靠在突起台的壁面上,当食物高温烤炸时,析出的油脂会通过过孔流入突起台的内腔,当该结构的空气炸篮放置在送风扇叶和加热体上方使用时,该部分的油脂会滴落到送风扇叶和加热体上,造成空气炸锅难以清洗,并且使油脂粘附在送风扇叶和加热体上,导致浓烟的产生,影响烤炸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对空气炸锅的炸篮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空气炸篮,其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与通风管隔开,互不接触。
5.一种空气炸篮,包括炸篮本体,炸篮本体的底壁开设有通风口,沿通风口的口沿向上延伸有形成通风气道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与通风气道连通的内通风孔,所述通风管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延伸的凸筋。
6.所述凸筋呈长条状并竖直设置在通风管上,所述内通风孔开设在相邻两凸筋之间的管壁上。
7.所述炸篮本体包括篮底和篮壁,篮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外通风孔,所述通风口开设在篮底的中间部并向上延伸有下管壁,下管壁的管腔组成通风气道的其中一部分。
8.所述篮底与篮壁之间活动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延伸有与下管壁相对接的上管壁,所述内通风孔和凸筋均开设在上管壁上,上管壁的管腔组成通风气道的另一部分,且篮壁、承托板和上管壁之间形成适于容纳食物的储存腔。
9.所述篮底、承托板以及下管壁之间合围形成接油腔,所述承托板上均布有多个与接油腔连通的滴油孔。
10.所述上管壁与下管壁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气道和接油腔的回油间隙。
11.所述篮底与篮壁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所述承托板的外缘活动搁放在支撑台阶面上。
12.所述承托板的外缘向上延伸有挡油翻边。
13.所述通风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连接有提耳环。
14.所述外通风孔呈竖直设置的长条状,内通风孔呈圆孔状且矩阵分布在通风管的管壁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炸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快捷,该结构的空气炸篮通过凸筋能够将储存腔内的食物与通风管隔开,防止食物在空气烤炸过程中依靠通风管,减少油脂穿过内通风孔流入通风气道内,造成空气炸锅的加热组件积聚油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气炸篮,包括炸篮本体1,炸篮本体1的底壁开设有通风口101,沿通风口101的口沿向上延伸有形成通风气道a的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与通风气道a连通的内通风孔201,所述通风管2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向外侧延伸的凸筋202。
22.进一步说明,所述凸筋202呈长条状并竖直设置在通风管2上,所述内通风孔201开设在相邻两凸筋202之间的管壁上;凸筋202上不开设内通风孔201,能够防止食物堵塞内通风孔201,通过凸筋202隔开食物,使内通风孔201能够保持畅通。
23.另外,所述凸筋202还可以是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在通风管2上。
24.进一步说明,所述炸篮本体1包括篮底11和篮壁12,篮壁12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外通风孔121,所述通风口101开设在篮底11的中间部并向上延伸有下管壁13,下管壁13的管腔组成通风气道a的其中一部分;该结构能够形成直通式的通风气道a,可以越过接油腔c直接连通储存腔b。
25.所述下管壁13与炸篮本体1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26.进一步说明,所述篮底11与篮壁12之间活动放置有承托板3,承托板3延伸有与下管壁13相对接的上管壁31,所述内通风孔201和凸筋202均开设在上管壁31上,上管壁31的管腔组成通风气道a的另一部分,且篮壁12、承托板3和上管壁31之间形成适于容纳食物的储存腔b,通过上管壁31分隔出环形的储存腔b,使食物不会堆积在炸篮中间的中温位置,使食物可以集中在炸篮的高温位置加热,使食物的加热效果和加热温度保持均等,并且所述承托板 3可拆卸地放置在储存腔b内,方便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保持炸篮整洁。
27.所述上管壁31与承托板3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28.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管壁31的高度至少占储存腔b高度的四分之一。
29.进一步说明,所述篮底11、承托板3以及下管壁13之间合围形成接油腔c,所述承托板3上均布有多个与接油腔c连通的滴油孔32;承托板3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托食物,使食物下方悬空,在高温作用下析出的油脂可以通过滴油孔 32滴入接油腔c内收集,使食物更加健康;另外,使炸篮与接油结构一体化,能够减少用户使用时装配的步骤,提高使用效率,并
且能够形成容量较大的接油腔c,减少倒油频率。
30.进一步说明,所述上管壁31与下管壁13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风气道a和接油腔c的回油间隙4;使极少部分通过内通风孔201流入通风管2内壁的油脂在向下滴落时,能够通过回油间隙4流入接油腔c内进行收集,杜绝油脂滴落到送风扇叶或加热体上。
31.具体是,所述下管壁13的顶部设置有收窄筒131,所述收窄筒131至少有部分与上管壁31内外重叠,使上管壁31内壁的油脂只可以流入回油间隙4内。
32.进一步说明,所述篮底11与篮壁12之间设置有支撑台阶面5,所述承托板 3的外缘活动搁放在支撑台阶面5上;使承托板3可以悬置在炸篮本体1内,能够同时形成储存腔b和接油腔c。
33.进一步说明,所述承托板3的外缘向上延伸有挡油翻边33;挡油翻边33在承托板3放入储存腔b时有起到导向作用,并且防止油脂直接从承托板3与篮壁12之间的间隙流到支撑台阶面5上,造成承托板3粘接在支撑台阶面5,造成拆卸困难。
34.进一步说明,所述通风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所述顶盖6上连接有提耳环7;通过顶盖6使热风只可以通过横向流动穿过储存腔b,能够减少乱流,而且顶盖6可以遮挡通风气道a的顶部,减少通风管2的高度,使储存腔b可以容纳更多食物,解决为了防止油脂或者食物从通风管2的顶部落入通风气道a 而使通风管2高于储存腔b,造成空间浪费。
35.而提耳环7能够方便用户从储存腔b中拆卸承托板3。
36.进一步说明,所述外通风孔121呈竖直设置的长条状,内通风孔201呈圆孔状且矩阵分布在通风管2的管壁上;由于热风从炸篮本体1的四周自上而下流动,因此该结构的外通风孔121能够提高热风进入储存腔b的进风效率,而该结构的内通风孔201孔径较小,可以防止细小的食物通过内通风孔201落入通风气道a内。
37.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