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1834发布日期:2022-04-07 08: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
3.

背景技术:

4.为了方便带婴儿外出,越来越多的家长采用婴儿背架。然而,现有的婴儿背架往往都是采用较大的铝合金框架并结合背包整合而成,其中铝合金框架拆卸不便,运输时只能简单的将铝合金框架折叠,但折叠后的婴儿背架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这不仅不方便运输,而且在运输时需要采用较大的包装箱,这大大的增加了包装成本。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设计合理,方便运输。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包括背负支架和位于背负支架后侧的座舱支架,所述背负支架包含从上往下分布的背垫支杆和腰带支杆,所述背垫支杆与腰带支杆可拆连接;所述座舱支架包含从上往下分布的靠背杆和支撑杆,所述靠背杆与支撑杆可拆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上端通过折叠关节相连接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与靠背杆的下端可拆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杆与后支撑杆呈倒v形分布;所述折叠关节的前端倾斜设有卡接凹槽,折叠关节的后端倾斜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前侧连通设有折叠凹腔;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与靠背杆的下端均卡设在卡接凹槽内,前支撑杆的上端与折叠关节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杆的上端插设在插接孔内,后支撑杆的上端与折叠关节相铰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杆的下端与前支撑杆的上端插接配合,靠背杆的下端安装有沿靠背杆的径向方向分布的第一弹簧销;所述前支撑杆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用于第一弹簧销伸缩端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凹槽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操作孔,所述第一操作孔内设有用于推动第一弹簧销的伸缩端与第一限位孔相分离的第一快拆按钮。
12.进一步的,所述背垫支杆的下端与腰带支杆的上端插接配合,背垫支杆的下端安装有沿背垫支杆的径向方向分布的第二弹簧销;所述腰带支杆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用于第二弹簧销伸缩端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
13.进一步的,所述腰带支杆的上端固定套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背垫支杆的下端与连接套筒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操作孔,所述第二操作孔内设有用于推动第二弹簧销的伸缩端与第二限位孔相分离的第二快拆按钮。
14.进一步的,所述腰带支杆呈l形,腰带支杆的水平边与前支撑杆的下端相铰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均采用分体式结构,运输时可将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拆开,这样可大大减小背架折
叠后的体积,不仅方便运输、收纳方便,而且采用较小的包装箱即可,节约了包装成本。
16.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构造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的配合构造示意图一;
20.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5是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的配合构造示意图二;
23.图7是图6中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关节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关节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套筒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销与限位孔的配合构造示意图。
28.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式户外婴儿背架,包括背负支架1和位于背负支架1后侧的座舱支架2,所述背负支架1包含从上往下分布的背垫支杆3和腰带支杆4,背垫支杆3上安装有背垫5,腰带支杆4上安装有腰带6,所述背垫支杆3与腰带支杆4可拆连接;所述座舱支架2包含从上往下分布的靠背杆7和支撑杆8,靠背杆7上安装以利于婴儿坐下的座舱9,支撑杆8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靠背杆与支撑杆可拆连接。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均采用分体式结构,运输时可将背负支架和座舱支架拆开,如图7所示,这样可大大减小背架折叠后的体积,不仅方便运输,而且采用较小的包装箱即可,节约了包装成本。
3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8包括上端通过折叠关节10相连接的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所述前支撑杆11与后支撑杆12呈倒v形分布,所述前支撑杆11的上端与靠背杆7的下端可拆连接。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关节10的前端设有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状卡接凹槽16,折叠关节10的后端设有后端低、前端高的倾斜状插接孔13,所述插接孔13的前侧连通设有折叠凹腔14;所述前支撑杆11的上端与靠背杆7的下端均卡设在卡接凹槽16内,前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紧固件15与折叠关节10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杆12的上端插设在插接孔13内,后支撑杆12的上端经铰接轴17与折叠关节10相铰接。由于后支撑杆与折叠关节相铰接,当需要折叠时,可将后支撑杆向前转动,使后支撑杆容置在折叠凹腔内,此时后支撑杆与前支撑杆相靠近。优选的,卡接凹槽呈圆柱形状,卡接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卡接凹槽的直径,这样可避免靠背杆轻易从卡接凹槽上脱离;插接孔与折叠凹腔的连通处宽度小于插接孔的直径,避免后支撑杆轻易从插接孔脱离。
34.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杆7的下端与前支撑杆11的上端插接配合,靠背杆7的下端安装有沿靠背杆7的径向方向分布的第一弹簧销18;所述前支撑杆11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用于第一弹簧销18伸缩端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19。通过设计第一弹簧销,便于靠背杆与前支撑杆插接配合后进行固定,不仅提高结构稳定性,而且装拆方便。
35.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装拆,所述卡接凹槽16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19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操作孔20,所述第一操作孔20内设有用于推动第一弹簧销18的伸缩端与第一限位孔相分离的第一快拆按钮21。应说明的是,第一快拆按钮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操作孔的底部并形成悬臂结构,第一快拆按钮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弹簧销的伸缩端相接触的弧形部。
36.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垫支杆3的下端与腰带支杆4的上端插接配合,背垫支杆3的下端安装有沿背垫支杆3的径向方向分布的第二弹簧销22;所述腰带支杆4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用于第二弹簧销22伸缩端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23。应说明的是,背垫支杆与腰带支杆的固定方式和靠背杆与前支撑杆的固定方式相同,均是采用弹簧销进行锁定。通过设计第二弹簧销,便于背垫支杆与腰带支杆插接配合后进行固定,不仅提高结构稳定性,而且装拆方便。
37.应说明的是,第一弹簧销和第二弹簧销均是现有技术,其伸缩端为球体,此处不再对其构造做过多重复赘述。
38.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支杆4的上端固定套设有连接套筒24,所述背垫支杆3的下端与连接套筒24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套筒24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孔2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操作孔25,所述第二操作孔25内设有用于推动第二弹簧销22的伸缩端与第二限位孔23相分离的第二快拆按钮26。应说明的是,第二快拆按钮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操作孔的底部并形成悬臂结构,第二快拆按钮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第二弹簧销的伸缩端相接触的弧形部。
39.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支杆4呈l形,腰带支杆4的水平边与前支撑杆11的下端相铰接。当整个背架放置在地面时,利用后支撑杆、前支撑杆以及腰带支杆的水平边进行支撑,确保放置平稳。
40.本实施例中,该背架还包括背垫27、口水垫28、肩带29、腰带、遮阳棚30、坐袋31、靠背32、脚蹬33、储物袋34等等,这部分结构与现有的婴儿背架相同,例如:背垫安装在背垫支杆上,用于与成人的后背相接触,口水垫安装在背垫的上端;肩带为两条且安装在背垫的前侧,以利于成人背负,两条肩带之间连接有调节扣;腰带安装在腰带支杆上,用于绑缚在成人的腰部,腰带上也设置有松紧调节扣;靠背安装在靠背杆上,坐袋安装在靠背与杯垫之间,坐袋上设置有五点式安全扣,坐袋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蹬,坐垫的下方设置储物袋,储物袋的前后两端与背垫和靠背相连接固定。遮阳棚30具有倒u形状的遮阳杆36,靠背的左右两端均具有竖向插孔,遮阳杆插接在竖向插孔内,方便装拆。
41.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垫支杆和靠背杆均呈倒u形状;所述后支撑杆为u形状,前支撑杆为两根且左右分布,每个前支撑杆的上端与靠背杆的一侧边、后支撑杆的一侧边均通过一个折叠关节相连接。腰带支杆的水平边内侧设有加强杆35,加强杆的两端、腰带杆的水平边以及两根前支撑杆相铰接,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42.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成人通过两条肩带将整个背架背负在后背,腰带绑缚在腰
部,婴儿座在坐袋上并通过五点式安全扣固定,婴儿的双脚放置在脚蹬上。当需要折叠时,将遮阳棚从靠背取下,通过按压第一快拆按钮,使得第一弹簧销与第一限位孔分离,此时可将靠背杆从前支撑杆上端拔出,实现座舱支架的分离;通过按压第二快拆按钮,使得第二弹簧销与第二限位孔分离,此时可将背垫支杆从腰带支杆上端拔出,实现背负支架的分离。之后将后支撑杆向前摆转至折叠凹腔内,后支撑杆与前支撑杆相靠近,再将腰带支杆与前支撑杆相靠近,这样实现折叠,整个背架的体积减小。
43.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44.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4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