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窗帘上的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1579发布日期:2022-08-19 23:3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用于窗帘上的夹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窗帘上的夹子。


背景技术:

2.在智能家居中,窗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窗帘不仅可以遮阳挡光,还具有装饰和美化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窗帘大部分是采用吊环式窗帘,传统的结构是在窗帘上打孔,然后在打孔处固设有拉环本体,再将拉环本体依次套入在窗帘杆上,只需用手扯住窗帘,牵引窗帘以带动拉环本体在窗帘杆上来回滑动从而实现窗帘的开启或闭合。
3.在将窗帘拉开通过窗户时,呈波浪形折叠的窗帘就会受到斜向下的拉力而慢慢展开,由于受力不均匀,位于窗帘杆上的拉环本体之间的间距不一致,即窗帘的多个波浪帘部难以保持均匀分布于窗帘杆上,导致窗帘不整齐而影响美观,降低了窗帘的档次。
4.再者,拉环本体与窗帘杆大面积接触并不断摩擦,导致拉环本体内缘磨损严重,不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们拉动窗帘更加费力,给窗帘的开启或闭合带来许多麻烦,缩短了拉环本体的使用寿命。在拉环本体内缘严重磨损后,更换拉环本体需要连通窗帘一起更换,造成窗帘浪费,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窗帘上的夹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窗帘拉开通过窗户时,呈波浪形折叠的窗帘就会受到斜向下的拉力而慢慢展开,窗帘的多个波浪帘部难以保持均匀分布于窗帘杆上,导致窗帘不整齐而影响美观,降低了窗帘的档次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窗帘上的夹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绳子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夹持部,两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在两所述夹持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夹持于窗帘的顶部。
7.可选地,两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向内侧设有支撑部。
8.可选地,两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夹持槽的入口,所述入口的开口宽度由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递增。
9.可选地,两所述支撑部的下端面均为平面。
10.可选地,两所述支撑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相互扣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均为卡勾,两所述卡勾相互扣接。
12.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贯穿设有伸入槽,所述伸入槽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卡绳槽,所述卡绳槽的槽宽小于所述伸入槽的槽宽。
13.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卡线钩。
14.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对称设有两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导线槽。
15.可选地,所述连接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为一体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窗帘上的夹子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7.使用时,多个夹子通过连接部均匀连接于绳子上,然后将多个夹子的夹持槽分别连接于窗帘的波浪帘部顶部或拉环本体处,使多个夹子均匀连接于窗帘的顶部。因此,在用户将窗帘拉开通过窗户时,呈波浪形折叠的窗帘会慢慢展开,由于多个夹子为等距分布而起到限位作用,使窗帘的多个波浪帘部均匀分布于窗帘杆上,从而使窗帘整齐展开,提升了窗帘的美观和档次。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窗帘上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用于窗帘上的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绳子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窗帘上的夹子的使用展示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夹子与绳子连接的展示图。
2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6.窗帘10,拉环本体11,波浪帘部12,绳子20,珠子21,窗帘杆30;
27.连接部100,伸入槽110,卡绳槽120,卡线钩130,连接槽131,限位部140,导线槽141;
28.夹持部200,夹持槽210;
29.支撑部300,入口310,下端面320,第一卡扣部330,第二卡扣部34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提供一种用于窗帘上的夹子,包括连接部100。连接部100用于与绳子20连接,连接部100的相对两端均设有夹持部200,具体地,两夹持部200对称设置。两夹持部200之间形成夹持槽210,夹持槽210在两所述夹持部200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夹持于窗帘10的顶部。
35.具体地,外力掰动两夹持部200向外侧弹性形变,使夹持槽210增大,然后将夹持槽210套接于窗帘10上,去掉外力后,两夹持部200弹性复位,夹持槽210在两所述夹持部200弹性形变的作用下牢固夹持于窗帘10上。
36.参照图1-图6,多个夹子在使用时,夹子通过连接部100均匀连接于绳子20上,然后将多个夹子的夹持槽210分别连接于窗帘10的波浪帘部12顶部或拉环本体11处,使多个夹子均匀连接于窗帘10的顶部。因此,在用户将窗帘10拉开通过窗户时,呈波浪形折叠的窗帘10会慢慢展开,由于多个夹子为等距分布而起到限位作用,使窗帘10的多个波浪帘部12均匀分布于窗帘杆30上,从而使窗帘10整齐展开,提升了窗帘10的美观和档次。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和图5,两夹持部200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均向内侧设有支撑部300,两支撑部300对称设置。安装时,将夹持槽210套接于拉环本体11上方的窗帘10边缘,并将两支撑部300分别从拉环本体11的两端孔伸进拉环本体11的环孔内,通过两支撑部300扣住拉环本体11,使夹子稳固地连接于窗帘10上,保证夹子在受力时不易从窗帘10上脱离。
38.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和图5,两支撑部300之间具有连通夹持槽210的入口310,入口310的开口宽度由靠近连接部100的一侧向远离连接部100的一侧递增,有利于用户将窗帘10的边缘和拉环本体11从入口310处插进夹持槽210,便于安装。
39.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4和图5,两支撑部300的下端面320均为平面,支撑部300的下端面320与窗帘杆30的上侧外壁抵接,在用户拉动窗帘10展开时,支撑部300的下端面320与窗帘杆30接触并在窗帘杆30上滑动,而拉环本体11不与窗帘杆30接触,拉环本体11的内缘不会磨损,提高了拉环本体11的使用寿命。支撑部300的下端面320在长时间使用磨损后,更换新的夹子即可,无需更换拉环本体11和窗帘10,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6,两支撑部30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330和第二卡扣部340,第一卡扣部330与第二卡扣部340相互扣接。具体地,外力向外侧掰动两夹持部200和两支撑部300,两支撑部相互远离,可使第一卡扣部330与第二卡扣部340脱离扣接,两支撑部300之间形成间隙,以便窗帘10的边缘从上述间隙插进夹持槽210。外力推动两支撑部300,两支撑部300相互靠近,又可使第一卡扣部330与第二卡扣部340相互扣接。
41.参照图2和图6,将夹子套接于拉环本体11后,在将第一卡扣部330与第二卡扣部340相互扣接,使夹子大致呈环状,从而使夹子牢固地扣在拉环本体11上,夹子在受到窗帘
10的牵引在窗帘杆30上往复滑动,也不会从窗帘10上脱离,连接稳固。
42.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6,第一卡扣部330和第二卡扣部340均为卡勾,两卡勾相互扣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和图5,连接部100的中部贯穿设有伸入槽110,伸入槽110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卡绳槽120,卡绳槽120的槽宽小于伸入槽110的槽宽。其中,绳子20上等距排列连接有珠子21,珠子21小于伸入槽110大于卡绳槽120,连接时,将珠子21连通绳子20从伸入槽110的上方插进伸入槽110,然后将绳子20卡进卡绳槽120处并使珠子21位于卡绳槽120下侧,由于珠子21大于卡绳槽120,从而珠子21起到卡位作用,使得连接部100稳定地安装于绳子20上,安装方便。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将多个夹子等距连接于绳子20上。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6,连接部10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卡线钩130,卡线钩130与连接部100之间形成连接槽131。其中,珠子21大于连接槽131,将绳子20从卡线钩130的开口处卡进卡绳槽131处并使珠子抵接卡线钩130,由于珠子21大于连接槽131,从而珠子21起到卡位作用,使得连接部100稳定地安装于绳子20上,安装方便。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将多个夹子等距连接于绳子20上。
45.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6,连接部100的上端对称设有两限位部140,两限位部140之间形成导线槽141,导线槽141的两侧槽口分别朝向两卡线钩130。绳子20与两卡线钩130连接后,两卡线钩130之间的绳子20卡接于导线槽141,避免绳子20松动。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连接部100、夹持部200和支撑部300为一体结构,结构强度高,且容易加工。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00、夹持部200和支撑部300为组合结构,其中,可采用粘接、卡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48.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4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