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按摩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3261发布日期:2022-09-09 23:4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沙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按摩沙发。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功能按摩沙发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按摩沙发缓解用户的工作和旅途劳累,使其有更好的休闲放松体验。
3.公开号cn207721524u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按摩沙发,包括沙发本体、固定座、置物板、接电口、第一扶手、按摩凸起、沙发靠背、头枕、转动座、可弯曲支杆、手机支架、控制开关、第二扶手、底板、约束带、腿部按摩器、腿部脉冲发生器、背部脉冲发生器、限位头和减震轮,所述沙发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底板,且沙发本体的前侧设置有腿部按摩器,所述沙发本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扶手,且沙发本体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扶手,所述沙发本体的一侧壁设置有接电口,且沙发本体的上端靠近第一扶手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沙发靠背,所述置物板安装在第一扶手一侧靠近接电口的上方位置处,且置物板与第一扶手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头,所述沙发靠背的前表面设置有按摩凸起,且沙发靠背的内部设置有背部脉冲发生器,所述沙发靠背的上端设置有头枕,且沙发靠背上端靠近头枕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转动座,所述第二扶手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连接有可弯曲支杆,所述可弯曲支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机支架,所述腿部按摩器的内部设置有腿部脉冲发生器,且腿部按摩器的前表面设置有约束带,所述底板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减震轮,所述腿部脉冲发生器和背部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接电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这种按摩沙发针对腿部的按摩功能单一,其对腿部的按摩覆盖面小,只能位于小腿后侧,无法对小腿两侧提供按摩,而且也只能是原地按摩,无法上、下行走,由此使得按摩效果差,无法充分缓解小腿肌肉的疲劳感,已经无法具备按摩沙发行业的诸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沙发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按摩沙发,包括沙发本体,沙发本体的底座的前端设有使腿部自然弯曲的小腿承载部,小腿承载部处设有两侧对称设置的嵌入槽,嵌入槽在沙发本体的底座内部与其自身位置对应处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轨,滑轨滑动连接有振动件,振动件通过抵于嵌入槽的内壁与用户的小腿肌肉接触,且接触位置具有至少三处不同方位,沙发本体的底座内部还设有摆动件,摆动件与振动件配合使用并使得振动件作单向移动/往复移动,沙发本体其中一扶手上端设有用以控制振动件、摆动件的无线控制装置,无线控制装置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6.进一步完善,按摩件具有连接板、多组按摩头,连接板的两端滑动于滑轨且其内壁的居中位置连接有激振器,多组按摩头设置在连接板的外壁并沿连接板的宽度方向依次设
置,每组按摩头的数量至少有3个并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7.进一步完善,连接板具有中部以及连接于中部两侧的侧部,侧部与中部之间具有大于120
°
的夹角,中部、两侧部均具有按摩头。
8.进一步完善,中部与侧部之间还设有调节件,调节件用以调节中部与侧部之间的夹角角度。
9.进一步完善,调节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驱动部,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中部的侧壁,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侧部靠近中部的侧壁,并通过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交叉配合,驱动部具有齿轮轴以及第一电机,齿轮轴与第二连接臂固定连接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臂,第一电机安装于侧部的上端或下端,并在其转轴设置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啮合配合。
10.进一步完善,摆动件具有连接架、摆动臂、第二电机,连接架位于振动件的后端,其居中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摆动臂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居中位置另一端作用于中部,第二电机固定于连接架并利用其转轴与连接轴连接。
11.进一步完善,摆动臂与中部转动连接配合。
12.进一步完善,无线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两个红外发射探头,其中,
13.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装置提供工作电压并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14.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与无线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15.红外发射探头分别安装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用于发射红外控制信号;
16.按键模块设置在按摩沙发的扶手上,用于用户输入遥控信号,并将该遥控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
17.当遥控信号的目标设备为无线设备时,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无线控制信号;
18.当遥控信号的目标设备为红外设备时,控制模块预先设置控制每个红外设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启动,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执行命令后再控制红外发射探头发射红外控制信号。
19.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用户小腿嵌入至按摩区域,实现对小腿包裹,增加按摩感受,可以从多个方位对小腿肌肉作同时按摩,并且按摩位置可调,使其通过变化位置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使得按摩具有针对性,还可以作用往复移动时,对小腿作整体按摩,功能全面,按摩效果好,同时还可以通过无线控制装置驱动,即使得用户具有两种控制两者的方式,一种是坐起操控无限控制装置,另一种是坐在沙发通过手机或遥控板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展示振动件以及摆动件;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以展示调节件;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以展示第一连接外耳以及第二连接外耳;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参照附图:这种多功能按摩沙发,包括沙发本体1,沙发本体1的底座的前端设有使腿部自然弯曲的小腿承载部2,小腿承载部2处设有两侧对称设置的嵌入槽21,嵌入槽21在沙发本体1的底座内部与其自身位置对应处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滑轨3,滑轨3滑动连接有振动件4,振动件4通过抵于嵌入槽21的内壁与用户的小腿肌肉接触,且接触位置具有至少三处不同方位,沙发本体1的底座内部还设有摆动件5,摆动件5与振动件4配合使用并使得振动件4作单向移动/往复移动,沙发本体1其中一扶手上端设有用以控制振动件4、摆动件5的无线控制装置,无线控制装置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在使用时用户将小腿嵌入至嵌入槽21内,利用嵌入槽21对小腿进行包裹,再结合振动件4使得按摩效果明显,振动件4在对用户的小腿作按摩时,其不仅可以在多个方位对小腿肌肉作按摩,而且还可以利用摆动件5以及滑轨3使其可以处于不同的使用高度,即使得按摩具有针对性,振动件4还可以在摆动件5的驱动下实现往复移动时,对小腿作整体按摩,功能全面,按摩效果好,同时振动件4、摆动件5还可以通过无线控制装置驱动,即使得用户具有两种控制两者的方式,一种是坐起操控无限控制装置,另一种是坐在沙发通过手机或遥控板进行控制。
29.对于振动件4,振动件4在按摩时会发出高频的振动感,即带动用户的小腿肌肉抖动从而达到放松目的,振动件4具有连接板41、多组按摩头42,连接板41的两端滑动于滑轨3且其内壁的居中位置连接有激振器,多组按摩头42设置在连接板41的外壁并沿连接板41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每组按摩头42的数量至少有3个并沿连接板4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如此的设置使得振动件4具有充分的安装面积,这样可以设置多组按摩头42,从而实现由多个方位对小腿肌肉作按摩,同时每组按摩头42的数量至少有3个可以增加在一处方位进行多点同时按摩,激振器能使按摩头42获得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振动量,而且居中位置的设置使得输送的振动频率平衡性好,即每个按摩头42的振动频率均一致,为了使得按摩头42的使用更好,按摩头与连接板4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弹簧使得按摩头42不是固定连接,实现按摩头抖动,而且在按摩头作用于小腿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得弹簧变形,然后利用弹簧的弹性与这股变形力相抵,由此保证接触紧密性。
30.为了使得多组按摩头42能够处于不同的方位,连接板41具有中部41-a以及连接于中部41-a两侧的侧部41-b,侧部41-b与中部41-a之间具有大于120
°
的夹角,中部41-a、两侧部41-b均具有按摩头42,如此的设置使得振动件4作用于小腿时,按摩头42利用侧部41-b位于小腿两侧,由此使其具备对小腿作夹持的功能,从而在按摩时增加按摩头42与小腿的接触紧密性,使得按摩更效果更好。同时为了方便连接板41与滑轨3配合时避免侧部41-b与滑轨3产生干涉,故在中部41-a的内侧壁设置加厚部分41-a2,加厚部分41-a2的宽度大于中部41-a的宽度,如此的设置既可以使得连接板41具备与滑轨3连接的部分,而且通过加厚部分41-a2还可以增加侧部41-b与滑轨3的距离。
31.考虑到每个人的小腿围度均不同,故需要增加连接板41的使用灵活性,中部41-a
与侧部41-b之间还设有调节件6,调节件6用以调节中部41-a与侧部41-b之间的夹角角度,如此的设置即可对侧部41-b与中部41-a之间的夹角角度作调节,由此使其使用灵活性增加。
32.对于调节件6,调节件6用以实现侧部41-b与中部41-a之间夹角的角度变化,调节件6具有第一连接臂61、第二连接臂62、驱动部63,第一连接臂61的一端固定于中部41-a的侧壁,第二连接臂62的一端固定于侧部41-b靠近中部41-a的侧壁,并通过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61的另一端交叉配合,驱动部63具有齿轮轴63-a以及第一电机63-b,齿轮轴63-a与第二连接臂62固定连接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臂61,第一电机63-b安装于侧部41-b的上端或下端,并在其转轴设置齿轮与齿轮轴63-a的齿轮啮合配合,如此的设置即可实现,首先第一连接臂61、第二连接臂62以及齿轮轴63-a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实现侧部41-b的转动,第一电机63-b为转动提供动力,而且第一电机63-b为微型伺服电机,体积小,能够直接设置在侧部41-b,同时具备执行由控制装置发出的微调命令。
33.对于摆动件5,摆动件5用以驱动振动件4在滑轨3移动,摆动件5具有连接架51、摆动臂52、第二电机53,连接架51位于振动件4的后端,其居中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1-a,摆动臂52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轴51-a的居中位置另一端作用于中部41-a,第二电机53固定于连接架51并利用其转轴与连接轴51-a连接,如此的设置即可驱动振动件4移动,而且摆动臂52与中部41-a连接时其自身的中轴线位于中部41-a的居中位置,单需要避免与激振器接触,其具体的构型为y字型,与中部41-a具有两处连接点,而且其前端具有使得激振器位于内的空间,由此避免与激振器接触,y字的两个分叉部分的前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外耳52-a,而中部41-a的内壁也固定有位于激振器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外耳41-a1,第一连接外耳52-a与第二连接外耳41-a1转动连接配合。
34.进一步完善,摆动臂52与中部41-a转动连接配合,转动连接配合使得摆动臂52与振动件4之间为柔性连接,众所周知如果两者之间为硬连接,那么在摆动臂52的驱动下振动件4只会作周向转动,再加上滑轨3的约束就会导致振动件4无法移动,由此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避免这一问题发生。
35.无线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两个红外发射探头,其中,
36.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装置提供工作电压并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37.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与无线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38.红外发射探头分别安装在第一电机63-b、第二电机53,用于发射红外控制信号;
39.按键模块设置在按摩沙发的扶手上,用于用户输入遥控信号,并将该遥控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
40.当遥控信号的目标设备为无线设备时,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无线控制信号;当遥控信号的目标设备为红外设备时,控制模块预先设置控制每个红外设备第一电机63-b、第二电机53启动,控制第一电机63-b、第二电机53执行命令后再控制红外发射探头发射红外控制信号,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控制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zet6,wifi模块采用具有uart接口和符合wifi无线网络标准的模块,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显示控制状态,显示模块采用集成了电阻触摸外屏的lcd屏,按键模块为触摸屏模块,电源模块采用电源芯片
lm2576。
4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