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1199发布日期:2022-05-26 13: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展示架一般具有多层结构,可摆放物品的空间大、层级多,常用于展览会、博物馆、超市等大型场合,用于摆放和展示各类物品。
3.展示架一般设置有背板、侧板等板件,与展示架的层级结构围成正面开口、侧面背面封口的容纳空间,背板、侧板可用于粘黏/绘制宣传图案等。现有技术中,背板、侧板通常通过胶水粘黏、螺丝锁固等方式固定在展示架的框架上,拆装麻烦,甚至可能造成板件的损坏,不方便更换不同画面的背板/侧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展示架板件的快速拆装。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若干隔层;所述支架的侧向表面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有开口相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轴向为上下方向;所述隔层的四角位置安装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7.所述凹槽的底端为闭口设计。
8.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两段短柱,所述短柱之间通过转角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同高度的转角连接装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9.所述转角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面延伸形成第一插柱,其侧面延伸形成第二插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面延伸形成第三插柱,其与所述第二插柱的同向侧面延伸形成第四插柱;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可拆卸的连接,两者装配完成后呈镜面对称;所述第一插柱、第三插柱用于装配所述短柱;所述第二插柱、第四插柱用于装配所述连接杆;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10.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轨嵌设在所述滑槽中。
11.所述滑轨的外侧端部为开口设计,其内侧端部为闭口设计。
12.所述第一插柱、第三插柱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13.所述第一插柱、第三插柱采用异型截面的设计。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中,根据凹槽所在的位置不同,开口相向的两个凹槽可以用于装配展示架的侧板或背板,侧板或背板可以通过滑接的方式进行拆装,拆装更加容易,方便客户可以轻易地更换侧板或背板以更换新的画面来达到宣传其他产品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角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角连接装置的分解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接连接装置的功能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板件后的效果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1‑‑‑‑
支架;
ꢀꢀꢀꢀꢀꢀꢀꢀꢀꢀꢀꢀ
11
‑‑‑
立柱;
ꢀꢀꢀꢀꢀꢀꢀꢀꢀꢀꢀꢀꢀꢀꢀ
111
‑‑
短柱;
[0024]
12
‑‑‑
凹槽;
ꢀꢀꢀꢀꢀꢀꢀꢀꢀꢀꢀꢀ
13
‑‑‑
连接杆;
ꢀꢀꢀꢀꢀꢀꢀꢀꢀꢀꢀꢀꢀ2‑‑‑‑
隔层;
[0025]3‑‑‑‑
侧板;
ꢀꢀꢀꢀꢀꢀꢀꢀꢀꢀꢀꢀ4‑‑‑‑
背板;
ꢀꢀꢀꢀꢀꢀꢀꢀꢀꢀꢀꢀꢀꢀꢀ5‑‑‑‑
第一连接件;
[0026]
51
‑‑‑
第一插柱;
ꢀꢀꢀꢀꢀꢀꢀ
52
‑‑‑
第二插柱;
ꢀꢀꢀꢀꢀꢀꢀꢀꢀꢀꢀ
53
‑‑‑
滑轨;
[0027]
54
‑‑‑
加强筋;
ꢀꢀꢀꢀꢀꢀꢀꢀꢀꢀ6‑‑‑‑
第二连接件;
ꢀꢀꢀꢀꢀꢀꢀꢀꢀ
61
‑‑‑
第三插柱;
[0028]
62
‑‑‑
第四插柱;
ꢀꢀꢀꢀꢀꢀꢀ
63
‑‑‑
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0]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展示架的框架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若干隔层2;
[0031]
支架1的侧向表面的两根立柱11上分别设置有开口相向设置的凹槽12,凹槽12的轴向为上下方向;
[0032]
隔层2的四角位置安装固定在立柱11上。
[0033]
参考图7所示,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中,根据凹槽12所在的位置不同,开口相向的两个凹槽12可以用于装配展示架的侧板3或背板4,侧板3或背板4可以通过滑接的方式进行拆装,拆装更加容易,方便客户可以轻易地更换侧板或背板以更换新的画面来达到宣传其他产品的目的。
[0034]
参考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35]
上述支架1的侧向表面主要是指支架1的左右侧面和背面,也即支架1的正面是不设置凹槽12的(支架1一般正向开口用于取放物品)。支架1可以是按照实际需求在左、右、背面其一或其二,或三者全部设置板件实现遮挡的目的。
[0036]
上述凹槽12的底端为闭口设计,使得侧板3/背板4等板件只能从上端抽离支架1,在搬动展示架的时候板件不易掉落。
[0037]
当展示架的高度较高时,可以将立柱11进行拆分成至少两段的短柱111,短柱111之间通过转角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同高度的转角连接装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上下两根同轴的短柱111通过转角连接装置实现连接,相较于传统的单根立柱11,实现了立柱11的可拆卸以缩短包装长度,从而减少了产品的包装尺寸;同时,连接杆使得同高度且相邻的转角连接装置相互衔接,实现平衡受力、提高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0038]
上述转角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5的顶面延伸形
成第一插柱51,其侧面延伸形成第二插柱52;第二连接件6的底面延伸形成第三插柱61,其与第二插柱52的同向侧面延伸形成第四插柱62;且第二连接件6的顶面与第一连接件5的底面可拆卸的连接,两者装配完成后呈镜面对称;第一插柱51、第三插柱61用于装配短柱111;第二插柱52、第四插柱62用于装配连接杆13;当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阻断立柱11(也即盾主111)上的凹槽延伸时,凹槽12贯穿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
[0039]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5的底面设置有滑轨53,第二连接件6的顶面设置有与滑轨53匹配的滑槽63,滑轨53嵌设在滑槽63中,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并且滑轨53可以紧配合在滑槽63中,保证连接强度。其次,滑轨53的外侧端部为开口设计,其内侧端部为闭口设计。一则可以实现将滑轨53插置在滑槽63中后,可以快速定位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的相对位置,实现一步安装到位;二则使用连接杆13连接同高度且相邻的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后,连接杆13在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的内侧施力,避免同组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之间相对向外侧滑动,结构稳定性更高。
[0040]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插柱51、第三插柱61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54。由于第一插柱51、第三插柱61是与短柱111实现装配,将装配位置由面配合改为筋条配合,易于装配,且加强筋54处为干涉装配,使这两个零件装配完后非常紧固,不会晃动、脱落。
[004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插柱51、第三插柱61可以采用异型截面的设计,进而限定了部件装配的唯一方向,实现防呆和快速安装。
[0042]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