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1269发布日期:2022-06-11 00:3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家具外观越来越多样化,各类与之相关的结构工艺都应运而生,“简约而不简单”完美的体现出了家具结构的特点。无论外形多么新颖,各类家具的承重系统都是重中之重,因此,结构稳定是家具承重系统的第一要素。
3.目前班台类家具承重系统常见的是由下脚、拉板及侧柜组成,整个承重系统受力是垂直地面向下的,若拉板与下脚、侧柜的连接方式是垂直的,则采用普通的五金紧固件连接即可,此时拉板及下脚都是受垂直于地面的力,整个承重系统结构稳定。若下脚与拉板采用的是倾斜式的,当下脚与拉板受垂直于地面的力时,下脚会给拉板一个垂直于倾斜面的力,此时下脚与拉板连接处会产生向外的张力,导致下脚与拉板的连接不稳定,从而影响产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用于家具的拉板与倾斜式的下脚连接,所述拉板上设有榫头,所述下脚上设有供榫头插接的榫槽;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装配状态下,所述榫头插入榫槽中,且所述榫头与下脚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7.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8.本方案中,在拉板上设置榫头,在下脚上开设有榫槽,如此在装配时,将榫头插入榫槽后,榫槽可以对榫头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进而对拉板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增加了下脚与拉板承重系统的承重能力,并且本方案中,榫头与下脚还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下脚与榫头连接更为牢固,进一步的提高了下脚与拉板的连接强度。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呈l形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榫头侧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下脚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下脚位于榫槽的侧方位置开设有与榫槽连通的凹槽,所述榫槽的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随榫头一起插接于榫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凹槽内与下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通孔,所述榫头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12.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沉头孔。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角铁。
14.作为优选,所述榫头和拉板为一体结构。
15.本方案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图;
19.图3为拉板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
24.如图1至图4所示,展示是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主要用于家具的拉板1与倾斜式的下脚2连接,即这种家具包括拉板1和倾斜设置的下脚2,本连接结构用于下脚2与拉板1的连接。
25.如图2所示,所述拉板1上设有榫头11,具体的,在榫头11设于拉板1的端部,其可以是与拉板1一体成型结构。
26.所述下脚2上设有供榫头11插接的榫槽21,榫槽21垂直于下脚2的侧壁设置;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件3,装配状态下,所述榫头11插入榫槽21中,且所述榫头11与下脚2通过连接件3连接固定。
27.通过在拉板1上设置榫头11,在下脚2上开设有榫槽21,如此在装配时,将榫头11插入榫槽21后,榫槽21可以对榫头11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进而对拉板1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增加了下脚2与拉板1承重系统的承重能力,并且本方案中,榫头11与下脚2还通过连接件3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下脚2与榫头11连接更为牢固,进一步的提高了下脚2与拉板1的连接强度。
28.至于连接件3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连接件3呈l形结构,比如采用角铁,其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用于与榫头11侧面连接,第二连接部32用于与下脚2连接,安装时,第一连接部31与榫头11侧面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下脚2进行连接,如此通过连接件3便使榫头11和下脚2连接起来,保证二者的连接牢固性。
29.为了更为美观,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脚2位于榫槽21的侧方位置开设有与榫槽21连通的凹槽22,所述榫槽21的深度大于凹槽22的深度,凹槽22主要用于供第二连接部32嵌入。
30.如图3所示,装配时,预先将第一连接部31贴合榫头11侧面与榫头11连接在一起,
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1随榫头11一起插于榫槽21内,此时第二连接部32正好嵌入于凹槽22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2嵌入凹槽22内与下脚2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实际加工凹槽22深度时,凹槽2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与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如此使第二连接部32不至于凸出于下脚2的内侧壁,同时第一连接部31是随榫头11一起嵌入榫槽21内的,此时相当于整个连接件3都嵌入了下脚2内,美观性更佳,如图4所示。
31.为了方便连接件3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上均开设有供螺钉穿设的通孔33,所述榫头11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31上的通孔33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1;所述凹槽22的槽底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部32上的通孔33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21,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221均为供螺钉螺纹连接的螺孔;组装时,首先将第一连接部31贴合榫头11侧壁,对齐第一连接部31的通孔33与榫头11上的第一连接孔111,然后将螺栓穿过该通孔33拧入第一连接孔111中;然后将榫头11连同第一连接部31一起插入榫槽21内,此时第二连接部32嵌入凹槽22内,且第二连接孔221与第二连接部32上的通孔33对齐,然后再将螺钉穿过该通孔33拧入第二连接孔221中,完成组装。
32.为了使螺钉的螺头端不至于凸出,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3为沉头孔,如此,螺钉在安装后,其螺头端可以收容在沉头孔中。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