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3835发布日期:2022-06-21 23: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


背景技术:

2.目前,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园林建筑位置必须根据人对自然景物包括建筑在内的观察研究来确定,要符合自然和生活的要求,务求“得体合宜”。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3.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石凳主要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当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到疲惫后,可坐在石凳上休息,石凳起到放松及休息的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由于石凳长时间摆放在户外,石凳的上表面容易附着灰尘,当人们需要做在石凳上时,则需要拿取擦布对石凳进行擦拭,久而久之石凳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人们需要拿取擦布对石凳进行擦拭才能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包括第一石凳本体,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开设有嵌设槽,且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设置有第二石凳本体,所述第二石凳本体嵌设在所述第一石凳本体的所述嵌设槽内;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滑移架设在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且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擦拭条,所述擦拭条的一侧与所述滑移架可拆卸固定,所述擦拭条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石凳本体表面抵触。
8.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与所述第二石凳本体之间设置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整体呈竖直设置,且所述抵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石凳本体、第二石凳本体固定。
9.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贯穿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且所述漏水孔在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第二石凳本体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石凳本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的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石凳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第二石凳本体,
且所述排水孔在所述第二石凳本体的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漏水孔连通。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石凳本体上。
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有益技术效果:
14.在户外,当人民需要休息时,若第二石凳本体上附着有灰尘,人民将滑移架在第一石凳本体上来回滑动,滑移架上的擦拭条对第二石凳本体进行擦拭,人们则不需要寻找擦布对第二石凳本体进行擦拭,使得人们坐在第二石凳本体上的便捷性得以提升,使得石凳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石凳不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也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第一石凳本体与第二石凳本体的爆炸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第一石凳本体;11、滑移架;111、擦拭条;12、滑移槽;13、导向杆;14、导向槽;15、漏水孔;16、稳定架;17、嵌设槽;2、抵紧弹簧;3、第二石凳本体;31、导向块;3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20.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
23.参照图1-图2,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包括第一石凳本体1与第二石凳本体3,第一石凳本体1上开设有嵌设槽17,第二石凳本体3嵌设在第一石凳本体1的嵌设槽17内。第一石凳本体1上设置有滑移架11,滑移架11滑移架11设在第一石凳本体1上,且滑移架11上设置有擦拭条111,擦拭条111固定在滑移架11上,通过擦拭条111对第二石凳本体3的表面进行擦拭,使得,人们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的便捷性得以提升,使得,石凳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24.第一石凳本体1呈长方体状,嵌设槽17的截面为长方形,且嵌设槽17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石凳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石凳本体3呈长方体状,且第二石凳本体3的长度方向与嵌设槽17的长度方向相同,宽度方向与嵌设槽17的宽度方向相同。
25.第一石凳本体1位于第二石凳本体3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滑移槽12,滑移槽1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石凳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两侧的滑移槽12均与嵌设槽17连通,滑移架11的两侧均嵌设在两侧的滑移槽12内,滑移架11在滑移槽12内滑移。第一石凳本体1上设置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与滑移槽12对应,且导向杆13的轴线与第一石凳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导向杆13的一端与第一石凳本体1固定,另一端穿过滑移架11与第一石凳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滑移架11通过导向杆13滑移在第一石凳本体1上,以使得,滑移架11滑移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26.第一石凳本体1与第二石凳本体3之间设置有抵紧弹簧2,抵紧弹簧2位于第二石凳本体3的四个拐角处,且抵紧弹簧2整体呈竖直设置,且抵紧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石凳本体1、第二石凳本体3固定。当人们还没有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时,抵紧弹簧2可将第二石凳本体3的表面抵紧在滑移架11的擦拭条111上,以使得,擦拭条111擦拭第二石凳本体3表面的效率得以提升。当人们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时,抵紧弹簧2起到了减震的作用,能够提升人们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的舒适性。
27.第一石凳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4,且导向槽14与嵌设槽17连通,第二石凳本体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块31,导向块31的一端与第二石凳本体3固定,另一端与导向槽14嵌设配合,以使得,第二石凳本体3在第一石凳本体1内滑移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28.在使用的过程中,若遇到下雨天时,第一石凳本体1与第二石凳本体3上容易积水,使得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的人们衣物被打湿。设计人员改进后,第一石凳本体1上开设有漏水孔15,漏水孔15贯穿第一石凳本体1,且漏水孔15在第一石凳本体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石凳本体3上开设有排水孔32,排水孔32的截面呈锥形,且排水孔32端面较小的一端朝向背离第一石凳本体1的一侧,通过排水孔32的开设有,能够有效的减少第二石凳本体3上雨水的堆积,同时也能减轻第二石凳本体3自身的重量,通过将排水孔32设置呈锥形,能够有效的防止第二石凳本体3下侧的雨水倒流。
29.第一石凳本体1上设置有稳定架16,稳定架16的截面呈t型,且稳定架16的一端与第一石凳本体1固定,在固定第一石凳本体1时,将稳定架16掩埋在地下,能够有效的提升第一石凳本体1的稳定性。
3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将第一石凳本体1通过稳定架16固定在园林的地面上,当人们需要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时,抵紧弹簧2先将第二石凳本体3抵紧在滑移架11的擦拭条111上,然后人们将滑移架11沿着导向杆13的轴线方向滑移,擦拭条111将第二石凳本体3上表面擦拭完成后坐在第二石凳本体3上,当第二石凳本体3上有雨水时,雨水沿着第二石凳本体3上的排水孔32流向第一石凳本体1,最后再沿着第一石凳本体1上的漏水孔15流向地面。
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