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1977发布日期:2022-06-14 23:1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烤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以及向烹饪腔输送蒸汽的蒸汽发生组件,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热风组件和蒸汽发生组件产生的热量输入烹饪腔以烤制食材,现有烹饪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烹饪腔内的湿度,当烤箱具备发酵模式或烹饪模式时,烹饪腔会长时间处于高湿度或高温的状态,使得湿度传感器会长期在高湿高温环境内运行,导致湿度传感器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稳定性,缩短了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箱,在排气管的出气口处设置湿度传感器,有效改善湿度传感器周边环境,既提升工作稳定性,还延长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烤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以及向烹饪腔输送蒸汽的蒸汽发生组件,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热风组件和蒸汽发生组件产生的热量输入烹饪腔以烤制食材,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与外界通连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排气管内流出空气的湿度,为蒸汽发生组件调节烹饪腔内湿度提供依据。将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的出气口处,使得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烹饪腔外,既能有效降低湿度传感器周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改善周边环境条件来确保湿度传感器在长期运行时的稳定性,确保检测精度,还能有效延长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后部设有供排气管出气口外露的排气通道,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内,以使湿度传感器与排气管内输出的空气接触。排气通道能接收来自排气管的气流并引导向外排放,确保气流能流经湿度传感器,使得湿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气流内湿度来判断烹饪腔内湿度,既改善湿度传感器所处环境条件,还提升检测精度。
6.作为优选,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排气管出气口后方的区域内,以使排气管内输出的空气在流经湿度传感器后排入外界空间。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出气口后方,既确保从排气管内向后排放的气流能流经湿度传感器,确保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还能有效引导气流外排,防止气流在排气通道内聚集而发生影响湿度传感器检测精度的情况。
7.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与烹饪腔顶部通连,出气口向后延伸并插置在所述排气通道内。烹饪腔内多余的空气通过排气管输送至排气通道,进而在排气通道内与湿度传感器接触后外排,确保烹饪腔内气压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8.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烹饪腔顶壁间围合形成所
述排气通道。安装板固接在烹饪腔上方,既能与烹饪腔底壁围合形成排气通道,还能为设置在烹饪腔上方的部件提供安装着力点,确保部件被稳定固接。
9.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可拆卸的水箱以及设置在水箱下方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接收来自水箱的水源并加热形成输入烹饪腔的蒸汽。蒸汽发生器对水源加热并形成输入烹饪腔的蒸汽,以使烤箱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通过蒸汽发生组件提升烹饪腔内湿度,确保烹饪腔内湿度维持在预设范围内。
10.作为优选,所述热风腔设置在烹饪腔后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输气软管输送至热风腔内,以使蒸汽被风扇打散并均匀输送至烹饪腔内。蒸汽输送至热风腔内,转动的风扇既能起到打散蒸汽的作用,还能驱使蒸汽均匀扩散至烹饪腔各区域,确保烹饪腔内各区域湿度保持均衡,进而提升湿度调节控制精度。
11.作为优选,所述热风腔的后壁侧部设有与所述发热件错位布置的蒸汽管,所述输气软管跨接在蒸汽发生器与蒸汽管间。输气软管可弯折,方便铺设在蒸汽管和蒸汽发生器间。蒸汽管接收蒸汽并向热风腔特定区域输送,防止发热件因与蒸汽直接接触而发生故障,确保发热件的使用寿命。
12.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可在烹饪状态、发酵状态以及闲置状态间切换,处于发酵状态时,所述烹饪腔通过风扇和蒸汽发生器配合调节温度和湿度。当烹饪腔处于发酵状态时,面食原料可在烹饪腔内获得发酵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有效提升发酵效果,提升烹饪体验。当湿度过高时,通过单独开启风扇来外排烹饪腔内空气,使得湿度降低,当湿度过低时,通过同时开启蒸汽发生器和风扇来向烹饪腔内各区域均匀输送蒸汽,使得湿度提升。
13.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处于发酵状态时的温度为a,35
°
≤a≤38
°
,既有效维持发酵效率,还确保发酵效果。当a<35
°
时,发酵菌群的活性降低,影响发酵效率;当a>38
°
时,发酵菌群会因温度过高而发酵过快,导致食材内气泡过多过大。
14.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处于发酵状态时的湿度为b,80%≤b≤85%,既通过降低湿度来降低湿度控制难度,还确保发酵效率。当b<80%时,湿度过度影响发酵菌群活性,当b>85%时,食材内水分含量增加,影响烹饪口感。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的出气口处,使得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烹饪腔外,既能有效降低湿度传感器周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改善周边环境条件来确保湿度传感器在长期运行时的稳定性,确保检测精度,还能有效延长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烤箱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热风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11、烹饪腔,12、热风腔,121、蒸汽管,13、蒸汽发生组件,131、水箱,132、蒸汽发生器,14、风扇,15、发热件,16、排气管,17、湿度传感器,18、排气通道,1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烤箱。
25.如图1所示的一种烤箱,由壳体1组成,所述壳体1内设有烹饪腔11、与烹饪腔11通连的热风腔12以及向烹饪腔11输送蒸汽的蒸汽发生组件13,所述热风腔12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热风组件和蒸汽发生组件13产生的热量输入烹饪腔11以烤制食材,所述烹饪腔11顶部设有与外界通连的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的出气口处设有湿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7检测排气管16内流出空气的湿度,为蒸汽发生组件13调节烹饪腔11内湿度提供依据。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前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底缘的转轴,所述板体以转轴为中心可在开启工位和闭合工位间摆动切换,以使烹饪腔11可通过开口敞露,方便取放食材。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11与热风腔12互为通连且毗邻设置,热风腔12内的热风组件可运行产生热风,热风输入烹饪腔11以提升烹饪腔11内温度,以使烹饪腔11内食材被均匀制熟。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件,风扇转动驱使周边空气新城沿预设路径向烹饪腔11流动的气流,发热件通电产生热量,气流流经发热件并在接收热量后形成用于制熟食材的热风。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蒸汽发生组件13,所述蒸汽发生组件13用于产生输入烹饪腔11的蒸汽,在使用时,蒸汽既可用于传递热量,使得烹饪腔11内食材被蒸制成熟,还能用于输送水源,通过调节烹饪腔11内湿度来对食材进行发酵或保鲜存储的操作,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30.使用时,首先,开启门板组件,将食材放入烹饪腔11内,之后,关闭门板组件,使得烹饪腔11与外界空间隔绝,最后,开启热风组件,利用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对食材进行烹饪。
31.现有烤箱为了提升烹饪体验而增加了发酵状态,通过在烹饪腔11内长时间维持利于面食原料发酵的环境条件来提升发酵效率和效果。具体地,在烹饪腔11内设置湿度传感器17,利用湿度传感器17实时感知烹饪腔11内的湿度,进而控制蒸汽发生器132来向烹饪腔11输送蒸汽,使得烹饪腔11内湿度始终维持在利于发酵的湿度环境内。由于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烹饪腔11内,使得湿度传感器17会因烹饪食材而长期处于高湿度和高温度的环境中,既会导致湿度传感器17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使用寿命,还对湿度传感器17的允许工况提出了较高要求,增加了设备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为此,在烹饪腔11上设置排气管16,将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排气管16的出气口处,使得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烹饪腔11外,既有效降低湿度传感器17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提升检测精度,延长使用寿命,还降低了对湿度传感器17的允许工况要求,降低了设备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16用于将烹饪腔11内多余的空气向外界空间排放,既利于湿度传感器17通过外排的气流感知判断烹饪腔11内湿度,还能确保烹饪腔11内气压维
持在安全范围内,提升使用安全。安装时,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与烹饪腔11通连,另一端外界空间通连,确保烹饪腔11内多余空气能被及时外排。
33.实施例二:
34.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烤箱结构。
35.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后部设有供排气管16出气口外露的排气通道18,所述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18内,以使湿度传感器17与排气管16内输出的空气接触。所述排气管16的出气口以及排气通道18均为向后开设,使得烹饪腔11内的高温高湿空气能向远离使用者站立的区域排放,防止使用者因与气流接触而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所述壳体1的后部设有排气通道18,排气通道18能接收来自排气管16的气流并引导气流向后排入外界空间,排气通道18既起到隐藏排气管16出气口的作用,防止使用者因与排气管16接触而发生烫伤的情况,还对排气管16内排出的气流起到集中外排的作用,确保气流能先汇聚至湿度传感器17周边后再向外排放,使得湿度传感器17能与气流充分接触并提升检测精度。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18位于所述排气管16出气口后方的区域内(如图3所示),以使排气管16内输出的空气在流经湿度传感器17后排入外界空间。具体地,所述排气管16的进气口与烹饪腔11顶部通连,出气口向后延伸并插置在所述排气通道18内(如图4所示)。所述排气管16出气口轴线和排气通道18轴线互为平行设置,确保从出气口处流出的气流能沿喷射方向流经排气通道18并及时外排,防止气流因流动受阻而在排气通道18内发生积聚的情况,确保湿度传感器17能及时与排气管16内流出的气流接触并感知判断烹饪腔11内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18位于所述出气口后方的区段内,确保从排气管16内流出的气流能在流经湿度传感器17后外排。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11上方设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与烹饪腔11顶壁间围合形成所述排气通道18。所述安装板19通过紧固件固接在烹饪腔11底壁上方,安装板19后部设有隆起,所述隆起的底面与烹饪腔11底壁间围合形成后端口外露于壳体1的排气通道18,确保排气管16内气流能通过排气通道18向外排放。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11可在烹饪状态、发酵状态以及闲置状态间切换,处于发酵状态时,所述烹饪腔11通过风扇14和蒸汽发生器132配合调节温度和湿度。烹饪腔11通过在烹饪状态、发酵状态以及闲置状态间切换实现多种用途功能。具体地,当烤箱完成烹饪后,关闭电源并切换至闲置状态。
39.当烹饪腔11处于烹饪状态时,烹饪腔11可独立控制热风组件和蒸汽发生器132对食材进行烹饪制熟,使得食材具有差异化的烹饪口感。具体地,烤箱通过单独开启热风组件对烹饪腔11内食材进行烤制烹饪;或者,烤箱通过单独开启蒸汽发生组件13对烹饪腔11内食材进行蒸制烹饪;或者,烤箱通过同时开启热风组件和蒸汽发生组件13对烹饪腔11内食材同时进行烤制烹饪和蒸制烹饪。
40.当烹饪腔11处于发酵状态时,烹饪腔11内温度和湿度始终维持在满足发酵条件的范围内,使得食材获得较好的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具体地,当烹饪腔11内湿度低于预设范围时,烤箱通过开启蒸汽发生组件13和风扇14来对烹饪腔11输送蒸汽,以使蒸汽被打散并均匀输送至烹饪腔11内各区域,由此增加烹饪腔11内湿度;当烹饪腔11内湿度高于预设范围时,烤箱通过开启风扇14来驱使烹饪腔11内空气通过排气管16外排,使得烹饪腔11内湿
度降低。所述烹饪腔11处于发酵状态时的湿度为b,b=83%,使得烹饪腔11具有较好的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所述烹饪腔11处于发酵状态时的温度为a,a=37
°
,使得烹饪腔11具有较好的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组件13包括可拆卸的水箱131以及设置在水箱131下方的蒸汽发生器132,蒸汽发生器132接收来自水箱131的水源并加热形成输入烹饪腔11的蒸汽。所述水箱131内水源流入蒸汽发生器132并受热形成输入烹饪腔11的蒸汽,有效提升烹饪腔11内湿度和温度。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腔12设置在烹饪腔11后部,所述蒸汽发生器132产生的蒸汽通过输气软管输送至热风腔12内,以使蒸汽被风扇14打散并均匀输送至烹饪腔11内。具体地,所述热风腔12的后壁侧部设有蒸汽管121,所述输气软管跨接在蒸汽发生器132与蒸汽管121间。所述蒸汽管121穿置在热风腔12的后壁上,使得蒸汽管121的前端口与热风腔12通连,后端口通过输气软管与蒸汽发生器132通连,既方便管路铺设,还确保蒸汽顺畅输送。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121与所述发热件15错位布置(如图5所示),有效防止蒸汽直接喷射在发热件15上,进而防止发热件15因局部与蒸汽接触而发生冷热不均的情况,确保发热件15不会因局部热胀冷缩而损坏。此外,所述蒸汽管121能将蒸汽喷向风扇14,有效提升打散并均匀扩散的效果,保证食材与蒸汽均匀接触。
44.可以理解地,参数b还可以为80%、82%、84%、85%等,只要符合80%≤b≤85%的要求即可。
45.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35
°
、36
°
、38
°
等,只要符合35
°
≤a≤38
°
的要求即可。
46.本实施例所述烤箱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