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7641发布日期:2022-08-20 00:5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烹饪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采用小型烹饪锅具可以实现更佳的物料搅拌及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烹饪质量,但存在烹饪效率较低的不足。为了提高烹饪效率,现有技术的烹饪设备普遍采用具有较大容量的烹饪锅具,但由于单次烹饪的物料较多,势必影响烹饪质量。
3.另外,为了保证烹饪质量,在每次烹饪完成后必须先清洗锅具和搅拌机构,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次烹饪作业,但锅具的清洗环节,会影响设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产出,特别是在用餐高峰期,这种影响尤为明显。
4.对于一些使用小型可移除式烹饪锅具的烹饪设备,可以通过直接更换锅具的方式提高烹饪效率,但现有技术中这种烹饪设备的搅拌机构和锅具通常是分开设置的,即使更换锅具,在每次烹饪完成后还是需要对搅拌机构进行清洗,仍然存在难以同时兼顾烹饪效率和烹饪质量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烹饪效率的同时保证烹饪质量的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6.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箱体、驱动机构、烹饪锅具以及用于对烹饪锅具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包括动力传递部;其中,箱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烹饪仓,烹饪锅具可移除地设置在烹饪仓内;烹饪锅具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与动力传递部形成可分离联接的动力接收部。
7.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搅拌机构的烹饪锅具可移除地设置在烹饪仓内,同时动力传递部与动力接收部形成可分离联接,在每次烹饪完成后可通过换锅方式快速进行下一次烹饪作业,从而提高用餐高峰时段的烹饪频次。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动力传递部与动力接收部之间形成插接联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烹饪仓内的左右两侧具有前后延伸的限位导槽,烹饪锅具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到限位导槽内的锅具安装限位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锅盖。
11.优选的,锅盖具有至少部分地暴露在烹饪仓外部的投料口,烹饪过程中烹饪物料可以分批次投放,以提高烹饪品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搅拌机构安装在锅体上。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锅体包括在锅具安装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连接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弧形周壁;搅拌机构包括传动转轴和搅拌部,传
动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侧壁上,动力接收部设置在传动转轴上。
14.进一步地,烹饪仓的内壁上设置有前后延伸并与锅体的弧形周壁接触的凸筋。
15.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烹饪仓后方的电机,动力传递部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
16.进一步地,锅体的后侧壁上设有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连接的手柄。
17.进一步地,连接部上安装有活动离合件;活动离合件在制动位置时向搅拌机构施加旋转阻力,以阻止搅拌机构旋转。在将烹制好的食品从锅体内倒出时,操作者在握持手柄的同时可将离合件推动到制动位置,防止因搅拌机构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自转而影响出菜。
18.进一步地,活动离合件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连接部上。
19.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后侧壁上的支撑转轴,支撑转轴与搅拌部连接并同步转动,活动离合件在制动位置时向支撑转轴施加旋转阻力,以阻止搅拌机构旋转。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烹饪仓下方的电磁加热装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锅盖,搅拌机构安装在锅盖上,驱动机构设置在烹饪仓的上方。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烹饪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烹饪设备和控制多个烹饪设备运行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人机操作界面。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设备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箱体的整体结构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箱体的结构分解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烹饪仓的组装结构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烹饪锅具的结构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体部分的整体结构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体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31.图8示出了实施例1中搅拌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联接结构。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锅体部分的俯视图;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搅拌机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35.图12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设备实施例2中烹饪仓、烹饪锅具及驱动机构部分的结构图;
36.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烹饪锅具的结构图;
37.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搅拌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联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
还可以采用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其他变化或替换方式来实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而可以获知的其他可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9.实施例1
40.如图1至3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具有大致呈矩形结构的箱体10,箱体10包括外框体12、底板13、前盖板14和后盖板15。箱体10内设有分隔板16和位于分隔板16前侧的烹饪仓11,烹饪仓11具有从前盖板14暴露的开口111,烹饪锅具20通过开口111安装到烹饪仓11内,并从烹饪仓11内取出。
41.需说明的是,虽然图1和2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箱体10内仅具有一个烹饪仓11,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0内可以设有多个烹饪仓11,该多个烹饪仓11可以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阵列排列。
42.如图4所示,烹饪仓11包括下部仓体11a和上部仓体11b,上部仓体11b可以与前盖板14一体成型,下部仓体11b可以形成为一个独立部件,二者拼装在一起限定出与烹饪锅具20的外形相适配的容纳空间。其中,下部仓体11a与锅体21的外形相适配,上部仓体11b与锅盖22的外形相适配。
43.箱体10内设有用于对锅体21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40,加热装置40优选为电磁加热装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40可以安装在烹饪仓11的下方,例如安装在下部仓体11b的外壁上,以实现对锅体21的快速加热。进一步地,箱体10内设有用于对加热装置40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50,散热风扇50可以安装在分隔板16上。
4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0也可以采用电陶炉或电热管等电加热装置。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锅盖22上、烹饪仓11的上方和/或侧方设置辐射或传导式的加热装置,实现对烹饪物料的立体加热,以进一步提高烹饪效率及质量。
45.如图5所示,烹饪锅具20包括锅体21和可移除地罩设在锅体21上的锅盖22。锅盖22上设有至少部分地暴露在烹饪仓11外部的投料口221,烹饪过程中,物料可通过投料口221分批次投放到锅体21内,以改善烹饪质量。投料口221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方便进行投料操作。投料口221可以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化,本实用新型中烹饪锅具20可以不包括锅盖22。
46.如图6所示,锅体21可以形成为大致半圆柱形,包括在锅具安装方向m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211、后侧壁212以及连接前侧壁211和后侧壁212的弧形周壁213。需注意的是,锅具安装的前后方向与箱体10的前后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47.进一步地,锅体21的锅口设有承托部214和位于承托部214外侧边缘的限位部215,锅盖22盖合到锅体21上后承载在承托部214上,限位部215用于限制锅盖22在锅体21上的位置,防止锅盖22产生偏移,便于快速地将烹饪锅具20安装到烹饪仓11内。
48.如图2所示,烹饪仓11内的左右两侧具有前后延伸的限位导槽113。位于锅体21左右两侧的承托部214和限位部215构成锅具安装限位部,在将烹饪锅具20安装到烹饪仓11内时,该锅具安装限位部插入到相应的限位导槽113内,以对锅具20进行左右及上下限位,并引导锅具20的快速安装。
49.进一步地,下部仓体11a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前后延伸的凸筋112,凸筋112与锅体21的弧形周壁213抵接,用于防止烹饪过程中锅体21产生晃动。另外,凸筋112还可以减小锅体21和烹饪仓11内壁的摩擦,以便于烹饪锅具20的移除和安装操作。
50.锅体21上安装有搅拌机构30。如图7所示,搅拌机构30包括传动转轴31、搅拌部321和动力接收部33;其中,传动转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锅体21的前侧壁211上,动力接收部33安装在传动转轴31上,并在锅具安装方向m上位于锅体21的前端。
51.如图3所示,箱体10内设位于烹饪仓11后方的有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包括与动力接收部33形成可分离联接的动力传递部62。其中,在将烹饪锅具20安装到烹饪仓11内的预定位置后,动力传递部62与动力接收部33之间经由形成在烹饪仓11后端的通孔114(见图4)相互联接,用于向搅拌机构30传递旋转驱动力。在将烹饪锅具20从烹饪仓11内取出时,动力接收部33与动力传递部62之间将相互分离,以实现烹饪锅具20的可移除。
5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烹饪锅具20可移除地安装在烹饪仓11内,且搅拌机构30的动力接收部33与驱动机构60的动力传递部62之间形成可分离联接。这样,在每次烹饪完成后,搅拌机构30可随烹饪锅具20一起从烹饪仓11内取出,以实现通过换锅方式快速进行下一次烹饪作业,从而在保证烹饪质量的同时提高用餐高峰时段的烹饪频次。
5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8所示,驱动机构60包括设置在烹饪仓11后方的驱动电机61,电机61可以为单向或双向旋转电机。驱动电机61可以安装在分隔板16上,并位于分隔板16和后盖板15之间的空间;动力传递部62可以安装在驱动电机61的动力输出轴611上,并与动力接收部33之间形成轴向插接联接。具体的,如图8所示,动力传递部62可以为安装在动力输出轴611上的传动轴套(例如花键套),动力接收部33可以为安装在传动转轴31上的动力接收头,动力接收头插入到传动轴套内,且二者之间形成键槽配合,以传递旋转驱动力。
54.请继续参阅图7,锅体21的后侧壁212上设有支撑转轴34,支撑转轴34与搅拌部321连接,并保持同步旋转。具体的,支撑轴34从连接在搅拌部321末端的连接臂36和后侧壁212穿过,穿出后侧壁212后与设置在后侧壁212外侧的螺母35形成螺纹连接;支撑转轴34相对于螺母35的一端具有的限位头,该限位头与连接臂36抵接,以防止连接臂36与支撑转轴34脱离。
55.进一步地,锅体21的后侧壁212上连接有手柄23,以便于进行烹饪锅具20的安装和移除操作。其中,手柄23与锅体21连接处设有活动离合件25,活动离合件25处于制动位置时向支撑转轴34施加旋转阻力,以阻止搅拌部321转动。
56.具体的,锅体21的后侧壁212上设有连接部24,手柄23与连接部24连接,活动离合件25安装在连接部24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离合件25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连接部23上,向前推动活动离合件25至制动位置时,活动离合件25压紧支撑转轴34,从而限制搅拌机构30旋转;松开活动离合件25后,活动离合件25将处于与支撑转轴34分离或虽相互接触但基本上不向支撑转轴34施加压紧力的离合位置,使得搅拌部321可自由转动。在将烹制好的菜肴从锅体21内倒出时,操作者在握持手柄23的同时可将活动离合件25推动到制动位置,可防止因搅拌部321在重力作用下自转而影响出菜。
57.搅拌部321用于对锅体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及翻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搅拌部321具有片状结构,其在旋转过程中与弧形周壁213接触或贴近,以对锅体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防止物料粘着在锅体21上。
58.搅拌部321可以与其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或具有夹角。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搅拌部321与其转动轴线l具有夹角α,从而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对物料进行搅拌及
翻炒。优选的,夹角α的范围为5
°
~45
°
,以实现更佳的物料搅拌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搅拌部321上可以设有搅拌齿322。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搅拌机构30可以包括多个搅拌部,如图11所示,搅拌机构30包括第一搅拌部323和第二搅拌部324,第一搅拌部323和第二搅拌部324设置在传动转轴31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搅拌部323可以具有片状结构,第二搅拌部324可以具有梳状结构。搅拌机构3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状及数量的搅拌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60.实施例2
61.如图12至图13所示,实施例2中,烹饪锅具120包括设有第一手柄123的锅体121和设有第二手柄124的锅盖122,锅盖122可移除地罩设在锅体121上。其中,锅体121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包括圆形底壁和圆形周壁的平底锅,也可以采用球形锅。
62.锅体121的锅口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承托部1211和限位部1212,承托部1211用于承托锅盖122,限位部1212则用于限定锅盖122在锅体121上的位置,防止锅盖122发生偏移。
63.如图14所示,锅盖122上安装有搅拌机构130,搅拌机构130包括传动转轴131和用于对锅体121内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部132。传动转轴131的下端具有定位轴孔(图中不可见),锅体121的中心设有插入该定位轴孔内的定位轴1213,以避免搅拌部132旋转过程中产生偏转,有利于提高物料搅拌及翻炒效果。
64.传动转轴131具有向上伸出锅盖122外部的动力接收部1311,动力接收部1311用于从设置在烹饪仓11上方的驱动机构140接收旋转驱动力。如图14所示,驱动机构140包括安装在烹饪仓11上方的电机141,电机14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动力传递部142,动力传递部142与动力接收部1311之间形成可分离联接。在将锅具120安装到烹饪仓11内的预定位置后,动力传递部142与动力接收部1311之间相互联接,以传递旋转驱动力。随着锅具120从烹饪仓11内取出,动力传递部142与动力接收部1311之间将相互分离。
6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动力传递部142具有传动插槽1421,动力接收部1311沿水平方向插入到传动插槽1421内,以接收旋转驱动力。其中,驱动机构14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传动插槽1421方位的位置传感器。在需要取出锅具120时(例如烹饪完成或需要添加物料时),通过该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可以控制传动插槽1421朝向烹饪仓11的正前方,以便于动力传递部142与动力接收部1311的顺利分离,同时也可保证后续装入锅具20时动力传递部142与动力接收部1311的准确联接。
6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烹饪设备还设有控制装置,例如可以见图1所示在前盖板14上设置具有人机操作界面的控制装置70,以控制烹饪设备的运行。
6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烹饪设备组合(例如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组合排列成柜状结构)在一起构成烹饪系统,该烹饪系统包括具有人机操作界面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烹饪设备的运行。烹饪系统采用多个烹饪设备模块的组合,方便设备搬运安装及维护。
68.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这些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化/修改,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变化/修改,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