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全身水洗电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9381发布日期:2022-06-11 00:0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全身水洗电火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身水洗电火锅。


背景技术:

2.火锅因其具有边加热边取食、不断加料、热气腾腾等特点,能够营造出非常符合中华文化的一种饮食氛围,因而是一种在中国国内乃至全球华人家庭或餐馆中被广泛采用的传统烹调器具。其中的一种非常经典构造的火锅包括环形锅盖、上、下贯通的中央筒体、环形锅壁和底座,其环形锅壁底部与中央筒体以及底座之间紧密连接形成环形锅体,底座下端处还设有带通孔或通槽的炉排,中央筒体与开有风洞的底座筒体构成炭火燃烧的炉膛以及上下进出风道,炭火能在炉排上充分有氧燃烧,燃烧热量经过金属筒壁传导给周围环形锅体中盛装的汤料,燃烧热效率和加热效率均较高,因此盛行一时且历久不衰。
3.电火锅,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流加热的火锅。传统的火锅一般是炭烧和煤气燃烧等烹饪方式,而电火锅消除了传统火锅加热时产生的黑烟和异味,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一种烹饪工具,通常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将用于加热的加热管直接设置在锅体底部,并直接通过外部的加热装置对加热管进行加热,加热较为方便省事,但通常位于外部加热装置连接的加热管无法拆卸,无法直接对锅体全身进行水洗,清洗时较为不便,需要避免清水打湿加热管导致加热管上的电子元器件损坏,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设备针对电火锅无法进行全身水洗,清洗较为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身水洗电火锅。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身水洗电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及固定设置在锅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开设有连通至底板一侧的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第一空腔长度方向移动至底板外部的拉板,该拉板上端与锅体的下端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拉板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加热管,该加热管为半圆型且该加热管的两端位于上述拉板的外部,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向远离拉板方向延伸并与外部加热装置连接的连接管,所述拉板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贴靠在上述加热管内壁与外壁上的内板与外板,上述加热管卡接在该内板与外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内板与外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内板与外板长度方向分布并向上延伸的凸块,所述内板与外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内板与外板长度方向分布并向加热管方向倾斜的压板,该压板贴靠在上述加热管上且位于加热管的上端,所述多个凸块与压板依次交错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上。
6.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底部开设有一个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位于上述第一空腔的正上方且第二空腔的宽度大于上述第一空腔的宽度,上述拉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板,该竖板的上端位于上述第二空腔内,所述两个竖板远离另一个竖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卡接在上述第二空腔两侧的凸沿。
7.作为优选,所述底板朝向上述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设置一个挡板,该挡板的两侧分别贴靠在上述两个竖板上。
8.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上述竖板的高度且挡板的上端与上述锅体的下端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9.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两个开口,上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插设在该开口内。
10.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为铜管。
11.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由凸块弯折压制而成。
12.作为优选,所述拉板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插设在第一空腔内的拉板能够方便的将设置在拉板上的加热管拉出使加热管与锅体脱离,抽离拉板后能够将锅体完全放入水中清洗,使用时较为方便,通过分别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上凸块与压板能够方便的将加热管安装在拉板上,并通过分别固定设置在拉板两侧的竖板与挡板,将加热管散发的热量积蓄在拉板与锅体之间,充分的对锅体进行加热,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挡板使挡板上端与锅体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避免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的温度过高,多余的热量通过挡板与锅体底部之间的间隙散发至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外部,避免对底板上的部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15.图2为锅体与底板的整体结构视图;
16.图3为底板的整体结构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视图;
18.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中标记:1、锅体;2、底板;3、第一空腔;4、拉板;5、加热管;6、连接管;7、内板;8、外板;9、凸块;10、压板;11、第二空腔;12、竖板;13、凸沿;14、挡板;15、开口;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全身水洗电火锅,包括锅体1及固定设置在锅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底部开设有连通至底板2一侧的第一空腔3,该第一空腔3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第一空腔3长度方向移动至底板2外部的拉板4,该拉板4上端与锅体1的下端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拉板4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加热管5,该加热管5为半圆型且该加热管5的两端位于上述拉板4的外部,所述加热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向远离拉板4方向延伸并与外部加热装置连接的连接管6,所述拉板4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贴靠在上述加热管5内壁与外壁上的内板7与外板8,上述加热管5卡接在该内板7与外板8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内板7与外板8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内板7与外板8长度方向分布并向上延伸的凸块9,所述内板7与外板8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内板7与外板8长度方向分布并向加热管5方向倾斜的压板10,该压板10贴靠在上述加热管5上且位于加热管5的上端,所述多个凸块9与压板10依次交错设置在内板7与外板8上。所述加热管5为铜管。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上述压板10由凸块9弯折压制而成。加热管5安装较为方便。
21.通过插设在第一空腔3内的拉板4能够方便的将设置在拉板4上的加热管5拉出使加热管5与锅体1脱离,抽离拉板4后能够将锅体1完全放入水中清洗,使用时较为方便,通过分别设置在内板7与外板8上凸块9与压板10能够方便的将加热管5安装在拉板4上。
22.所述锅体1底部开设有一个第二空腔11,该第二空腔11位于上述第一空腔3的正上方且第二空腔11的宽度大于上述第一空腔3的宽度,上述拉板4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板12,该竖板12的上端位于上述第二空腔11内,所述两个竖板12远离另一个竖板12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卡接在上述第二空腔11两侧的凸沿13。所述底板2朝向上述连接管6的一侧固定设置一个挡板14,该挡板14的两侧分别贴靠在上述两个竖板12上。所述挡板14的高度小于上述竖板12的高度且挡板14的上端与上述锅体1的下端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挡板14上开设有两个开口15,上述加热管5的两端分别插设在该开口15内。所述拉板4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16,通过设置在拉板4底部的凹槽16能够方便的将拉板4从第一空腔3内抽出。
23.通过分别固定设置在拉板4两侧的竖板12与挡板14,将加热管5散发的热量积蓄在拉板4与锅体1之间,充分的对锅体1进行加热,并通过高度较低的挡板14使挡板14上端与锅体1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避免第一空腔3与第二空腔11内的温度过高,多余的热量通过挡板14与锅体1底部之间的间隙散发至第一空腔3与第二空腔11外部,避免对底板2上的部件造成损坏。
24.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