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机发泡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7055发布日期:2022-05-18 21: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机发泡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牛奶打奶泡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饮料机发泡芯结构。


背景技术:

2.花式咖啡通常是将奶泡与咖啡混合调配成的一种饮品,因其口感细滑、奶味浓郁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咖啡萃取设备上配套设置牛奶发泡装置就可以实现制作花式咖啡的功能。目前,市面常见的咖啡机奶制品发泡装置主要采用蒸汽供入到奶泡发生装置内设有采用“文丘里效应”原理制作的奶泡器内,奶被吸入到真空负压腔与蒸汽混合加热并产生奶泡,通过蒸汽压力把奶泡供到机体外。奶泡的生成主要由发泡芯完成,发泡芯通常具有蒸汽主通道、空气通道、牛奶通道,当蒸汽从蒸汽主通道高速流过混合发泡腔时,会促使空气、牛奶从各自通道进入混合发泡腔并在该腔内产生奶泡,从奶泡管排出咖啡机体。由于牛奶、空气、蒸汽都需要进入发泡芯内并完成混合发泡,而通道的局部区域内径极窄,因此,对于发泡芯的内部清洁是比较困难的,目前,虽然将发泡芯与牛奶吸管、奶泡喷头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使发泡芯可从奶泡器中拆卸取出进行外部清洁,在一定程序上缓解清洁的问题,但发泡芯内部流道的冲洗清洁难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易于进行内部流道清洗的饮料机发泡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饮料机发泡芯结构,发泡芯可拆卸地连接吸奶管、奶泡管、在饮料机上的蒸汽管,发泡芯内设置蒸汽通道、空气通道、牛奶通道、混合发泡腔,所述蒸汽管向蒸汽通道排出蒸汽,促使发泡芯通过文丘里效应从奶盒中抽奶并在混合发泡腔内产生奶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芯包括芯前管和喷头管,所述芯前管和喷头管通过卡扣连接。
6.所述芯前管前端设有发泡腔圆台,所述发泡腔圆台的侧壁上径向设置有柱扣,在所述喷头管的尾部设置l形扣槽,所述柱扣进入l形扣槽内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发泡腔圆台插入喷头管的尾部。
7.所述l形扣槽包括轴向入口段、周向喇叭口、夹持腔,所述轴向入口段的入口宽度大于柱扣的直径。
8.所述柱扣的直径大于周向喇叭口最窄处的开口宽度。
9.所述空气通道、牛奶通道与蒸汽通道垂直连通,所述蒸汽通道与混合发泡腔同轴线,使空气通道、牛奶通道、蒸汽通道、混合发泡腔形成十字交叉结构。
10.所述蒸汽通道在靠近混合发泡腔处设置第一蒸汽出口,在第一蒸汽出口内嵌装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与第一蒸汽出口过盈配合。
11.所述导流套包括锥台、主体、台肩部,所述第一蒸汽出口设有与台肩部相适配的台
阶,所述主体与第一蒸汽出口过盈配合。
12.所述导流套是金属套。
13.所述奶盒上方设置芯座,在芯座内安装芯套,所述发泡芯的局部密封设置在芯套内,所述芯套设置空气套筒部和奶管套筒部,所述奶管套筒部与吸奶管密封连接,所述空气套筒部与调节旋钮组件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将发泡芯设计为前后两段的分段式结构,在发泡腔位置进行分段,通过卡扣配合实现两段连接,需要清洗时,取下发泡芯,并将两段分离,即可进行内部流道的深度清洗,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发泡芯的清洁难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机奶泡器剖示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芯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芯局部立体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芯的芯前管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机奶泡器剖示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料机,可用于制作花式咖啡,它包括主机(图未示)和饮料机奶泡器(参见图1),饮料机奶泡器插接在主机上,主机上有可产生蒸汽和热水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将水加热,热水进入主机内的酿造系统,从咖啡粉中萃取咖啡液,同时,主机还可将热水进一步加热为热蒸汽,将热蒸汽输送给饮料机奶泡器,在饮料机奶泡器中制作牛奶泡沫。饮料机奶泡器以可拆卸方式与主机连接,饮料机奶泡器包括奶盒、发泡芯,发泡芯连接吸奶管5、奶泡管8、在饮料机上的蒸汽管9,发泡芯内设置蒸汽通道、空气通道13、牛奶通道14、混合发泡腔12,所述蒸汽管9向蒸汽通道排出蒸汽,促使发泡芯通过文丘里效应从所述奶盒中抽奶并在混合发泡腔内产生奶泡,发泡芯包括芯前管1和喷头管2,两者通过卡扣连接。具体是:芯前管1前端的发泡腔圆台15的侧壁上径向设置一对柱扣151,在喷头管2的尾部设置l形扣槽21,l形扣槽21开口于喷头管2的尾部端面,l形扣槽21包括轴向入口段、周向喇叭口212、夹持腔211,当喷头管2的尾部与发泡腔圆台15套接时,柱扣151从轴向入口段进入l形扣槽21,然后互为逆向旋转芯前管1和喷头管2,使柱扣151通过周向喇叭口212进入到夹持腔211,从而完成扣接。轴向入口段的入口宽度大于柱扣151的直径,柱扣151与周向喇叭口212是过盈配合关系,柱扣151需要稍加外力才能通过周向喇叭口212。
23.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通道13、牛奶通道14与蒸汽通道垂直连通。蒸汽通道与混合发泡腔12同轴线,形成十字交叉结构,更易于清洗。
24.进一步地,蒸汽通道在靠近混合发泡腔处设置第一蒸汽出口,在第一蒸汽出口内嵌装有导流套10,所述导流套与第一蒸汽出口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在饮料机奶泡器的发泡芯内设置单独的导流套,导流套结构简单,成型工艺成熟,能够保证蒸汽喷口小管径的尺寸稳定性。
25.所述导流套包括锥台101、主体102、台肩部103,所述第一蒸汽出口设有与台肩部103相适配的台阶,所述主体与第一蒸汽出口过盈配合。
26.导流套的前端为锥台结构,装配时将锥台端从发泡芯的蒸汽通道往第一蒸汽出口方向插入,两者的尺寸为过盈配合,当导流套的台肩部抵达第一蒸汽出口的台阶时,导流套就稳固地嵌入发泡芯内并与发泡芯成为整体。
27.所述导流套是金属套。
28.导流套为五金件的金属套筒结构,其成本比注塑件低而且刚度好,尺寸一致性好、无披锋,足以保证奶泡器对蒸汽喷口的工艺要求。
29.所述奶盒上方设置芯座,芯座包括座体7和上盖6,在芯座内安装芯套3,所述发泡芯的局部密封设置在芯套内,具体是,芯套3的内壁在芯前管1的前端部位设置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与芯前管1的前端部位形成密封。芯前管1的尾部伸出使之易于与主机上外露的蒸汽管9相插接。在芯前管1内远离导流套10的插口端内置有夹套11,夹套11与蒸汽管9的前端外廓相适配,夹套11是橡胶等软质材料制作的,可柔性地夹持蒸汽管9并形成侧壁密封,防止蒸汽泄漏。所述芯套3设置空气套筒部和奶管套筒部,所述奶管套筒部与吸奶管5密封连接,所述空气套筒部与调节旋钮组件4连接。芯座的前端设置奶泡孔,奶泡管8卡装在奶泡孔上且可以转动,拔动奶泡管8可以调整出奶泡的角度。芯套3是橡胶等软材料制成的,它的前端抵接奶泡管8的入口端,形成密封,喷头管2的前端设置向下的喷口,喷口段伸入到奶泡管8的入口内,奶泡在蒸汽压力的推动下,离开混合发泡腔12,经过喷头管2的内腔,进入奶泡管8,并从奶泡管8的出口离开。
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