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7120发布日期:2022-06-08 02:1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可拼接自动充气垫。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充气垫可以作为床垫、坐垫、靠垫、枕垫等,由于充气垫的可折叠、重量轻、携带方便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户外旅行,在户外旅行中,配合帐篷一起使用,有效防潮、保温,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充气垫一般为单人使用,在一些需要铺设较大的场地上,只能将多个充气垫相互贴靠,从而将场地铺满,但是当使用人员在充气垫上移动时,会造成多个充气垫之间产生缝隙,进而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将多个充气垫进行拼装,进而将多个充气垫之间连接紧密,本技术提供可拼接自动充气垫。
5.本技术提供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可拼接自动充气垫,包括有气囊,还包括有所述气囊上固定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侧壁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管的另外一端为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背离所述气囊中心的一侧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出气端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段,且所述出气端伸入到所述进气端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出气端螺纹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气囊沿着长度方向相对拼接,进而将其中一个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到另外一端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转动第一连接管,使得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从而将两个进气管相对固定,便于将多个充气垫进行拼装,进而将多个充气垫之间连接紧密。
8.可选的,所述进气端包括有第一插入部以及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同轴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能够将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开口完全遮蔽,所述出气端能够伸入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且所述出气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气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气端伸入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一密封垫朝向背离第一插入部的一侧移动,使得位于出气端内部的空气进入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进而将两个进气管相对连通。
10.可选的,所述出气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背离所述出气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盖帽,所述盖帽能够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气端上没有连接进气端时,通过将盖帽与出气端相对,进而通过盖帽和出气端螺纹固定,从而将进气管进行密封固定。
12.可选的,所述气囊由多个充气单元组成,所述多个充气单元相对固定连接,所述进
气管上的排气孔分别与多个所述充气单元相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多个充气单元,使得当其中一个充气单元产生损坏时,其他充气单元能够正常使用,提高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14.可选的,所述气囊沿着所述进气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突出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突出部能够将当两个气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时,两个相对的突出部能够将缝隙进行填补,进而提高使用人员的使用舒适性。
16.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相对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管,另外一个所述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和所述第二分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分管包括有第二插入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径,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内部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能够将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开口完全遮蔽,当两个所述气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管能够伸入到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分管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气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个气囊沿着宽度方向进行拼接时,通过将第一分管伸入到第二密封部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二密封垫朝向背离第二插入部的一侧移动,将位于第一分管内部与第二密封部相对连通,进而将两个气囊沿着宽度方向进行拼接。
18.可选的,所述气囊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沿着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弹簧板之间竖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簧板与所述气囊的内壁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朝向气囊的内部充气时,通过弹性件推动两个弹簧板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弹簧板将气囊顶开,便于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气囊的内部。
20.可选的,所述气囊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承接面,位于相对的所述承接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面,所述承接面上沿着所述进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的母链,所述承接面上的另外一端沿着所述进气管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拉链的子链,所述母链和所述子链相对设置,所述母链和所述子链通过拉头咬合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气囊沿着宽度方向相对,进而将母链和子链相对,通过拉头将母链和子链相对咬合固定,从而将两个气囊连接的更加稳固。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将两个气囊沿着长度方向相对拼接,进而将其中一个进气管的出气端伸入到另外一端进气管的进气端,通过转动第一连接管,使得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从而将两个进气管相对固定,便于将多个充气垫进行拼装,进而将多个充气垫之间连接紧密。
24.2.通过将出气端伸入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一密封垫朝向背离第一插入部的一侧移动,使得位于出气端内部的空气进入到第一密封部的内部,进而将两个进气管相对连通。
25.3.当将两个气囊沿着宽度方向进行拼接时,通过将第一分管伸入到第二密封部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二密封垫朝向背离第二插入部的一侧移动,将位于第一分管内部与第二密封部相对连通,进而将两个气囊沿着宽度方向进行拼接。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气囊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水平截面剖视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进气端和出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气囊;11、充气单元;12、承接面;13、连接面;14、弹簧板;141、第一弹簧;15、突出部;2、进气管;21、排气孔;22、进气端;221、第一插入部;222、第一密封部;223、第一密封垫;224、第二弹簧;23、出气端;231、第一出气孔;24、第一螺纹段;25、第一连接管;26、拉绳;261、盖帽;3、第一分管;31、第二出气孔;32、第二螺纹段;4、第二分管;41、第二密封部;42、第二插入部;421、第二密封垫;422、第三弹簧;44、第二连接管;5、拉链;51、母链;52、子链;53、拉头。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可拼接自动充气垫。参照图1、图2,可拼接自动充气垫包括有气囊1,气囊1的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两个进气管2,两个进气管2平行设置,进气管2与气囊1固定连接。进气管2的轴线方向为长度方向。
35.参照图2、图3,气囊1由多个充气单元11组成,充气单元11为矩形结构,且充气单元11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且多个充气单元11固定连接。
36.气囊1的外侧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承接面12,承接面12为水平设置的布料结构,且位于两个承接面12之间竖直设置有连接面13,连接面13为矩形框架结构,且连接面13的顶端与位于上方的承接面12固定连接,且连接面13的下方与位于下方的承接面12固定连接。
37.气囊1的内部沿着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弹簧板14,且位于两个弹簧板14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一弹簧141,第一弹簧1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簧板14固定连接。
38.进而当朝向气囊1的内部进气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141推动两个弹簧板14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气囊1的两个承接面12撑起朝向相对背离的方向移动。
39.气囊1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突出部15,进而当将两个气囊1沿着长度方向相对拼接时,两个突出部15相对,减少两个气囊1在连接时产生的缝隙。
40.参照图4、图5,进气管2的侧壁与充气单元1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21,排气孔21能够将进气管2的内部与充气单元11相对连通。
41.进气管2的一端为进气端22,且进气管2背离进气端22的一端为出气端23。出气端23的直径小于进气管2的直径,且出气端23与进气管2同轴设置。
42.进气端22包括有第一插入部221以及第一插入部221靠近进气管2中心一侧的第一密封部222,第一插入部221为管状结构,且第一插入部221的内径与出气端23的外径相同,进而当两个进气管2相对时,一个进气管2的出气端23能够伸入到另外一个进气管2的第一插入部221的内部。
43.第一密封部222的内部同轴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垫223,第一密封垫223为圆盘型结构,第一密封垫22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21的内径,且小于第一密封部222的内径。
44.第一密封垫223靠近第一插入部221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二弹簧224,第二弹簧224沿着第一密封垫223的周向等距设置多个。第二弹簧224的一端与第一插入部221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224的另外一端与第一密封垫223固定连接。
45.出气端23的长度长于第一插入部221的长度,进而当出气端23伸入到第一插入部221的内部时,出气端23能够进入到第一密封部222的内部。
46.出气端23位于第一密封部222的部分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气孔231,进而当出气端23伸入到第一密封部222的内部时,通过出气端23将第一密封垫223朝向背离第一插入部221的一侧移动,位于出气端23内部的空气能够自第一出气孔231进入到第一密封部222的内部,进而进入到下一个进气管2的内部,将两个进气管2相对连通。
47.进气管2的外侧侧壁靠近出气端23的一侧同轴开设有第一螺纹段24,且位于第一插入部221背离气囊1中心的一侧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5,且第一连接管25与第一螺纹段24螺纹连接。
48.进而通过将出气端23伸入到第一插入部221的内部,转动第一连接管25,使得第一连接管25与第一螺纹段24螺纹固定,进而将出气端23与进气端22相对固定。
49.出气端23上固定连接有拉绳26,且拉绳26背离出气端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盖帽261,当盖帽261与出气端23同轴相对时,盖帽261与第一螺纹段24螺纹连接,进而将出气端23密封。
50.参照图3、图6,位于两个进气管2的其中一个进气管2背离气囊1中心的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管3,且另外一个进气管2背离气囊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分管4。当两个气囊1沿着宽度方向相对时,第一分管3和第二分管4相对。
51.第二分管4包括有靠近气囊1中心一侧的第二密封部41和背离气囊1中心一侧的第二插入部42,第二密封部41和第二插入部42同轴设置且相对固定。
52.第二插入部42的内径小于第二密封部41的内径,且第一分管3的外径与第二插入部42的内径相同。当第一分管3与第二插入部42相对时,第一分管3能够伸入到第二插入部42的内部且相对滑动。
53.第二密封部41的内部同轴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垫421,第二密封垫421的直径大于第二插入部42的内径,且小于第二密封部41的内径。第二密封垫421靠近第二插入部4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三弹簧422,第三弹簧422的一端与第二密封垫421固定连接,且第三弹簧422的另外一端与第二插入部42固定连接。
54.第一分管3的长度长于第二插入部42的长度,进而当第一分管3伸入到第二插入部42的内部时,第一分管3能够推动第二密封垫421朝向背离第二插入部42的一侧移动。第一分管3伸入到第二密封部4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气孔31,通过第二出气孔31将第一分管3的内部与第二密封部41相对连通。
55.第一分管3外侧壁同轴开设有第二螺纹段32,且位于第二插入部42背离气囊1中心的一端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44,且当第一分管3伸入到第二插入部42的内部时,第二螺纹段32与第二连接管44之间螺纹固定,将第一分管3和第二分管4进行固定。
56.参照图1、图3,气囊1沿着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侧通过拉链5进行固定,且拉链5包括有位于气囊1一端的母链51,母链51沿着气囊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气囊1的另外一端沿着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子链52,当两个气囊1沿着宽度方向连接时,使得母链51和子链52相对,进而通过位于母链51上的拉头53将母链51和子链52咬合固定。
57.本技术实施例可拼接自动充气垫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两个气囊1沿着长度方向相对,进而将第一出气端23伸入到第一插入部221的内部,第一连接管25与第一螺纹段24螺纹固定,且第一出气端23将第一密封垫223朝向背离第一插入部221的一侧移动,进而位于出气端23内部的空气能够自第一出气孔231进入到第一密封部222的内部。
58.当将两个气囊1沿着宽度方向相对,进而将第一分管3伸入到第二插入部42的内部,通过转动第二连接管44,使得第二连接管44与第二螺纹段32螺纹固定。第一分管3将第二密封垫421朝向背离第二插入部42的一侧移动,进而将位于第一分管3内部的空气进入到第二密封部41的内部。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2月10日 19:55
    能加大厚度吗?比如超五十厘米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