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单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5344发布日期:2022-08-12 20:0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单开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单开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单开门。


背景技术:

2.如今,隔音单开门的使用已相对较为广泛,其具有较佳的隔音效果。隔音单开门包括用于嵌设于门洞的门框和盖合于门框的门板,门板包括面板以及环绕面板边沿的扇框,且两者相紧固,扇框铰接于门框的其中一个边沿。
3.使用过程中,若面板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裂时,需对面板进行更换,此时由于扇框与面板相固定,进而导致面板在更换时需将扇框一同拆卸并更换,进而使得面板在更换时相对较为繁杂,且伴随着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面板在更换时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单开门。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音单开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隔音单开门,包括用于嵌设于门洞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包括铰接于门框其中一端边沿的扇框和位于扇框内部的面板,所述扇框边沿向扇框中部延伸成型有凸缘部分,所述面板抵接于凸缘部分,所述扇框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压条,多个所述压条环绕面板边沿分布,所述面板被夹持于凸缘部分和压条之间,所述压条一端固定连接于面板,所述扇框内壁成型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朝向面板设置,所述压条远离面板的一端成型有用于与第一卡槽相卡接的第一卡勾。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第一卡勾卡接于第一卡槽,随后将压条远离第一卡勾的一端与面板相固定,从而使扇框能够对压条做支撑,并将面板卡紧于扇框内部,且同时使得压条相对扇框可拆卸;当面板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裂时,只需将压条从扇框上拆卸,随后便可将面板从扇框上取下并更换,进而提高面板在更换时的便捷性。
8.可选的,所述扇框内成型有第二卡槽,所述压条中部成型有用于与第二卡槽相卡接的第二卡勾。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勾能够对压条做进一步的支撑,增加压条承受面板一侧的载荷的能力。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的槽口相向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得两者均不易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脱离,从而将压条自身紧固于扇框;并且,能够双向限制压条的扭转,进而增加压条与扇框连接时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压条朝向面板的一端抵接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条,所述弹性条被夹持于压条和面板之间,所述压条朝向面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使压条与面板相固定的密封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条通过弹性条与面板间接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压条对
面板造成磨损的可能性,并且采用密封胶将压条与面板相固定,使得压条在与面板相固定时,不易对面板造成损伤。
14.可选的,所述压条朝向面板的一端成型有加固槽,所述加固槽朝向面板开口设置,所述密封胶填充于加固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槽能够对密封胶做限制,使得压条朝向面板的一端不易脱落于密封胶,提高密封胶在连接压条时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压条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两个位于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之间的加固件,且两个加固件用于分别抵接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压条,所述第一抵接板一端铰接于固定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的铰接部用于抵接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抵接板与第一抵接板相旋转的控制螺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过程中,当压条上的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分别一一对应卡接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时,通过控制螺杆控制第二抵接板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铰接部凸起,并使得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铰接部能够抵接于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卡勾不易脱离第一卡槽的限制,且第二卡勾不易脱离第二卡槽的限制,进而增加压条在扇框上安装时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控制螺杆穿设并转动连接于压条,所述控制螺杆套设并螺纹连接有控制板,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板同时铰接于控制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控制螺杆,使得控制螺杆能够驱使控制板滑移,从而能够同时控制两个第二抵接板旋转,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板位于第二抵接板远离压条的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控制螺杆过程中,控制板会朝向第一抵接板所在的一侧滑移,此时将第一抵接板设置于第二抵接板远离压条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铰接部与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相抵接的位置更加靠近扇框,进而增加对第一卡勾或第二卡勾的支撑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安装时,先将第一卡勾卡接于第一卡槽,随后将压条远离第一卡勾的一端与面板相固定,从而使扇框能够对压条做支撑,并将面板卡紧于扇框内部,且同时使得压条相对扇框可拆卸;当面板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裂时,只需将压条从扇框上拆卸,随后便可将面板从扇框上取下并更换,进而提高面板在更换时的便捷性;
24.压条上设置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及扇框上设置的槽口相向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当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卡接时,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之间具有相互协同作用,两者均不易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脱离,从而将压条自身紧固于扇框;并且,能够双向限制压条的扭转,进而增加压条与扇框连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扇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加固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门框;2、门板;21、扇框;211、凸缘部分;212、第一卡槽;213、第二卡槽;22、面板;3、压条;31、第一卡勾;32、第二卡勾;33、加固槽;4、弹性条;41、密封胶;5、加固组件;51、加固件;511、第一抵接板;512、第二抵接板;52、固定板;53、控制螺杆;54、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隔音单开门。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隔音单开门包括门框1,使用时将门框1嵌设于门洞。门框1内设置有门板2,门板2包括扇框21和位于扇框21内部的面板22,扇框21铰接于门框1其中一端侧边沿。扇框21边沿向扇框21中部延伸成型有凸缘部分211,面板22抵接于凸缘部分211的其中一侧端面。扇框21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压条3,压条3由可发生弹性弯曲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压条3环绕面板22边沿分布,且压条3连接于面板22,使得面板22被夹持于压条3和凸缘部分211之间。
35.当面板22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裂时,只需将压条3从扇框21上拆卸,随后便可将面板22从扇框21上取下并更换,进而提高面板22在更换时的便捷性。
36.参照图3和图4,压条3远离面板22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卡勾31,扇框21内侧壁成型有第一卡槽212,且第一卡槽212的槽口朝向面板22设置。压条3朝向面板22的一端通过密封胶41固定连接于面板22,且压条3朝向面板22的一端成型有加固槽33,并同时抵接有弹性条4,弹性条4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或泡沫。弹性条4被夹持于压条3和面板22之间,密封胶41同时连接于压条3、面板22和弹性条4,且密封胶41填充于加固槽33内。
37.压条3通过弹性条4与面板22间接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压条3对面板22造成磨损的可能性,同时加固槽33能够对密封胶41做限制,使得压条3朝向面板22的一端不易脱落于密封胶41,提高密封胶41在连接压条3时的稳定性。安装时,先将第一卡勾31卡接于第一卡槽212,随后将弹性条4抵接于压条3和面板22之间,并采用密封胶41将压条3远离第一卡勾31的一端与面板22相固定。从而使扇框21能够对压条3做支撑,并将面板22卡紧于扇框21内部,且同时使得压条3相对扇框21可拆卸,进而便于面板22的安装及拆卸。
38.本实施例中,凸缘部分211与面板22之间同样夹持有弹性条4及涂膜有密封胶41,以减小凸缘部分211对面板22造成磨损的可能性。
39.参照图3,为了提高压条3与扇框21连接时的稳定性,扇框21内壁还成型有第二卡槽213,第二卡槽213位于第一卡槽212朝向面板22的一侧,且第二卡槽213的槽口朝向第一卡槽212设置。压条3成型有第二卡勾32,第二卡勾32位于第一卡勾31朝向面板22的一侧,且第二卡勾32卡接于第二卡槽213。
40.使得第二卡勾32能够对压条3做进一步的支撑,同时通过第一卡勾31与第二卡勾32的共同作用,使得两者均不易脱离第一卡槽212或第二卡槽,能够将压条3自身紧固于扇
框21,进而增加压条3与扇框21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压条3受到面板22所在一侧的载荷时,此时由于第一卡槽212与第二卡槽213的槽口相向设置,从而能够双向限制压条3的扭转,增加压条3承受载荷的能力。
41.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先将面板22抵接于扇框21的凸缘部分211,随后将压条3上的第一卡勾31和第二卡勾32同时卡接于第一卡槽212和第二卡槽213,并同时将弹性条4安装于压条3朝向面板22的一侧,随后涂膜密封胶41,从而通过压条3将面板22与扇框21相固定。当面板22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破裂时,只需将压条3从扇框21上拆卸,随后便可将面板22从扇框21上取下并更换,进而提高面板22在更换时的便捷性。
42.实施例2:
43.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压条3设置有多个加固组件5。加固组件5包括固定板52和两个加固件51,且固定板52和两个加固件51均位于第一卡勾31和第二卡勾32之间。固定板52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条3,另一端朝向扇框21延伸。加固件51包括第一抵接板511和第二抵接板512,第一抵接板511位于第二抵接板512远离压条3的一侧,且第一抵接板511一端铰接于固定板52远离压条3的一端,第一抵接板511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抵接板512。两个加固件51中第一抵接板511和第二抵接板512的铰接部分别抵接于第一卡勾31和第二卡勾32。
44.固定组件5还包括控制螺杆53和控制板54,第二抵接板512远离第一抵接板511的一端铰接于控制板54,控制螺杆53穿设并螺纹连接于控制板54,且控制螺杆53转动连接于压条3。控制板54卡设并沿控制螺杆53的轴向滑移连接于固定板52。
45.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安装过程中,当压条3上的第一卡勾31与第二卡勾32分别一一对应卡接于第一卡槽212和第二卡槽213时,旋转控制螺杆53,使得控制螺杆53能够驱使控制板54滑移。随后通过控制板54同时控制两个第二抵接板512旋转,进而同时控制两个加固件51中第一抵接板511和第二抵接板512的铰接部朝向远离控制螺杆53的方向凸起,并使得第一抵接板511和第二抵接板512的铰接部能够抵接于第一卡勾31或第二卡勾32。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卡勾31不易脱离第一卡槽212的限制,且第二卡勾32不易脱离第二卡槽213的限制,进而增加压条3在扇框21上安装时的稳定性。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