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实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9005发布日期:2022-07-15 23: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实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实木床。


背景技术:

2.家具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其发展也在逐渐成熟,随着对家具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一些有责任感和有抱负的企业和研究人员在家具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从卡通化和简单的将成人家具色彩化,到现在开始强调环保和安全,在材质上进行突破,实木家具是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表面经涂饰处理的家具,或在此类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贴面后,再进行涂饰处理的家具,实木板材是指集成材或木工板等木材通过二次加工形成的实木类材料,实木家具是指使用实木制作的家具,一般实木家具会分成纯实木家具和全实木家具两种。
3.现有的实木床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调节床的使用长度,应用十分不便,同时也无法调节床的倾斜角度,降低了灵活性,而且床在使用时常常固定放置在一定位置,不便于移动,搬运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实木床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实木床,具备调节床的使用长度,调节床的倾斜角度,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实木床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调节床的使用长度,应用十分不便,同时也无法调节床的倾斜角度,降低了灵活性,而且床在使用时常常固定放置在一定位置,不便于移动,搬运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实木床适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实木床,包括床头板和挺板,所述挺板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床尾板,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床头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右侧与床尾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床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挺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床尾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支撑板并与第二支撑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框体,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的一侧均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贯穿至框体的底部并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框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移动板并与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支撑板右侧的底部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与床头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挺板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环与第一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内环套设在第二电机转轴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床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挺板底部的左侧与限位板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框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床头板、挺板、第二床板、床尾板、移动机构、套板、横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升降机构、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和控制器的配合,具备调节床的使用长度,调节床的倾斜角度,便于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实木床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调节床的使用长度,应用十分不便,同时也无法调节床的倾斜角度,降低了灵活性,而且床在使用时常常固定放置在一定位置,不便于移动,搬运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实木床适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剖视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15.图中:1床头板、2挺板、3第一床板、4第二床板、5床尾板、6移动机构、7套板、8横板、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升降机构、12第一电机、13第一螺纹杆、14控制器、15框体、16电动伸缩杆、17移动板、18竖杆、19万向轮、20导向杆、21第二电机、22第二螺纹杆、23螺纹套、24连接杆、2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图3,一种多功能实木床,包括床头板1和挺板2,挺板2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床板3,第一床板3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二床板4,第二床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床尾板5,床头板1和床尾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6,床头板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板7,套板7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横板8,通过设置套板7和横板8,便于对床头板1和床尾板5进行平衡支撑,提高了床头板1和床尾板5的稳定性,横板8的右侧与床尾板5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床板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床板3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挺板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1,床尾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第一螺纹杆13的左端贯穿第二支撑板10并与第二支撑板10的内壁螺纹连接,移动机构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移动机构6包括框体15,床头板1和床尾板5的一侧均与框体15固定连接,框体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7,移动板1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18,竖杆18的底部贯穿至框体15的底部并活动连接有万向轮19,框体15内腔顶部
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导向杆20贯穿移动板17并与移动板17活动连接,控制器14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1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杆20,对移动板17进行导向,便于移动板17的竖向移动,升降机构11包括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与第一支撑板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1的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板9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2,第二螺纹杆22的左端与床头板1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22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23,螺纹套23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挺板2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1电性连接,第二电机21的转轴与第一支撑板9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环与第一支撑板9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内环套设在第二电机21转轴的表面,通过设置轴承,对第二电机21的转轴进行支撑,便于第二电机21的转轴旋转,床头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5,挺板2底部的左侧与限位板25的顶部接触,第一螺纹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框体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控制器14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25,便于对挺板2底部的左侧进行支撑和限位,提高了挺板2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块,便于第一螺纹杆13与第二支撑板10螺纹连接,对第一螺纹杆13的左端进行限位。
17.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18.进行移动时,通过控制器14启动电动伸缩杆16进行伸缩带动移动板17向下移动,使移动板17带动竖杆18和万向轮19向下进行移动与地面接触,推动床本体移动至需要位置,调节床的使用长度时,通过控制器14启动第一电机12的转轴旋转带动第一螺纹杆13旋转,第一螺纹杆13与第二支撑板10螺纹连接,使第一螺纹杆13横向移动带动第一电机12、第二床板4和床尾板5横向移动,推动第二床板4移动出第一床板3的内腔调节长度,调节床的倾斜角度时,通过控制器14启动第二电机21的转轴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22旋转,第二螺纹杆22与螺纹套23螺纹连接,使螺纹套23向左移动推动连接杆24和挺板2的左侧向上进行移动,调节挺板2的倾斜角度。
19.综上所述:该多功能实木床,通过床头板1、挺板2、3、第二床板4、床尾板5、移动机构6、套板7、横板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升降机构11、第一电机12、第一螺纹杆13和控制器14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实木床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不同人的身高调节床的使用长度,应用十分不便,同时也无法调节床的倾斜角度,降低了灵活性,而且床在使用时常常固定放置在一定位置,不便于移动,搬运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实木床适用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