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教室连排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0492发布日期:2022-05-07 14:2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排椅,尤其涉及一种阶梯教室连排椅。


背景技术:

2.由于阶梯教室空间大,能够容纳人数多,由此,人们一般会在阶梯教室内设置连排椅,连排椅普遍是能够折叠张开的,不仅节省空间,也便于打扫卫生。
3.专利申请cn211459266u,公开日为20200911,公开了一种阶梯教室连排椅,其包括支撑部、桌板和椅板,桌板与支撑部铰接,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腿,支撑板竖直设置,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桌板和椅板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相对的两侧面,桌板与支撑板铰接,椅板与支撑板铰接。椅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椅板自动收起的回弹结构,所述桌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桌板收起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支撑结构与桌板铰接,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抽屉板,抽屉板与支撑板铰接,抽屉板与桌板平行设置,抽屉板与桌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一端与桌板铰接,另一端与抽屉板铰接,所述抽屉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桌板打开的状态锁紧结构。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将椅板进行收起,节省空间,便于人们行走,但是上述专利无法在椅板展开后,对椅板进行限位,导致人们就坐不稳,椅板容易移动,其次上述专利需要人工手动转动扶手打下,人们使用不够便利。
4.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对展开的椅板进行限位,同时能够自动化对扶手进行转动打下的阶梯教室连排椅。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专利无法在椅板展开后,对椅板进行限位,其次上述专利需要人工手动转动扶手打下,人们使用不够便利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对展开的椅板进行卡紧,同时能够自动化对扶手进行转动打下的阶梯教室连排椅。
6.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一种阶梯教室连排椅,包括:靠垫板,两个底架上部内侧面均安装有靠垫板;支撑板,两个靠垫板内侧面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两个支撑板与同侧的靠垫板连接;第一支撑杆,两个底架中部和两个支撑板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转动轴,四个第一支撑杆前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轴;座板,同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之间均设有座板;扭力弹簧,四个第一支撑杆与同侧的座板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四个扭力弹簧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一转动轴上;连接板,两个支撑板下部之间设有连接板;卡位机构,两个底架前侧设有用于对调整好位置的座板进行限位的卡位机构,卡位机构与外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配合;扶手机构,两个底架前侧中部与两个支撑板中部设有用于人们手部进行放置的扶
手机构,扶手机构与内侧面的两个第一转动轴配合,同时扶手机构也与卡位机构配合。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卡位机构包括:固定杆,两个底架前侧中部均设有固定杆;第一转动盘,外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上均设有第一转动盘;卡杆,两个第一转动盘偏心位置均设有卡杆,两个卡杆转动与同侧的固定杆接触。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扶手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四个第一支撑杆偏向后侧的外侧面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共有四个;第二转动盘,四个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第二转动盘,内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上均设有第二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共有六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转动盘与同侧的第二转动盘偏心位置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内侧两个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盘与内侧的两个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盘偏心位置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导向杆,四个第一连接杆顶部后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限位杆,四个第一支撑杆顶部中间均设有第一限位杆;齿条杆,四个第一限位杆上部均滑动式设有齿条杆,四个齿条杆与同侧的第一导向杆滑动式连接;第一回力弹簧,四个齿条杆与同侧的第一支撑杆之间均设有第一回力弹簧,四个第一回力弹簧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一限位杆上;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中部和两个支撑板上均安装有第二支撑杆;第三转动轴,四个第二支撑杆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轴;放置板,四个第三转动轴上均设有放置板;直齿轮,四个第三转动轴上均设有直齿轮,四个齿条杆与同侧的直齿轮相啮合。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包括:转动杆,内侧的两个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转动杆;支撑架,两个支撑板前侧下部之间设有支撑架;电动推杆,支撑架内底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按钮,支撑架顶部左右两侧的后侧面均滑动式设有按钮,两个转动杆转动对同侧的按钮挤压,两个按钮与电动推杆通过电性连接;圆形块,连接板内上部滑动式设有圆形块,圆形块底部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顶杆,连接板顶部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顶杆;第二限位杆,圆形块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杆;夹紧块,两个第二限位杆上均滑动式设有夹紧块,两个夹紧块位于圆形块顶部;第二回力弹簧,两个夹紧块与圆形块之间均设有第二回力弹簧,两个第二回力弹簧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二限位杆上。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双向螺杆,两个底架后侧之间转动式设有双向螺杆;摇盘,双向螺杆左右两侧均设有摇盘;
第二导向杆,两个底架内侧面均设有第二导向杆;滑动块,两个第二导向杆内后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均与双向螺杆螺纹式连接;承托块,两个第二导向杆内前侧上部均滑动式设有承托块,两个承托块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支撑板接触,两个承托块与同侧的第二导向杆之间的阻尼系数较大,使得承托块不易随意移动;第二连接杆,两个承托块与同侧的滑动块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靠垫机构,靠垫机构包括:软性垫,两个靠垫板前侧上部均放置有软性垫;绷带,两个软性垫外侧设有绷带,两个绷带套在靠垫板上部。
1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底架前后两侧均开有定位孔。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座板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盘转动,第一转动盘带动卡杆转动至与固定杆接触,固定杆能够对卡杆进行抵住,使得座板无法继续转动,座板能够更加稳固;2、人们转动座板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通过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配合,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第一连接杆带动齿条杆向下侧移动,齿条杆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三转动轴带动放置板转动,这时人们便将双手放置在放置板上,如此便可达到自动化对放置板进行转动打开,给人们带来便利;3、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对按钮挤压,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伸缩杆带动圆形块向前侧移动,接着人们将矿泉水放置在圆形块上,如此便可达到自动化对圆形块进行移动,便于人们放置矿泉水;4、圆形块带动第二限位杆与夹紧块向前侧移动,夹紧块移动至与顶杆接触,夹紧块便向内侧移动,夹紧块对矿泉水进行夹紧,防止矿泉水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卡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扶手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扶手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扶手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推出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推出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推出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承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靠垫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架,2:第一支撑杆,3:靠垫板,30:支撑板,4:座板,5:第一转动轴,6:扭力弹簧,7:连接板,8:卡位机构,80:固定杆,81:第一转动盘,82:卡杆,9:扶手机构,90:第二转动轴,91:第二转动盘,92:第一连接杆,93:第一导向杆,94:第一限位杆,95:第一回力弹簧,96:齿条杆,97:第二支撑杆,98:第三转动轴,99:直齿轮,910:放置板,10:推出机构,100:转动杆,101:支撑架,102:电动推杆,103:按钮,104:圆形块,11:夹紧机构,110:顶杆,112:第二限位杆,113:第二回力弹簧,114:夹紧块,12:承托机构,120:双向螺杆,121:摇盘,122:滑动块,123:第二导向杆,124:第二连接杆,125:承托块,13:靠垫机构,130:绷带,131:软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2.实施例1一种阶梯教室连排椅,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底架1、第一支撑杆2、靠垫板3、支撑板30、座板4、第一转动轴5、扭力弹簧6、连接板7、卡位机构8和扶手机构9,两个底架1前后两侧均开有定位孔,用于人们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底架1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安装方便,便于拆卸,两个底架1上部内侧面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靠垫板3,用于人们靠背,两个靠垫板3内侧面均设有支撑板30,两个支撑板30相互靠近,两个支撑板30与同侧的靠垫板3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底架1中部和两个支撑板30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杆2,四个第一支撑杆2前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轴5,同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之间均设有座板4,用于人们就坐在座板4上,四个第一支撑杆2与同侧的座板4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6,四个扭力弹簧6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一转动轴5上,两个支撑板30下部之间设有连接板7,连接板7能够将相邻的两个座板4进行连接,两个底架1前侧设有卡位机构8,卡位机构8与外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配合,用于对调整好位置的座板4进行限位,使得座板4更加稳固,两个底架1前侧中部与两个支撑板30中部设有扶手机构9,扶手机构9与内侧面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配合,同时扶手机构9也与卡位机构8配合,用于人们手部进行放置。
33.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卡位机构8包括有固定杆80、第一转动盘81和卡杆82,两个底架1前侧中部均设有固定杆80,外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上均设有第一转动盘81,两个第一转动盘81偏心位置均设有卡杆82,两个卡杆82转动与同侧的固定杆80接触。
34.如图1、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扶手机构9包括有第二转动轴90、第二转动盘91、第一连接杆92、第一导向杆93、第一限位杆94、第一回力弹簧95、齿条杆96、第二支撑杆97、第三转动轴98、直齿轮99和放置板910,四个第一支撑杆2偏向后侧的外侧面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90,第二转动轴90共有四个,四个第二转动轴90上均设有第二转动盘91,内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上均设有第二转动盘91,第二转动盘91共有六个,两个第一转动盘81与同侧的第二转动盘91偏心位置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92,内侧两个第一转动轴5上的第二转动盘91与内侧的两个第二转动轴90上的第二转动盘91偏心位置之间均转动式设有
第一连接杆92,四个第一连接杆92顶部后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杆93,四个第一支撑杆2顶部中间均设有第一限位杆94,四个第一限位杆94上部均滑动式设有齿条杆96,四个齿条杆96与同侧的第一导向杆93滑动式连接,四个齿条杆96与同侧的第一支撑杆2之间均设有第一回力弹簧95,四个第一回力弹簧95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一限位杆94上,两个第一支撑杆2中部和两个支撑板30上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支撑杆97,四个第二支撑杆97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轴98,四个第三转动轴98上均设有放置板910,用于人们手部进行放置,四个第三转动轴98上均键连接有直齿轮99,四个齿条杆96与同侧的直齿轮99相啮合。
35.当人们需要使用阶梯教室连排椅时,首先人们先将连排椅搬运到指定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底架1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安装工作完成后,人们转动座板4带动第一转动轴5转动,扭力弹簧6发生形变,第一转动轴5带动第一转动盘81转动,第一转动盘81带动卡杆82转动至与同侧的固定杆80接触,固定杆80便能够对卡杆82进行抵住,使得卡杆82无法随意转动,同时第一转动轴5与第一转动盘81也无法随意转动,这时人们便可就坐在座板4上,背部靠在靠垫板3上,通过固定杆80对卡杆82进行抵住,使得座板4能够更加稳固,同时内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带动前侧的第二转动盘91转动,前侧的两个第二转动盘91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杆92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转动盘81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杆92转动,第一连接杆92带动后侧的第二转动盘91转动,同时第一连接杆92带动第一导向杆93转动,第一导向杆93转动过程中沿齿条杆96移动,并带动齿条杆96沿第一限位杆94向下侧移动,第一回力弹簧95被压缩,齿条杆96向下侧移动与直齿轮99接触,从而齿条杆96带动直齿轮99转动,直齿轮99带动第三转动轴98转动,第三转动轴98带动放置板910转动,这时放置板910靠近座板4,人们便将双手放置在放置板910上方,当人们起身与座板4脱离接触时,人们不再对座板4施加重力,在扭力弹簧6的复位作用下,座板4带动第一转动轴5反向转动复位,这时座板4便收起,节省空间,便于人们走动,第一转动轴5带动第一转动盘81反向转动,同时内侧的两个第一转动轴5带动前侧的第二转动盘91反向转动,第一转动盘81反转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杆92反转,前侧第二转动盘91反转过程中带动第一连接杆92反转,第一连接杆92反转过程中带动后侧的第二转动盘91反转,同时第一连接杆92带动第一导向杆93反转,第一导向杆93沿齿条杆96移动,并带动齿条杆96向上侧移动,第一回力弹簧95随之复位,第一回力弹簧95起到缓冲的作用,齿条杆96向上侧移动与直齿轮99接触,从而带动直齿轮99反转,直齿轮99带动第三转动轴98反转,第三转动轴98带动放置板910反转收起,放置板910收起后,便能够节省空间,最终便可实现人们就坐在座板4上时,能够自动化对座板4进行限位,使得座板4能够更加稳固,同时放置板910能够自动化打下,便于人们放置双手,提高人们使用连排椅的体验度。
3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推出机构10,推出机构10包括有转动杆100、支撑架101、电动推杆102、按钮103和圆形块104,内侧的两个第二转动轴90上均设有转动杆100,两个支撑板30前侧下部之间设有支撑架101,支撑架101内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推杆102,支撑架101顶部左右两侧的后侧面均滑动式设有按钮103,两个转动杆100转动对同侧的按钮103挤压,两个按钮103与电动推杆102通过电性连接,连接板7内上部滑动式设有圆形块104,用于人们放置矿泉水,连接板7上开有滑槽,用于圆形块104移动,圆形块104底部与电动推杆102的伸缩杆连接。
37.当人们携带矿泉水进入阶梯教室时,且在内侧的第二转动轴90带动转动杆100转动,转动杆100转动至对按钮103进行挤压,从而电动推杆102启动,控制电动推杆102伸缩杆缩短,电动推杆102的伸缩杆带动圆形块104沿连接板7向前侧移动,圆形块104向前侧移动至连接板7滑槽最前侧时,人们便将矿泉水放置在圆形块104上,圆形块104可对矿泉水进行存放,随之控制电动推杆102的伸缩杆伸长,电动推杆102的伸缩杆带动圆形块104向后侧移动,圆形块104带动矿泉水向后侧移动,当内侧的第二转动轴90带动转动杆100反转时,转动杆100反转与按钮103脱离接触,电动推杆102便关闭,人们结束阶梯教室内的工作时,可将圆形块104上的矿泉水进行取出,最终便可实现对矿泉水进行放置的目的。
38.如图1、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夹紧机构11,夹紧机构11包括有顶杆110、第二限位杆112、第二回力弹簧113和夹紧块114,连接板7顶部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顶杆110,圆形块104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杆112,两个第二限位杆112上均滑动式设有夹紧块114,用于对矿泉水瓶进行夹紧,两个夹紧块114位于圆形块104顶部,两个夹紧块114与圆形块104之间均设有第二回力弹簧113,两个第二回力弹簧113分别绕接在同侧的第二限位杆112上。
39.为防止矿泉水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且在人们将矿泉水放置在圆形块104上,矿泉水位于两侧夹紧块114之间,圆形块104向前侧移动带动第二限位杆112向前侧移动,第二限位杆112带动夹紧块114向前侧移动,夹紧块114移动至与顶杆110接触,然后夹紧块114便沿第二限位杆112向内侧移动,第二回力弹簧113被压缩,夹紧块114向内侧移动将矿泉水瓶进行夹紧,使得矿泉水瓶不易发生晃动,当圆形块104带动第二限位杆112向后侧移动复位时,第二限位杆112带动夹紧块114向后侧移动,夹紧块114移动至与顶杆110脱离接触,在第二回力弹簧113的复位作用下,夹紧块114向外侧移动复位,夹紧块114与矿泉水瓶脱离接触,人们便将矿泉水进行取出,最终便可实现对矿泉水瓶进行夹紧,防止矿泉水瓶发生位移的目的。
40.如图1、图2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承托机构12,承托机构12包括有双向螺杆120、摇盘121、滑动块122、第二导向杆123、第二连接杆124和承托块125,两个底架1后侧之间通过轴承座连接有双向螺杆120,双向螺杆120左右两侧均设有摇盘121,用于带动双向螺杆120转动,两个底架1内侧面均设有第二导向杆123,两个第二导向杆123内后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动块122,两个滑动块122均与双向螺杆120螺纹式连接,两个第二导向杆123内前侧上部均滑动式设有承托块125,两个承托块125与同侧的第二导向杆123之间的阻尼系数较大,使得承托块125不易随意移动,两个承托块125向上侧移动与同侧的支撑板30接触,两个承托块125与同侧的滑动块122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124。
41.当需要对连排椅进行加强支撑时,首先人们转动摇盘121带动双向螺杆120转动,双向螺杆120转动使得滑动块122沿第二导向杆123向内侧移动,滑动块122向内侧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连接杆124转动,并向上侧移动,第二连接杆124带动承托块125沿第二导向杆123向上侧移动,承托块125向上侧移动与支撑板30接触,承托块125便能够对支撑板30进行托住,使得人们就坐在座板4上,座板4能够承受体重较重的人群,当人们起身与座板4脱离接触时,人们便反转摇盘121,摇盘121带动双向螺杆120反转,双向螺杆120反向转动使得滑动块122向外侧移动,滑动块122向外侧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连接杆124反转,同时第二连接杆124向下侧移动,第二连接杆124带动承托块125沿第二导向杆123向下侧移动,承托块125
便与支撑板30脱离接触,如此便可对支撑板30进行托住,使得座板4更加稳固,座板4能够承受重力较重的人群。
42.如图1、图2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靠垫机构13,靠垫机构13包括有绷带130和软性垫131,两个靠垫板3前侧上部均放置有软性垫131,通过软性垫131的软绵材质,使得人们靠在靠垫板3与软性垫131接触时,能够更加舒适,两个软性垫131外侧设有绷带130,两个绷带130套在靠垫板3上部,两个绷带130具有一定的弹性,绷带130能够扩张,便于拆卸。
43.当人们靠在靠垫板3上与软性垫131接触时,软性垫131能够使人们更加舒适,缓解疲劳,当人们需要对软性垫131进行更换时,人们拉动绷带130扩张与靠垫板3脱离接触,然后将新的软性垫131与绷带130套在靠垫板3上,如此便可提高舒适度的效果。
44.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这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