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的儿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5427发布日期:2022-07-13 07:3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可收合的儿童床的制作方法
可收合的儿童床
1.原申请案的申请日:2018/11/15
2.原申请案的申请号:201811362264.6
3.原申请案的发明创造名称:
4.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产品,尤其是指一种易折叠、展开的可收合的儿童床。


背景技术:

5.为了让照顾者能够更方便地来照顾儿童,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的儿童产品可供选择。以儿童床为例,儿童床是一种具有高围边的结构,其内形成有可提供儿童睡觉或游戏的封闭空间。然而,由于现有儿童床的收合、展开的步骤较为复杂,不论是在使用方面或搬运方面,对照顾者来说,都不方便。
6.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易折叠、展开的可收合的儿童床。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折叠、展开的可收合的儿童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合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合的儿童床包含有底部组合件、上扶手组合件以及立柱组合件,所述底部组合件包含有闩锁件,所述立柱组合件包含有第一柱体以及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所述第二柱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所述闩锁件枢接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下端,所述闩锁件用于卡合所述第二柱体,从而避免所述儿童床因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移动而收合,所述底部组合件于收合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收合,所述底部组合件于展开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展开。
9.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下端枢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上端枢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
10.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底部枢纽件以及底部杆件,所述底部杆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底部枢纽件枢接所述底部杆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下端枢接所述底部杆件的所述中间部位。
11.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杆件的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底部滑槽,所述立柱组合件包含有邻近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且滑动穿设在所述底部滑槽的底部滑销,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通过所述底部滑销与所述底部滑槽的配合转动滑动地设置在所
述底部杆件上。
12.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立柱组合件还包含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下端的轮组。
13.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柱体枢接所述底部杆件的所述第二端。
14.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连接所述底部杆件的支撑基座,所述底部组合件于展开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支撑基座而使所述支撑基座位在所述第二柱体下方。
15.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立柱组合件还包含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的轮组,当所述底部组合件展开而带动所述支撑基座位在所述第二柱体下方时,所述轮组隐藏在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当所述底部组合件收合而带动所述支撑基座离开所述第二柱体时,所述轮组外露。
16.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枢接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与所述底部杆件的所述第二端的枢接件。
17.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上扶手组合件包含有支架以及上杆件,所述上杆件包含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支架枢接所述上杆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柱体枢接所述上杆件的的所述中间部位,所述上杆件的所述第二端上形成有上部滑槽,所述立柱组合件还包含有邻近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上端且滑动穿设所述上部滑槽的上部滑销,所述第一柱体的所述上端通过所述上部滑销以及所述上部滑槽的配合转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杆件。
18.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上扶手组合件还包含有下杆件,所述下杆件包含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下杆件的所述第一端枢接所述支架,所述下杆件的所述第二端枢接所述第二柱体。
19.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连接所述闩锁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闩锁件与所述第二柱体脱离卡合,从而允许所述第二柱体被所述底部组合件带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
20.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带动所述闩锁件复位而卡合所述第二柱体。
21.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柱体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柱体内。
22.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立柱组合件还包含有连接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的弹性件,当所述底部组合件收合而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受力而弹性变形。
2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收合的儿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合的儿童床包含有底部组合件、上扶手组合件以及立柱组合件,所述底部组合件包含有支撑基座,所述立柱组合件包含有第一柱体以及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一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所述第二柱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所述第二柱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所述底部组合件于收合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收合,所述底部组合件于展开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展开,所述底部组合件于展开的过程
中带动所述支撑基座而使所述支撑基座位在所述第二柱体下方。
24.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立柱组合件还包含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的轮组,当所述底部组合件展开而带动所述支撑基座位在所述第二柱体下方时,所述轮组隐藏在所述支撑基座与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当所述底部组合件收合而带动所述支撑基座离开所述第二柱体时,所述轮组外露。
25.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组合件还包含有底部枢纽件以及底部杆件,所述底部杆件枢接所述底部枢纽件枢接所述底部杆件且连接所述支撑基座。
26.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底部杆件,所述底部杆件包含有枢接片,所述枢接片连接所述支撑基座且枢接所述第二柱体的所述下端与第一柱体的所述下端。
27.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立柱组合件于底部组合件的收合过程中带动上扶手组合件收合且另于底部组合件的展开过程中带动上扶手组合件展开,再者,本发明的底部组合件可通过操作底部枢纽件收合。因此,本发明允许照顾者甚至能通过单手操作底部组合件的底部枢纽件而轻易地收合或展开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此外,本发明的可收合的儿童床可紧密收合,因此照顾者能够轻易地搬运本发明的可收合的儿童床。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底部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的下端的放大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的上端的放大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示意图。
36.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半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38.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39.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0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示意图。
40.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示意图。
41.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0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的部份内部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43.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半收合状态的部份示意图。
44.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45.图18至图2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不同状态的部份示意图。
46.图2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47.图2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立柱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48.图2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底部组合件的部份示意图。
49.图24至图2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于不同状态的部份示意图。
5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51.1、1’、1
”ꢀꢀꢀꢀꢀꢀꢀꢀꢀꢀꢀꢀꢀꢀꢀꢀꢀꢀꢀꢀꢀꢀꢀ
可收合的儿童床
52.11、11’、11
”ꢀꢀꢀꢀꢀꢀꢀꢀꢀꢀꢀꢀꢀꢀꢀꢀꢀꢀꢀꢀ
底部组合件
53.12、12’、12
”ꢀꢀꢀꢀꢀꢀꢀꢀꢀꢀꢀꢀꢀꢀꢀꢀꢀꢀꢀꢀ
上扶手组合件
54.13、13’、13
”ꢀꢀꢀꢀꢀꢀꢀꢀꢀꢀꢀꢀꢀꢀꢀꢀꢀꢀꢀꢀ
立柱组合件
55.111、111’、111
”ꢀꢀꢀꢀꢀꢀꢀꢀꢀꢀꢀꢀꢀꢀꢀꢀꢀ
底部枢纽件
56.112、112’、112
”ꢀꢀꢀꢀꢀꢀꢀꢀꢀꢀꢀꢀꢀꢀꢀꢀꢀ
底部杆件
57.113
ꢀꢀꢀꢀꢀꢀꢀꢀꢀꢀꢀꢀꢀꢀꢀꢀꢀꢀꢀꢀꢀꢀꢀꢀꢀꢀꢀ
闩锁件
58.114
ꢀꢀꢀꢀꢀꢀꢀꢀꢀꢀꢀꢀꢀꢀꢀꢀꢀꢀꢀꢀꢀꢀꢀꢀꢀꢀꢀ
连接件
59.115
ꢀꢀꢀꢀꢀꢀꢀꢀꢀꢀꢀꢀꢀꢀꢀꢀꢀꢀꢀꢀꢀꢀꢀꢀꢀꢀꢀ
复位件
60.116
’ꢀꢀꢀꢀꢀꢀꢀꢀꢀꢀꢀꢀꢀꢀꢀꢀꢀꢀꢀꢀꢀꢀꢀꢀꢀꢀ
支撑基座
61.117
”ꢀꢀꢀꢀꢀꢀꢀꢀꢀꢀꢀꢀꢀꢀꢀꢀꢀꢀꢀꢀꢀꢀꢀꢀꢀꢀ
枢接件
62.121
ꢀꢀꢀꢀꢀꢀꢀꢀꢀꢀꢀꢀꢀꢀꢀꢀꢀꢀꢀꢀꢀꢀꢀꢀꢀꢀꢀ
支架
63.122
ꢀꢀꢀꢀꢀꢀꢀꢀꢀꢀꢀꢀꢀꢀꢀꢀꢀꢀꢀꢀꢀꢀꢀꢀꢀꢀꢀ
上杆件
64.123
ꢀꢀꢀꢀꢀꢀꢀꢀꢀꢀꢀꢀꢀꢀꢀꢀꢀꢀꢀꢀꢀꢀꢀꢀꢀꢀꢀ
下杆件
65.131、131’、131
”ꢀꢀꢀꢀꢀꢀꢀꢀꢀꢀꢀꢀꢀꢀꢀꢀꢀ
第一柱体
66.132、132’、132
”ꢀꢀꢀꢀꢀꢀꢀꢀꢀꢀꢀꢀꢀꢀꢀꢀꢀ
第二柱体
67.133
ꢀꢀꢀꢀꢀꢀꢀꢀꢀꢀꢀꢀꢀꢀꢀꢀꢀꢀꢀꢀꢀꢀꢀꢀꢀꢀꢀ
底部滑销
68.134
ꢀꢀꢀꢀꢀꢀꢀꢀꢀꢀꢀꢀꢀꢀꢀꢀꢀꢀꢀꢀꢀꢀꢀꢀꢀꢀꢀ
底部枢接片
69.134
”ꢀꢀꢀꢀꢀꢀꢀꢀꢀꢀꢀꢀꢀꢀꢀꢀꢀꢀꢀꢀꢀꢀꢀꢀꢀꢀ
底部连接片
70.135
ꢀꢀꢀꢀꢀꢀꢀꢀꢀꢀꢀꢀꢀꢀꢀꢀꢀꢀꢀꢀꢀꢀꢀꢀꢀꢀꢀ
上部滑销
71.136
ꢀꢀꢀꢀꢀꢀꢀꢀꢀꢀꢀꢀꢀꢀꢀꢀꢀꢀꢀꢀꢀꢀꢀꢀꢀꢀꢀ
上部枢接片
72.137
ꢀꢀꢀꢀꢀꢀꢀꢀꢀꢀꢀꢀꢀꢀꢀꢀꢀꢀꢀꢀꢀꢀꢀꢀꢀꢀꢀ
轮组
73.138
ꢀꢀꢀꢀꢀꢀꢀꢀꢀꢀꢀꢀꢀꢀꢀꢀꢀꢀꢀꢀꢀꢀꢀꢀꢀꢀꢀ
弹性件
74.139
’ꢀꢀꢀꢀꢀꢀꢀꢀꢀꢀꢀꢀꢀꢀꢀꢀꢀꢀꢀꢀꢀꢀꢀꢀꢀꢀ
轮组
75.1125
’ꢀꢀꢀꢀꢀꢀꢀꢀꢀꢀꢀꢀꢀꢀꢀꢀꢀꢀꢀꢀꢀꢀꢀꢀꢀ
枢接片
76.1121、1221、1231、1121’、1121
”ꢀꢀꢀꢀ
第一端
77.1122、1222、1232
ꢀꢀꢀꢀꢀꢀꢀꢀꢀꢀꢀꢀꢀꢀꢀꢀ
第二端
78.1123
ꢀꢀꢀꢀꢀꢀꢀꢀꢀꢀꢀꢀꢀꢀꢀꢀꢀꢀꢀꢀꢀꢀꢀꢀꢀꢀ
底部滑槽
79.1124
ꢀꢀꢀꢀꢀꢀꢀꢀꢀꢀꢀꢀꢀꢀꢀꢀꢀꢀꢀꢀꢀꢀꢀꢀꢀꢀ
底部连接片
80.1223
ꢀꢀꢀꢀꢀꢀꢀꢀꢀꢀꢀꢀꢀꢀꢀꢀꢀꢀꢀꢀꢀꢀꢀꢀꢀꢀ
上部滑槽
81.1224
ꢀꢀꢀꢀꢀꢀꢀꢀꢀꢀꢀꢀꢀꢀꢀꢀꢀꢀꢀꢀꢀꢀꢀꢀꢀꢀ
上部连接片
82.p1~p8
ꢀꢀꢀꢀꢀꢀꢀꢀꢀꢀꢀꢀꢀꢀꢀꢀꢀꢀꢀꢀꢀꢀꢀꢀ
枢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83.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8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合的儿童床,其包含有底部组合件、上扶手组合件以及立柱组合件,所述立柱组合件包含有第一柱体以及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分别枢接和/或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与所述上扶手组合件,藉此所述底部组合件可于
收合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收合,同理,所述底部组合件可于展开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柱体移动而带动所述上扶手组合件展开,从而达到快速收合、展开的目的。以下列举出三种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而本发明可收合的儿童床的结构设置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只要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分别枢接和/或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组合件与所述上扶手组合件,且透过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体相互对应移动以达到前述快速收合、展开的目的的结构设置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85.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可收合的儿童床1包含有底部组合件11、复数个上扶手组合件12以及复数个立柱组合件13,各立柱组合件13包含有第一柱体131以及可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移动的第二柱体132,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枢接底部组合件11,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上端活动连接相对应的两个上扶手组合件12,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活动连接底部组合件11,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二柱体132的上端枢接相对应的两个上扶手组合件12。当底部组合件11收合或展开时,底部组合件11可带动各立柱组合件13收合或展开各上扶手组合件12,从而达到快速收合或展开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目的。可理解地,可收合的儿童床1还可包含有用于覆盖底部组合件11、各个上扶手组合件12以及各个立柱组合件13的软布(未显示于图中)。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扶手组合件12与立柱组合件13可为四个,但值得注意地,本发明上扶手组合件12以及立柱组合件1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床体骨架结构儿童床,无论所使用扶手组合件与立柱组合件的数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86.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柱体131是以可沿垂直方向移动的方式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内,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可达到前述收合、展开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功能的结构设置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柱体131与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也可以是并排设置。
87.具体来说,请参阅图1至图7,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底部组合件11的部份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13的部份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13的下端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柱组合件13的上端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12的部份示意图。为了清楚说明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图3至图7仅分别绘示了底部组合件11的部份结构、位于其中一角落的立柱组合件13的部份结构以及位于其中一侧的上扶手组合件12的部份结构。
88.如图1至图5所示,底部组合件11包含有底部枢纽件111以及复数个底部杆件112,各底部杆件112包含有彼此远离的第一端1121以及第二端1122,底部枢纽件111枢接各底部杆件112的第一端1121,使得底部组合件11可通过底部枢纽件111与各底部杆件112相对枢转而收合或展开。
89.为了带动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收合,各底部杆件112可耦接各自对应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因此各第二柱体132可受到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枢转而随之移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是以可滑动且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更详细地,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包含有至少一底部连接片1124,各
底部连接片1124上形成有底部滑槽1123,当可收合的儿童床1位于展开状态时,各底部滑槽1123倾斜于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各立柱组合件13还包含有邻近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且滑动穿设在相对应的底部滑槽1123的至少一底部滑销133,使得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可通过底部滑销133与对应的底部滑槽1123的配合而转动滑动地设置在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上。值得注意地,本发明底部杆件112、底部连接片1124、底部滑槽1123、底部滑销13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连动机制儿童床,无论所使用连动元件的数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90.为了让第二柱体132能够在床体折叠或展开时,能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相互移动,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可同时耦接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滑动转动地设置在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时,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枢接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更详细地,,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还包含有底部枢接片134,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通过底部枢接片134的枢接点p1枢接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中间部位,其中底部杆件112的中间部位位于底部杆件112的第一端1121与第二端1122的底部滑槽1123之间。换句话说,各底部杆件112是由第一端1121水平延伸至枢接点p1再转而朝底部滑槽1123延伸。
91.如图1、图2、图6以及图7所示,各上扶手组合件12包含有支架121以及设置于支架121左右两侧之两个上杆件122,当上杆件122受到第二柱体132与第一柱体131的相对移动影响时,各上扶手组合件12可通过两个上杆件122与支架121的相对枢转而收合或展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两个上杆件122分别位于支架121的上部的相对两侧,各上杆件122包含有彼此远离的第一端1221以及第二端1222,两个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分别枢接支架121的相对两侧,各上杆件122的第二端1222包含有至少一上部连接片1224,各上部连接片1224上形成有上部滑槽1223,当可收合的儿童床1位于展开状态时,各上部滑槽1223倾斜于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各立柱组合件13还包含有邻近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的上端且滑动穿设在相对应的上部滑槽1223的至少一上部滑销135,使得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上端可通过上部滑销135与对应的上部滑槽1223的配合而转动滑动地设置在相对应的上杆件122上。此外,各第二柱体132的上端枢接相对应的上杆件122的第二端1222。具体来说,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二柱体132的上端包含有上部枢接片136,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二柱体132的上端通过上部枢接片136的枢接点p2枢接相对应的上杆件122的中间部位,其中上杆件122的中间部位位于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与第二端1222的上部滑槽1223之间。换句话说,各上杆件122是由第一端1221水平延伸至枢接点p2再转而朝上部滑槽1223延伸。值得注意地,本发明上杆件122、上部连接片1224、上部滑槽1223、上部滑销13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连动机制儿童床,无论所使用连动元件的数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92.为了在收合或展开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过程中,维持复数个第二柱体132相对于各对应的第一柱体131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对称性以及稳定性,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各上扶手组合件12还包含有枢接支架121的两个下杆件123,两个下杆件123分别枢接支架121的下部的相对两侧且实质上平行于两个上杆件122。更详细地,如图1、图2与图7所示,各下杆件123包含有彼此远离的第一端1231以及第二端1232,两个下杆件123的第一端1231分别枢接支架121的下部的相对两侧,此外,各下杆件123的第二端1232通过枢接点p3枢接相对应的上部
枢接片136。
93.此外,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架121与相邻的两个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的两个枢接点以及支架121与相邻的两个下杆件123的第一端1231的两个枢接点可呈梯形排列,支架121与相邻的两个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的两个枢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可小于支架121与相邻的两个下杆件123的第一端1231的两个枢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再者,位于两个角落的两个枢接点p2之间的水平距离可小于位于两个角落的两个枢接点p3之间的水平距离。
94.请参阅图1与图8,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示意图。如图1与图8所示,底部组合件11还包含有复数个闩锁件113、复数个连接件114以及复数个复位件115,各闩锁件113枢接相对应的立柱组合件13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各连接件114连接相对应的闩锁件113,各闩锁件113用于卡合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以避免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被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带动而相对于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移动,各连接件114用于带动相对应的闩锁件113与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脱离卡合,从而允许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可被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带动而相对于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移动,各复位件115用于带动相对应的闩锁件113复位。换句话说,当可收合的儿童床1位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时,照顾者可操作各闩锁件113而使其卡合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以避免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被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带动而相对于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移动,从而避免可收合的儿童床1因误操作意外收合。此外,各连接件114较佳地可连接至底部枢纽件111上的致动件,以允许照顾者能够轻易地通过操作致动件带动各闩锁件113与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脱离卡合并收合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而本发明闩锁件113、连接件114以及复位件11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闩锁机构儿童床,无论所使用闩锁元件的数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底部组合件11也可仅包含有一个闩锁件113、一个连接件114以及一个复位件115,又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底部组合件11甚至可选择性地不包含有闩锁件113、连接件114或复位件115。
95.为了让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收合与展开的过程更顺利,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立柱组合件还可包含有至少一轮组。如图2所示,各立柱组合件13还包含有设置在第一柱体131的下端的轮组137,轮组137可减少收合或展开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过程中,可收合的儿童床1与地面或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整个收合与展开操作更为顺利,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滑移机构儿童床,无论所使用滑移元件的数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立柱组合件13可包含有两个轮组137,又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立柱组合件13甚至可不包含有轮组137。
96.为了让照顾者在展开可收合的儿童床1更省力,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立柱组合件还可包含有弹性件。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各立柱组合件13还包含有连接第一柱体131与第二柱体132的弹性件138,当底部组合件11收合而带动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移动时,弹性件138可受力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弹性件138可提供弹性恢复力以帮助照顾者展开可收合的儿童床1,使得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展开操作更省力,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任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省力机构儿童床,无论所使用省力元件的数量及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立柱组合件13可不包含有弹性件138。
97.请参阅图1、图8至图14,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半收合状态
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0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1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0所示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部份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照顾者欲将可收合的儿童床1由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收合至如图11所示的收合状态时,可先操作连接件114带动闩锁件113枢转地离开如图8所示的位置而与第二柱体132脱离卡合,从而允许第二柱体132可相对第一柱体131沿垂直方向移动。举例来说,照顾者可通过操作位于底部枢纽件111上的制动件带动连接件114而驱使闩锁件113与第二柱体132脱离卡合。接着,再上提底部枢纽件111将可收合的儿童床1收合至如图11所示的收合状态,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14也可设置为在上提底部枢纽件111的过程中同步带动闩锁件113与第二柱体132脱离卡合。
98.再者,如图1、图8与图10至图13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底部枢纽件111向上移动时,底部枢纽件111可带动底部杆件112的第一端1121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绕枢接点p1向上枢转。在上述过程中,底部杆件112可通过底部滑销133与底部滑槽1123的配合而带动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由如图8所示的位置经由如图12所示的位置向下移动至如图13所示的位置。当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向下移动时,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可通过上部滑销135与上部滑槽1223的配合被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柱体132绕枢接点p2向下枢转,从而带动支架121向下移动,使得下杆件123的第一端1231可被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柱体132绕枢接点p3向下枢转,以在上述收合过程中维持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对称性以及稳定性。换句话说,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可通过上提底部枢纽件111进行收合,因此照顾者单手也可轻易地收合本发明可收合的儿童床1而有助于收纳以及搬运。此外,如图9与图14所示,当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向下移动时,弹性件138受力弹性变形。
99.另一方面,当照顾者欲将可收合的儿童床1由如图11所示的收合状态展开至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时,只要下压底部枢纽件111,当底部枢纽件111向下移动时,底部枢纽件111可带动底部杆件112的第一端1121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绕枢接点p1向下枢转。在上述过程中,底部杆件112可通过底部滑销133与底部滑槽1123的配合而带动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向上移动。当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向上移动时,上杆件122的第一端1221可通过上部滑销135与上部滑槽1223的配合被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柱体132绕枢接点p2向上枢转,从而带动支架121向上移动,使得下杆件123的第一端1231可被带动而相对于第二柱体132绕枢接点p3向上枢转,从而达到在上述收合过程中维持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对称性以及稳定性。换句话说,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1可通过下压底部枢纽件111进行展开,因此照顾者单手也可轻易地展开合可收合的儿童床1。此外,在上述展开过程中,弹性变形的弹性件138可提供弹性恢复力帮助照顾者展开,使得上述展开操作更为省力。
100.请参阅图15至图20,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半收合状态的部份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12’的部份示意图。图18至图2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不同状态的部份示意图。如图15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包含有底部组合件11’、四个上扶手组合件12’以及四个立柱组合件13’,各立柱组合件包含有第一柱体131’以及第二柱体132’,本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12’、第一柱体131’的上端以及第二柱体132’的上端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相似,为求简洁,于此不再赘
述。与前术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底部组合件11’包含有底部枢纽件111’、枢接底部枢纽件111’的四个底部杆件112’以及连接四个底部杆件112’的四个支撑基座116’。具体而言,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1122’包含有连接相对应的支撑基座116’的枢接片1125’,各枢接片1125’通过枢接点p4枢接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且通过枢接点p5枢接相对应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换句话说,各底部杆件112’是由第一端1121’水平延伸至枢接点p5再转而朝枢接点p4延伸。再者,各立柱组合件13’包含有设置在第二柱体132’的下端的轮组139’,如图15至图20所示,当底部组合件11’收合或展开时,底部杆件112’可带动支撑基座116’相对于第二柱体132’绕枢接点p4枢转。当底部组合件11’位于展开状态时,各轮组139’隐藏在相对应的支撑基座116’与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之间,换句话说,当支撑基座116’在底部组合件11’的展开过程中被带动绕枢接点p4枢转而移动至第二柱体132’下方时,轮组139’可被隐藏在支撑基座116’与第二柱体132’之间。另一方面,当底部组合件11’位于收合状态时,各轮组139’可外露,换句话说,当支撑基座116’在底部组合件11’的收合过程中被带动绕枢接点p4枢转而远离第二柱体132’下方时,各轮组139’可外露。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轮组139’也可减少收合或展开可收合的儿童床1’的过程中,可收合的儿童床1’与地面或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再者,当可收合的儿童床1’位于展开状态时,可收合的儿童床1’可利用支撑基座116’稳定地坐落在地面或支撑面上。可理解地,支撑基座116’与枢接片112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
101.请参阅图21至图26,图2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展开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立柱组合件13”的部份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底部组合件11”的部份示意图,图24至图2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收合的儿童床1”于不同状态的部份示意图。如图21至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收合的儿童床1”包含有底部组合件11”、四个上扶手组合件12”以及四个立柱组合件13”,各立柱组合件13”包含有第一柱体131”以及第二柱体132”,本实施例上扶手组合件12”、第一柱体131”的上端以及第二柱体132”的上端的结构以及作动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相似,为求简洁,于此不再赘述。与前术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底部组合件11”包含有底部枢纽件111”、枢接底部枢纽件111”的四个底部杆件112”以及枢转连接四个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与四个第二柱体132”的下端的四个枢接件117”。具体而言,各枢接件117”通过枢接点p7枢转连接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第二端且通过枢接点p6枢转连接相对应的第二柱体132”的下端,再者,各第一柱体131”的下端包含有通过枢接点p8枢接相对应的底部杆件112”的中间部位的底部连接片134”。换句话说,各底部杆件112”是由第一端1121”水平延伸至枢接点p7再转而朝枢接点p8延伸。这样一来,当在底部组合件11”的收合过程中,底部杆件112”可通过枢接件117”与底部杆件112”的相对枢转与枢接件117”与第二柱体132”的相对枢转,带动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由如图24所示的位置向下移动至如图26所示的位置,从而带动上扶手组合件12”收合。另一方面,当底部组合件11”展开时,底部杆件112”可通过枢接件117”与底部杆件112”的相对枢转与枢接件117”与第二柱体132”的相对枢转,带动第二柱体132”相对于第一柱体131”由如图26所示的位置向上移动至如图24所示的位置,从而带动上扶手组合件12”展开。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照顾者单手也可轻易地收合或展开合可收合的儿童床1”。
10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立柱组合件于底部组合件的收合过程中带动上扶手组合件收合且另于底部组合件的展开过程中带动上扶手组合件展开,再者,本发明的底部
组合件可通过操作底部枢纽件收合。因此,本发明允许照顾者甚至能通过单手操作底部组合件的底部枢纽件而轻易地收合或展开整个可收合的儿童床。此外,本发明的可收合的儿童床可紧密收合,因此照顾者能够轻易地搬运本发明的可收合的儿童床。
10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