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4886发布日期:2022-08-20 02:2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卷帘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窗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卷帘。


背景技术:

2.传统卷帘的帘布是在窗框或者侧轨表面上下滑行运动的。帘布下端自由下垂,这使得帘布易被风吹动。为了防止风吹动帘布,有人采用拉链或者走珠将帘布在滑动的同时连接在侧轨上,于是产生了各种防风卷帘。申请号202110787299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走珠将帘布连接在侧轨上的防风卷帘。
3.现有卷帘式窗帘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将卷轴固定安装在窗户上端,转动卷轴,收卷或者释放帘布。这种窗帘首先从窗户下部开始打开,使窗户上部遮光,下部采光,打开时窗户下部不能遮挡视线,上部不能采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房间、会客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学校教室以及一些办公场所,往往需要窗户下半部遮挡视线,而利用上半部采光。这就需要一种上开式卷帘式窗帘。而为了在不同的部位遮挡视线或者遮挡光线直射,有时又需要遮挡在窗户中部,或上部,理想的卷帘功能是可以在任意位置打开任意大小。中国专利zl201810513089.x公开了一种可以上下自由开合的卷帘,实现了可以遮挡在窗户的任意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卷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开、下开或者上下开的使用方式,进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帘布遮档的位置和区域。
5.卷帘,包括:
6.框架;
7.卷轴,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包括中间的卷轴本体以及与卷轴本体的两端转动连接的端头;
8.帘布,以第一方向绕设在所述卷轴本体上;
9.张紧绳,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绕设在所述卷轴本体上,所述张紧绳和帘布沿相反方向牵拉所述卷轴本体,使两者均保持张紧的状态;
10.使用时,所述端头沿直线往复运动,同时所述卷轴本体自转,所述张紧绳和所述帘布中的一者在所述卷轴本体上卷绕,另一者在所述卷轴本体上解绕。
11.术语“框架”,指窗帘安装所依附的物体,可以是窗框,也可以是墙的一部分;可以是连续的四条边长构成,也可以仅由若干不连续的安装位点所确定;可以理解为安装前既有的物体,还可以理解为包含安装本发明窗帘时同时安装的滑轨和第二贴附区等构件。
12.术语“卷轴本体”,包括卷轴上的卷绕帘布的部分和两端反向卷绕张紧绳的部分。
13.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14.可选的,所述张紧绳通过张紧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和/或,
15.所述张紧绳为弹性件。
16.可选的,包括驱使所述端头直线运动或驱使所述卷轴本体自转的驱动组件。
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端头的牵引绳以及牵拉牵引绳的牵引器。
18.可选的,所述的牵引绳为环形结构。
1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端头上驱动所述卷轴本体自转的电机。
20.可选的,所述电机为管状电机或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21.可选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滑轨和可以在其上滑行的滑块,所述的端头连接在滑块上。
22.可选的,所述端头和滑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着滑轨的横向方向作用于所述端头,使帘布贴附于所述框架。
23.可选的,所述帘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贴附区,在所述框架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第二贴附区,所述第一贴附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在帘布展开时相互贴附,在所述帘布卷绕在卷轴上时相互脱离。
24.术语“贴附”的含义是,两个面靠近时能够互相粘连,又能够无损的剥离。传统卷帘的帘布相对于框架是滑动运动的,不容许帘布贴附在侧轨上。本发明卷帘的帘布和框架相对静止,帘布贴附在框架上,不能在框架上滑动,只能通过卷轴的转动从框架上剥离。
25.可选的,所述第一贴附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如下设置:
26.所述第一贴附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钩面和毛面;或
27.所述第一贴附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设置有磁性材料;或
28.所述第一贴附区或所述第二贴附区上涂布有可移胶;或
29.所述第一贴附区或所述第二贴附区上设置有微吸盘。
30.魔术贴又称子母扣,在服饰上常用作一种连接辅料,它分毛面和钩面。毛面上加工有细软的纤维绒圈,钩面上加工有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毛面和钩面接触时互相粘连。在受到一定拉力时,钩面上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无损剥离,然后钩面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以重复使用。在本发明中,将魔术贴的钩面或毛面连接在帘布的两侧,对应的侧轨上固定连接魔术贴的另一面。
31.可移胶是一种可以无损无痕剥离反复使用的不干胶,现已有多种类型市售产品。
32.微吸盘是模仿植物爬山虎的吸盘的仿生结构,通过接触可以吸附在物体表面。
33.可选的,所述卷轴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帘布的两端分别卷绕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上,所述张紧绳包括第一张紧绳和第二张紧绳,分别卷绕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上,所述第一张紧绳和第二张紧绳的作用方向相反。
34.本技术是利用帘布和张紧绳在相反方向上张紧帘布,帘布相对于框架静止,而卷轴可以相对框架移动,改变了传统卷轴的帘布上下滑动的运行方式。当设置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时,由于两个卷轴可以独立的卷绕或释放帘布,所以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帘布遮档的位置或区域。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卷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卷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卷帘设置滑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滑块和端头之间安装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卷帘安装管状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管状电机方形安装码安装位置示意图。
41.图7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减速箱安装位置示意图。
42.图8为设置第一贴附区的帘布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设置第一贴附区和第二贴附区的卷帘侧面结构示意图。
44.图10为设置第一贴附区和第二贴附区的卷帘俯视结构示意图。
45.图11为设置上下双卷轴和牵引绳的卷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46.图12为设置上下双卷轴和管状电机的卷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4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8.1、帘布;11、第一贴附区;
49.2、框架;22、第二贴附区;
50.3、张紧绳;31、张紧件;32、张紧绳;
51.4、端头;41、牵引绳;42、牵引器;43、第二牵引绳;
52.5、滑轨;51、滑块;52、弹簧;
53.6、管状电机;61、安装码;62、第二管状电机;
54.7、蜗轮蜗杆减速电机;71、减速箱;72输出轴;
55.8、卷轴本体;82、上卷轴;81、下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5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9.实施例1
60.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帘布1一端卷绕在上卷轴本体8上,另一端固定在框架2下部。张紧绳3的第一端固定在上卷轴本体8的端部,并沿着和帘布1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卷绕,张紧绳3的第二端通过张紧件31固定在框架的上部,和帘布1构成张紧关系。
61.卷轴包括卷轴本体8和两端同轴活动连接的端头4;端头4通过牵引绳41和牵引器42连接,牵引器42牵引端头4带动卷轴本体8上下运动。由于张紧绳3和帘布2的作用点在卷
轴截面的圆周上,而牵引绳41在卷轴上的作用点在卷轴截面的圆心上,两者之间之间存在一个力臂,使得卷轴本体8在上下运动的同时会发生自转。当卷轴本体8向上运动,张紧绳3卷收,帘布1释放,卷轴本体8逆时针自转;反之,当卷轴本体8向下运动,张紧绳3释放,帘布1卷收,卷轴本体8顺时针自转。
62.图1中的张紧件31是弹簧,但是所述的张紧件也可以是张紧绳3本身的弹性力,以及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各种张紧装置。这样,当张紧绳3和帘布1在卷绕的过程中产生行程不同步的时候,能够通过张紧绳3或弹簧31的弹力自动进行调节。
63.实施例2
64.如图3所示,图中框架2的两侧设置有滑轨5,滑轨5内设置有滑块51,滑块51可以在滑轨5上下运动;端头4连接在滑块51之上。如图4所示,在端头4和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52。弹簧52通过端头4使卷轴本体8侧向受力,压迫帘布1向一侧施压,便于帘布1上的第一贴附区和框架上的第二贴附区互相贴附。
65.实施例3
66.如图5、图6所示,卷轴本体8内设置有管状电机6,管状电机6的定子部分有方形安装码61。框架两侧设置有滑轨5,滑轨5上设置有滑块51,滑块51可以沿着滑轨5上下运动,端头4设置在滑块51之内,端头4和滑块51之间设置弹簧52。管状电机6的方形安装码61插入端头4,弹簧52使端头4向滑轨5一侧施压。
67.帘布1的一端卷绕在卷轴本体8上,另一端固定在框架2下部;卷轴本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张紧绳3,张紧绳3第一端固定在卷轴本体8的端头,并沿着和帘布1卷绕方向的相反方向卷绕在卷轴本体8的端头,张紧绳3第二端固定在框架2的上端;运行时,管状电机6的方形安装码61使管状电机6产生扭矩,驱动卷轴本体8自转,同时通过卷绕或解绕帘布1和张紧绳3带动滑块51,使管状电机6和上卷轴本体8一起沿着滑轨5上下滑动;滑块51内的弹簧52使端头向一侧施压,推动卷轴本体8和帘布1向一侧施压,便于帘布1上的第一贴附区和框架上的第二贴附区互相贴附。
68.如图5,当卷轴本体8逆时针转动时,张紧绳3卷收,帘布1释放,卷轴本体8向上运动;在视觉上即窗帘向上关闭;反之,当上卷轴本体8顺时针转动时,张紧绳3释放,帘布1卷收,,卷轴本体8向下运动;在视觉上即窗帘向下卷收,窗户上部打开。
69.实施例4
70.本实施例4将实施例3中采用的管状电机改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如图7。本实施例中,蜗轮蜗杆减速电机7的方形减速箱71可以视为上例中的端头4。方形减速箱71嵌入滑块51,减速箱71和滑块51之间设置有弹簧52,弹簧52使方形减速箱71向一侧施压,推动卷轴本体8和帘布1向一侧施压,便于帘布上的第一贴附区和框架上的第二贴附区互相贴附。输出轴72驱动卷轴本体8自转并上下运动,从而达到开关窗帘的目的。
71.实施例5
72.如图8、图9、图10所示,图中1为帘布,帘布1两侧设有第一贴附区11,框架2上设有第二贴附区22。本实施例中,第一贴附区11采用魔术贴的毛面,和帘布1的两侧连接在一起;第二贴附区22采用魔术贴的钩面,粘贴在框架2上对应的位置。如图9所示,当卷轴本体8逆时针转动时,魔术贴的毛面和钩面接触,贴附在一起,同时卷轴本体8上升。当卷轴本体8顺时针转动时,魔术贴的毛面和钩面被剥离,同时卷轴本体8下降。在图10中,滑块51内的弹簧
52使端头4向一侧施压,推动卷轴本体8和帘布1向框架一侧施压,促进第一贴附区11和第二贴附区22贴附。
73.框架2上设置的第二贴附区和滑轨,可以是连接成一体的,也可以是分离的。
74.上述第一贴附区11和第二贴附区22的贴附,也可以采用磁性材料来实现。
75.上述第一贴附区11和第二贴附区22的贴附,还可以采用在其中之一上涂布可移胶来实现。
76.上述第一贴附区11和第二贴附区22的贴附,还可以采用在其中之一上设置微吸盘来实现。
77.上述第一贴附区11和第二贴附区22上所采用的魔术贴或磁性材料或可移胶或微吸盘,可以是连续条状的分布,也可以是断续地分布。
78.实施例6
79.如图11,帘布1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上卷轴81和下卷轴82之上,上卷轴81由张紧绳3向上张紧,由牵引绳41牵引;下卷轴本体82由张紧绳3向下张紧,由牵引绳43牵引;这样就可以分别调节帘布上部和下部的卷收和释放,从而实现帘布的上下自由开合,使帘布可以遮挡在窗帘的任意位置。图11中牵引绳41连接有上下两个牵引机,这是为了图示的方便,实际实施时牵引绳41可以是环状连接的,只需要一个牵引机即可。同样,牵引绳43也只需要一个牵引机即可。
80.本实施例中,框架2上没有设置滑轨和第二贴附区,帘布1上也没有设置第一贴附区。由于帘布在上下方向得到张紧,从而具备了防风功能。
81.实施例7
82.如图12,帘布1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上卷轴81和下卷轴82之上,上卷轴81由张紧绳3向上张紧,由管状电机6驱动;下卷轴83由张紧绳32向下张紧,由管状电机62驱动;这样就可以分别调节帘布上部和下部的卷收和释放,从而实现帘布的上下自由开合,使帘布可以遮挡在窗帘的任意位置。
83.本实施例中,框架2上设置滑轨5和第二贴附区22,帘布1上也设置第一贴附区11。这样,使得帘布在上下方向得到张紧,在两侧也得到贴附,从而具备更好的防风功能。
8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8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