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传递窗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7710发布日期:2022-06-29 01:0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传递窗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及设施。


背景技术:

2.病房与病房间的物品传递一般通过传递窗进行。传统的传递窗包括传送通道、设置在传送通道前后两端的前门和后门,操作过程为:打开前门或后门,将要传递的物品放入传送通道内,关闭前门或后门,然后进行消毒,再打开后门或前门,取出物品,最后再关闭后门或前门。在实际操作中,前门和后门之间需要有互锁机制,避免出现前门和后门同时打开的现象,导致病房与医护通道之间房空气对流,引来传染传播危害。
3.目前领域内从未公开三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首次公开一种新型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可用于新型传递窗结构设计,将是已有双门传递窗产品的补充,具有应用价值。
5.技术方案:
6.一种应用传递窗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7.包括三扇门,对应三个传递通道,三扇门分别为两个侧门(12)和一个廊道门(11),两扇侧门相对且与廊道门相邻;
8.包括控制及咬合机构;
9.所述控制及咬合机构与三扇门配合,实现互锁,即同一时间只能打开一扇门。
10.所述控制及咬合机构构成为:
11.每扇门分别预制两个锁孔(5),用于分别与两个锁钩(2-a)进行咬合;
12.六把锁(2),每个锁头部设置锁钩(2-a),通过头部锁钩(2-a)与锁孔(5) 伸入/退出动作以实现锁住/打开两种状态;
13.所述六把锁(2)为一对直长锁和两对弯角锁,其布置方式为:一对直长锁 (23)布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侧门之间;两对弯角锁,为大小各一对弯角锁,对称布置于两侧门和廊道门之间相邻位置;其中:廊道门打开状态下通过一对大弯角锁(21)分别伸入两个侧门在近端处的锁孔(5);任一侧门打开状态下通过其一小弯角锁(22)伸入廊道门在近端处的锁孔(5),同时通过其一直长锁锁头伸入另一侧门在近端处的锁孔(5);对称的另一侧门打开状态下亦然;三门都关闭状态下,六把锁的锁钩(2-a)都处于锁孔(2-a)外。
14.进一步的,应用时,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能量转化模块,以支持锁头伸入/ 退出动作。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持锁头伸入/退出动作的能量转化模块采用杠杆和弹簧联合设计,具体的:所述六把锁分别开设通孔,并采用销及通孔成为各个锁的活动支点,从而将各个锁设计成杠杆;将弹簧与锁头安装于杠杆的同一侧,杠杆另一端为自由端。
16.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锁头的安装结构:包括基座(7)、弹簧(6)、锁头背部(2-b),
弹簧两端连接于基座(7)、锁头背部(2-b)之间,基座固定于传递窗通道本体上,锁头背部(2-b)随锁头工作状态发生动作。
17.所述的一种应用传递窗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相邻两病房之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应用于传递窗。应用时,可以让两个并排的房间公用一个传递窗,作为已有双门产品的补充,使业内同产品形式具有多样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三门均关闭状态);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廊道门打开状态);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侧门打开状态);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例示意(医护通道及病房场景);
24.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25.数字标记:
26.本实用新型机构模型1;
27.廊道门11、侧门12;
28.锁2;锁钩2-a;锁头背部2-b;大弯角锁21;小弯角锁22;直长锁23;
29.销3;
30.锁孔5;
31.弹簧6;
32.基座7;
33.房间8;
具体实施方案
3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
3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技术任何形式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实现,且这应被本技术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36.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定。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7.本技术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是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且本技术各附图中所出现的相同标号
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3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包括三扇门,对应三个传递通道,三扇门分别为两个侧门12和一个廊道门11,两扇侧门相对且与廊道门相邻;
39.包括控制及咬合机构;
40.其中,所述控制及咬合机构构成为:
41.每扇门分别预制两个锁孔5,用于分别与两个锁钩进行咬合;
42.六把锁2,每个锁头部设置锁钩2-a,通过头部锁钩与锁孔伸入/退出动作以实现锁住/打开两种状态;
43.所述六把锁2为一对直长锁23和两对弯角锁(一对大弯角锁21、一对小弯角锁22),其布置方式为:一对直长锁布置于相对设置的两侧门12之间;两对弯角锁,为大小各一对弯角锁,对称布置于两侧门12和廊道门11之间相邻位置;其中:廊道门打开状态下通过一对大弯角锁21分别伸入两个侧门在近端处的锁孔5;任一侧门12打开状态下通过其一小弯角锁22伸入廊道门11在近端处的锁孔5,同时通过其一直长锁23锁头伸入另一侧门在近端处的锁孔5;对称的另一侧门打开状态下亦然;三门都关闭状态下,六把锁的锁钩都处于锁孔外;
44.三扇门实现互锁,即同一时间只能打开一扇门。
45.进一步的,应用时,所述支持锁头伸入/退出动作的能量转化模块采用杠杆和弹簧6联合设计,具体的:所述六把锁分别开设通孔,并采用销3及通孔成为各个锁的活动支点,从而将各个锁设计成杠杆;将弹簧与锁头安装于杠杆的同一侧,杠杆另一端为自由端。
46.举例而非限定,所述弹簧与锁头在每杠杆同一侧安装时,具体安装结构为:包括基座7、弹簧6、锁头背部2-b,弹簧两端连接于基座、锁头背部之间,基座固定于传递窗通道本体上,锁头背部2-b随锁头工作状态发生动作。
47.举例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相邻两病房之间,同时面向医护通道,即两个侧门12跨接于病房一、病房二之间,廊道门11面向医护通道,如图4、图5所示,具有应用价值。
48.上述描述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是对本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的任何变更或修饰均应当视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