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拆卸式手柄的汤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0103发布日期:2022-09-06 21: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可拆卸式手柄的汤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汤锅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可拆卸式手柄的汤锅。


背景技术:

2.汤锅是有锅盖、锅体以及把手组合而成,传统金属把手是通过螺栓安装在锅体的外两侧,汤锅烹煮食品的时间较长,且大火烹煮时活力较旺,热能会由汤锅锅体传递给金属把手,在烹煮完成时,手无法直接握住较烫的金属把手,从而需要使用抹布或者隔热手套才能将汤锅从炉体上移出,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可拆式把手方便带动锅体进行移动,且在移动时能够隔绝金属把手的热能。
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带可拆卸式手柄的汤锅,包括汤锅本体,所述汤锅本体顶部两侧均固定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远离汤锅本体一端的顶部均开凿有插槽,所述金属片远离汤锅本体的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靠近金属片的一侧均开凿有嵌设槽,所述把手顶部远离汤锅本体的一侧均开凿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凿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插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分别滑块相互靠近的侧壁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移动块位于移动槽内靠近汤锅本体的一端均固定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壁均开凿有升降槽,所述调节筒位于升降槽的内部的底端均插设有尺寸相匹配的压板,所述调节筒位于升降槽的内部两侧均嵌设有弹簧,所述调节筒的内部底端均穿插滑动有尺寸相匹配的插杆,所述压板的底部分别与插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金属片远离汤锅本体的一端均插设于嵌设槽的内部,且所述金属片的外径尺寸均等于嵌设槽的内径尺寸。
7.优选地,所述调节筒前端侧壁均开凿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分别与压板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部分别与升降槽顶部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移动槽内部靠近汤锅本体的一侧均纵向开凿有插孔,所述插孔的位置分别与插槽的位置相匹配,且所述插孔和插槽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插杆的外径尺寸。
9.优选地,所述插杆远离调节筒的一端与插孔贯穿相通,所述插杆穿过插孔的一端分别插设于插槽的内部。
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1.1、汤锅本体烹煮食材完成后,金属片的外体具有一定的热温时,通过将把手和金属片变成组合可拆式把手,将两个把手有金属片远离汤锅本体的一侧通过嵌设槽套设在金属片的外侧,即可在对汤锅本体移动时而达到隔热效果,握住把手后即可达到金属片一侧的汤锅本体进行垂直方向的稳定移动,且操作方便;
12.2、移动块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的滑动而带动调节筒在移动槽内向靠近汤锅本体一侧的位置移动,当调节筒在移动槽内移动至插孔的位置后,插杆会通过压板顶部弹簧的下压而依次穿过调节筒、插孔后插入插槽的内部,把手和金属片之间通过插杆与插槽的穿插而使得把手带动汤锅本体能够进行左右横向的稳定移动,且操作方便;
13.3、当需要拆分金属片和把手时,将调节块在调节槽的内部向上滑动,从而使得压板挤压弹簧后带动插杆从插槽、插孔内收回至调节筒的内部,并通过移动块在移动槽内向远离汤锅本体的一侧移动,即可将金属片从把手内抽出,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15.图2是本技术中图1中a部位的结构放大图。
16.图3是本技术中调节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本技术中的部件列表:1、汤锅本体;2、金属片;3、插槽;4、把手;5、嵌设槽;6、移动槽;7、滑槽;8、滑块;9、移动块;10、调节筒;11、升降槽;12、弹簧;13、压板;14、插杆;15、调节槽;16、调节块;17、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结合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技术的多个变型。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由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19.图1至3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带可拆卸式手柄的汤锅具体实施例,包括汤锅本体1,汤锅本体1顶部两侧均固定有金属片2,金属片2远离汤锅本体1一端的顶部均开凿有插槽3,金属片2远离汤锅本体1的一侧均设有把手4,把手4靠近金属片2的一侧均开凿有嵌设槽5,把手4顶部远离汤锅本体1的一侧均开凿有移动槽6,移动槽6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凿有滑槽7,滑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8,移动槽6的内部均插设有移动块9,移动块9分别滑块8相互靠近的侧壁固定连接。
20.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块9位于移动槽6内靠近汤锅本体1的一端均固定有调节筒10,调节筒10的内壁均开凿有升降槽11,调节筒10位于升降槽11的内部的底端均插设有尺寸相匹配的压板13,调节筒10位于升降槽11的内部两侧均嵌设有弹簧12,调节筒10的内部底端均穿插滑动有尺寸相匹配的插杆14,压板13的底部分别与插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
21.具体地需说明是,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片2远离汤锅本体1的一端均插设于嵌设槽5的内部,且金属片2的外径尺寸均等于嵌设槽5的内径尺寸,握住把手4后即可达到金属片2一侧的汤锅本体1进行垂直方向的稳定移动。
2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筒10前端侧壁均开凿有调节
槽15,调节槽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16,调节块16分别与压板13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压板13的顶部两端分别与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12的顶部分别与升降槽11顶部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当需要将插杆14从插槽3、插孔17内收入到调节筒10内时,调节块16在调节槽15内的上升即可通过压板13带动插杆14上升,方便使把手4和金属片2拆卸。
23.应当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槽6内部靠近汤锅本体1的一侧均纵向开凿有插孔17,插孔17的位置分别与插槽3的位置相匹配,且插孔17和插槽3的内径尺寸分别等于插杆14的外径尺寸,插杆14远离调节筒10的一端与插孔17贯穿相通,插杆14穿过插孔17的一端分别插设于插槽3的内部,当需要对汤锅本体1进行横向移动时,插杆14穿过插孔17后插入插槽3的内部,从而使得把手4和金属片2之间能够达到限位的连接关系,进而使得把手4带动汤锅本体1能够进行左右横向的稳定移动。
24.具体的,汤锅本体1烹煮食材完成后,金属片2的外体具有一定的热温时,通过将把手4和金属片2变成组合可拆式把手,将两个把手4有金属片2远离汤锅本体1的一侧通过嵌设槽5套设在金属片2的外侧,握住把手4后即可达到金属片2一侧的汤锅本体1进行垂直方向的稳定移动,且操作方便,移动块9通过滑块8在滑槽7内的滑动而带动调节筒10在移动槽6内向靠近汤锅本体1一侧的位置移动,当调节筒10在移动槽6内移动至插孔17的位置后,插杆14会通过压板13顶部弹簧12的下压而依次穿过调节筒10、插孔17后插入插槽3的内部,把手4和金属片2之间通过插杆14与插槽3的穿插而使得把手4带动汤锅本体1能够进行左右横向的稳定移动,且操作方便,当需要拆分金属片2和把手4时,将调节块16在调节槽15的内部向上滑动,从而使得压板13挤压弹簧12后带动插杆14从插槽3、插孔17内收回至调节筒10的内部,并通过移动块9在移动槽6内向远离汤锅本体1的一侧移动,即可将金属片2从把手4内抽出,拆装方便。
25.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利用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