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4948发布日期:2022-06-15 14:3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功能沙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


背景技术:

2.活动座椅或功能性沙发逐渐成为座椅或沙发的首选,以功能性沙发为例,此类设备通常包括可以改变使用姿态的机械伸展装置以及包裹于机械伸展装置外侧的柔性包覆物。
3.其中,机械伸展装置按其对人体的支托部位来划分,至少包括座框、两个背部伸展机构和两个脚部伸展机构;一个背部伸展机构和一个脚部伸展机构构成伸展单元,两个伸展单元分别安装与座框的两个相对的边并对称设置,背部伸展机构和脚部伸展机构往往由一系列依托于座框并能相互联动的连杆结构构成,相对伸展单元之间往往基于某根连杆固定一根桥梁。
4.座框内设动力源,该动力源将直接作用于桥梁,迫使桥梁的旋转,以使背部伸展机构和脚部伸展机构依次伸展或收缩,达成功能沙发的姿态调整,其中脚部伸展机构先于背部伸展机构发生变化。
5.但,在姿态的调整过程中,桥梁一般需要经历90
°
左右或接近90
°
的转动,而动力源基于渐进性变化、能自锁等因素考虑一般需选用电缸。以电缸的推杆与桥梁铰接达成角度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设置腿部伸展机构姿态变化的起点和终点至少有一个点是:桥梁的旋转方向和电缸的伸缩方向是近乎于垂直的。这将导致脚部伸展机构的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至少一个是不稳定的,或者需要用极高的额定推力的电缸才能达到完全展开或完全收缩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降低对动力源额定推力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包括座框和至少两个腿部伸展机构,所述腿部伸展机构包括输入单元和受输入单元的推动执行收展的执行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所述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均连于座框且可相对座框摆动;座框内设有第一横杆和驱动件,所述第一横杆固定有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不同部位分别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构成旋转副,所述驱动件可推动第一横杆并可相对第一横杆摆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相对第一横杆具有两个转动点,该两个转动点可随第一横杆发生位置改变,而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又基于座框具有转动中心;如此,在驱动件推动第一横杆时,第一横杆的水平移动将迫使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相对各自的转动中心发生摆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摆动是同步进行的,第一横杆与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两个转动点也是同步发生摆转。
因此,这个过程中第一横杆相对驱动件的转动幅度极小,在第一输入杆、第二输入杆、第一横杆和驱动件相互之间比例设置合适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几乎不发生转动。即,在该体系内,第一横杆的转动可以忽略,其可视为仅发生移动,而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转动幅度接近180
°
,再结合驱动件的小幅度摆转,驱动件对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可驱动的幅度也接近180
°
,而实际实现腿部伸展机构收展对应的第一输入杆的摆转幅度一般在90
°
左右,也就是说,驱动件驱动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力传递效率非常高,相应的,采用远小于传统伸展装置的驱动件的额定推力的驱动件即可实现同样的收展效果,对驱动件性能的要求要比传统伸展装置低得多,最终的展开或收缩状态也更加的稳定。
10.此外,第一横杆、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还与座框构成了四边形结构,驱动时更是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同时受力,相比于传统的单杆驱动,在整个收展过程中稳定性也要高得多。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横杆侧壁的第一接板和位于第一横杆端部的第一耳片,所述第一耳片与第一接板固定,所述第一耳片靠近两端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活动铆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横杆相对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转动点可以分布于第一横杆的端部的两侧,驱动时稳定性更好;而第一耳片与第一横杆之间还构成了小幅度的弹性空间,使第一横杆具有一定的偏移补偿和消震能力。
13.可选的,将所述第一输入杆与座框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一,将第二输入杆与座框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二,将第一输入杆与第一转接件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三,将第二输入杆与第一转接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四,连接点一与连接点二的连线平行于连接点三与连接点四的连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腿部伸展机构的收展过程更为稳定。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入杆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相连的第一坐杆部、第一转折部和第一接杆部,所述第一坐杆部与座框相连,所述第一接杆部与执行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输入杆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相连的第二基杆部、第二折弯部、第二坐杆部、第二转折部和第二接杆部,所述第二基杆部与座框相连,所述第二接杆部与执行单元相连;当所述腿部伸展装置收缩时,所述第二坐杆部可与第一坐杆部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接杆部可与第一接杆部部分重叠。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缩过程中,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可产生一定程度的交错重叠,从而降低干涉,扩大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可摆转范围,充分利用收缩空间。使腿部伸展机构在收缩时,沙发使用者不易触碰到脚靠。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在收缩过程中产生撞击。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杆部与第一连杆的交错部位设有位于第二接杆部和第一连杆之间的垫块,所述第二坐杆部与第一接杆部位于同一平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使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在与同一根连杆相连的状态下依然可以错位,也为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整体错位提供基础。
19.可选的,两个所述腿部伸展机构的第一输入杆之间固定有第二横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加腿部伸展机构在收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21.可选的,两个所述腿部伸展机构的第二输入杆之间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
的端部固定有第二转接件,第二转件与第二输入杆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加腿部伸展机构在收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搁脚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不同部位分别与搁脚组件和第一输入杆构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输入杆交错分布且于交错部位构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输入杆的交错点位于搁脚组件和第一输入杆之间,所述第二输入杆以交错部位为参照点远离座框的部分与第二连杆相连并构成转动副,所述第二连杆与搁脚组件相连并构成转动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部件之间的转动副构成相互限制,在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进行摆动时,执行单元相对输入单元构成收展。
25.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接板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二接板与第二横杆固定,所述第二耳板的中部中空设置,所述第二耳板中空部位两侧的部分分别与第二输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输入杆的转动副通过活动铆接的方式构成,该活动铆接对应的铆接件位于第二耳板的中空部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第二耳片与第二横杆之间构成了小幅度的弹性空间,使第二横杆具有一定的偏移补偿和消震能力。另一方面,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输入杆的铆接点起到保护作用。再者,第二耳板与第二输入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输入杆的铆接件的两侧,使第二横杆支撑施力不易与第二输入杆的摆动产生干涉。
27.可选的,所述搁脚组件包括依次相互活动铆接的前搁脚板、衔接板和后搁脚板,所述前搁脚板与第二连杆活动铆接,所述后搁脚板远离衔接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活动铆接,所述后搁脚板的中部向远离后搁脚板两端连线的方向凸出设置,该凸出的部分与第二连杆活动铆接。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前搁脚和后搁脚板在跟随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摆动的同时自身也能发生偏转,实现从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的切换。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在驱动件推动第一横杆时,第一横杆的水平移动将迫使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相对各自的转动中心发生摆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摆动是同步进行的,第一横杆与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两个转动点也是同步发生摆转。因此,这个过程中第一横杆相对驱动件的转动幅度极小,在第一输入杆、第二输入杆、第一横杆和驱动件相互之间比例设置合适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几乎不发生转动。即,在该体系内,第一横杆的转动可以忽略,其可视为仅发生移动,而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转动幅度接近180
°
,再结合驱动件的小幅度摆转,驱动件对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可驱动的幅度也接近180
°
,而实际实现腿部伸展机构收展对应的第一输入杆的摆转幅度一般在90
°
左右,也就是说,驱动件驱动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力传递效率非常高,相应的,采用远小于传统伸展装置的驱动件的额定推力的驱动件即可实现同样的收展效果,对驱动件性能的要求要比传统伸展装置低得多,最终的展开或收缩状态也更加的稳定;
31.2.第一横杆、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还与座框构成了四边形结构,驱动时更是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同时受力,相比于传统的单杆驱动,在整个收展过程中稳定性也要高得多;
32.3.使第一横杆相对第一输入杆和第二输入杆的转动点可以分布于第一横杆的端
部的两侧,驱动时稳定性更好;而第一耳片与第一横杆之间还构成了小幅度的弹性空间,使第一横杆具有一定的偏移补偿和消震能力。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施例的机械伸展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34.图2是本实施例的腿部伸展机构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35.图3是本实施例的腿部伸展机构侧翻视角的结构图。
36.图4是本实施例的腿部伸展机构收缩状态的结构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座框;11、第一横杆;12、驱动件;13、第一转接件;131、第一接板;132、第一耳片;14、第二横杆;15、第二转接件;151、第二接板;152、第二耳板;2、输入单元;21、第一输入杆;211、第一坐杆部;212、第一转折部;213、第一接杆部;22、第二输入杆;221、第二基杆部;222、第二折弯部;223、第二坐杆部;224、第二转折部;225、第二接杆部;23、垫块;3、执行单元;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搁脚组件;331、前搁脚板;332、衔接板;333、后搁脚板;101、背部伸展机构;102、腿部伸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
40.实施例1:
41.参照图1,一种功能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包括座框1、两个腿部伸展机构102和两个背部伸展机构101。每一个腿部伸展机构102和一个背部伸展机构101构成一组,两组分别安装于座框1相对的两个边,其中腿部伸展机构102用于控制脚垫的翻转和升降,背部伸展机构101用于控制靠背翻转。如此,可实现坐姿、tv姿和躺姿的三种姿态变化,本技术的背部伸展机构101可适配任意一种具有三姿变化的背部伸展机构101,我司也公开了多种关于背部伸展机构101相关的现有技术,本技术对背部伸展机构101不再展开。
42.腿部伸展机构102包括输入单元2和执行单元3, 其中输入单元2与座框1相连,执行单元3用于安装脚垫,执行单元3受输入单元2的推动执行收展。
43.参照图1和图2,输入单元2包括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第一输入杆21以一端活动铆接于座框1。第二输入杆22以靠近端部的位置与座框1活动铆接,对应的端部与背部伸展机构101的输入端活动铆接。
44.参照图2和图3,第一输入杆21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相连的第一坐杆部211、第一转折部212和第一接杆部213,第一坐杆部211与座框1相连,第一接杆部213与执行单元3相连。
45.第二输入杆22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相连的第二基杆部221、第二折弯部222、第二坐杆部223、第二转折部224和第二接杆部225,第二基杆部221与座框1相连,第二接杆部225的侧壁设有垫块23,第二接杆部225通过垫块23与执行单元3相连。第二坐杆部223与第一接杆部213位于同一平面。
46.参照图2和图4,当腿部伸展机构102收缩至最终状态时,第二坐杆部223与第一坐杆部211部分重叠,第二接杆部225与第一接杆部213部分重叠。第二转折部224与第一转折部212部分重叠。如此可避免在收缩时产生撞击,收缩后占用的体积也较小。
47.参照图1和图2,座框1内设有第一横杆11和驱动件12,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为电缸,其中电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横杆11的侧壁铰接,电缸的缸体与框架铰接。第一横杆11位于两个腿部伸展机构102之间且两端固定有第一转接件13。第一转接件13包括固定于第一横杆11侧壁的第一接板131和位于第一横杆11端部的第一耳片132,第一耳片132与第一接板131固定,第一耳片132靠近两端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活动铆接。腿部伸展机构102收缩至最终状态时,第一耳片132部分落入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之间。
48.参照图2和图3,将第一输入杆21与座框1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一,将第二输入杆22与座框1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二,将第一输入杆21与第一转接件13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三,将第二输入杆22与第一转接的转动副的连接点设为连接点四,连接点一、连接点二、连接点三和连接点四的连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49.参照图2和图3,执行单元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搁脚组件33,第一连杆31的两端分别与搁脚组件33和第一输入杆21活动铆接。第一连杆31与第二输入杆22交错分布且于交错部位活动铆接,该铆接部位通过垫块23将第一连杆31和第二输入杆22隔开。第一连杆31与第二输入杆22的交错点位于搁脚组件33和第一输入杆21之间。第二输入杆22远离座框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2活动铆接,第二连杆32远离第二输入杆22的一端与搁脚组件33相连并构成转动副。
50.参照图1和图2,搁脚组件33包括依次相互活动铆接的前搁脚板331、衔接板332和后搁脚板333,前搁脚板331与第二连杆32活动铆接,后搁脚板333远离衔接板3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活动铆接,后搁脚板333的中部向远离后搁脚板333两端连线的方向凸出设置,该凸出的部分与第二连杆32活动铆接。
51.参照图1和图3,为进一步加强腿部伸展机构102的稳定性,两个腿部伸展机构102的第二输入杆22之间设有第二横杆14,该第二横杆14可以直接与腿部伸展机构102相连也通过加设第二转接件15与腿部伸展机构102相连,并且该第二横杆14在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可以连接腿部伸展机构102中的任意一根杆,本实施例以加设第二转接件15并连接至第二输入杆为例。第二转接件15固定于第二横杆14的两端,第二转接件1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接板151和第二耳板152,第二接板151与第二横杆14固定,第二耳板152的中部中空设置,第二耳板152中空部位两侧的部分分别与第二输入杆2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1和第二输入杆22活动铆接对应的铆接件位于第二耳板152的中空部位。
5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53.展开时:
54.驱动件12推动第一横杆11移动,第一横杆11的水平移动将迫使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相对各自的转动中心发生摆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的摆动是同步进行的。这个过程中第一横杆11相对驱动件12小幅度转动或不转动。第一输入杆21和第二输入杆22的摆动带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展开并上抬,对应的,前搁脚板331和后搁脚板333的板面逐渐翻转至接近水平的状态。
55.收缩时:
56.驱动件12拉回第一横杆11,其他部件相对展开时反向的联动。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