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6694发布日期:2022-09-23 21: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电机是空气炸锅风道结构的核心部件,作用是带动散热风轮和热循环风轮进行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吸进上机芯环境,对电将上机芯环境中的热量吹到炸锅外面,实现冷热空气交换使空气炸锅内部空间保持低温。传统空气炸锅的电机直接安装在上机芯上,上机芯与风道板之间留有足够空间形成风道,散热风轮安装在上机芯与风道板之间。这种旧式的上机芯散热设计,是靠散热风轮可以将热量排出机外形成负压,通过空气炸锅顶部的进风口吸收冷空气来降温,这种传统设计主要靠吸收外界冷空气散热,散热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以解决现有的空气炸锅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冷风进口和排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上机芯和位于所述上机芯上方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散热风轮,所述散热风轮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上机芯之间,且与所述冷风进口、所述排风口相通。
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散热风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出风罩上设有所述排风口。本实施例中,出风罩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出风罩正对散热风轮,从散热风轮甩出的冷空气不会在散热腔中产生紊流,直接从排风口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出风罩的后座,所述后座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排风口、所述散热风轮连通,从所述散热风轮流出的冷空气在所述风道的引导下经所述排风口排出。本实施例中,后座的设置可以将散热风轮甩出将冷空气及时从排风口排出,而不会在散热腔中进行往复循环,提高了散热效率。
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座的底部为开口结构,与所述上机芯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本实施例中,将后座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结构,使得散热风轮的散热范围大且效果好,保证整个空气炸锅使用安全。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座和所述出风罩中的一者设有卡块,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以使所述后座和所述出风罩的部分区域重合。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和卡槽实现了后座与出风罩之间的快速连接,将后座与出风罩重合设置,使得经散热风轮甩出的冷空气能够很好的进入排风口,而不会回流至散热腔中,由此提高散热效果。
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风道板,所述上机芯为扁平状,所述上机芯位于所述风道板的上方,且邻近于所述风道板设置,所述上机芯上安装有所述散热风轮。本实施例中将上机芯设计成扁平化,上机芯跟风道板几乎贴合,上机芯起到隔热作用,可以有效
阻隔风道板的热量传递到上机芯环境中。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为镂空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冷风进口相通。本实施例中,镂空结构的设置使得冷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散热风轮,提高了空气炸锅的散热效率。同时,镂空结构的设置减小了安装支架的材料成本和空气炸锅整机重量。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加强筋。本实施例中,加强筋的设置可以提高安装支架的力学强度,进而提高安装支架的使用寿命。
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将所述电机安装至所述安装支架上。
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上机芯中的一者设有第二安装孔,另一者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到所述上机芯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通过结构创新设计,将安装支架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上机芯上,电机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上机芯不用再考虑安装电机和放置散热风轮,散热风轮放在上机芯上方,上机芯可以设计成扁平化,上机芯跟风道板接近贴合,上机芯起到隔热作用,防止上机芯外部的电气元件因加热腔内热量向上扩散而发生失效的情况。此外,将安装支架从上机芯独立分离出来还有助于降低更新产品时产生的模具费用和设计费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上机芯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空气炸锅的部分爆炸图;
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壳体;2、冷风进口;3、排风口;4、上机芯;5、安装支架;6、电机;7、散热风轮;8、风道板;9、热循环风轮;10、加热管;11、出风罩;12、后座;13、风道;14、卡块;15、卡槽;16、导风板;17、通风孔;18、加强筋;19、第一安装孔;20、第二安装孔;21、第二安装柱;22、顶盖;23、顶板;24、前板;25、后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参见图1-图5,示出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1、冷风进口2和排风口3,所述壳体1上设有排风口3,所述壳体1内设有上机芯4和位于所述上机芯4上方的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上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散热风轮7,所述散热风轮7位于所述安装支架5和所述上机芯4之间,且与所述冷风进口2、所述排风口3相通。具体的,壳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22,顶杆与壳体1之间具有冷风进口2,冷风进口2的数量为多个,呈环形布置。壳体1的侧面设有排风口3,壳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电机6、安装支架5、
散热风轮7、上机芯4、风道板8、热循环风轮9以及加热管10,电机6的输出轴依次穿过安装支架5、上机芯4以及风道板8,散热风轮7和热循环风轮9均套设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在电机6的驱动下进行工作。上机芯4的外部为散热腔,风道板8的内部为加热腔。散热风轮7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冷风进口2和排风口3连通。进风口、通风孔17、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排风口3形成空气炸锅的散热路径。散热风轮7将冷空气从冷风进口2吸入散热腔,冷空气对散热腔中的电子元件,如电机6进行散热后从排风口3排出。
25.本技术通过结构创新设计,设计安装支架5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上机芯4上,电机6固定在安装支架5上,上机芯4不用再考虑安装电机6和放置散热风轮7,散热风轮7放在上机芯4上方,上机芯4可以设计成扁平化,中间预留一通孔,供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即可。上机芯4跟风道13板8几乎贴合,上机芯4起到隔热作用,防止上机芯4外部的电气元件因加热腔内热量向上扩散而发生失效的情况。此外,将安装支架5从上机芯4独立分离出来还有助于降低更新产品时产生的模具费用和设计费用。
2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散热风轮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出风罩11,所述出风罩11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出风罩11上设有排风口3。出风罩11为窗栅结构,其具有排风口3。本实施例中,出风罩11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出风罩11正对散热风轮7,出风口与排风口3之间的距离比较短,从散热风轮7甩出的冷空气不会在散热腔中产生紊流,直接从排风口3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2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出风罩11的后座12,所述后座12内设有风道13,所述风道13与所述排风口3、所述散热风轮7连通,从所述散热风轮7流出的空气在所述风道13的引导下经所述排风口3排出。具体地,后座12的左侧和右侧均有开口结构,所述后座12的左侧与所述出风罩11连接,右侧朝向散热风轮7;所述后座12扣合在所述上机芯4的外表面上。从散热风轮7的出风口流出的冷空气沿着风道13进入出风罩11,经排风口3排出。本实施例中,后座12的设置可以将散热风轮7甩出将冷空气及时从排风口3排出,而不会在散热腔中进行往复循环,提高了散热效率。
2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座12的底部为开口结构,与所述上机芯4配合形成所述风道13。具体地,后座12包括顶板23、前板24和后板25,顶板23分别与前板24、后板25连接,形成门型结构,后座12扣合在上机芯4上方。散热风轮7能够很好的对上机芯4和上机芯4上的零部件(如电源线)进行散热,散热范围大且效果好,从而保证整个空气炸锅使用安全。上机芯4、出风罩11以及后座12之间形成混合腔,冷空气和热空气在混合腔中混合后,从排风口3排出,如此降低了热空气排出时的温度。
2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座12和所述出风罩11中的一者设有卡块14,另一者设有卡槽15,所述卡块14与卡槽15卡合,以使所述后座12和所述出风罩11的部分区域重合。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14和卡槽15实现了后座12与出风罩11之间的快速连接,将后座12与出风罩11重合设置,后座12与出风罩11之间无间隙,使得经散热风轮7甩出的冷空气能够很好的进入排风口3,而不会回流至散热腔中,由此提高散热效果。
3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3处设有导风板16,以引导空气向上流动。具体地,导风板16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其一端与壳体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导风板16可以由壳体1或出风罩11向外延伸形成,减少装配工序、提高整体的强度。当然,导风板16也可以是单独的元件,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和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经排风口3排
出的空气在导风板16的引导下向上流动,防止热空气烫伤台面。
3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风道板8,所述上机芯4为扁平状,所述上机芯4位于所述风道板8的上方,且邻近于所述风道板8设置,所述上机芯1上安装有所述散热风轮7。具体地,上机芯4的外表面具有一安装槽,散热风轮7置于安装槽中,上机芯4和风道板8的形状相适配,上机芯4的中心区域和风道板8的中心区域接近贴合。本实施例中将上机芯4设计成扁平化,上机芯4跟风道板8几乎贴合,上机芯4起到隔热作用,可以有效阻隔风道板8的热量传递到上机芯4环境中。
3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5为镂空结构,所述安装支架5与所述冷风进口2相通。具体地,安装支架5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7,该通风孔17与冷风进口2、散热风轮7的进风口连通,从冷风进口2进入的冷空气通过通风孔17进入到散热风轮7。由于散热腔中电机6周围的热量最高,在安装支架5上设置通风孔17,使得冷空气通过通风孔17顺畅地进入散热风轮7,散热风轮7能够很好的对电机6进行散热,提高了空气炸锅的散热效率。同时,镂空结构的设置减小了安装支架5的材料成本和空气炸锅整机重量。
3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5上设有加强筋18。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8的设置可以提高安装支架5的力学强度,进而提高安装支架5的使用寿命。
3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5设有第一安装孔19,以将所述电机6安装至所述安装支架5上。具体地,电机6上设有螺纹孔,螺丝穿过螺纹孔和第一安装孔19后将电机6固定在安装支架5上,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5和所述上机芯4中的一者设有第二安装孔20,另一者设有第二安装柱21,所述第二安装柱2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配合以将所述安装支架5安装到所述上机芯4上。具体地,安装支架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0,上机芯4设有第二安装柱21,第二安装柱21插入第二安装孔20中。
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
廓的内外。
3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1.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