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

文档序号:30855686发布日期:2022-07-23 06:56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


背景技术:

2.氧气对于人类生存是不可或缺的,适当的吸氧也可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目前,制氧设备在生活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如申请号为cn20192144076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有了很多类型的制氧及供养设备,如一些制氧机、氧气包和氧气瓶等。
3.通过电解水原理可以应急制备氧气,但是,在电解水时,水中还存在其他的一些离子,在电解条件下也会在阴极和阳极间运动,如果是容易被氧化或还原的离子,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导致水变色,并会使水容器的内壁上附着析出物,从而,若直接在水杯内进行电解水反应,会导致水杯内的水变脏而无法继续饮用,同时,也会导致水杯的内壁变脏而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用以解决在水杯内进行电解水反应、导致水杯内的水变脏而无法继续饮用以及水杯的内壁变脏而不易清洁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包括水杯主体及制氧机构;
6.所述水杯主体具有一储水腔;
7.所述制氧机构包括电解罐、单向阀、电解水装置、移动电源、第一气管及第一隔水透气膜,所述电解罐具有一密闭的反应腔,所述电解罐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及所述反应腔均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内,所述电解水装置具有阳极棒及阴极棒,所述阳极棒及所述阴极棒均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电解水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阳极棒上,所述第一隔水透气膜内嵌于所述第一气管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鼻吸管,所述鼻吸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罐内还形成有一与设备腔,所述设备腔与所述反应腔互不连通,所述设备腔内用于收容所述鼻吸管、所述电解水装置及所述移动电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罐上活动连接有侧盖,所述侧盖用于控制所述设备腔的开启或封闭。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设备腔内的温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为鸭嘴阀,所述鸭嘴阀固定于所述进水口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氧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管及第二隔水透气膜,所述第二气
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阴极棒上,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反应腔外,所述第二隔水透气膜内嵌于所述第二气管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杯主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电解罐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下盖与所述水杯主体的一端螺纹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杯主体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上盖与所述水杯主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当需要应急制氧时,向水杯主体内装入自来水、河水或溪水,水杯主体内的水经由单向阀流入电解罐的反应腔内,开启移动电源,此时反应腔内发生电解反应,水中的氢离子和氧离子分开,氢离子聚集于阴极棒、并产生氢气,氧离子聚集于阴极棒、并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经由第一气管排出供用户使用,而第一隔水透气膜的作用是防止水进入第一气管内,氢气则释放到空气中,由于单向阀可防止反应腔内的水反向流入水杯主体内,因此,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析出物不会进入水杯主体内,从而水杯主体内的水不会变脏,可继续饮,并且,水杯主体的内壁不会因电解水反应而变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水制氧水杯的一实施例的水杯主体与电解罐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的电解水制氧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的制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1中的电解水制氧水杯的水杯主体与下盖连接组装成的普通水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4中的电解水制氧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水杯主体、2-制氧机构、21-电解罐、211-反应腔、212-设备腔、213-侧盖、22-单向阀、23-电解水装置、231-阳极棒、232-阴极棒、24-移动电源、25-第一气管、26-第一隔水透气膜、27-第二气管、28-第二隔水透气膜、3-鼻吸管、4-温度传感器、5-下盖、6-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水制氧水杯,包括水杯主体1及制氧机构2。
26.所述水杯主体1具有一储水腔。所述制氧机构2包括电解罐21、单向阀22、电解水装置23、移动电源24、第一气管25及第一隔水透气膜26,所述电解罐21具有一密闭的反应腔211,所述电解罐21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及所述反应腔均连通,所述
单向阀22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内,所述电解水装置23具有阳极棒231及阴极棒232,所述阳极棒231及所述阴极棒232均设置于所述反应腔211内,所述移动电源24与所述电解水装置23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管25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阳极棒231上(第一气管25与阳极棒23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隔水透气膜26内嵌于所述第一气管25内。
27.在使用时,当需要应急制氧时,向水杯主体1内装入自来水、河水或溪水,水杯主体1内的水经由单向阀22流入电解罐21的反应腔211内,开启移动电源24,此时反应腔211内发生电解反应,水中的氢离子和氧离子分开,氢离子聚集于阴极棒232、并产生氢气,氧离子聚集于阴极棒232、并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经由第一气管25排出供用户使用,而第一隔水透气膜26的作用是防止水进入第一气管25内,氢气则释放到空气中,由于单向阀22可防止反应腔211内的水反向流入水杯主体1内,因此,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析出物不会进入水杯主体1内,从而水杯主体1内的水不会变脏,可继续饮,并且,水杯主体1的内壁不会因电解水反应而变脏。
28.为了便于吸氧,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鼻吸管3,所述鼻吸管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气管25的另一端连通。
29.为了便于对鼻吸管3进行收纳,请参照图1-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罐21内还形成有一与设备腔212,所述设备腔212与所述反应腔211互不连通,所述设备腔212内用于收容所述鼻吸管3、所述电解水装置23及所述移动电源24,在不使用时,鼻吸管3收容于设备腔212内(如图1),从而可便于携带。
30.为了便于取出鼻吸管3,请参照图1-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罐21上活动连接有侧盖213,所述侧盖213用于控制所述设备腔212的开启或封闭,当需要吸氧时,开启侧盖213,拿出鼻吸管3进行吸氧。
31.为了防止移动电源24的温度过高引发危险,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腔21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所述设备腔212内的温度,在使用时,当设备腔212内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值时,移动电源24自动断电,从而防止移动电源24温度过高引发起火甚至爆炸等危险。
32.为了具体实现单向阀22的功能,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22为鸭嘴阀,所述鸭嘴阀固定于所述进水口内。
33.为了便于排出电解产生的氢气,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氧机构2还包括第二气管27及第二隔水透气膜28,所述第二气管27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阴极棒232上(第二气管27与阴极棒23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气管2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反应腔211外,所述第二隔水透气膜28内嵌于所述第二气管27内。
34.为了实现水杯主体1与电解罐21的可拆卸连接,请参照图4和图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杯主体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电解罐21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从而电解罐21与水杯主体1螺纹连接。
35.为了便于在不需要电解制氧时将水杯主体1作为普通水杯使用,请参照图4和图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下盖5,所述下盖5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下盖5与所述水杯主体1的一端螺纹连接。
36.为了便于使用水杯,请参照图4和图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杯主体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电解水制氧水杯还包括上盖6,所述上盖6与所述第二内螺纹
相配合,所述上盖6与所述水杯主体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3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5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水制氧水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当需要应急制氧时,向水杯主体1内装入自来水、河水或溪水,水杯主体1内的水经由单向阀22流入电解罐21的反应腔211内,开启移动电源24,此时反应腔211内发生电解反应,水中的氢离子和氧离子分开,氢离子聚集于阴极棒232、并产生氢气,氧离子聚集于阳极棒231、并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经由第一气管25排出供用户使用,而第一隔水透气膜26的作用是防止水进入第一气管25内,氢气则释放到空气中,由于单向阀22可防止反应腔211内的水反向流入水杯主体1内,因此,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析出物不会进入水杯主体1内,从而水杯主体1内的水不会变脏,可继续饮用,并且,水杯主体1的内壁不会因电解水反应而变脏。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