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6698发布日期:2022-08-05 19:0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尤其涉及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2.座椅一般包括椅背、椅座、扶手,常规椅子的扶手都是直接固定安装到椅座上的,其扶手也为固定式组装结构,使得椅子的扶手位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体型、手臂长度等体格因素进行适应性调整,影响使用者的坐姿,坐姿不标准易导致脊柱变形等情况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3.专利号cn201620935583.1公开了名为一种位置可调的扶手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设置有动子以卡紧升降支架和内套之间的间隙处,从而限制升降支架进行升降移动,以维持扶手高度不变化。但是动子间隔在升降支架和内套之间的卡紧方式并不牢靠,当扶手承受较大压力时,升降支架和内套之间还是会出现相对滑动,进而使扶手的高度调节功能变得不稳定。此外,动子长期被挤压在通道内,其也会出现不可恢复的形变,也会影响到整个扶手的正常位置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扶手高度调节、水平位置调节均十分方便,且效果稳定,质量优秀。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包括扶手部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外接套轴和内支柱,所述外接套轴套接设置在内支柱上,所述外接套轴上端安装所述扶手部,所述内支柱设置为中空,且内支柱的中空内壁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调节槽,所述外接套轴的内部还安装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插入到不同的调节槽内以使得所述支撑体呈现不同高度。
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设置为拨杆结构;所述调节件的下端设置为卡插于调节槽内的调节端头。
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接套轴上的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还设置于调节件的上端处,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外接套轴内;所述调节按钮按压调节件的上端以带动调节件转动,进而带动调节件的下端摆动以脱离调节槽。
8.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接套轴内且位于调节件上端处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和调节按钮分别设置于调节件的两侧。
9.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安装设置在所述外接套轴的套接孔内的固定组件,所述调节件可转动安装在固定组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可组合安装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各开设有一铰接孔,所述调节件中段位置对应一体设置有铰接轴,以使得所述调节件铰接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且可绕铰接轴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底座、安装底座、扶手垫,所述扶手垫设置在扶手
底座上,所述扶手底座上开设有可安装所述安装底座的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条形通道,螺栓穿过条形通道以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和支撑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的边部一体设置有抵接弹性体,所述抵接弹性体抵接在容置槽的槽壁上以限位所述安装底座在容置槽内的位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结构的高度可调,扶手也可以在水平面内左右横移,使得扶手具备较大的活动范围,且扶手在被控制移动到任一位置时,其都可以稳定停留在该位置。
15.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用以调节扶手高度的调节件纵向设置在扶手内,当扶手承受手臂压力时,作为卡紧的调节件,相对于传统的横向布置结构,其所受的竖向弯矩较小,本装置稳定性更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承重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调节件处于锁定状态;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调节件处于解锁状态;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整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调节件处于锁定状态;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扶手部结构示意图;
23.1-扶手部、2-支撑体、3-外接套轴、4-内支柱、5-调节槽、6-调节件、7-调节端头、8-调节按钮、9-复位弹性件、10-固定组件、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铰接轴、14-扶手底座、15-安装底座、16-扶手垫、17-容置槽、18-条形通道、19-抵接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6.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一的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扶手,该扶手包括扶手部1和支撑体2,支撑体2竖立安装在座椅的边部位置处,扶手部1安装在支撑体2的上端处。支撑体2包括外接套轴3和内支柱4,外接套轴3套接设置在内支柱4上,以使得外接套轴3能够相对于内支柱4上下轴向滑动,进而改变整个支撑体2的高度。此外,内支柱4和外接套轴3均设置为中空,且内支柱4的中空内壁上轴向灯具开设多个调节槽5,且外接套轴3内固定安装设置有一调节件6;当外接套轴3套接于内支柱4上时,其调节件6以部分本体卡插到调节槽5中,又因为调节件6固定在外接套轴3上的缘故,因此技术人员可以使调节件6卡插到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调节槽5内,以使得支撑体2呈现不同的高度。
27.本实施例中,该调节件6设置为拨杆,该调节件6竖向可转动设置在外接套轴3的中空通道内,外接套轴3上横向安装有一调节按钮8,该调节按钮8正对于调节件6的上端,调节件6的下端横向一体设置有一调节端头7。当使用者按动调节按钮8时,调节按钮8可推动调节件6的上端转动,调节件6下端配合转动,以使得调节端头7从原有调节槽5内脱离,内支柱4和外接套轴3可发生相对滑动,以便于使用者调节扶手高度。
28.本实施例中,外接套轴3的中空套筒内还设置有复位弹性件9,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9设置为弹簧,该复位弹性件9一端抵接并固定连接于外界套轴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件6,且复位弹性件9设置于调节件6的上端处,该复位弹性件9与调节按钮8分别位于调节件6的上端两侧。使用者按压调节按钮8使调节件6的下端的调节端头7脱出调节槽5,并且改变内支柱4和外接套轴3相对位置后,使用松开调节按钮8,复位弹性件9推动调节按钮8复位位移,调节件6发生复位性转动,调节件6的下端的调节端头7插入到此时位置与调节端头7相对应的调节槽5内,从而锁定内支柱4和外接套轴3相对位置,使支撑体2的整体高度维持在调节高度不在发生变化。
29.如附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将调节件6安装到外接套轴3的内部或拆卸更换调节件6,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6并不直接与外接套轴3的内壁连接。具体的,外界套轴的套筒内可螺接固定安装固定组件10,该固定组件10包括两个可互相拼接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对接面存在凹槽,以使得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对接相连后其仍可以容纳调节件6。而且,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上各开设有一铰接孔,调节件6的中段也一体设置有铰接轴13,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拼接相连时,调节件6上的铰接轴13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铰接孔中,使得调节件6安装于固定组件10上且可绕铰接轴13转动。同时,固定组件10借助于螺栓固定设置于外接套轴3内,技术人员拆下固定组件10,即可拆卸调节件6。
30.为进一步阐释本技术的调节件6的工作原理,本技术还提供了图3、图4、图5供三幅附图。
31.如附图3中所示,此时支撑体2处于最短长度,此时调节件6的下端横向延伸设置出去的调节端头7卡插在内支柱4内壁最下端处的调节槽5内,由于调节端头7卡紧于调节槽5内,此时外接套轴3并不能向上的滑动。
32.如附图4所示,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增大支撑体2的整体高度时,使用者可以按压调节按钮8,此时调节件6绕其铰接轴13转动,调节件6下端的调节端头7转动远离并脱出调节槽5内,外接套轴3与内支柱4可以发生相对滑移,使用者可以向上拖动外接套轴3至其高度
可调范围内的任意高度位置处。
33.如附图5所示,该附图所示为支撑体2的最高高度状态,该状态下,调节件6下端处的调节端头7卡插在内支柱4内壁最上端处的调节槽5内,且调节端头7卡接于调节调节槽5内,此时外接套轴3并不能向上或向下滑动。
34.进一步地,调节端头7插入到内支柱4内壁上不同高度处的调节槽5内,以使得支撑体2呈现不同的高度。
35.结合附图1、附图2并请参阅附图6,为进一步提高扶手的位置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扶手部1能够相对支撑体2发生移动。具体为,扶手部1包括扶手底座14、安装底座15、扶手垫16,扶手垫16设置在扶手底座14上,扶手底座14上端面处开设有一容置槽17,安装底座15尺寸设置地小于容置槽17以便于其在容置槽17内移动,而且,容置槽17底部开设有多个条形通道18,安装底座15螺栓固定安装于支撑体2的上端,且该连接螺栓穿过条形通道18。本实施例中,条形通道18水平横向开设,扶手底座14可相对安装底座15横向滑动位移,以使得座椅两侧扶手部1间距可调节。
36.而为了限制扶手部1的自由滑移,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7的槽壁上设置有抵紧内凹体,而安装底座15的边部则对应设置有抵接弹性体19,当安装底座15设置于容置槽17内时,安装底座15边部的抵接弹性体19则抵紧于容置槽17的槽壁,以使得安装底座15与扶手底座14之间不能轻易发生滑动,以防止座椅两侧的扶手部1间距任意发生改变,影响使用者座椅体验。而在调节扶手间距时,使用者可付出较大力气以推动扶手横移,毕竟安装底座15与容置槽17的槽壁之间的抵紧结构为弹性体,其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使用者出力使抵接弹性件出现形变后,即可推动扶手部1横向移动,以调节扶手间距。
3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2的上端铰接设置以可转动端头,安装底座15螺接固定于该可转动端头上,以使得扶手部1可在竖平面内转动,以进一步适应座椅使用者。
38.以上未提及之处,均适用于现有技术。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