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0949发布日期:2022-08-19 23:3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反射罩的风口和排气风道渗漏逸散出去并向上流动,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影响电路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包括:盖体,盖体包括风道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风道的一端相连通;罩体,罩体设置于盖体内,罩体包括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安装腔和风道的另一端;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风叶,第一风叶位于第一安装腔内。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包括盖体、罩体和驱动组件。其中,盖体包括第一出风口和风道,并且风道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以实现风道与外界的连通。另外,盖体内还设置有罩体,并且罩体包括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出风口,其中,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腔通过第二出风口进行连通,以实现第一安装腔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进入风道内,进而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实现气体排出。进一步地,盖体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风叶,并且第一风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以实现通过第一风叶转动,带动气体流动,加快气体流动速度。这样,通过盖体组件内设置风道,使盖体、罩体和烹饪腔体之间形成封闭出风的风道,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气和热风能够通过风道,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排出,缩短了水蒸气在盖体存留时间,降低了水蒸气发生渗漏的概率,避免了水蒸气逸散到盖体组件内,导致电路板受潮或损坏,提高了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二安装腔,第一出风口设置于外壳上,罩体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
9.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包括外壳。其中,外壳包括第二安装腔,以实现在第二安装腔内安装其他部件,增加了盖体内部空安装间,进而减小了盖体组件整体体积,便于将盖体组件小型化设计。另外,第一出风口设置于外壳上,以实现风道与外界连接,保证水蒸气能够排到外界中,罩体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能够有效利用盖体的内部空间,并且通过罩体将盖体分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实现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作业,互不干涉和影响,提高盖体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密封板,密封板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密封板与罩体和外壳相连接,以形成风道。
11.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包括密封板。其中,密封板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并且,密封板与外壳和罩体相互连接,实现了通过密封板与外壳和罩体相互连接,围合形成了风道,通过形成的风道,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电机等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风都通过风道排放出去,提高排风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安全使用需求。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道与罩体一体成型;或风道与外壳一体成型;或风道与罩体和外壳一体成型。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风道与罩体一体成型,能够提高风道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中排出,同时,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通过设置风道与外壳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道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中排出,并且,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通过设置风道与罩体以及外壳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道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中排出,并且,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板和罩体之间,和/或密封板和外壳之间。
15.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其中,密封板与外壳和罩体相互连接,围合形成了风道,由于风道是通过壳体件相互卡扣连接在一起,密封性不高,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能够通过风道渗漏逸散风道外,进而进入盖体组件上部的电路板中,使电路器件受潮,甚至损坏。通过将第一密封件安装在罩体与密封板之间,以及外壳与密封板之间,即通过将第一密封件设置在风道内,使风道密封性提高,防止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烹饪后滞留的水蒸气均能够从风道中逸散出去,以实现通过第一密封件对风道进行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风道渗漏逸散到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杜绝水蒸气外溢给电气元件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密封圈夹设在密封板和罩体之间,和/或密封板和外壳之间。
17.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通过将密封圈夹设在密封板和罩体之间,和/或密封板和外壳之间,能够有效填补密封板、罩体和外壳之间的连接缝隙,进一步地实现对整个出气通道进行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风道渗漏逸散到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底板,底板与外壳相连接,设置于第二安装腔的开口处,罩体与底板相连接以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三出风口,设置于底板上,第三出风口与第一安装腔相连通。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包括底板。其中,外壳与底板相连接,底板与外壳连接形
成盖体组件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包括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另外,底板与罩体相互连接,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以实现通过罩体将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使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作业,互不干涉和影响。并且,设置第三出风口在底板上,实现了第三出风口与第一安装腔相互连通,进而实现了烹饪过程中或烹饪后的水蒸气,在第一风叶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安装腔流通进入风道内,进而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加快气体排出效率。有效防止水蒸气在风道内逸散或者在罩体顶部与输出轴连接处渗漏出去,流动到盖体上方电机或电路板内,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安全使用需求。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底板包括格栅,格栅盖设于第三出风口上。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有格栅,格栅盖设在第三出风口上,以形成第三出风口的出气通道,这样,一方面格栅具有保护作用,防止人手伸入第一安装腔内。另一方面,底板具有分解烹饪腔体溅射上来的油的作用,以避免过多的油渍进入第一安装腔,降低了清洁难度。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电机设置于盖体内,位于罩体的外侧,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罩体,第一风叶与输出轴相连接;第二风叶,第二风叶与输出轴相连接,第二风叶位于罩体和电机之间;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设置于罩体和输出轴之间。
23.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和第二风叶。其中,电机安装在盖体内部,并且位于罩体的外部,具体设置在罩体的上方。另外,电机包括有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从罩体顶部穿过,即输出轴一端位于罩体内,另一端位于罩体外,并且,第一风叶与输出轴相连接,即第一风叶与位于罩体内的输出轴的一端连接,这样,电机在工作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风叶在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进而实现将第一安装腔的气体流动起来,进而实现气体的循环。
24.进一步地,输出轴还与第二风叶相连接,第二风叶位于罩体和电机之间,具体地,第二风叶连接在输出轴上,位于罩体的上方,电机的下方,即电路板的下方。这样,一方面,第二风叶在电机带动下工作时,从盖体顶部进气口吸入空气,实现了冷空气进入盖体组件内,给电路板进行降温。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风叶设置在电机下方,在第二风叶转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为电路板散热,并将散热的热风从风道吹出,进一步地提高盖体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使用需求。
25.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其中,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罩体和输出轴之间,以实现对罩体和输出轴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这样,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从风道排出去,防止水蒸气在罩体顶部与输出轴连接处渗漏出去,即防止水蒸气从第二密封件逸散到盖体上方的零件中,即流动到盖体上方电机或电路板内,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密封圈与输出轴过渡配合。
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并且密封圈与输出轴过渡配合,实现了对罩体和输出轴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实现了密封圈与输出轴之间的紧密配合,易于安装,不易脱落,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用于提供热源。
29.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加热件。其中,加热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具体安装在第一安装腔的第一风叶的下方,以实现发热,提供热源。
30.具体地,在第一安装腔的第一风叶的下方设置了加热件,这样,加热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风叶转动吹送到烹饪腔中,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实现了加热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吹送到烹饪腔中,不造成热量损失。并且,将加热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中,通过罩体将加热件罩设起来,一方面,防止热量流失,全部被第一风叶吹送至烹饪腔中。另一方面,通过罩体将加热件罩设起来,防止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盖体组件顶部的电路板,导致电路板损坏,或影响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盖体内,位于盖体的顶部,驱动组件与电路板相连接。
32.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其中,电路板安装在盖体内,具体安装在盖体的顶部,并且通过驱动组件和电路板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电路连接,完成驱动组件的控制运行,以及其他电气元件的控制运行。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在这里,空气炸锅还可以是空气烤箱、空气蒸箱等具有类似盖体结构的烹饪器具,本专利对此不做限制。因空气炸锅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盖体组件,因此具有该盖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气炸锅还包括:座体,座体包括烹饪腔,盖体组件设置于座体上,盖体组件用于开启或关闭烹饪腔,第一安装腔与烹饪腔相连通。
35.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座体。其中,座体包括烹饪腔,并且盖体组件安装在座体上,以实现通过盖体组件对烹饪腔进行开启或关闭,以及实现第一安装腔与烹饪腔相连通,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加热件的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风叶吹送至烹饪腔中,实现对食物的加热烹饪,同时,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烟气通过烹饪腔流通至第一安装腔内,并流经第二出风口,进入风道内,从而通过第一出风口排出空气炸锅外,防止水蒸气或烟气逸散至盖体顶部的电路板中,实现空气炸锅的安全烹饪作业。
3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容器,容器设置于烹饪腔内,且与座体相连接。
37.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容器。其中,容器设置在烹饪腔内,并且容器与座体相连接,以实现对座体的烹饪腔对容器的支撑和密封。这样,通过将容器安装在烹饪腔中,实现了可以将食物放置在容器中进行烹饪,进而保证烹饪过程中的产生的液体、油脂不会飞溅到容器外,实现了空气炸锅烹饪过程中安全卫生,进一步地,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通过与容器相连通的第一安装腔排出,进而从风道排出去,防止水蒸气在罩体顶部与输出轴连接处渗漏出去,以及从风道中渗漏出去,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3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烤盘,烤盘设置于容器内,且烤盘与容器的底部具有间距。
39.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烤盘。其中,烤盘安装在容器中,以实现容器对烤盘的固定和支撑,进一步实现将待烹饪的食物放置在烤盘上进行烹饪,并且烤盘与容器
的底部设置有一定间距,这样,空气炸锅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将食物放置在烤盘上,加热件发热,通过第一风叶将热量吹送到食物上,通过热量对食物进行烹饪,由于烤盘与容器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距离,这样设置是有利于热风在容器内部流动,使容器内部温度更加均匀,保证烹饪效果一致,提高空气炸锅烹饪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间距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0mm。
4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烤盘与容器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这样能够更精准的控制烤盘与加热件之间的距离,或者是烤盘与容器底部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加热件的热量最大化,以及容器底部气体流动最均匀,以实现烹饪食物达到最理想的烹饪效果。
4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4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图1实施例中空气炸锅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图1实施例中空气炸锅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7.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8.100空气炸锅;
49.104座体,1042烹饪腔,106容器,108烤盘,110盖体组件;
50.120盖体,1202风道,1204第一出风口,1206外壳,1208底板,1210第三出风口,1212密封板,122第一密封件;
51.130罩体,1302第一安装腔,1304第二出风口;
52.140驱动组件,1402第一风叶,1404电机,1406输出轴,1408第二风叶;
53.150第二密封件;
54.170加热件;
55.18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8.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的盖体组件110。
5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气炸锅100的盖体组件110包括盖
体120、罩体130和驱动组件140。具体地,盖体120包括第一出风口1204和风道1202,并且,第一出风口1204与风道1202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在盖体120内设置罩体130,其中,罩体130包括第二出风口1304和第一安装腔1302,第二出风口1304连通第一安装腔1302和风道1202的另一端;进一步地,驱动组件140包括第一风叶1402,第一风叶1402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302内。
60.具体地,如图1所示,盖体120包括第一出风口1204和风道1202,并且风道1202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204相连通,以实现风道1202与外界的连通。另外,盖体120内还设置有罩体130,并且罩体130包括第一安装腔1302和第二出风口1304,其中,风道1202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腔1302通过第二出风口1304进行连通,以实现第一安装腔1302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304进入风道1202内,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204排出,实现气体排出。进一步地,盖体组件110还包括驱动组件140,其中,驱动组件140包括第一风叶1402,并且第一风叶1402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以实现通过第一风叶1402转动,带动气体流动,加快气体流动速度。这样,通过盖体组件110内设置风道1202,使盖体120、罩体130和烹饪腔1042体之间形成出风的风道1202,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气和热风能够通过出风的风道1202,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排出,缩短了水蒸气在盖体120存留时间,降低了水蒸气发生渗漏的概率,避免了水蒸气逸散到盖体组件110内,导致电路板180受潮或损坏,提高了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61.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在烹饪时,水蒸气在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驱动下从腔体内经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排出,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以及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密封性不高。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以及风道渗漏逸散出去并向上流动,导致上部电机或电路板受潮,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过在盖体120上设置风道1202和第一出风口1204,在罩体130上设置第二出风口1304和第一安装腔1302,实现了风道1202一端连接第一出风口1204,风道120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出风口1304,进一步实现第一安装腔1302与风道1202的连通。另外,通过设置驱动组件140,为气体在风道1202内流动提供了动力。这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通过第一安装腔1302,流经第二出风口1304,进入风道1202内,再从第一出风口1204排出,整个过程中水蒸气不会通过风道1202泄露到盖体组件110内,并且在烹饪结束后,水蒸气也不会通过风道1202逸散至盖体组件110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密封性差,以及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密封性不高,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以及风道渗漏逸散到盖体组件的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有效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62.在具体应用中,盖体组件110可以应用于空气烤箱或空气蒸箱等烹饪器具中,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63.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120还包括外壳1206。其中,外壳1206包括第二安装腔,第一出风口1204设置在外壳1206上,进一步地,罩体130和电机1404均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
64.具体地,如图1所示,盖体120还包括外壳1206。其中,外壳1206包括第二安装腔,以
实现在第二安装腔内安装其他部件,增加了盖体120内部空安装间,进而减小了盖体组件110整体体积,便于将盖体组件110小型化设计。另外,第一出风口1204设置于外壳1206上,以实现风道1202与外界连接,保证水蒸气能够排到外界中,电机1404和罩体130均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能够有效利用盖体120的内部空间,并且通过罩体130将盖体120分为第一安装腔1302和第二安装腔,实现第一安装腔1302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作业,互不干涉和影响,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5.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120还包括密封板1212。其中,密封板1212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进一步地,密封板1212与罩体130和外壳1206相连接,密封板1212与罩体130和外壳1206之间形成风道1202。
66.具体地,如图1所示,密封板1212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并且,密封板1212与外壳1206和罩体130相互连接,实现了通过密封板1212与外壳1206和罩体130相互连接,围合形成了风道1202,通过形成的风道1202,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电机1404等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风都通过风道1202排放出去,提高排风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110安全使用需求。
67.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风道1202与罩体130一体成型;或风道1202与外壳1206一体成型;或风道1202与罩体130和外壳1206一体成型。
68.具体地,通过设置风道1202与罩体130一体成型,能够提高风道1202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1202中排出,同时,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通过设置风道1202与外壳1206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道1202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1202中排出,并且,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通过设置风道1202与罩体130以及外壳1206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道1202密封性能,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或者烹饪后残留的水蒸气从风道1202中排出,并且,一体成型结构易于生产加工,提升组装效率。
69.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组件1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22。其中,第一密封件122安装在外壳1206和密封板1212之间,和/或罩体130和密封板1212之间。
70.具体地,密封板1212与外壳1206和罩体130相互连接,围合形成了风道1202,由于风道1202是通过壳体件相互卡扣连接在一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能够通过风道1202渗漏逸散风道1202外,进而进入盖体组件110上部的电路板180中,使电路器件受潮,甚至损坏。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22安装在罩体130与密封板1212之间,以及外壳1206与密封板1212之间,即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22设置在风道1202内,使风道1202密封性进一步地提高,防止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烹饪后滞留的水蒸气均能够从风道1202中逸散出去,以实现通过第一密封件122对风道1202进行进一步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风道渗漏逸散到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杜绝水蒸气外溢给电气元件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71.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设置第一密封件122为密封圈,具体可为硅胶密封圈或塑胶密封圈,通过将密封圈夹设在密封板1212和罩体130之间,和/或密封板1212和外壳1206之间,能够有效填补密封板1212、罩体130和外壳1206之间的连接缝隙,进
一步地实现对整个出气通道进行密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风道渗漏逸散到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
72.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120还包括底板1208和第三出风口1210。其中,外壳1206与底板1208相连接,底板1208设置在第二安装腔的开口处,进一步地,底板1208与罩体130相连接以形成第一安装腔1302;进一步地,在底板1208上设置第三出风口1210,并且第三出风口1210与第一安装腔1302相连通。
73.具体地,如图1所示,外壳1206与底板1208相连接,底板1208与外壳1206连接形成盖体组件110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包括第一安装腔1302和第二安装腔。另外,底板1208与罩体130相互连接,共同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1302,以实现通过罩体130将第一安装腔1302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使第一安装腔1302与第二安装腔分开作业,互不干涉和影响。并且,设置第三出风口1210在底板1208上,实现了第三出风口1210与第一安装腔1302相互连通,进而实现了烹饪过程中或烹饪后的水蒸气,在第一风叶1402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安装腔1302流通进入风道1202内,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204排出。有效防止水蒸气在风道1202内逸散或者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处渗漏出去,流动到盖体120上方电机1404或电路板180内,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110安全使用需求。
74.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底板1208包括格栅,格栅盖设于第三出风口1210上。通过在底板1208上设置有格栅,格栅盖设在第三出风口1210上,以形成第三出风口1210的出气通道,这样,一方面格栅具有保护作用,防止人手伸入第一安装腔1302内。另一方面,底板1208具有分解烹饪腔体溅射上来的油的作用,以避免过多的油渍进入第一安装腔1302,降低了清洁难度。
75.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140还包括电机1404,电机1404安装在盖体120内,并位于罩体130的外侧,进一步地,电机1404的输出轴1406穿设于罩体130,输出轴1406与第一风叶1402相连接。
76.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机1404安装在盖体120内部,并且位于罩体130的外部,具体设置在罩体130的上方。另外,电机1404包括有输出轴1406,电机1404的输出轴1406从罩体130顶部穿过,即输出轴1406一端位于罩体130内,另一端位于罩体130外,并且,第一风叶1402与输出轴1406相连接,即第一风叶1402与位于罩体130内的输出轴1406的一端连接,这样,电机1404在工作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风叶1402在第一安装腔1302内转动,进而实现将第一安装腔1302的气体流动起来,进而实现气体的循环。
77.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机1404设置在盖体120的内,位于盖体120的顶部,在罩体130的上方,并且电机1404的输出轴1406一端连接在电机1404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从罩体130的顶部穿过,即输出轴1406一部分位于罩体130外,一部分位于罩体130内部,位于第一安装腔1302内,第一风叶1402安装在输出轴1406上,且位于第一安装腔1302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在电机1404驱动下,第一风叶1402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安装腔1302内的气体流动起来,进而实现将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从风道1202排出去,防止水蒸气在风道1202内逸散或者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处渗漏出去,流动到盖体120上方电机1404或电路板180内,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
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110安全使用需求。
78.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电机1404可以设置为磁极电机,电机1404功率具体设置为28瓦,电机1404转速2500转/分,以实现电机1404的稳定输出,满足使用要求。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为其他电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7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14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50。其中,第二密封件150设置在罩体130和输出轴1406之间,以实现对罩体130和输出轴140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这样,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从风道1202排出去,防止水蒸气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处渗漏出去,即防止水蒸气从第二密封件150逸散到盖体120上方的零件中,即流动到盖体120上方电机1404或电路板180内,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80.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的通孔内开槽,将第二密封件150安装放置在凹槽内,实现了第二密封件150的固定,再将输出轴1406从第二密封件150内穿过,第二密封件150会套设在输出轴1406上,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150能够有效防止烹饪过程中,以及烹饪结束后,水蒸气从罩体130顶部逸散出去,使盖体组件110顶部的零件受潮、损坏,有效提高了盖体组件110整体的密封性。并且第二密封件150安装简单,拆卸方便,易于后期维护和更换。
81.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150为密封圈,密封圈与输出轴1406过渡配合。
82.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150为密封圈,并且密封圈与输出轴1406过渡配合,实现了对罩体130和输出轴140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实现了密封圈与输出轴1406之间的紧密配合,易于安装,不易脱落,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83.在具体应用中,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第二密封件150为硅胶密封圈,也可以为其他密封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84.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140还包括第二风叶1408。具体地,输出轴1406与第二风叶1408相连接,第二风叶1408安装在罩体130和电机1404之间。
85.具体地,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140还包括第二风叶1408。其中,输出轴1406与第二风叶1408相连接,第二风叶1408位于罩体130和电机1404之间,具体地,第二风叶1408连接在输出轴1406上,位于罩体130的上方,电机1404的下方,即电路板180的下方。这样,一方面,第二风叶1408在电机1404带动下工作时,从盖体120顶部进气口吸入空气,实现了冷空气进入盖体组件110内,给电路板180进行降温。另一方面,由于第二风叶1408设置在电机1404下方,在第二风叶1408转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为电路板180散热,并将散热的热风从风道1202吹出,进一步地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使用需求。
86.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组件110还包括加热件170。其中,加热件170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302内,具体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302的第一风叶1402的下方,以实现发热,提供热源。
87.具体地,在第一安装腔1302的第一风叶1402的下方设置了加热件170,这样,加热件170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风叶1402转动吹送到烹饪腔1042中,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实现了加热件170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吹送到烹饪腔1042中,不造成热量损失。并
且,将加热件17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302中,通过罩体130将加热件170罩设起来,一方面,防止热量流失,全部被第一风叶1402吹送至烹饪腔1042中。另一方面,通过罩体130将加热件170罩设起来,防止加热件170产生的热量辐射到盖体组件110顶部的电路板180,导致电路板180损坏,或影响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88.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加热件170为发热管或者加热丝,以实现发热,提供热源作用。加热件170也可以为其他加热件17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8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组件110还包括电路板180。其中,在盖体120内设置电路板180,并且位于盖体120的顶部,进一步地,驱动组件140与电路板180相连接。
90.具体地,电路板180安装在盖体120内,具体安装在盖体120的顶部,并且通过驱动组件140和电路板180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电路连接,完成驱动组件140的控制运行,以及其他电气元件的控制运行。
91.具体地,将电路板180安装在盖体120的顶部,一方面是防止电路板180距离加热件170过近,容易被热量辐射损坏。另一方面,避免距离烹饪腔1042过近,防止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电路板180中。同时,电路板180设置在盖体120的顶部有利于散热,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电路板180损坏或影响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9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盖体组件110。
93.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100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盖体组件110,因此具有该盖体组件110的全部有益效果,具体地,通过盖体组件110内设置风道1202,使盖体120、罩体130和烹饪腔1042体之间形成出风的风道1202,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烹饪产生的水蒸气和热风能够通过出风的风道1202,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排出,缩短了水蒸气在盖体120存留时间,降低了水蒸气发生渗漏的概率,避免了水蒸气逸散到盖体组件110内,导致电路板180受潮或损坏,提高了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94.具体地,现有空气炸锅在烹饪时,水蒸气在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驱动下从腔体内经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排出,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以及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密封性不高。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以及风道渗漏逸散出去并向上流动,导致上部电机或电路板受潮,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中,通过在盖体120上设置风道1202和第一出风口1204,在罩体130上设置第二出风口1304和第一安装腔1302,实现了风道1202一端连接第一出风口1204,风道120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出风口1304,进一步实现第一安装腔1302与风道1202的连通。另外,通过设置驱动组件140,为气体在风道1202内流动提供了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射罩出风口到热出风口之间风道通过壳体拼接形成,密封性差,以及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密封性不高,导致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时,腔体内的水蒸气经反射罩顶部与电机轴连接处,以及风道渗漏逸散到盖体组件的其他部件中,导致电机或电路板受潮损坏问题。有效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95.在具体应用中,空气炸锅100可以为空气烤箱或空气蒸箱等烹饪器具。
96.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空气炸锅100还包括座体104。其中,座体
104包括烹饪腔1042,进一步地,盖体组件110安装在座体104上,盖体组件110用于开启或关闭烹饪腔1042,并且烹饪腔1042与第一安装腔1302相连通。
97.具体地,如图1所示,座体104包括烹饪腔1042,并且盖体组件110安装在座体104上,以实现通过盖体组件110对烹饪腔1042进行开启或关闭,以及实现第一安装腔1302与烹饪腔1042相连通,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加热件170的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风叶1402吹送至烹饪腔1042中,实现对食物的加热烹饪,同时,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烟气通过烹饪腔1042流通至第一安装腔1302内,并流经第二出风口1304,进入风道1202内,从而通过第一出风口1204排出空气炸锅100外,防止水蒸气或烟气逸散至盖体120顶部的电路板180中,实现空气炸锅100的安全烹饪作业。
98.具体地,盖体组件110设置在座体104上,并且一端与座体104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以实现盖体组件110相对于座体104翻开或关闭。另外,座体104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042,并且烹饪腔1042与第一安装腔1302相互连通。这样,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烹饪腔1042中产生的水蒸气或烟气会通过第一安装腔1302,进入风道1202,在第二风叶1408的吹动下,将水蒸气、烟气和电机1404产生的热量从风道1202排出去,其气体流动路线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风道1202内逸散或者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处渗漏出去,流动到盖体120上方电机1404或电路板180内,避免了盖体组件110内电机、定时器、温控器、电路板等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盖体组件110安全使用需求。
9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空气炸锅100还包括容器106。其中,容器106安装在烹饪腔1042内,并且与座体104相连接。
100.具体地,如图1所示,容器106设置在烹饪腔1042内,并且容器106与座体104相连接,以实现对座体104的烹饪腔1042对容器106的支撑和密封。这样,通过将容器106安装在烹饪腔1042中,实现了可以将食物放置在容器106中进行烹饪,进而保证烹饪过程中的产生的液体、油脂不会飞溅到容器106外,实现了空气炸锅100烹饪过程中安全卫生,进一步地,在烹饪过程中或烹饪结束后,烹饪时产生的水蒸气通过与容器106相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302排出,进而从风道1202排出去,其气体流动路线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从而防止水蒸气在罩体130顶部与输出轴1406连接处渗漏出去,以及从风道1202中渗漏出去,避免了电器零件受潮,提高盖体组件110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101.在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容器106可以设置锅体,也可以为其他盛装食物的容器106,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102.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空气炸锅100还包括烤盘108。其中,烤盘108设置于容器106内,且容器106的底部与烤盘108之间具有间距。
103.具体地,如图1所示,烤盘108安装在容器106中,以实现容器106对烤盘108的固定和支撑,进一步实现将待烹饪的食物放置在烤盘108上进行烹饪,并且烤盘108与容器106的底部设置有一定间距,这样,空气炸锅100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将食物放置在烤盘108上,加热件170发热,通过第一风叶1402将热量吹送到食物上,通过热量对食物进行烹饪,由于烤盘108与容器106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定距离,这样设置是有利于热风在容器106内部流动,使容器106内部温度更加均匀,保证烹饪效果一致,提高空气炸锅100烹饪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104.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容器106的底部与烤盘108之间间距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0mm。通过设置烤盘108与容器106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这样能够更精准的控制烤盘108与加热件170之间的距离,或者是烤盘108与容器106底部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加热件170的热量最大化,以及容器106底部气体流动最均匀,以实现烹饪食物达到最理想的烹饪效果。
105.具体地,可以将烤盘108与容器106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取值范围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0mm。这样,在空气炸锅100烹饪时,第一风叶1402将加热件170的热量吹送至容器106内,对烤盘108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同时热量气流到达容器106底壁时,通过底壁反流至容器106上侧,将烤盘108设置距离容器106底壁15mm至20mm之间,更有利于热量气流的反流,进而实现容器106内部热量均匀,达到烹饪的最佳烹饪效果,进而提高空气炸锅100烹饪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10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0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0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