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煨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9593发布日期:2022-08-27 01: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煨烤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煨烤炉。


背景技术:

2.煨烤炉是与炭烤炉一样,采用木炭作为燃料的一种烧烤用具,便于人们进行野外煨肉、煨番薯等。
3.公告号为cn 21530517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炭烤炉,其利用炭筒内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集聚在炉体内,可充分对烤盘上的食物进行均匀供热,而且不易散失,也即用炭筒内木炭燃烧产生的明火对烤盘直接进行加热。但在烧烤过程中,明火烧烤不太安全,且如果将烤盘换成烤网时,这样烤肉时产生的油滴直接通过烤网的网孔滴到炭筒内的木炭上,会产生较大的油烟和灰屑,不利于人们追求健康烧烤的理念。同时,其功能较为简单,只能用于烤肉。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煨烤炉。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煨烤炉,包括炉体、接油槽和炉盖,接油槽置于炉体内并与炉体底部之间形成回风腔,且接油槽开设有中空部,中空部内设有炭筒,炭筒的底部悬空于回风腔内,且炭筒的底部外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炉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孔,炉盖扣合在炉体的顶部,还包括隔火板和双层内胆,所述双层内胆置于炭筒的顶部,且双层内胆包括外圈和具有上下开口的内圈,所述内圈和外圈的顶部密封连接,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隔火板置于内圈的下开口并与内圈之间形成容纳腔,内圈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环形腔和容纳腔。
6.优选的,所述炭筒分为上筒部和下筒部,所述的下筒部直径小于上筒部的直径,炭筒内设有炭架,炭架置于上筒部和下筒部的接口处,且炭架与上筒部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双层内胆置于炭筒的顶部时,加热腔连通环形腔。
7.进一步的,所述隔火板的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第一搭接凸缘,所述内圈的下开口边沿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搭接凸缘,第一搭接凸缘搭置于第二搭接凸缘上。
8.进一步的,所述炭筒的顶部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凸环,所述外圈的底部外周向外冲压形成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搭置于第一凸环上。
9.进一步的,所述煨烤炉还包括蒸锅,所述蒸锅置于隔火板上并位于容纳腔内。
10.进一步的,所述隔火板向下冲压形成固定槽,所述蒸锅置于固定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12.进一步的,所述炉盖为筒状结构,且炉盖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双层内胆包括外圈和具有上下开口的内圈,内圈和外圈的顶部密封连接,从而使热气停留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的环形腔内,隔火板置于内圈的下开口并与内圈之间形
成容纳腔,隔火板能封住内圈的下开口,从而在煨烤的过程中看不见炭筒内的明火,使得热气只能流通到环形腔内,并通过内圈开设的通气孔,进而流通到容纳腔内,对放置在容纳腔内的食物进行煨烤,实现健康烧烤。
15.2、隔火板向下冲压形成固定槽,蒸锅置于固定槽内,增加了蒸煮功能。当不用蒸锅时,可在固定槽内放置番薯或肉,实现煨烤番薯或肉,既健康又增加煨烤炉的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层内胆的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层内胆和隔火板的立体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体的立体图。
22.图中,1-炉体,11-回风腔,12-第二通风孔,13-支撑脚,2-接油槽,21-中空部,3-炉盖,31-排气孔,4-炭筒,41-第一通风孔,42-上筒部,43-下筒部,44-炭架,45-加热腔,46-第一凸环,5-隔火板,51-第一搭接凸缘,52-固定槽,6-双层内胆,61-外圈,62-内圈,63-环形腔,64-容纳腔,65-通气孔,66-第二搭接凸缘,67-第二凸环,7-蒸锅。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5.如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煨烤炉,包括炉体1、接油槽2和炉盖3,接油槽2置于炉体1内并与炉体1底部之间形成回风腔11,且炭筒4的底部外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41,炉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风孔12,第一通风孔41和第二通风孔12均匀回风腔11相通,当然,炉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3,支撑脚13将炉体1撑离平面,使得空气顺畅地依次通过第二通风孔12、回风腔11和第一通风孔41,从而进入炭筒4内,促进炭筒4内的木炭燃烧。且接油槽2开设有中空部21,炭筒4置于中空部21内,炭筒4的底部悬空于回风腔11内,也即炭筒4搭置于接油槽2上,炉盖3扣合在炉体1的顶部,炉盖3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且炉盖3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31,排气孔31可将煨烤过程中的热气排出。
26.如附图2所示,上述的炭筒4分为上筒部42和下筒部43,下筒部43直径小于上筒部42的直径,炭筒4内设有炭架44,炭架44用于放置木炭,炭架44置于上筒部42和下筒部43的接口处,且炭架44与上筒部42的内壁之间形成加热腔45,空气在加热腔45内被加热成热气。
27.如附图3~5所示,该煨烤炉还包括隔火板45和双层内胆6,双层内胆6置于炭筒4的
顶部,且双层内胆6包括外圈61和具有上下开口的内圈62,内圈62和外圈61的顶部密封连接,从而使热气停留在内圈62和外圈61之间形成的环形腔63内,隔火板45置于内圈62的下开口并与内圈62之间形成容纳腔64,隔火板45能封住内圈62的下开口,从而在煨烤的过程中看不见炭筒4内的明火,使得热气只能流通到环形腔63内,并通过内圈62开设的通气孔65,进而流通到容纳腔64内,对放置在容纳腔64内的食物进行煨烤,实现健康烧烤。
28.同时,由于隔火板45封住内圈62的下开口,在煨烤的过程中,避免油滴滴落至炭筒4内的木炭上,因此不会产生油烟和灰屑。另外,隔火板45优选不锈钢板,能起到金属导热的作用,加快热量传导至食物。
29.当双层内胆6置于炭筒4的顶部时,加热腔45连通环形腔63,加热腔45内产生的热气流通至环形腔63内,再通过通气孔65流通到容纳腔64内。
30.隔火板45的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第一搭接凸缘51,内圈62的下开口边沿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搭接凸缘66,第一搭接凸缘51搭置于第二搭接凸缘66上,从而使隔火板45固定在内圈62的下开口边沿。炭筒4的顶部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凸环46,外圈61的底部外周向外冲压形成第二凸环67,第二凸环67搭置于第一凸环46上,从而使双层内胆6稳定在炭筒4的顶部。
31.如附图2~3所示,煨烤炉还包括蒸锅7,蒸锅7置于隔火板45上并位于容纳腔64内。隔火板45向下冲压形成固定槽52,蒸锅7置于固定槽52内,增加了蒸煮功能。当不用蒸锅7时,可在固定槽52内放置番薯或肉,实现煨烤番薯或肉,既健康又增加煨烤炉的功能。
3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