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装饰光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85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装饰光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俱。
家俱一般包括衣柜、装饰品柜、杂品柜、床、沙发、桌子、椅子、茶几、梳妆台等类。有单件式或单件组合式。在满足实际使用的情况下,人们还常以不同的造型、协调的色彩,或者是在相应的部位贴置彩条来装饰家俱,达到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装饰光的家俱。
技术方案在家俱正面的框边、框条,或面板上设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电源线相连。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相间布置,发光时,将家俱装饰得有形有色,不仅可美化房间,还可作为室内弱光照明,而且耗电少。
实施例1.

图1为衣柜的实施例外形图,其正面的框条〔1〕、镜框边〔2〕上设发光二极管〔3〕。此外,在门的面板〔4〕上也设置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设置方式有两种。图2为孔式安装形式,即在框边、框条或面板上设孔〔5〕,发光二极管〔3〕装于该孔内,并与背部的电源线连接;图3为条式设置方式,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条体〔6〕上,采用粘贴或用小螺钉与框边或框条等固定。
实施例2。图4为网格式装饰品柜的实施例结构,该装饰品柜可用于摆设花瓶、花蓝、工艺品和家用电器用品等。本例在网格板〔7〕的正面框边〔8〕上设置发光二极管〔9〕,采用卡条式设置方式,图5为卡条式安装结构图。发光二极管设在条体〔10〕上,该条体上有卡槽,通过该卡槽固定在网格板的框边〔8〕上。
实施例3.图6为双人床的实施例图,床头的框边〔11〕上设置发光二极管〔12〕。根据床头的结构不同,或在床头面板〔13〕上设置发光二极管〔14〕。发光二极管的设置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图7为沙发的实施例,其靠背的框边〔15〕上设置发光二极管〔16〕,本例设置两排,二极管的安装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图8为梳妆台的实施例,本例在镜框边〔17〕上设置发光二极管〔18〕,设置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图9为座椅的实施例图,其靠背的框边〔19〕上设置发光二极管〔20〕,设置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7.图10为屏风的实施例图,在框条〔21〕上设置发光二极管〔22〕,当屏风的面板为硬质板材时,或在面板〔23〕上设发光二极管〔24〕.设置方式同实施例1。
实施例8.图11为杂品柜实施例图,在其框条〔25〕上设发光二极管〔26〕,设置方式同实施例1。
图12、图13分别为桌子、茶几的实施例图,在其面板〔27〕、〔28〕周边设有发光二极管,设置方式同实施例2,二极管的朝向为向外。当为玻璃制成的桌子、茶几时,二极管的朝向还可为向内,而且在面板的下面中央部位也可设置发光二极管,设在下面中央部位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贴条式结构设置方式。
实施例11为一种由书桌和立柜组合的组合家俱,发光二极管设在立柜的正面框边上,沿框边一周布设,面板上也设有一圈发光二极管,组成一圆环形。本实施例免附图。
实施例12为一种高低组合柜,发光二极管分别设在高柜的框边上和低柜的门上。本实施例免附图。
实施电路。
图14为带变压器的电路,发光二极管组成串联组后再并联。
图15为无变压器的电路,发光二极管为串联,并设有限流电阻R。采用本电路,发光二极管的只数应与电源电压相匹配。
图16为直流电源电路,发光二极管为并联。
电路中也可设置闪光控制器,使发光二极管按一定频率闪烁。
权利要求
1.带装饰光的家俱,其特征是正面的框边、框条、或面板上有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与电源线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衣柜正面的框条〔1〕镜框边〔2〕,或面板〔4〕上有发光二极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装饰品柜的网格板正面框边〔8〕上有发光二极管。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床的床头框边〔11〕或床头面板〔13〕上有发光二极管。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沙发的靠背框边〔15〕上有发光二极管。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梳妆台的镜框边〔17〕上有发光二极管。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座椅的靠背框边〔19〕上有发光二极管。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屏风的框条〔21〕或面板上有发光二极管。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杂品柜的框条〔25〕上有发光二极管。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俱,其特征是桌子的面板〔27〕周边有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带装饰光的家具。可为单件式或单件组合式,其正面的框边、框条或面板上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电源线相连,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相间布置,发光时,将家具装饰得有形有色,不仅可美化房间,还可作为室内弱光照明,发光二极管的设备方式可在框边、框条或面板上钻孔安装,也可将发光二极管装在彩条上,然后与框边、框条或面板粘贴或用小螺钉固定。
文档编号A47B61/00GK1078371SQ92106909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8日
发明者欧阳而顺 申请人:欧阳而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